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丨年少不知愁滋味,天堂必有鲜黄瓜

作者: 弗子莱莱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1-24 22:58:21 浏览:62313 次

我与地坛丨年少不知愁滋味,天堂必有鲜黄瓜

仗义斯派克:
“摔开万道金光”这句话给当时我幼小的心灵极大的震撼,我就想怎么会有人这么写呢,这么有画面感,色彩和力量感。直到现在读这篇文章还会不停的起鸡皮疙瘩[打call]

【回复】我真的很喜欢!!现在学习学累了也会拿出这篇文翻一遍,就这篇文让我好喜欢史铁生的文章
【回复】我只记得这一篇我高一学的时候读一次哭一场,特别是她母亲去找他的那一段
【回复】我发现笔锋动人的作者对比喻的使用是真正的出神入化。我觉得最厉害的写比喻的国内作家是毕淑敏,那个比喻写的,看一眼就起鸡皮疙瘩,太绝
轻取-:
我是因为书上的课文买了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真的,翻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撑不下去的时候,迷茫的时候,我就看一遍,就感觉没什么能打倒我的,就还能再撑一撑[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我当时看课文的时候真的有一种直击灵魂的感觉,然后就买了我与地坛。解开了我很多问题,有一种找到存在意义的感觉。[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回复 @不干净嘲笑我哟空 :对对对,但是对我来说后劲有点大,看一次就觉得震撼一次,就思考一次,就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大哭]
【回复】“我终于明白,母亲再也不会来这园中来找我了.”
云庄e:
寂静的光辉平铺的那一刻,所有的坎坷都被映照的灿烂。 ------------史铁生

【回复】这段文字我把它摘抄了下来,每看一次都觉得震撼
即墨憩园: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保卫萝卜_哭哭][保卫萝卜_哭哭]

【回复】说实话,我之前情绪特别不好,看了一会我就觉得应该活着试试看[大哭]这书真的太让人感动了[大哭][大哭][大哭]
泼墨身前案:
我就记得当时讲的时候大家都很不感兴趣,只有我听着听着哭了,一开始无声流泪,就是看到“上天看她太苦了,召她回去了”那里哭崩了,接下来是大课间,我们语文老师出门还安慰我来着,说我有一个细腻的灵魂[委屈]但是其实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在我与地坛里,是我们老师后来补充的合欢树的阅读,最后那句“但是他不会知道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让我难过了三天,看到合欢树就要眼睛酸[委屈][委屈][委屈]

【回复】强大的共情能力是你通往文学之路的必备钥匙[打call]
【回复】还有就是当史铁生最终平静下来时,地坛里却一阵风吹过,摇晃起那些树,吹起来史铁生对母亲的回忆,就想起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真的好爱这篇文章
【回复】《合欢树》!!!!铁生再也看不到他妈妈种的花了,我真的哭死,我是晚自习看的,我哭的都抽抽了,我和我同桌都是男的,他从来没见过我那样
北不见南:
以前老师让每天写点什么,或者摘抄一些好句子,断断续续把这篇文章抄完了[笑哭]语文书里其他文章不咋戳我,闲的没事就得着这篇文章看

【回复】我也是!!!这篇文章我反反复复看了十几遍了
【回复】我也是做摘抄的时候把它抄了一遍[脸红]
水晶兔子咕咕咕:
《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真的太感人了。

【回复】《秋天的怀念》看一遍哭一遍[大哭]
【回复】😭当初学的时候就觉得好感动
锵锵vi:
第一次读到我与地坛的那个下午,我坐在沙发上,灿烂的阳光打在书页上,读着读着,眼泪就下来了,读完我与地坛后面一篇就是命若琴弦,读完心里也是空落落的,大概这就是用心血写作的作家,让我若干年后还能记起初次阅读的触动,史铁生的文字,或者说他的人生哲学,也的确融入了我的人生,一个已经被命运抛弃的人为什么还有理由活着,他告诉我,当牵牛花初开的时候,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活着没有理由,活着就是生命本身。

seize-qua:
推荐看看史铁生的《好运设计》这篇文章

【回复】“只要能苦尽甜来其实都不是坏事。怕只怕苦也不尽,甜也不来。其实都用不着甜得很厉害,只要苦尽也就够了。其实都用不着什么甜,苦尽了也就很甜了。”
【回复】回复 @东家~ :你立于目的的绝境,却实现着,饱尝着,欣赏着过程的精彩,你便把绝境送上了绝境。
【回复】里面最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父母和家庭的构成的解说,我忘记是什么了[辣眼睛]但是真的很好看
彩色昵称_:
虽然已经非常经典虽然已经有无数人推荐,但还是想说《我与地坛》太值得看了,值得一直看一直看 经典文学和流行文学的区别有时候就在于同样是悲剧,同样有苦痛的挣扎,但流行文学看完情绪是激烈的,经典文学看完是怅惘的,微微遗憾但更多是释然和思考,并且会想要马上再重头看一遍

游客状态forever:
我推荐大家看一下史铁生先生的《遥远的清平湾》,它里面是有生命的力量的。

大抟子:
文中最喜欢的一段:“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共酌西山:
我只是知道,他至死的那一刻,也不曾同不公的命运和解

【回复】我也觉得 地坛篇是和解的(接受苦难 但是追寻意义 生生不息)
鲸卫:
史铁生先生的文章真的有鼓舞人心的力量,高中老师让写阅读笔记,推荐了铁生先生的文章,《命若琴弦》和《毒药》我看完真的感触很大

3与22:
读了前两节,真的感觉到一种力量感,真诚感,他不是一个说教者,而是一个用自己经历的方式带你了解,让你获得感悟。对生活,对身边的人有不一样的认识。真的太棒了。

Delancey_w:
中考之后,上大班课没意思,只能拿高一的语文教材复印件来翻读,当时是想看看有什么有趣有意思的文章,翻了全书,觉得索然无味。然后不小心翻到了我与地坛,读完在数学课堂上差点流泪。印象最深的那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深深的、小心翼翼的爱至今令我动容。

小喵奶油捲被小狼吃光:
我上学时读《我与地坛》,就坐在那里愣了好久,为文字里透露的悲哀、希望与蓬勃的生命力感到震撼

余华 史铁生 我与地坛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