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留学生会抑郁?看完你还会出国吗?

作者: Houly呀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03-04 05:31:35 浏览:85955 次

为什么留学生会抑郁?看完你还会出国吗?

MAO_Dongyang:
同样作为是计算机的学生,我并不像up主那样优秀,但是我的确比较快乐,希望我的建议在这一方面能帮到你。对于留学而言,不要总把注意力放在第2个字,学习并不是留学的精髓,能拿到毕业证就可以了,如果我的目的是做研究,我的目的是学习,那么我为什么要去一个陌生的环境给自己添加交流的障碍,从而阻碍我的研究,我的学习。所以我认为留学是牺牲学习的效果,从而体现去发达国家的优越性。注意我们是到了一个发达国家,是一个普通人可以好好生活,没有什么压力的国家,是一个公共资源富足的国家。在这种更好的环境中,我们理应感觉快乐才对。我们大可以享受自由的联网环境,丰富的体育课程,以及近乎免费的博物馆艺术馆,还有很好的单人宿舍。不要想着去融入,据我的观察第一代移民都无法融入,他们只是生存。但是他们的子女却很好地融入了这个国家。我觉得思维要转换过来,我在国内也是追求各科满分的人,但在这儿我只看及不及格。因为我知道在这里,即使一个普通人,也可以过得不错。

【回复】没必要强迫自己融入,说实在的,就算没有语言障碍,北上广深的打工人也没融入北上广深啊,工作多年连邻居都不认识,小区住户搬家一波又一波,都出国了为啥反而要强迫自己融入别人呢?[脱单doge][脱单doge]完全没必要
【回复】谢谢你的建议~我很认同,普通人就可以过得很快乐,自己思维的转变和认知的重构也是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成果。
【回复】谢谢,我感觉好多了。 我就是成绩的问题抑郁了好久,周围认识的人都太优秀了,总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想要多做点什么但是能力不足。 总之希望以后能带有这样的观念多向前看看吧。
进击的马玉:
看完了以后真的很能感同身受,说到父母和费用问题上看up主流眼泪我也哭了,我高中开始在英国读书,真的周围有很多很多有钱人的孩子,我甚至会被大家嘲笑穷,那时年纪也小是真的抑郁,所以大学毕业就逃一样的离开了英国[大哭] 以前甚至为了和她们有共同话题我也去买过一次奢侈品,然后我记得好清楚,我爸妈把银行账单打印下来,和我坐在我家沙发上看我的那笔奢侈消费,我当时就感觉无地自容,因为我不是为了喜欢而买,而是为了融入一定的垃圾且不适合我的圈子在过分消费父母的金钱[大哭] 从那以后我真的远离那些人,但花钱也是成了我一个最敏感的点。我出去玩也会选择住青旅,买便宜机票反复转机,爸妈也再也没说过我花钱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在国外年数越长,我越觉得我还不上父母这些钱,还不上这个恩情,但是对父母也说不出,有一段时间甚至酗酒,今年都快出国10年了精神状态才稳定一点。 up主感觉很有主见,很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我一直觉得像你这样的人才是应该出国学习的👍太懂事的孩子真的容易想很多,太难过的时候可以买机票回家看看,现在开放了不少机票价格也下去了,回家的话父母应该也是开心的,我个人感觉回到家立刻就感觉什么烦恼都没有了[脱单doge]!加油祝好![脱单doge]

【回复】很能理解你,国外有些学生间都有鄙视链,小团体。还有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文化和生活习惯就很不同,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友善
【回复】想要抱抱你[拥抱]你的父母在心里也一定知道,你是一个非常优秀懂事闪闪发光的孩子。
【回复】回复 @k554992012 :西方国家的学校好像这种拉帮结派的作风很多,然后去其实其他群体,真的,越是了解越觉得很多西方人真的感觉都没进化似的,就很野蛮[翻白眼]
Choybalsan:
为啥我觉得我在这里比在中国还热闹[笑哭][笑哭][笑哭]这里天天下班和瑞典人喝喝酒聊聊天一起看电影,周末打打剑道空手道玩玩棒球其乐隆隆,有啥困难不顺心的和葡萄牙朋友喝酒吃饭聊他们都很热心的,之前新冠有位瑞典朋友家人过世还信任我委托我去照料。中国国内朋友基本都特别忙,有的陪女朋友老婆有的要带孩子加班,哪怕在同一个城市一年见不了几次……

