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知识详解:射箭不是捏住箭尾,箭羽不伤虎口,拉弓要用扳指

作者: 夏虫的历史课堂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2-10 17:30:11 浏览:168799 次

弓箭知识详解:射箭不是捏住箭尾,箭羽不伤虎口,拉弓要用扳指

Giper:
偷偷告诉想玩传统弓的你们一件事:弓弦打了小臂一次之后,建议休息一下,别继续玩,要不然小臂肿了以后会更容易打小臂,不听劝的话就会变成:越打越肿[吃瓜]

【回复】[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当年我昨晚我第一把传统弓出去射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就带了一根响箭出去,一下子给抽肿了,亏着那根箭坏的快
【回复】回复 @Cand-Rika :肿肉速成[妙啊]
春田李:
难怪后来去学扣扳机了,扣扳机多是一件易事,农民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

【回复】回复 @老大拯救洛斯里克 :但只要能工业化生产,你懂的,就能降低生产价格,提高生产产力, 改进生产设备,使其变得廉价,就这样,枪械一步步淘汰了弓箭
【回复】回覆 @希灵帝国审查官穆 :后世并没有舍弃弩,恰恰相反,弩一直在汉、唐、宋的武备中占有很大比重,只是跟弓还是没法比。
【回复】回复 @希灵帝国审查官穆 :弓主要用来进攻,弩则主要用来守备,给弩上一支箭的时间足够开三弓了。如果是马战,基本不可能给弩上弦。当然在守备中弩的威力就极为巨大,因为完全可以让后方的人帮忙上弦,前方的人只负责射击,十几个人就能交织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箭雨,持久力也远超弓箭。一般进攻只会携带少量的弩用于突击,前方的士兵带上引弦的弩射击一次之后丢下弩开始攻击,只是这种方式成本过于高昂
弓手冬郎:
不对,箭羽擦手是两个原因,要么是动作不对,要么是搭箭点低了; 和缠线关系不大,缠线是防止箭羽扎手,不是防止擦手。 地中海、蒙古式这类说法不能概括射箭,以及……三指射法的话,刻意夹箭是不对的。

【回复】那你更一期,细说。[doge]
【回复】更新三国期间做个射箭演示呗
瑟瑟发抖的水牛:
第七问:那是训练不规矩导致的形成古籍中记录的“射病”,射病是不治之症,终生痛苦,我已经有锁骨变形了。 九问:古代是弓手手臂受伤(不是伤筋动骨)依然可以开工,射箭。

【回复】射病,是不是类似于半路出家的吹玻璃吹乐器的人把腮帮子吹大了。那个视频里面那哥们跟腮帮子蛤蟆一样。。 用重弓加上训练方式错误,营养也不够的话。会造成慢性损伤。 而现代人用的制作都比较精良,拉起来手感也比当年的单体弓好很多,再加上主要是爱好,除了极少数猛男,很少人专门练120磅以上的,太费时间和精力了,不如健健身,拉个80磅一百磅,就挺好,搁古代也算是好手了。
【回复】手臂受小伤也是可以开弓,现在人带护臂带的多,主要是刮着也挺疼的,特别是新手没茧子时,看那娱乐圈的运动会,比较穷的小十八线,不懂,上手就练,第二天手臂淤青一片。然后我赶紧给自己配了个护臂,练着玩没必要折腾自己。
【回复】回复 @墙糊袜鞋透 :是这个道理,没几个做得到,应该是我读书少,就知道《三国志》里面一个带老妈逃跑的。
-藤乃静留-:
嗯。。。。 1.其实少数民族是有捏箭尾的射法的,凉山一带。和他们交流过,还挺准。 2.箭羽处理的不好还是会伤手的,胶带热缩管缠线都是为了防止箭羽前端刮伤手。 3.动作没问题的前提下,搭箭点,弓档设置错误以及箭的挠度不匹配都可能导致箭刮手。

【回复】有没有可能是他们弓箭的制作工艺问题,力量小弓箭的可以这样,如果是重弓就不行了。
【回复】回复 @-藤乃静留- :30磅不太可能,我自己30磅试了下捏箭尾,人手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摩擦力,捏箭尾我知道存在,是射鸟或者涂毒打猎的,估计不会超过20磅。
【回复】回复 @公孙瓒今天吃什么 :食指拇指捏箭,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伸直,弯曲第一指节勾下面的弦,小时候喜欢玩弓就用竹片绑在一起做弓,只知道用手拉弦把箭射出,因为距离最近的射箭馆也有300km[辣眼睛]用这种方式其实还是初一的时候,竹片叠加到了40磅,三个手指就不自主的勾弦,因为真的捏不住,大概打30多次就不行了,手太疼了,也不知道有护具,我当初25磅两指捏箭可以连续打1小时,箭是自己做的木箭,摩擦力很大,现在用扳指几年了食指还有一块凸起[笑哭]
易烦vvvv:
为什么我一个连实物都没见过的人会推到这个视频

