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祖僧璨:能生死来去自由的,一万人里能有几人?

作者: 泓清说禅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3-15 20:31:29 浏览:34508 次

三祖僧璨:能生死来去自由的,一万人里能有几人?

棋圣王子:
我一开始真不知道“佛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是啥意思,直到我意识到一旦我在寻找佛,就证明佛是他者,而排除了佛是自己的可能。所以佛教传达了很多无上深理,都没一句“佛是自己”来得震撼。

【回复】严格意义上说,不能说佛是自己,只能理解成为自性(自己内在不生不灭的性质,类似物理学的总能量)是佛,从这个概念上讲,不仅你自己的本质同佛一样,山河大地有情无情都是一样,全部都是一样的自性,全部都有佛性=自性,只有开发出来,自己内在最原本最源头的自性的人,才是修行佛道者,这条路上究竟圆满的人才有资格被叫做佛(无上正确境界无上正确智慧成就者),否则说自己是佛极重罪,祖师讲的既心既佛,说的不是意识思维,那个心是永恒不变的物理性质核心,就是自性就是佛性,所以说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因为从现象上来说,一个都不是本质,但如果从核心上来讲,那个无形无象的本质在内在外在中间,因为一切都是它变的
【回复】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所证悟到的宇宙人生的实相、奥秘。第一句话即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只有恢复了本有的清净自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啊。众生是还没有觉悟的佛,而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笑]
【回复】洞山说: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呵呵886666:
人活一辈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贪婪,色欲,暴躁,傲慢,懒惰,嫉妒,人都会有,就算纯洁懵懂也会渐渐淡忘,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一生只求无愧于心,离开时,希望还来得及和最爱的人说一声,谢谢!

【回复】回复 @同尘世间可笑 :得道呗,明白活着的意义,世界的客观存在,自身能超越生死
【回复】回复 @云霞客1 :理解狭隘了,干活词语解析,花费脑力或体力做事,一般指苦苦的,努力的劳动。你和我说人本来不用干活?懒惰词语解析,不爱劳动,不勤快,做家务是劳动,学习是干活。你懒就直说,天人不属于人类,看天人怎么活有意义?还扯畜生道,同样都是畜生,你也是最弱那个,人都做不好,做天人?想啥呢
【回复】无量量劫好家伙直接躺平了
未之堂:
王阳明问高僧:有家吗?家里有何人? 高僧:有,尚有老母。 王:你想她吗? 僧:……怎能不想? 王:“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

【回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_黑与白:
这样的人早已无我,早已不是为自己而活了

【回复】????究其根本还是为我,好伐?是人就七情六欲,无论私欲还是大欲通通是欲
【回复】人不能做自己,天诛地灭
【回复】回复 @呵呵呵8886 :神肯定是真的,精神的神就是神的本意。
我有一个梦zZ: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见诸相非相,既见如来。何为佛?是庙里的木头雕像,是手中敲的木鱼,口中念的佛经吗?我既为佛,也不为佛;众生既为佛,也非佛。

沫大垚:
信心铭.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

灀芷靄殇:
不怕你啥也不懂;就怕你啥也不懂,还自以为是、以为别人看不破、到处忽悠人。

妞妞泡炮:
佛经记载,在跟随佛陀的弟子中,有两个人曾深受疾病的折磨,阐陀(Channa),和跋迦梨(Vakkali)。这二人最后都是因为不能忍受病痛而自杀身亡的。在他们病中,佛陀毫无能力为他们医治除病。而且在跋迦梨自杀前因想见佛陀最后一面,佛陀还到他的住处去。可是佛陀去了,面对他的疾苦却无能为他做什么。而且佛陀知道他要自杀,不仅没有劝阻他,甚至还说,“若于彼身不起贪欲,是则善终,后世亦善。”之后,跋迦梨也就“心安理得”地自杀了,因连佛陀都对他说了,他的“后世亦善”的。 舍利弗是佛的的十大弟子之一,有“智慧第一”的美誉。而大爱道是佛陀的姨母,是出家女众之首,她成为了佛教有女众出家的起源。据佛经,当舍利弗听说佛陀即将入灭,但因不忍见佛陀先入灭,就特地来向佛陀请求先佛进入灭,并得到允许。舍利弗「即升虚空,身中出火,即自烧身取于涅盘。」也就是说,舍利弗作为佛陀的大弟子竟然是自焚而死的,且是有佛的认同。 大爱道也是因获悉佛陀将于三个月入灭,因不忍见佛陀先取灭度,请求佛陀准许她先取灭度。佛陀「默然可之」。于是她就跏跌坐,正身正意从初禅次第进入八定,最后入四禅便取灭度。也就是说,大爱道是以一种佛教的修行方式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佛陀还在世的时候,在跟随佛陀的僧团里,就发生了很多僧人集体自杀的事件,原因就是修行佛陀教的所谓“不净观”。那是发生在佛住在金刚聚落跋求摩河侧萨罗梨林中时(【杂阿含】809经),教比丘众修不净观。可过了一段时间,有的比丘极厌患色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以绳自绞,或投岩自杀,或令其它比丘杀。

【回复】回复 @metalvest :背痛我不知道 但是害了不少人
【回复】佛陀入灭前也是背痛得受不了
玉晨天尊:
执空也是执,不取不舍。非空非有。亦非非空非有。一切不为。亦非一切不为。当下寂然,了然

孟德的铜雀台:
凡夫俗子的无端烦扰罢了活着都没搞好还考虑死后的事是不是挺可笑了[吃瓜]

【回复】实在讲,你这一生修的怎么样看临终的状况就知道了,现在这个社会能得善终的人越来越少了。
【回复】回复 @明道伊川 :那肯定不能[笑哭]
裴仙人:
严格意义上说,不能说佛是自己,只能理解成为自性(自己内在不生不灭的性质,类似物理学的总能量)是佛,从这个概念上讲,不仅你自己的本质同佛一样,山河大地有情无情都是一样,全部都是一样的自性,全部都有佛性=自性,只有开发出来,自己内在最原本最源头的自性的人,才是修行佛道者,这条路上究竟圆满的人才有资格被叫做佛(无上正确境界无上正确智慧成就者),否则说自己是佛极重罪,祖师讲的既心既佛,说的不是意识思维,那个心是永恒不变的物理性质,就是自性就是佛性

猫大叔被占用了:
非是走的形式来证道差别,然是众生心趣向使然,

小萌琪朵朵:
既然是镜花水月,你还有什么好晚的呢

僧璨大师 禅 道 佛教 生死 禅宗 佛 开悟 悟道 历史人文档案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