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沁机枪的工作原理,为什么能使用140年?

作者: 阿右科普分类: 科工机械 发布时间: 2023-01-11 16:43:46 浏览:609997 次

马克沁机枪的工作原理,为什么能使用140年?

noirjiang:
这是施瓦茨洛泽机枪,根本不是马克沁,这枪是自由枪机式,马克沁是管退式。up主根本就是啥都不懂在这瞎编。

【回复】准确的说是连杆式半自由
老老小小徐徐:
好消息:这可能是施瓦茨洛泽机枪中文互联网上乃至全球互联网上人气最高的视频 坏消息:它是被当成马克沁介绍的

马里奥的forg:
这个视频是伪科普 视频里面不是马克沁机枪 是瓦茨洛泽M1907/12机枪 马克沁机枪是管退式武器,依靠枪管短后坐动作驱动自动机完成自动循环,枪机后方的肘节负责闭锁。当枪机复进到前方位置时肘节伸直,利用“死点”闭锁,当枪弹击发,枪管后坐时,枪管-枪机-肘节先一道后坐完成“自由行程”,随后肘节曲柄撞击开锁面,迫使肘节蜷曲,打破“死点”开锁。 而这个施瓦茨洛泽机枪,它的枪管是固定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大号的自由枪机武器,依靠枪弹击发产生的膛压直接顶开枪机后坐。和纯自由枪机武器不同的是,它的枪机并不是仅靠惯性和复进簧弹力延迟后坐,而是有一个肘节,该肘节在枪机后坐过程中被翻转拉直,给枪机后坐增加阻力,延迟枪机后坐时机。所以施瓦茨洛泽机枪是一个半自由枪机,肘节延迟开锁武器,肘节不能刚性闭锁,仅为开锁后坐增加阻力,而且是开锁时伸直,闭锁时蜷曲,和马克沁机枪正好相反。 原动画视频要展示的根本就不是加冷却水,而是加润滑油!由于半自由枪机原理的通病,施瓦茨洛泽机枪枪机抽壳时机过早,后坐速度过高,此时膛压尚未降低到安全范围,弹壳还膨胀紧贴枪膛,枪机是拉着膨胀贴膛的弹壳强行后退,抽壳阻力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师不得不采用一个笨办法,在机枪上装一个油壶,每次推弹上膛油壶下面的油嘴都自动给枪弹表面涂上一点润滑油,让弹壳和弹膛内壁之间形成一层油膜,这样抽壳阻力就减小了。 上面科普来自公众号 彩云的机械整备间

【回复】回复 @左牧 :各有优劣。这枪设计更为简洁、新颖,但可靠性上显然不如马克沁那“成熟”的结构来得好。
【回复】回复 @黑海潜艇莫斯科 :感觉这结构好多,再改进一下,是个未来方向
铁屑工造-屑甲兽:
从彩云大佬那里过来的,果然一通乱讲

【回复】我更想知道彩云的螺纹钢烧红了想干什么
【回复】回复 @闪电炒白菜 :把一切误导向伪科普的播主当作是105mm线膛炮,嘴是炮口,后面那个地方是炮闩 把螺纹钢当作是APDS *装填 应该懂了吧[doge]
【回复】慕名而来,围观螺纹钢降温
酒肉都统:
封面又不是马克沁,那是奥匈帝国的施瓦茨洛泽m1907重机枪

呵呵臣妾做不到:
左宗棠平定新疆的战争中,唱大戏的武器是:后膛七响枪、加特林机枪、劈山炮、开花炮[笑哭]

走过路过77:
中国人发明火药只是用来放烟花这是扯淡 火铳大炮不是难没有发明吗

【回复】清政府怕汉人造反,销毁的所有的火器,军队改用长矛,火药不是用来放烟花是干什么
【回复】up主是要你反思,为你好[doge]
【回复】回复 @o井盖o :清军的火器普及率并不低,不同意的话欢迎拿出史料指正
发呆沉默少说话: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你那段中国人发明火药用来放烟花,欧洲人利用同样原理制作机枪,多少是有点不妥 而且火药的原理和机枪的原理是一样?

【回复】蒙古人打欧洲的时候就已经在用火器了
曼利夏-卡尔卡诺M1891:
好家伙,施瓦茨洛泽给说成马克沁也是那啥,顺带那个加水也是胡说那个是因为这玩意抽壳过早所以加油减小抽壳阻力的,真就要找螺纹公要点烧红螺纹钢来小刀拉屁股了[doge]

解放伍:
这个水冷式机枪根本就不是马克沁机枪,而是另一种结构原理完全不同的机枪,叫施瓦茨洛泽机枪,是20世纪初德国枪械设计师安德烈亚斯·施瓦茨洛泽(Andreas Schwarzlose)设计的,后来被奥匈帝国装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匈牙利、荷兰、希腊等国也使用过。如有可能,尽量看一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文章、书籍,不要依赖“一分钟科普”,因为大多数稍有点技术含量的知识都不是一分钟里讲得清楚的,这样的“一分钟科普”越看离知识越远。

知更鸟_社恐自闭中:
从彩云那里来的。 1.这是施瓦茨洛泽机枪,不是什么马克沁。 2.顶部那个孔是加润滑油的,不是冷却水。 不过我又认识了一款冷门重机枪,挺好[藏狐]

科普 科学 机械 军事 机械原理动图 涨知识 工作原理 揭秘 马克沁机枪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