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余华!!!!!!!

作者: 狂阿弥_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12-17 18:15:16 浏览:4720494 次

对话,余华!!!!!!!

初那个初:
我刚开始看《活着》,我以为作者已经去世了,接着他时隔七年发了《第七天》,我知道了余华还健在,我又觉得他应该是个很低落深沉的人吧,内敛,孤独。结果又看到了他的采访…只能说,快乐都是作者的,痛苦的只有读者[妙啊]

【回复】忘了在哪里看到一句话。“余华把痛苦都留给了读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你看到的只有他想让你看到的,作者没有痛苦是写不出好的痛苦的。
【回复】回复 @北斗横斜 :但是只有作者不觉得痛苦痛苦,才能放肆的写出更大的痛苦
阿拉不是阿拉斯加:
“作家访谈时百分之八十的话是不可信的”--余华[藏狐]

【回复】“你们提炼无效信息的能力确实很强”[脱单doge][脱单doge][脱单doge]
【回复】我有50%[doge] ——余华[doge]
【回复】回复 @蘇铎 :那这句算那百分之八十还是那句话算百分之五十?[脸红]
超级小拽:
“我没有什么幽默感” “我们家一条阑尾都没有了”[脱单doge]

【回复】我记得他还有一个短篇叫阑尾,那个缺德孩子听了她的一生,爸爸奖的英国医生自己给自己割阑尾的故事,然后在他爸阑尾炎的时候给他找了面镜子,让他爸自己割阑尾,然后结果他爸差点没命
【回复】回复 @巫界小污女 :余华小时候,不想上学好像是,骗父母肚子疼,然后他父母是医生,问他胸口疼不疼,他说也疼,但他不知道阑尾炎是从胸口开始疼的,就被绑手术台了,后来他母亲说这孩子以后当不了空姐飞行员了
【回复】回复 @被漫威伤透了心的女人 :对,哈哈哈哈哈哈哈,他爸原来是外科医生来着,后面只能去做内科医生坐诊了
-Tu--:
想起之前看的采访 “那我们假定10分是满分你会为《活着》这本书打几分” “9.4分” “那剩下的0.6去哪里了?” “剩下0.6去问问那个豆瓣”[妙啊][妙啊]

【回复】所以大家都会看豆瓣评分,虽然现在饭圈把豆瓣骂死,但是谁不重视豆瓣评分呢😂
【回复】回复 @柯迪亚克克 :是另一个up线上采访余华老师中的对话。因为app豆瓣中《活着》是9.4分,所以老师给自己的书打分9.4分[笑哭]
【回复】回复 @柯迪亚克克 :因为这本书豆瓣评分9.6 哈哈哈哈
睡羊超市: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回复】最开始我读到有庆抽血过多死亡时,我只是恨的咬牙切齿,到这一句“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火山喷发一样爆哭。大佬就是大佬[跪了]
【回复】回复 @Blanche_Liu :我感觉这句话给所有情绪一个缓冲,也是一个出口。人们对于死亡总是害怕的,拒绝的,无法接受的,于是情绪便被短暂地隔绝了。但这句话突然就让人意识到:啊,原来他离去了。从此,便只有我一个了。
【回复】回复 @肆佰贰拾捌 :对的,就是突然意识到人死了,怎样的祈求和努力都无法回来时,突然席卷内心的那种空洞和寂寥最让活着的人痛苦。
音响复活:
狂阿弥和余华be like [脸红] [藏狐]

【回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后一个也太像了!
【回复】刚哭着呢,笑出声[藏狐]
透明小芋圆:
“我把我的那个写了快tm20年的那个长篇” 真咬牙切齿啊余华老师[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回复】真的我也听见了,好多地方余华先生都有小声tm[嗑瓜子]
【回复】回复 @我叫布朗熊 :还有王八蛋,兄弟真的王八蛋浓度过高
【回复】余华老师书里也是到处是tm[doge][doge][doge]
病补金雀裘:
高一的时候在物理课上看完了《活着》,是学校课外阅读打印的黑白小册子,看到他儿子被抽血抽死那一段,心里没难受死[灵魂出窍]。讲台上老师还在讲行星运动,什么开普勒定律,记得是很奇妙的一种感觉,宇宙和一个人的生死这样联系在一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就是活着啊[大哭]

