海淀家长问张朝阳如何考入清华,这个答案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作者: 张朝阳的物理课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3-09-11 00:18:56 浏览:1257868 次

海淀家长问张朝阳如何考入清华,这个答案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Z星来客:
两段回答,都在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压力,告诉家长好的一生不在于外部标签,而家长一边想让孩子出人头地成为“尖子”,一边又在暗暗自卑于自身与自家孩子的“普通”,不知道她有没有听进去。

【回复】看了半天,这个评论算中肯的,上面吵翻了天,咋那么多戾气重的。如果是自己朋友圈里,哪个熟人发个孩子写作业补课什么的,底下一帮夸的,也没见谁跑去骂她鸡娃。这个家长谈吐不错,稍微有点紧张,但是明显是认真听讲找方法的,年轻个多少岁在大学里就是那种坐第一排敢于大课上举手问老师题的。一帮嫌人问的题没用,实际上自己也问不出什么问题。本来张老师课堂就面向这种家长。一帮网友都都懂王,抨击教育环境,觉得这个可悲那个可叹。
【回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基本是源于自卑,智慧不提升永远会被环境推着走被动思考,这样的思考得出的结论基本也会偏。
【回复】看这些家长眼神……我小时候见过,头皮发麻,他们的孩子本来成绩很好的,最后初三被压垮,直接没考上我们本部高中,g了。
猫狗鸡猴:
听着像鸡汤,但确实是干货,就看家长有没有这个悟性了

【回复】换句话说,不要把人生浪费在卷名次上,这其实特别浪费时间,回头来会发现什么积累都没有。应该稳步思考追求学习知识创造价值,这样心不累而且其实效率最高。
【回复】哪里鸡汤了?清华本身就有录取率,名额有限,能不能上就是概率问题。所以这是个严肃问题,跟鸡汤没半点关系
【回复】回复 @猫狗鸡猴 :你没听明白,名次是要卷的,但人也是有上限的。张朝阳其实是想让家长多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上限,根据具体情况选好大学好专业。
阿滔就是啊滔:
你看这个家长,很明显张老师已经说明了主题,但这个家长还是在问类似的问题,问完清华,问谷爱琳怎么怎么样,很明显张老师的答案,并不是她想要的答案,最终她还是会去用尽一切努力让自己的家庭走向所谓的上流层面,只是很可惜,越是想要什么,却越是极难得到什么。

【回复】眼神都疯魔了。 不像是真有认知的样子。。
【回复】你可能没有听懂家长的意思,张老师回答没必要要求孩子做人尖,家长第二问就是请教张老师如何做一个普通人(宣传上都是宣传的谷爱凌这种尖子人的人生和成功密码,没有谁教过大家如何做普通人)。 并不是你眼中的家长不服气或者不想要这个答案。
【回复】回复 @笨啦嗯 :有那个水平就大概率不会问了
hulabeng:
上清华,孩子不一定很爽。 但是有个上清华的孩子,家长一定很爽。 你以为家长问的是:如何让孩子过得好? 实际上是:我如何才能有个上清华的孩子,这样我很爽

【回复】孩子妈自己都没上清华,强求自己孩子上清华真是太搞笑了
【回复】回复 @tonfkskn :这妈一听就不是很聪明……自己的人生,问别人该怎么过
【回复】压力极大,明明是高中第一,到那里面,泯然众人矣,好失落啊,会陷入自我怀疑
韩司辰:
确实是,张朝阳和费曼的观点一样,世界上没有天生天才,大家的智力都差不多,当一个人找到他热爱的领域并为之倾注自己的热情,他就可以成为这方面的天才

【回复】费曼也就看玩笑自谦一下,说世上无天才。怎么还真有人信了[呲牙]
【回复】别,那是大佬自谦说的话,你别当真了,你随便翻翻数理化教科书中的大佬,哪一个不是从小就天赋拉满的。[笑哭] 远古的不说,就说75年出生的陶哲轩,7岁自学微积分,21岁博士毕业,31岁得菲尔茨奖。还有杨振宁院士,4岁学识字,一年就学会3000多繁体字,35岁得诺奖。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很大的。[笑哭]
【回复】只能说绝大部分人智力差不多,但智力高的也不少,学生时期你没碰到过?
雾扰星辰空对月:
我一开始觉得这家长这么逆天,一开口就是孩子要考清华,后来想想人家是海淀的

