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刺刀不等于白刃战?结合电影谈谈近代战争里的刺刀冲击【古斯塔夫的拿战系列07】

作者: 古斯塔夫_real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9-02 21:24:10 浏览:26054 次

上刺刀不等于白刃战?结合电影谈谈近代战争里的刺刀冲击【古斯塔夫的拿战系列07】

blockend:
那麼根據這些證據,我們是否可以得出一個很反直覺的結論,既假如一支瑞士傭兵式的長槍部隊決絕地向人數相近的線列步兵發起攻擊,而線列步兵也沒有騎兵與砲兵的支援的話,那麼戰鬥很可能會以線列步兵潰散告終?畢竟有序後退中射擊是件難度很大的事...

【回复】问题跑路的线列步兵伤亡恐怕会很有限,如果会战持续下去,一会儿他们重整回来,你的瑞士长枪们打算怎么办?如果是线列步兵占了个地方后多少能形成个火力支点,别人轻易不敢回来。会战中一些要点反复争夺几次并不奇怪,你的冷兵器就算有攻点能力,守点你怎么办呢?
【回复】回复 @blockend :前提是“足够”坚决
【回复】当年都被西班牙火绳枪射崩溃了,现在面对滑膛枪还能“坚决”?
流金神火:
那后来各国那些枪剑,铳剑技术怎么又发展起来的,不少古早教材是教白刃战技术的[疑惑]

【回复】19世纪20年代顺着体操运动和士兵教育东风发展起来的
【回复】看过18世纪末的一些迫真刺刀教材,动作奇怪,过于理想化,而且刺刀姿势还是古早的扶枪托
【回复】回复 @CPTWilliam :应该不是为了平衡性,就是CA偷懒而已,幕府2小兵一对一对打要动捕的,新加个刺刀动作就要分别重新和刀、枪、骑设计和制作三套动作,CA当然是能省就省。
机言鸠:
希望以后能看到以这种细致的方式解说的一场完整的大型战役,比如讨论的最多的奥斯特里茨会战,我看了大大小小无数个版本的讲解但是至今还是对于拿破仑把联军引下来后占领高地以及平原上大规模的骑兵交战这样的场景缺乏实感,总觉得道理是那么个道理但是根本想象不出那个画面,或者up有推荐的文献也行我先去过一下眼瘾hh

【回复】马伦戈相对好做点,奥斯特利茨可能得先做局部了
【回复】回复 @古斯塔夫_real :这样解说工作量肯定不小,辛苦了辛苦了
天罡落雨:
想问下,有没有可能讲一下一场战斗的持续时间和伤亡的问题。有的时候看到一些战例,战斗的持续时间长到几个小时,但是死伤比例却小得可怜。是因为溃逃出现得其实非常早么?

【回复】回复 @天罡落雨 :散兵战时间长烈度低,密集队形对射和追杀溃兵造成损失相对较大
【回复】“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战场上,士兵的士气是会不断衰减的,因为精神上紧张以及身体上的疲惫。这也会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势均力敌的两只军队相遇,最容易发生的还是等待战机。先派小股部队试探,用远程手段打击敌人,来创造战机。然后抓住有利时机重创出现疲惫的对手。虽然己方的状态也未必好到哪里去,只要比敌人好就行。还能避免陷入无谓的绞肉战。 所以持续时间和伤亡并没有太直接关系。
【回复】回复 @Bili_44566 :嗯,追逃阶段损失最大
红色三辰: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鸦中,敢于对射,面对刺刀冲锋溃逃的清军。不是因为太拉,而是因为一方不敢直面对方的刺刀冲锋,是当时的普遍现象?

【回复】我认为别人看准了有刺刀冲击的机会才冲的,之前火力战看起来清军没跑,其实士气也耗差不多了,冲击只是最后吃饱的那个幔头
【回复】我觉得这算一种幸存者偏差,一般下令刺刀冲锋时对面士气已经快崩溃了
【回复】回复 @怀佳人兮_不能忘 :二鸦双方火力差距太大了。阿姆斯特朗炮和后装线膛对清军的红衣炮和火绳枪就是碾压式的火力优势。一鸦时还没那么离谱。
康拉德赫岑多夫:
白刃战,这在夺取房屋的战斗中应该会有吧

【回复】回复 @赫尔穆特冯毛奇 :建筑攻防战是最容易出现刺刀战的,一般来说战斗规模越小勇气的作用越大,越容易发生近战,像平原中的队列冲锋个人勇武就没啥用,总会有胆小者退却并影响所有人的士气
【回复】回复 @古斯塔夫_real :所以说步兵上刺刀的进行冲击的时候总有一方先自崩溃,也就不会产生大规模白刃混战了吧
【回复】回复 @赫尔穆特冯毛奇 :线列战争时代民族主义才刚刚出现苗头,两次大战时期民族主义才是大放异彩
通向胜利:
现代的一些战例里面很多见到mma的溃逃士兵被pdf,kla,gma,等武装大量打死在路边的水沟里面,水沟这种地方确实不是一个很好逃跑的地方,第一他很直,第二这玩意儿有时候深度不一定,溃逃方很容易被限制住然后变成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回复】战例来自南方某邻国旷日持久的实质性civil war,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经常有新闻是在某地水沟里面打死mma若干然后缴获若干MA系列步枪和色拉
【回复】回复 @萌萌心花花 :根据gma的视频来看一般来说都是丛林附近的追击战,不排除有使用手榴弹的可能性,但是战后他们缴获的武器里面大部分都是各种类型的轻武器,个人认为还是以轻武器交火为主。
【回复】回复 @被刷编导生 :轻武器压制然后投掷手榴弹是常规战术,实际上轻武器杀伤效率不高的,更别提对面有掩体,热闹打了半天可能都没一枚精准手雷来的实在。而且进攻雷靠冲击波杀伤,也不会有啥弹坑之类的存在
葛利高里麦列霍夫:
当下刺杀训练更多的是强调精神教育,体能倒是次要的。所谓精神教育,就是避免士兵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冲击而崩溃。