【回复】回复 @sandisandi :是的我英语也不错雅思裸考了个8.0,以前工作时候就和老外谈天说地一起喝酒。这边瑞典人也属于那种英语非母语但完全表达自己没任何问题的程度,两边正好。我和英美澳人聊天明显感觉就有问题了,因为他们母语者会用很多俚语和很本土的表达方式,我经常get不到
【回复】我有朋友之前在斯德哥尔摩也很快乐哈哈哈,然而我被KTH拒之门外了[笑哭]这个快乐我是想象不到了
【回复】其实和英语非母语的人聊天还挺开心的
老将是大将:
UP!UP!我是今年9月即将入学的留学生,目前还在国内也从未出过国。最近在看很多留学前辈的分享,发现大家的压力都好大……但是综合了大家焦虑的原因之后回想自...

【回复】说实话文科润不了的。。。美国人读文科phd好多都自费还7,8年毕不了业。。。别说外国人了。真的别对国外文科有什么向往,你可能会抑郁。发达国家留学只适合1.技工蓝领; 2.理工科找工作/学术路线。千万别贷款读文科,真的,不论哪个国家贷款读文科都不值得,你要是愿意背水一战贷款读理工科也许能找到工作留下来,这还得看运气,文科100个人里也许1个能留下来。所有人出国以前都觉得自己是那个幸运的,但是这种压力你是难以想象的。
【回复】回复 @来颗西兰花 :谢谢你的建议!感觉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读文科无法留在国外,例子是美国人自费读博毕不了业;2.文科贷款不值得,留不下来压力还很大。但我的目的其实不是一定要留下来哈哈,主要是现在的我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却发现国内能提供的资源很少,更别提我这类特立独行的人在国内环境下压抑得太久了。我对留学的理解是留修饰学,学习知识让我好不容易确立的兴趣不抹杀在犹豫当中是第一步,而留在那只是一种状态,能不能留在那更是和留学不想干,也不是我自己要重点追求的。以及我准备去读的是荷兰的硕士,没有奖学金一年学费12万左右这样,有申请奖学金但还没出结果。博士是一定要读的,但是具体怎么安排毕业了再说。我能那么坦然甚至看似很理想主义地去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没有把文科留学当成是一种投资或者赌注,而是提升自我的必要途径,其代价是我在未来的人生中能够负担的,每个月慢慢还,还十年甚至几十年,分成小目标后每月要换的款项我还是很有信心可以搞到手,因为现在的我就能够每月赚超过这个款项的钱。虽然你的建议在我看来似乎有点没有对上我在笔记里面展现出的个人追求,逻辑上似乎也说明得有一点不够(例如说给出美国人的例子但是不知道在支撑什么,国家间区别很大美国人的例子也无法类比我的情况)总之谢谢你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为我考虑[爱心]
【回复】回复 @老将是大将 : 首先,12万学费加上生活费,5年就是80万起步(减去奖学金),如果用来投资的话每个月至少能拿到5000元, 相当于一个一本文科生出来的工资。5年后就是130万出头,而你用来投资自身,这是非常划不来的。 相当于父母已经有负债的情况下继续贷款,太高的杠杆加上过长的投资周期,是投资中的大忌 如果你都没有毕业之后的清晰打算,而是走到哪划到哪的话,那就不考虑你学文科留下来的概率,按回国算 你觉得你能卷的动其他文科生吗?你觉得你到时候工作了,一个月能存下来多少钱? 再次,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可以走国家项目,或者弄学期交换,以提高RA/fellowship率 而不是用来申请MASTER[歪嘴]
野生果子喵:
作为一个老留学生我也来说一些建议吧,其实对于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在社会上独自生活过的学生过来留学确实会遇到更多的问题,有的是他们自己能克服的,有的是不能克服的。其实这些事情应该是父母一辈在孩子出国前要教的,但是因为很多原因我们的父母辈未必能教。第一就是金钱的问题,出国留学是出来几年?花谁的钱?如果不是自己的钱,那么自己要做预算,并且和父母讨论商定。每天的开销记到记账app里,和家人共享。如果遇到意外开支,比如买学习材料、生病了看病买药,手机坏了买个新的等等,要和家里说明,修正预算。只要一切都在预算里,家人事先心里有底,你自己也花的心安理得、理直气壮。第二就是钱不够的问题,中餐馆端盘子也好,华人app外卖当送货员也好,在网上给小孩子补习也好,兼职接单子也好,在当地华人学校教课也好,赚钱的门路是很多的,要留心。学生如果有一些奢侈品想买,可以另外赚钱另外买,不要占用第一项的留学开支。既增加阅历又锻炼口语,又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建议真的要去做一下兼职。第三是社交问题。不要和傻乎乎的啥也不懂的人混在一起,互相抱怨消磨时间,不解决任何问题。也不要去结交酒肉朋友、bar朋友、奢侈品朋友,去找一下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去找一下当地这种活动的集结处或者社团,去问问同学,去参加一些当地人的活动,这样至少可以练口语。第四,遇到事情,比较难办的事情,可以问一下当地的华人,我指的是在国外生活开店的那些人,还可以问问当地人,多问,问的时候其实对你也是个倾诉过程,可以提高语言。第五,做饭吃饭问题,确实下馆子贵,食堂便宜,自己煮更便宜。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把水烧开全部扔进去煮的。忙的时候这样也最简单、最营养、最省钱。实在煮厌了,看看中国超市的火锅底料,或者自己做个底料。第六,平常心。世界上那么大,总有好人和坏人,一定会遇到歧视你的人,也一定会遇到真心帮助你的人,接受世界上就是有各种各样的人,远离歧视你的,接近对你好的,保持平常心就好。第七,最重要的,是安全。其他都没有这点重要。其实如果要说,应该还有很多值得说的。以后想到再说。