【回复】回复 @五星肥肥上将 :难度比其他省低太多,北京清华每年在北京招生人数是500人左右,北京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50000人左右,基本就是100个考生人中有一人能上北大清华,作为对比去年北大清华在河北省招生只有267,录取率为%0.04,也就是说在河北省20000多人只有一人能上北大清华。再加上北京自主命题的高考试卷几乎是最简单的,所以北京人考上北大清华难度比其他省轻松太多。
【回复】回复 @五星肥肥上将 :虽然我不是北京人,但据我了解的情况,在高考录取上只有海淀能算北京。其他区差的就一两个清北,朝阳好点。反正那帮家长争着去买海淀的学区房你就知道了
【回复】听网上说北京的考北大清华好考,卷子也相对不难,有没有北京的哥们现身说法[doge]
自在之季:
告诉你智力都差不多的其实是在安慰你,当然也是为你好

【回复】对,张总自己上清华、麻省,他说人的智力没区别,要是真信了那智力还真有问题
【回复】回复 @MASh2001 :真的差很多,尤其在上数学课物理课的时候就能感受出来,人和人的理解能力,反应能力,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差太多了。。。有的人听一遍课之后的理解比一些人听几遍课的理解都深
【回复】在纯生理层面,绝大多数人真的差别不大,但是其实就是差的那一点点,会影响很多,理解能力,想象力,执行力,这些就差一点点,都会有很大不同
wfffff1124:
不是因为上了清华所以有前途 而是因为本身就有前途 所以才能上清华 大学只是顺带的过程罢了。大部分家长把因果关系搞错了。

【回复】他们让孩子上清华哪是为了孩子是为了他们自己出去聊天有谈资,
【回复】回复 @炸毛有点自然卷 :让他们觉着付出的回报值了
【回复】不,有本事的人没几个,大部分人都是靠体制给他机会,人大的学生扔缅北卖了十几年馒头,因为别人不认他那毕业证。
封印一坤年:
我高中班上5个同学是清华的,其中两个和我坐过同桌,两个土木的,两个计算机的,一个金融的,他们也是正常进公司上班,他们去的地方,别的985也能进,所以学校这东西是一个层次的就够了,门槛能达到就行,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地方只要清北的,就算是有,那能进去的也都是清北的,清北毕业就不是你的优势了,也没意义了,真正工作以后要看综合能力还有运气,清华的综合能力不一定有多强,他们是我三年同学,朝夕相处,我不要太了解,清华的是考试能力学习能力足够强,但能力远远不止这两种,虽然这两种很重要。

【回复】所以要真说考大学,能力足够的话就建议以下学校,985里除了西农,民大,中国海洋以外的剩下36所,211里两财一贸,北邮西电北交北科南航南理武理哈工程,北外法大,中南财西财,双非里深大,国科大,社科大,外交学院,东财,这些学校基本能保证你不会因为本科毕业院校被卡主,其他学校不好说。
【回复】回复 @封印一坤年 :海大虽然在985拉胯,但是武理工哈工程都在这个不被出身拉后腿的名单里的话,海大还是有资格在的吧[笑哭]
【回复】说的极是,进入工作岗位就会发现,除了各个行业最顶尖的一小小部分人需要天才的智力来支撑自己的研究引领行业的发展,剩下绝大多数人只要有较强的执行力和进取心,就一定能在自己的位置做的很好,获得很不错的物质回报和精神满足。所以,能上清北很好,不能上也不差,有些同事甚至双非一样工作顺利生活美满,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能力往往比高智商高学历更能左右生活的轨迹。
49231372257_bili:
去迪拜花三四百万买套房,搞到一个绿卡,给子女弄到一个华侨身份,回来参加华侨联考,比高考简单太多,640分上清华,400分往上就能上个985211。这成本,我感觉比国内拼命的花钱上补习班,还不一定卷得出结果划算多了。上清华都只是顺带的了

