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天涯歌女的调调】(来自电影董小宛)

作者: 吴逊玉分类: 音乐综合 发布时间: 2023-09-22 07:20:00 浏览:3479 次

【居然是天涯歌女的调调】(来自电影董小宛)

bili_390286546:
天涯歌女的曲调是传统曲牌《大九连环》,只不过由田汉重新填词了。这大概是港台地区的黄梅戏。当时港台拍了大量的黄梅戏电影,但是不论曲牌还是戏词都是瞎编乱造、东拼西凑。

【回复】天涯老哥说的对。而且也不是黄梅戏,是黄梅调。就是吸收戏曲元素创造出来给港台亲们听的调调,不是戏曲,也没成体系,主要运用在电影中。
【回复】说瞎编乱造就过分了,词方面用了很多文言文古诗名句,比内地黄土高坡式的粗俗歌词好多了。曲的话用了很多内地黄梅戏曲牌,再混入一些民国的民谣民调,再加一些原创曲调一起重新编排,还是很朗朗上口的。
【回复】回复 @天涯何处找知音 :那看来你戏曲还没入门,对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还不懂欣赏。首先,不是所有传统戏曲电影都按生旦净末丑画了妆的,大量都是素脸的,例如《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花为媒》、《牡丹亭》、众多越剧电影等等。第二,传统戏剧的角色程式化就是特点之一,你说的脸谱就是突出这种程式化,大家对角色的评价与定位已经通过脸谱给出了一定之规。但是,除了白脸的奸人,并不会让你对角色完全没有悬念,具体还是要看剧情你才知道人物是怎么回事。至于动作表情,越是老电影,越是传神,你可以留心细看,比港台这些影星强了不知多少。角色走位基本依照舞台设计,因为这还涉及到舞台动作,也是戏曲电影不完全脱离戏曲舞台的原因。但是机位是的的确确有变化的,也会有特效。至于你说的调式,传统戏曲是会互相融合的,而且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在各个地方戏曲中占比最重。再有嫁接、挪借等等。例如京剧《秋江》就是从川剧植入的,虽然念白、唱段是戈阳腔,但保留了川锣。你要知道,唱念是要保持统一的,如果一段歌词前面在说北方话、后面在说苏白,你让听曲的人怎么听。港台的黄梅调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流行歌曲大杂烩,我甚至都奇怪为什么一定要叫它“黄梅调”,这根本就是两个艺术门类,非要叫一个名,反倒彼此拖累。港台的这些电影更接近于西方百老汇的音乐剧,没什么一定之规,什么歌什么词都能编,口音也是现代官腔。说到底,是西方审美在东方的借壳。
reeswong:
这部电影严格来说并不算黄梅调电影,里面的歌嘛,就是江南民间小调。跟黄梅调/黄梅戏不是一个概念。

【回复】回复 @紫有好花开 :这是流行版黄梅歌曲,不是黄梅小调。
【回复】但是港台黄梅调,就是这样,什么好悦耳听唱什么,什么朗朗上口用什么
恋之风景by:
是黄梅调,和正规黄梅戏还是有差别的

茧烟士:
这唱功很不错哇,这很不错的了,简介下次多加一点演员介绍呗

【回复】回复 @吴逊玉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回复】回复 @吴逊玉 :不过这种电影很多都是配唱,是不是演员本人唱的不好说

电影 音乐研究所 天涯歌女 董小宛 李香君 老电影 黄梅调 音乐分享官第八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