【回复】同意,我觉得留学适合那些已经在国内出省工作历练过得人,毕竟有了适应的经验和过渡阶段,一下子从一个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学生单枪匹马跑到了异国他乡,还是会有风险得;
【回复】谢谢你 哈哈 其实出国也是挫折教育,以后工作了进入社会了,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抗挫折能力更强了
【回复】回复 @野生果子喵 :同意,年轻人心智成熟的也有但不多,有些社会经验再出去也许会好一些,我一个同事快40了,刚去澳洲留学,因为一直在外企磨练和外国同事打交道久了,感觉留学就很轻松随性,这个年纪没结婚没小孩,家里又是上海土著(有房子s),出国读书就是体验人生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了,没有太多学习或者留学以后事业一定要怎样怎样的压力也没有要融入想法。 也许真是年龄或者社会经历的关系,就在我个人感觉up这些烦恼在我这个已经经过社会毒打入骨的人来看都不是啥大问题了。 真心建立up放轻松,精神压力小一些睡眠好一些整个状态也好一些。 留学不是一定要怎样怎样,会怎样怎样,人生有这么一段历程是很好的很值得珍惜和回忆的。 消费购物带来的快乐转瞬即逝,难忘的经历和体验带来的愉悦会伴随着你很久很久。
-RaZOR_E46:
出国留学这个事吧,感受也是因人而异的,我大概是属于那种极少数的出了国感觉解脱了的。也许正是因为家庭的不幸,我出国才没有任何孤独感和无助感,伴随我十几年的抑郁都给治好了,曾经的劣势到现在反而成了优势。

【回复】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五颗星,精神一颗星。自己住,生活一颗星,精神五颗星
【回复】出国后抑郁被治好太真实了
【回复】我也!我妈是个控制狂,我出国的那几年真的是解脱,自由了!出国后我发现,没有她我过得更好,心情简直不要太舒畅!回国后我真正实现了独立。虽然刚出国的几个月很艰难,但是长痛不如短痛。
Byebyebabybluer:
留学就是 心态不断崩溃,又重建的过程,熬过来 你的意志更强大,过不去就抑郁了。 反正我这一周过得真的很难