【回复】不用迪拜这么远,弄个香港身份就可以参加港澳台联考了,广东这边挺多人这样做的,同样的重点大学相当于降分200+录取[笑哭]
【回复】回复 @Curry09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我之前没说清楚,迪拜三四百万买套房可不是迪拉姆,而是人民币。是的,国内房价就是这么离谱,事实上迪拜的房价跟国内三线城市的房价差不多,当然核心区域或者海景房之类的除外。
【回复】人都出去了,除非有巨大资源要继承,要不脑子有泡还读什么清北
荞麦栲栳栳:
孩子有没有能力上清华,初中已经能看出来了。能上的家长不会问这个问题。上不了的,家长逼也没用,过于追求名相的执念,反而是害了孩子,张朝阳这段话很良心。

【回复】能否上名校,跟家庭环境关系很大,要不为啥老师的孩子容易出学霸呢
【回复】回复 @葫芦娃葫芦娃啊啊啊 :老师的多数孩子,据我观察反倒比起一些家长要更友善一些,没有这么急功近利。和张朝阳说的差不多,反倒是有些家长,明明孩子不是学这块料,还逼着孩子学。老师更多是看过太多家庭的案例了,知识还足够应付高考。[笑哭][笑哭]
【回复】回复 @葫芦娃葫芦娃啊啊啊 :我们高中老师对班上每个学生基本上都了解的差不多,那些同学是要训斥的,哪些同学是不要批评的,教师重要的其实有的时候反倒不是知识,而是对班上每个同学的性格有所了解,这反倒是我认为老师的家庭更容易出好苗子的原因。[doge][doge]
泰勒德顿的腹肌:
爱因斯坦:每个人都有天赋,如果把会不会爬树拿来衡量一条鱼的成功,那么他会终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回复】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发掘自己的潜力,也有可能很多人根本没有潜力,平庸才是多数,也许说人人都有潜力只是让人不至于绝望罢了
【回复】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发挥出来确实是很幸运的
【回复】回复 @_咕咚国王_ :爱因斯坦想说的应该是不能否定自己,多给自己一些其他可能的方向,应该也有安慰的意思。
乱七造八:
说的好,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标签。人生的价值就体现在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核心是创造力。

【回复】回复 @乡村科比丶 :分享下拖延解---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易而能恒 1合理预期,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中等挑战程度,不要超出太多个人能力范围之外,否则望其难而却步 2先做再说,从简单易行的第1步开始做,做着做着就投入进去,自然就坚持下去了。惯性法则 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拖延想逃避困难,困难还存在,想解决就必须当下立即行动,无想无非非想 3激励机制正反馈 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任务,转换认知,想象把它完成后就有奖赏的成就感爽。像狗爱骨头猫爱鱼,吊着自己,想拖就大脑描绘完成后奖励爽的感觉,先硬着头皮做就完事儿了,形成一点一点正反馈,易方能坚持 拖延逃避不动,就是重复相同的行为,却在期待不同的结果。心理学定义为神志不清 了解大脑的运作模式 分享下,学经典是为超脱烦恼,欲求狱囚。老子反者道之动(痛则思变)祸兮福之所倚。 见物便见心,即念由境起。。所知所行即是命,知行合一能改命。觉悟良知便知行,能力认知搏红尘。命由心造,害于贪囚,起于占有 执着烦恼囚,破执先明理,复返先天纯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遣欲澄心。遇欲狱愚牵遣,文字即解,还没文化自信吗? 不应物,不应念。清静无为心止水,虚空无念似片云 本自具足,本自清静,无须外求-无为 曹雪芹是临其境。大脑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所有变故痛经历都是超越觉醒,道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接纳容方平和 想成功,即提升情商和能力-先向掌握真理的良师和书籍学,找方法,践悟证,努力熟能生巧,开发特长,识人。混社会就是玩心理学,知人性。b站武志红讲心理。要远离npd 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当知当觉,先知先觉
泥巴9号:
张朝阳的内心世界:老子卷到麻省博士了钱还没有杭州师范的马云多。。。