【回复】回复 @咸鱼翻身变咸蛋 :因为物理听不懂[doge][doge]听了也是白听,还不如学点别的[doge]
【回复】为什么大家都是在物理课上看的[笑哭]我在物理晚自习看的[doge]
【回复】可以看看刘慈欣的《乡村教师》!也给人很深刻的人与宇宙与科学万物一体的玄妙感!
叁三山:
洗着脚听到余华老师讲到小时候感觉100米就像两万五千里长征一样的时候我突然被触动了,我去卫生间找到我小时候用的脚盆,我把脚伸了进去,哈哈哈根本塞不下,小时候洗脚感觉这个脚盆就像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

【回复】对啊,当时的庞然大物现在好像也没有那么大了,真是感触颇深
【回复】你这么说真切的感觉到了,不是所以东西变小了而是我们真的变大。
【回复】哇,谢谢你!也唤起了我很美好的回忆。童年红色双喜浴盆和旁边的爷爷奶奶
浅唱魔音:
明明书名叫 活着 可是全篇都在讲 死了

【回复】当时花了好几个晚自习看完的,真的震撼到我了,至少是我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本小说了,哦对了,还有一本《草房子》
【回复】全篇都在讲 你有没有面对死亡的勇气
【回复】其实我个人读完感觉《活着》这个标题更像是男主人公经历了世间百态人生变化之后,孤零零地活着,那种较为荒诞的感觉。
ZenyZEN:
他说,“写作就像是不断地拿起电话,然后不断地拨出一个个没有顺序的日期,去倾听电话另一段往事的发言。”

【回复】回复 @天街落雨 :细雨[呲牙]
neanano:
不得不说阿弥的采访是我这几天看过的几个采访里面剪辑、观感最舒服,提问交流也能感受到在采访之前是最用心做功课的那个

【回复】四叔也不错,他是从作家文人这方面探讨的
【回复】回复 @Puskin :毕竟不是直接面对面,我觉得已经做得很好了。
【回复】回复 @Puskin :我也喜欢四叔!!叔真的好可爱!
六粽粽:
这期视频和之前阿弥视频的剪辑节奏有所不同,之前一个人系列,快节奏的剪辑让人感觉震撼,而这次随着每个话题,音乐滑入照片与回忆。这种间隙的留白真的让我也有时间随着某些问题一起回忆,这二十多分钟感觉自己也参与了其中,真好谢谢阿弥和余华老师。

【回复】回复 @佐鸣空气 :阿弥说,他的剪辑方法是很『笨』的那种,说是以前很多酷炫的剪辑都是自己一帧一帧扒的!!!可以说很有耐心了!
【回复】回复 @佐鸣空气 :好像就是上期视频,阿弥提到剪辑是看影视飓风的视频诶,可以找找看!
【回复】哇我都没发现,只觉得看着很舒服!太想问阿弥在哪学的剪辑了呜呜
空气啦啦啦37:
对,《活着是最后一份手稿》。对,《活着是最后一份手稿》。对,《活着是最后一份手稿》。

【回复】哎呀。标点符号打错位置了,想打“《活着》是最后一份手稿”来着!嘛无所谓了,现在这样也挺有意思~
【回复】那里字幕细节做太好了,感受到老师的怀念?无奈?……很复杂啊
【回复】为什么到你这绷不住了?
迪迪哈嘻:
阿弥可以用25分17秒让一个屏幕外的观众被他对自己、对工作、对机遇、对余华的尊重感动的一塌糊涂 就已经强过太多人了

【回复】是的,说实话看完很感动,这也是我一直喜欢阿弥的原因,每次都能让我很舒服的接受他说要传达给我的信息,就像吹出的泡泡用手戳开,突然吧嗒一下,感受到了
【回复】最后火车声音太细节了!
【回复】回复 @嗝儿君 :没错!用心做内容的人值得更多人的喜欢啊[委屈]
周杰伦の歌迷朋友:
看了余华一段采访,很逗很搞笑一位先生,果然,痛苦都是读者的,快乐都是自己的[doge]