【回复】我表哥是去英国那边学理学,也经历过一段非常难熬的时间,他是属于比较自信开朗的人,学习也是很努力的,但焦虑来源除了学术进度问题(疫情延期一年上学落了差很多课程)主要是社交方面,觉得自己无法融进那种所谓的“留学圈子”。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心态转变后才看开了,他和我啊还有家人朋友什么的都经常性地视频聊天分享见闻和情绪沟通,因此也艰难的迈过了那段时间吧,感觉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低落无助的感觉,对于各种在国内其实都不会注意到的点都会敏感受挫。希望你也能多和家人,朋友交流释放自己的情绪,加油!
【回复】太真实了,别人看到的留学都是表面的光鲜,其实只有自己知道这其中的心酸
【回复】各种漂都很难更不用说国外了,好在国内高铁飞机几个小时可以回个家[doge]
夏大大大大大大雨:
澳洲留学过两年的我狠狠共情,留学就算你身边都是好人也会有一种漂泊感,也会有异国他乡无依无靠的感觉,学业上的压力,社交的压力,经济的压力,语言上的差异,都让人抑郁,但还是要撑下去呀,学业上要达成好的结果,有什么事及时和父母沟通,加油!

【回复】搞各种手续是压力最大的😭!好多专业名词听不懂,我之前去银行也好,落户也好,真的,一知半解的样子像极了傻子。。(最主要是自己语言没那么厉害,其实也怪自己交流不行)
【回复】回复 @可乐真的很好喝o_0 :嗯,如果可以在事先就知道,我也不会去,但世界上没有“如果”
【回复】这种感觉 我自己在北京就很明显。但上学总是比打工好的。
查查-Charles:
真的说的非常好,作为一个31岁留学的大龄留学生,很多地方看得流泪,留学绝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不是很多人以为的潇洒地在国外生活玩乐,挑战和压力真的很多,家人的支持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精神支持比经济支持更重要。但能意识到自己状态的下降并且开始努力去改变,这也是学习收获的一部分,加油!未来你一定会感谢努力的自己!

【回复】孩子,你已经很棒了,这个视频的内容和对自己的清晰审视已经说明你超过了三分之二的留学生。我也是敏感性人格,把注重放松注重你的状态放在工作清单的第一位。适当摆烂,完不成会怎么样呢?退出项目又会怎么样呢。每天要给自己一点滋养,不管旅游或者什么。如果钱不够我觉得可以和父母提前支取并承诺这是额外的算借的后续会归还,这样压力就缓解了。钱的问题不值得你委屈。你的语气语调好紧张让人好心疼,先用一两周调整好自己状态吧好好关注健康和自我心灵的滋养。
【回复】30大龄留学生来打个卡[妙啊]
【回复】回复 @有创造力yc :国内的环境很容易让人有这些不必要的焦虑,不用担心,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讨厌沙尘暴浮尘雾霾天:
留学时出现抑郁情绪的人都是非常善良乖巧或者善于体谅他人的人。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活的比较拘谨,对自己要求也比较高。其实,留学适合没心没肺二皮脸的人。

【回复】你这个说的是真的对!我出国前语言算是不错的 结果高中把我扔到了美国一个没有留学生全是白人的高中 是真的自闭了 每天根本不想开口说话 觉得自己英语太差了[笑哭]后面就抑郁了 性格太重要了
【回复】回复 @阁楼里的猫主子 :我的妈呀,我也有点这样,我可能没抑郁但是有很强很强的焦虑症焦虑倾向
【回复】回复 @阁楼里的猫主子 :但是我感觉因为我从前也是语言特别好 我去年给自己扔到全德语的圈子 能感觉到身边的人还是很nice的 但是真的很自闭 我觉得无形中我的“社交需求”在指引着我 但有时候静下来想想 我干嘛非得融入她们
直言音乐:
家里出钱心理会愧疚,为了缓解我留学前去打了一年工赚了三分之一的留学💰。而且我很普信,因为我就是第二语言,不会说就现场软件翻译,大家也很ok[笑哭]而且课对我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我觉得社团、看展、旅游、看演唱会、兼职,志愿者甚至烹饪都很重要!另外我是lgbt,呜呜呜呜呜外面真的超级支持lgbt,各种活动社团讲座研究,学校在一些特别日子还会升彩虹旗我都落泪了[大哭]并不是没有坏事,我也有遇见歧视,基本上完全自己做饭,天天抢临期菜,基本上衣服都是慈善店淘的,但是我能看碧昂斯的演唱会!!值了[保卫萝卜_笔芯]

