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人纪系列-桂枝汤的剂量和煎煮方法

作者: 杏林圣手满天下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2-10-17 15:29:13 浏览:44192 次

倪海厦人纪系列-桂枝汤的剂量和煎煮方法

陈巧莉:
汉代一两等于现在15.625克,16两(一斤)等于现在的250g

【回复】在实际开处方应用的时候也不必非得按经方一两按15克。有的老中医一两按10克,有的按5克。也都可以治病。你听着最普通的那种,病较轻,汉代一两,按15克的话。药量有点大。 不过考古学的发现有重大意义。在临证使用的话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加减。现在问题是一直流传下来的这个“古之两今之一钱”,太害人了,最最终导致的是药典也是按这个编的。你超过这个量,就算是犯法了。这是对经方的一大阉割。失去了重症,急证的作用。真正的经方中医师需要担太多的责任。药典。最低的规定。这等于是束缚着。经方大师的手脚。你要按真正经方这样的规定。这样经方派和温病派这两者都能兼顾。开小剂量的话,也也可。遇到重症辨证后大剂量的话也不至于违法。西药厂他们明着哦那是说明书上禁忌写一大堆明,明着不违法推脱责任,他实际上干了多少事呢,实际上的副作用有多大呢?也没人去追究。让他们有一套完善的制度。 问题是最终《药典》按照最低的标准,西医的标准来编的。这个代价太大。
【回复】回复 @马志行 :这个是考古发现的,所以李可大师非常痛恨李时珍,李时珍把汉代的两直接用明朝的两替代了。没有换算。所以导致药效大打折扣。
【回复】回复 @陈巧莉 :李时珍:古之一两约等于今之一钱。 [妙啊]如果没记错,郝万山说,李时珍那个朝代的人,喜欢把药磨成粉煮,药性更高更节省。仲景那个年代药材只煮一遍,后世慢慢的变成了煮两次,煮法也发生了变化。
爱吃煎饼果子的星星: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到现在都这样乱,更别说没统一了,反正我自认为各个医家都是各论各的,就比如我,我是自学中医刚刚入门,就一两当成3.3克,3两就是10克,我不管别人,各论各的,能治好病就行了,谁开的方子就按谁的标准换算,我就这样,药力弱怎么办,那就两副药并一副药呗,反正比例就是这样。

【回复】看朝代,各朝各代规定不一样
天然呆土肥圆:
你好,请问桂枝是否去皮呢?白芍是芍药还是就是白芍?因为我看原方里写的是芍药。白芍生还是熟呀?

【回复】回复 @bigred凫氏 :哈哈,好,我去学习一下
【回复】回复 @小杨人_ :谢谢[奥比岛_点赞]
蒋家明秀:
我拼多多买的现成方子[doge][热词系列_希望没事]

大乘_净土宗:
桂枝汤中的白芍到底是生白芍还是炒白芍? 老人消化系统弱用炒白芍?

惊声尖笑不记得:
网友们,这种可以喝吗?不太懂[笑哭],用煮的话,我在寝室可以用小锅吗?

【回复】生姜不是干姜片 [辣眼睛]
【回复】自己调配。需要行气多。就桂枝加量。需要滋阴多就芍药加量
【回复】不用看其他,桂枝跟白芍肯定是等量的,你的就不想等。
小辰星星:
怎么煮呀到底,加多少水,煮多久,要不要盖盖

【回复】3煮成1或者9煮成3分三次喝
账号已注销:
按照汉朝标准桂枝汤大枣十二颗不就比桂枝多了吗?

科普 中医 健康 尿频 方法 养生 倪海厦 人纪 必剪创作 万物研究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