【回复】回复 @雨笑烟花 :弓是体育用品,是完全可以合法持有的,只是具有危险性,不要在公共场合上弦,这跟你拿这菜刀在路上跑一样,会让人有危险感
【回复】回复 @雨笑烟花 :弓箭是体育器材,肯定允许购买的,不过对射箭场地有点要求的
夜阑1254:
原来竖中指是怎么来的[doge]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回复】说错了,不是竖中指,是竖反V。既手心向自己的V
【回复】回复 @起翦颇牧 :两者同源,都起源于这个(有的法军士兵砍中指,有的法军士兵中指和食指都砍)。
【回复】回复 @娘姊 :[保卫萝卜_问号]咱是中国人,是在中国拍照
战斗牧师奥丁:
弓手近战多挂壁又是辟谣导致的谣言了……近战猛不猛一看装备,二看训练,你一个拿着横刀的弩手近战就算吕布再世,也只能被对面的菜鸟组成的枪阵戳烂

【回复】回复 @luozxx :没,枪阵,尤其是双手枪阵进攻是步战中最可怕的存在,只需要端着枪往前走就行,而马其顿和瑞士人甚至能以枪阵形态冲锋扎入敌人阵型
【回复】对,两者用到的肌肉,发力不同,训练不同,即使现在擂台也是少有跨界的,只能说身体素质好,比普通人强,但跨界不只身体还有技术
【回复】回复 @战斗牧师奥丁 :弓兵的肉搏略弱于精锐步,但远强于炮灰步。原因很简单,古战场上的步兵还是以炮灰为主,而弓弩手基本都是精锐。不精锐的弓弩手只能去当炮灰步。
bigxujing:
妇好扳指是冥器,中国传统扳指没有弦槽没有弦槽

【回复】妇好墓就出了一个玉扳指,是有槽的,但那不是实用器,那是根据死者生前使用的物品用玉石仿制了一个陪葬品,那是冥器。原品应该是皮的软扳指,那个槽是皮革长期使用压出来的痕迹,当然咯,这只是射箭届和考古界比较统一的一个说法。考古本来就是依靠现有证据推论,依据是那个玉扳指没有使用痕迹,而且出土的其他很多无论是同时期,或是更早的实用玉扳指都没有槽。
【回复】妇好墓的玉韘有槽啊,而且有很明显的磨损
【回复】有弦槽扳指比桶扳指更容易上手,古代是肯定是有的,也有纯粹只是装饰品的扳指
影亦如梦:
不经常射箭,但是射的时候可能因为姿势不对,撒完之后会被弓弦打到左手小臂

【回复】转肘呀,你不转或者持弓手臂微曲呀。不然一直打[吃瓜]
【回复】别顶左肩/左肩别借力,弓弦不用跟左臂靠近。
粉号呆呆:
只有我觉得右手拿弓更有力量吗,[doge]

【回复】我最舒服的射箭方式就是右手持弓左搭箭蒙古式拉弓,但是这样儿我射不准,最准的还是左持左搭地中海拉弓。
【回复】我从小就无师自通拿竹子竹签做,直到接触圈子做了第一把正经的传统弓,才发现我姿势特别奇葩——右手持弓,左手地中海式,箭搭右手大拇指上
【回复】回复 @云行-矢之精诚 :没有吧,拉弓还用灵活?
Thrittilia:
不过弓箭手能参与近战不等于弓箭手很能打,战争是讲究系统性的对抗的,除了自身战斗力外从装备与技巧到组织纪律都会影响战斗结果,汉唐宋以及一些文明比较例外,因为文化的影响,这些军队是将能射当基本素养来训练的。

【回复】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弓箭手虽然力气大,但不一定会结阵,阵型不好容易被突破
【回复】回复 @Qwer传奇 :那肯定不能,他再厉害近战也打不过大枪。 就是因为长[嗑瓜子]
【回复】主要弓手为了方便开弓都是半甲,跟全甲步兵拼刀枪肯定吃亏
世界这么大哪也去不了:
蒙古式和地中海搭箭方式也不一样!而且蒙古式搭箭点低了羽毛也能划开前手虎口。

【回复】对!我就是蒙古式,搭箭点低就在手上,经常被箭雨划开流血,(真羽)
【回复】回复 @段小燕 :我那把弓刚上手的时候确实会划前手的虎口,我那时候甚至想买个手套。然后打着打着一个月之后吧,就莫名不划手了。之前老板帮我缠的位置是高于垂直线1.5-2cm那样。后来我坚持水平出箭,现在大约是只高了0.5吧,多少有点误差。反正就是不滑手诶嘿[滑稽]
【回复】我近似水平(箭杆垂直于弓弦)出箭,真羽怎么也划不着前手。每次缠搭箭点的时候老板都建议我高一点这样不上手。我就坚持水平出箭,因为我也不知道为啥完全擦不到啊。并且我感觉提高搭箭点后不舒服,怪怪的。
不败传说林登万:
擦伤手指那个我倒是有经验,左手大拇指翘一下能抓住弓就行,这样箭是搭在左手上的,撒放时候箭羽会从左手与弓壁之间传过去[滑稽]

黑马非龙:
历朝历代都是用扳指的底部来勾弦的。没有凹槽。妇好墓出土的扳指是冥器,原型来源于皮扳指。是在模仿使用过后的皮扳指。凡是带有凹槽的都是现代制品。

知识分享官 冷兵器 古代 弓箭 武器 科普 历史 铠甲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