【回复】回复 @深渊黑天使 :你是手机不能显示ip吗?换个手机吧[尴尬] 不是“只能”,只是生活习惯节俭 我住的地方挺好的,有24小时门卫,安全这方面我愿意花钱。 而且我也愿意花在爱好上,我不是说我还定了碧昂斯的演唱会吗……第一排可不便宜[doge]
【回复】是的,我觉得你这个心态是很不错诶,人生就是用来体验的呀
【回复】我也是lgbt群体 今年九月也要去英国了 对自己大学生活毫无期待 感觉问题还是挺多的 去之前一一克服一下吧[跪了]
月島しずく:
你已经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了!!!那不就是进步吗!!!那就按照你的想法改进自己的缺点!!!

【回复】回复 @Houly呀 :upup,很能理解你!我没有留过学,在工作中也会有这样的情绪。再经过不断地思想斗争,起起伏伏,最终得出一个结果,安定下来再去做。感觉你是很有梦想的人,相信你一定可以度过这些。等回过头看,会觉得曾经的困难不过如此!
【回复】是的!!!要行动起来!!![奋斗]
aadddss:
其实课业压力还好,语言不熟也还好。很多困难是可以克服的,除了某些极度不确定的因素(就是人际关系)我个人觉得人际关系(包括人对你的歧视,或者没社交)对人的心理影响是最大的……

【回复】说一条避免被歧视的方法,女生适用。就是打扮的漂亮一些(但不要露富)说难听一点,如果你被当做日本或者韩国人,歧视会少很多。我在外面听见的基本都是针对Chinese…这种做法虽然很………但留学在外,一切平安最重要。
【回复】回复 @aadddss : 还真是的,感觉他们认为日本人韩国人会比中国人更好,我之前在外面和别人聊天被问是不是日本人,我说我是中国人,他们还很惊讶的说看我很有礼貌所以认为我是日本人,我说不要刻板印象中国人一样很有礼貌[辣眼睛]···还是挺无语的当时。他们这种观念真真实实的存在,只能靠我们慢慢改变了[傲娇]
【回复】我也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去融入以及刻意去回避歧视,我在外六年了,一开始我也会因为一些歧视自卑,甚至一度得了抑郁症,甚至都不愿意说自己是中国人,现在结合一些经历来看歧视被人的人往往是素质最差的那些人,遇到歧视直接骂回去,我是中国人我骄傲!还有社交,其实很多社交是没有必要的,对自己是没有帮助的,永远要记得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好好做好自己
大猫在吗:
认知体系的表现: (1).总是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意;即使完成了自己设立的目标,也只会获得短暂的快乐。 (2).经常反思自己,哪里哪里做的不够好;被别人夸奖时会怀疑。 (3).对于不理解的事物,有着非常执着的求知欲。 (4).习惯性的去要求别人的行为和思想,以达到“纠正”的目的。 (5).很难信任他人但内在倾诉欲又很强;既自信又自卑;想安静自由但又怕孤独。 (6).在思维、想法、行为各个方面都有一个行为标准在约束自己;有完美主义倾向。互联思维的表现 (1).在思考一件事时,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其他事,导致了不可控的拖延。 (2).时不时的会进入心流状态,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点,完全沉浸其中,会忘记时间、饥饿、疲劳...等。 (3).周期性情绪波动;情绪起伏很大。 (4).可以从一个点去联想到很多记忆或事物;看书时会自动生成语音以及相应的画面。 (5).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对很多东西感兴趣,但经常三分钟热度。 (6).犯错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会陷入“自省”的状态,之后还会隔三差五的回想。想问问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表现?