【回复】其实余华的小说里也是很幽默,这种幽默有趣和之后的悲剧形成巨大反差。让我们又笑又哭。
【回复】哈哈哈哈!余华老师真的好松弛好有趣![大笑][大笑][大笑]
【回复】回复 @焓酱喵 :我看的少 但是兄弟 活着这两本是真惨啊
约翰的英文名是John:
阿弥这期的节目一如既往地好,触及到了很多文学中的重要命题。以下笔者将稍稍展开,与大家分享。 一、文学本体论 阿弥首先触及了文学的本身,我们可以通过将文学与其它艺术的比较,寻求文学的特性。 文学与电影,这两者的关系怎样的? 我们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那就是:文学与其它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周宪先生在《说不尽的“拉奥孔” ——文学与其他艺术关系史的一个考察》做了较为详尽的梳理,文学从一个比较优越的位置,逐渐发展到与其它艺术相交。如今,文学和电影等视觉艺术(暂且称之为“视觉艺术”)的关系极为紧密。 不少的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也有不少的电影化为文字成为小说。“文学在视觉文化时代正在被其他媒介方式所重构”,其既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也体现在影视创作中。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可以在影视作品中找到相应的影子;人们也试着将文学的技巧嵌入影视创作中,“而所谓的‘摄影小说’大行其道更是混淆了文学与视觉艺术的边界。” 重构不仅体现在创作过程中,还体现在接受过程中。余华提到,《活着》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后才畅销起来,在传播的意义上,文学由原先的以(文字)符号为载体“变为了”以直观的视觉图像为载体的影视作品,这无疑是扩大了“文学”的接受方式。

【回复】二、文学创作论 阿弥接下来提到了得以进行文学生产的媒介,这其实属于对文学创作论的讨论。 首先,文学作品为精神生产,其特性之一就是要借以一定的载体——符号来生产,具体来说是文字符号。我们使用符号来生产,还需要将其“物化”,也就是将观念中的东西直观地体现出来,创作者会用纸笔或其它工具,而用稿纸与电脑写作有什么区别呢?余华先生提到,电脑上的修改更加方便与轻松,省去了手稿要反复誊抄带来的负担。 除此之外,笔者想提及另一点——写作感受上的区别。不同的创作者有不同的偏好,有些人非纸笔不可,但有些人能够接受各种媒介。对于笔者来说,抒情/智性散文的写作在电脑上是不能完成的。写作感受很可能直接影响写作质量。 其次,文学作为精神生产,是不是就不需要体力的支撑呢? 与物质生产相似,精神生产在对于体力和脑力的“使用”上有着共同的特性。物质生产不止需要体力,同样需要脑力;精神生产也是体力脑力并用,只是二者分别的需求不同。余华先生提到,自己的创作“全靠体力支撑”,在进入写作状态时,作家主要动用的还是脑力,构思作品、斟酌语句是观念中的活动,而身体中的能量就负责支持这样的高强度的脑力活动,这也是创作者有时感到疲惫的原因之一。
【回复】回复 @-_john_ :理清了这些文学创作论中的基本范畴后,我们来看具体的文学句段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阿弥向余华先生提问,“当时怎么想到形容月光像路上撒满了盐的?” 余华先生给出了他的答案,以下按照顺序列出。 首先,福贵埋葬了有庆后,他在村口看向小路,理所应当要对小路有所描写。 其次,前文情感已经丰沛,为避免滥情,需要以较平静的描写平衡情感。“(所以)我就找到了盐的这个意象。” 再次,盐的意象与伤口有一种关系。 最后,盐的意象是农民福贵所熟知的。 这些原因体现了文学创作的一些要点。表层的、最理所应当的就是自然衔接,人物在某个场景中,对场景中的一些事物的描写是自然需要的。而更深层次的,是情感的表达,这一点又可分为三个部分逐层深入讲述。
【回复】回复 @-_john_ :三、文学接受 还有一个大方面其实渗透在我们以上的讨论中,那就是文学接受,也就是读者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 余华先生提到他重读《活着》这部作品时泪流满面,这是否意味着好的作品对于人的触动的程度更高以及“耐久期、”“保质期”更长呢? 其实这引出另一个有趣的话题:作家重读自己的作品与读者重读作品的区别,囿于篇幅有限,不赘述。 最后,限于笔者学识,文章中可能有不少谬误之处,望读者海涵与指正。 希望有机会可以和阿弥见面聊聊天,感觉阿弥是个很有趣的人[打call]

知识分享官 人物 人文 VLOG 文学 文化 读书 艺术 余华 活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