【回复】还有辍学的呢。。[滑稽]
【回复】回复 @婉星河倾天下 :盖茨是哈佛没有读完,他想读就可以读
【回复】雷军:我每天起早贪晚很努力,我看马云到处玩,但是我怎么也赶不上马云[doge]
QuantaKid:
我记得龙樱里边宽叔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认为上了东大人生就能一帆风顺的,和看见对手是东大毕业的就害怕的,全都是垃圾。 其实对于清北这种全国掐尖的大学,在北京之外的省份很多时候也看运气,不是说那一届没考上清北的就没有考清北的实力。而且说实话,一个两个言之凿凿非清北不去的,和上了清北就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脱离群众的,相当一部分就是躲在学校光鲜的品牌后边,假装自己也很厉害。殊不知“校强我菜”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后论实力可能还比不过不知哪里杀出来的黑马。 自己努力,终身努力,任何目标都只是旅程中的一站,而非目的地。考上名校的人也不过是名校的过客,从未有人能“拥有”名校。

【回复】真有实力的迟早会显现出来。我们之前年级第一,高考分不是很高。他就是高中不怎么学习,非常叛逆的那种,他说高中数学他从不做题,最后高考只考了一百二。大学了他好好学,接近满分的科目比比皆是,研究生终究还是去了清华
【回复】不管去哪都是靠个人,但如果个人本来水平就不低,那外界资源真的就能做到雪中送炭了,也得结合自己从事行业的性质来做人生决策,大城市的地方政策,以及头部行业的招聘潜规则,这些东西不是一个你个人强就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初入社会,个人实力和学校就是两个方面,谁会介意用两条腿走路呢是吧😂其实很简单,被卡学历了,那就出国读个一年的排名前50的前100的,没技术,那就学技术,对症下药呗
【回复】回复 @MrJunkRat :不是,是江西的。我室友是华师一附中的,天天玩,考清华没考上,正在二战[笑哭]
醉姒123:
去年我中等985表妹就是抱着非要报计算机专业,现在成绩一塌糊涂,苦不堪言。电子计算机物理这些专业难度很大,许多高中生不了解真实情况,只觉得热门学校牌子好就去报。结果大学期间完全吃不消,要么挂科重复,要么换专业。就算硬撑到毕业,也没有真正学会,只能转行其他工作。 能真正在这些领域成才的,全部都是兴趣驱动,自学能力强,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选择专业一定要理性,不能盲从热门。没有兴趣做基础,最后只会半途而废!绝对不会成功!

【回复】我在某985念书,某师妹就是听了老师的建议报了电子专业,她然后她压力好大,挂了好多科,还好毕业前都重修完了,现在也没有从事这些工作,电子专业能坚持下来的,待遇一定不错
【回复】回复 @可乐歌歌 :能坚持下来的学生一般对这个专业有兴趣,但是这样的学生数量很少,绝大多数人毕业即转行
【回复】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做中学:
过大的压力会导致孩子分泌过多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这会导致孩子的海马体受损,进而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驱力,他的前额叶皮质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育和生长。同时,还会减缓孩子的生长发育、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导致孩子的情绪波动,这些都是压力过大所造成的结果。

【回复】[大哭]高中没保证睡眠,现在老后悔了,当时不知道猝死这个概念
Apple科技引领未来:
张朝阳的话其实透露的很多信息,以他的学位地位他看清楚的事情比普通人更多,普通人看的是学校的招牌,并没想过未来长远的,非常长远的规划。就国内来说清华确实牛逼,但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和氛围来看,张朝阳比谁都清楚这其中的利弊。所以后者一个普通985211更能让普通家的孩子发光发热。说白了,没背景别往里硬扎,资源分配轮不到你。

【回复】张朝阳才不会说那么深呢,其实他就是想劝家长别逼孩子考清华,尤其99%的孩子都不是那块料,他要是提供什么考清华的建议那很有可能坑了孩子一辈子,所以他很委婉的表示不考清华也能过得很好
【回复】你最最后句话说对了,不是什么智力天赋的原因,是资源分配[doge]
【回复】好多人卷学历,卷成绩,本身就是渴望成为资源分配的上游。

精神内耗 张朝阳 内耗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