【回复】infp扎堆,简直跟你一模一样
【回复】回复 @秋良なつき : 本INTP的症状也一样[大哭]
林妮昭昭:
这个看人了,我妹妹在国内很抑郁,在英国读硕反而很开心。很不想回国,就又学了第二个硕。[笑哭]

【回复】希望我出国以后能好一点,在国内读本科过得很惨
【回复】因为国内有的父母看的太严了,出国就放飞自我了,和我去外地上大学一样。
灰灰是蓝猫:
我给英国皇家私人银行的心理培训师打赢过官司,她是英国人,她因为举报银行种族歧视中国人被霸凌。现在她在英国开了心理治疗诊所,我的副业在和她做心理治疗。我在微博有律师的实名认证,你可以和我聊聊。

【回复】回复 @灰灰是蓝猫 :对 海盗劫匪的后代 不过咱们也不弱 谁敢惹我 逆我者亡顺我者昌。
【回复】回复 @灰灰是蓝猫 :不过我说的霸凌者是中国天津人… 英国人我倒是没遇到过之前英国老师们和中国老师们都非常照顾我
【回复】回复 @Eliza思思 :英国这个国家的文化就是倚强凌弱呢。过去英国就是靠横行霸道世界抢劫发达起来的。
西瓜西瓜橘子汽水:
普通家庭的孩子出国第一堂课就是接受和消化巨大的家庭背景、消费力落差感。

【回复】这个其实不出国也能感知到[跪了]
【回复】回复 @Hanana贝 :你想象下你的同学家里都很有钱就知道啥感觉了哈
aadddss:
说真的,如果性格敏感比较软的话,多遇见几次歧视就会PTSD。那种恐惧就刻在你的心里了。害怕去超市,害怕和别人说话,去上课的路上你都会一直担惊受怕。然后就向着焦虑发展。

【回复】回复 @28年的蝌蚪啃蜡 :感觉还是不太一样的,社恐是社交焦虑,但这个……是你害怕被“伤害”但如果不伤害你,还是可以交流的。
【回复】惊觉我就是这样形成的焦虑。可我还是逼着自己去接受,总觉得是自己适应性太差或者是太软弱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是我不允许的。这样已经半年了,感觉身体都要垮完了。[大哭]
【回复】这说的不就是社恐嘛,视线恐惧,余光恐惧,注意力恐惧
小影爱自然:
UP是intp性格类型的人么?感觉和我也有点像。想给你说,你的决定是对的,过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多做运动把自己拔出来是对的。 不过生活本身是很难,你需要理解支持你的人。觉得有一个人理解我,其他的都不重要了。[打call]

【回复】她绝对不会是intp类型,至少她应该是e而不是i。你看她有时间会出去玩,还会计较自己有没有交到朋友就知道了,她就是容易活在他人眼光里的人。我是i,我留学时不是在研究室里看书,就是在校园里练武术,毫不在意任何人眼光,也不刻意去融入任何人圈子。出去旅行也是自己一个人,专去古战场遗迹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我感觉我留学时的不适就比这up少的多。
【回复】回复 @C老实和尚 :对,int肯定不是,但是inf类和up主差不多,因为在意人际情感f的影响也是很大的。infj小老头算是内向型里最像外向型的,因为fe外倾情感就会引导人擅长观察人际关系,维护和谐;infp小蝴蝶更是经常emo从而深入思考成为哲学家的。网上列举的infj的典型代表马丁路德金 甘地 屈原等,infp的典型代表三毛 鲁迅 陶渊明,能看出这些人都很在意人类以及人类情感,而且对此有很深入敏感的洞察的。
【回复】我是infj那个小老头[脸红]
Karbon在划水:
我感觉学业压力主要来源于那些兴趣并不是特别足、但工作量或难度却偏大的任务,有的时候我也认为自己可能有点抑郁,然后发现去旅行对调节情绪有显著效果,看看雪山和大海就又重新拥有活力了。

留学 心理 生活 留学生 焦虑 压力 经验分享 出国 抑郁 开学焦虑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