单兵压境:
朗热隆在奥斯特里茨里偷法军号谱[doge][doge]

【回复】偷号谱其实是电影原创情节,不过还真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了
【回复】回复 @古斯塔夫_real :偷号谱的事,其实是法军两个团在迷雾中互相射击吧,这就涉及到战场通讯的问题了,不知道讲没讲过
【回复】回复 @小雄鹰Kamanin :朗热隆俄语在流亡者里头算是不错了,毕竟矬子里拔高个
康拉德赫岑多夫:
能不能讲讲参谋作业啊,可以说正因为有了参谋作业才能指挥庞大的部队

【回复】参谋肯定得放在步骑炮辎工之后了
【回复】回复 @古斯塔夫_real :这等于最后收尾了吗
希能量大量注入:
话说我一直好奇网上所谓的“毛子火药质量不行所以干脆开几枪甚至不开枪直接刺刀冲锋”是真是假

【回复】回复 @盖世小白MK :英法参战时都是线膛枪和滑膛枪各半,不过英军路上换装,总算是线膛枪占了一大半
【回复】[doge][doge][doge]苏沃洛夫要求俄军士兵在上刺刀冲击前枪膛得留一发子弹,刺死一个后再射死一个然后再刺死一个(什么重置普攻)
互联网魔怔人:
二战时八路军的白刃战是因为缺弹药吗?

【回复】任何近代战争中,拼刺刀都是常态。 平原旷野,两军有组织的大规模拼刺才是罕见。 阵地战,巷战或者小规模交战,拼刺并不罕见。八路军打得恰恰是这种战斗居多。 古典时代能打冷兵器格斗是因为队形密集而且厚度很大,同时前排有盔甲。
【回复】好像是日军注重白刃战,刺刀冲锋上来的日军主动白刃,八路军战士不得以与之刺刀战。刺刀战技巧也有教化后的日军俘虏教授。弹药缺少有部分因素,但八路军是有军工厂的。日军在日俄战争时期被俄军的白刃战教训过;此后就注重白刃战了。
【回复】缺弹药和缺枪是主要原因
错爱双鱼座:
刺刀属于可以不用 但不能没有的装备。

【回复】甚至哪怕到了21世纪也不是没有刺刀冲锋的战例,当然我没有黑某自动步枪意思
【回复】回复 @最炫炸逼风 : 传说中英军在伊拉克对当地武装发起刺刀冲锋那个?
白字散人:
有没有可能是刺刀的杀伤效率太高 使得密集队形拼刺刀会在很短时间内给双方带来大量伤亡,使得刺刀冲锋变成了胆小者游戏,大多数情况下总有一方会退却

大龄中二狐:
那刺刀到底有没有用呢?以前看到过一种说法是说奥斯曼新军不屑于装备刺刀而吃过很大的亏,这个说法有道理么

【回复】刺刀最大的作用是与步枪火力结合来抵御骑兵,耶尼切里不装备刺刀带来的最大问题也是他们无法抵御骑兵尤其是正规骑兵发起的冲击
【回复】此外一个没有依据的个人观点,耶尼切里不用刺刀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奥斯曼传统方式生产的步枪没有与刺刀配套的刺刀座,奥斯曼的西式新军采用进口的欧洲步枪可能也是因为这个
【回复】回复 @AstarMilitarum :我看到的资料是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立军以来一直都是18般武艺样样精通那种,不屑于用刺刀这种武器。个人觉得刺刀座这个好像不是什么特别难弄的东西[笑哭]。另外他们一开始坚持用火绳枪而不用遂发枪的原因是早期的碎发枪稳定性并不好,再加上安纳托利亚的沙尘加剧了故障的几率,反倒不如火绳枪好用
A_闲棋冷子:
如果A线列发起刺刀冲击成功将另一方击退,那么请问A线列会继续追击下去吗?还是选择守住敌人放弃的阵地?

【回复】回复 @古斯塔夫_real : 还有比如说在相距60步左右时一方投入刺刀冲击,而另一方并未被吓退时,冲击的一方会不会停下转入自由射击?
【回复】回复 @古斯塔夫_real : 如果继续追击,是不是会有被其他的敌人围歼的风险?
【回复】这就看指挥官能否控制住部队了

读书 原创 武器 历史 军事科技 历史人文档案馆 历史人文档案馆2022第二季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