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陈宫刚直烈壮,智计有余,为何屡次背叛,一生不得其主?

作者: 睿画三国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11-20 11:25:05 浏览:215380 次

【46】陈宫刚直烈壮,智计有余,为何屡次背叛,一生不得其主?

人世浮华有谁怜i:
陈宫并不是曹操的谋士,而是将军,谋士这个职业诞生倒是和陈宫有点关系,自从陈宫带着兵跑了以后,曹操设置了不带兵的军师祭酒,开始出现了专门的谋士。

【回复】回复 @惊蛰hot :是,陈宫背叛时还在的三座城守将分别是夏侯惇,曹洪,枣衹。
【回复】所以曹操多疑,不敢让将领担任方面军区司令是不是也和陈宫有关啊?
【回复】回复 @oye99143 :皇叔的优点在于阅历极深,看人极准;且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人誓死追随;以及永不放弃的信念,一开始他自己也不相信会成功,但就是有什么支撑着自己从不放弃,不断前行!只可惜他的出身太低,在那个世家大族不断发展崛起的东汉末年,那些拖家带口的世家如败吕布孙策的陈登不能跟随他,其他军阀的手下如赵云田豫一开始不会易主侍奉他!所以他早年只能不断的东奔西跑,谋求生存之地!尽管有诸多劣势,但他就是靠着坚持不放弃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最终与三国第一人的曹操齐名,这便是玄德公的伟大!
-黁黁-:
马腾、祢衡、董承、陈宫,因为给曹操树立对立面的需要,都被《三国演义》给洗白了。尤其马腾,作为比黄巾起义还早的反贼,是怎么能被洗成大汉忠良的? 不过某种程度上来说,曹操也被演义「洗白」了,演义中有不少曹操的闪光点,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了《三国演义》后更喜欢曹操。

【回复】其实曹操性格上的缺点不需要洗白,也没法解释,但他那个位置上,自己的军队是自己一刀一枪带出来的,这些人在创业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对曹操的信任。初期的曹操,没说的百分之百的忠臣,而且是天下当时唯二有实力的忠臣(另外一个是孙坚)后来荥阳之战后他还在努力想复兴汉室,也带出来了一支劲旅。但这支劲旅只认曹操不认汉献帝,之后的过程就是这个过程的反复。后面大家只认曹操不认汉献帝他想还政于汉献帝他的手下都不会答应。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曹操本来想当一个治世之能臣,但被环境所逼不得不成为了一个乱世之奸雄
【回复】有很多闪光点不是很正常么,能成一方诸侯的哪个不是金光闪闪,曹操刘备孙权,都是牛逼大发了的人物,洗白和抹黑是相对的,他们牛逼是绝对的,只不过我们自己在构建人物认知模型的时候,我们受不同的思想影响导致对他们认知都有偏差,因为历史这个东西,再接近真相也不是真实的,史书作者的思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
【回复】还有为父报仇马孟起[doge]
馉饳儿馉饳儿馉饳儿:
陈宫一生最大的成就: 助曹操完成“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任务的第一个人物。

【回复】唯一一个谋划叛乱没被灭族的!
【回复】演艺的话应该是粮官王垕
【回复】回复 @惊蛰hot :这倒是,其他人全被屠城灭族了
雪呵兰:
陈公台死的时候还酸了曹老板一把,说他仁义道德治天下必定不杀他家人,曹老板还真就把他全家都养着,陈宫的这手算经典阳谋了。曹老板也做到了真(汝妻子我养之)[doge]

【回复】这不叫酸,是一种自保的话术。比方孝孺的「即便誅我十族,我也不写」更有人情味。
【回复】陈宫的情商是真的好,吃透了曹老板,成功保全了自己一家!
【回复】回复 @nothing_ventured :方孝孺这句话是小说里的,语文书用,历史书可不用。
人生很精彩:
陈宫是典型的士大夫群体,重出身,有自己独特的原则。 在圈子里口才不错,口碑也可以,主公也都挺重视他的,确实有纵横家那味,以嘴行天下。 只不过完全不知道陈宫他在乱世要做什么,以现代视角就是没有点职业规划。 当时曹操手下程昱荀彧,完全两类人,在曹操手下也能有各自追求。 陈宫就沾点走一步看一步。。。少了智者风范

【回复】回复 @happyyf :荀彧死的很明白啊,作为汉曹调停者中间人,而死。而且荀彧是明显士大夫特性,他并非完全忠于汉室,否则也不会先投袁绍,再投曹操了。既重实力也看出身。
【回复】当乱世你作为一个谋士,你的主子很弱而你还很头铁的时候,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千叶红天空酒:
凭奇策,冷血征服一切吧,爆发的乃是掎角一阵[doge]

【回复】这是个艰难的选择,你能明白吧[doge]
一步已到老:
陈宫这是标准的性情中人,做事的标准就是遵从内心。开始是知道曹操有能力匡扶汉室,于是邀请他来兖州,条件是一定要善待兖州士族。但不久曹操站住脚跟后就杀了兖州名士边让,这让陈宫一下子怀疑自己请了个什么东西回来。于是计划除掉曹操。后来发现吕布虽然能打,但是太懒又不听话,经常仗打一半就回家趴窝。计划兵变除掉吕布,换个听话的。失败之后,反而被吕布原谅了。这个奇葩的处理方式却正中陈宫的弱点,他就是这样吃软不吃硬的性格。于是什么也不想了,这条命就送给吕布这个傻大个了。后来曹操对陈宫说的那些话,确实对他爱恨交织,其中还有不少愧疚。陈宫回过头对曹操说的老母妻子都交给他,也是因为经过几年的战争,也早就理解了曹操,他称曹操是想以孝,以仁治理天下。这应该是他们两当初的约定。可惜了,如果不是一系列误会导致无法挽回的余地,陈宫其实应该是曹操阵营的法正。

【回复】回复 @糠米糠米 :经典杀张邈 曹操信任张邈到平时家小都托付给他照顾,结果曹操刚出门就被陈宫撺掇造反了,差点给曹操整死 然后吕布败逃,他不带自己家人就跟着跑了?怎么?以为曹操不杀这些人吗?那曹操可真是好兄弟哦,被背叛完还得给张邈家人留全尸(更何况曹操就没抓着张邈,张邈是半路被其他人刺杀了)
【回复】回复 @Loquven :人都看利益,但不是只有利益。如果说陈宫只看利益的话,那么他前前后后的所做所为完全是对不上号的。我说他是性情中人,他和曹操的理念是以忠孝治理天下。但是很多时候理念和现实差的很多,他自己做不到也正常。
奋起の空瓶:
我觉得陈宫就像更理想化的陈登,不愿隐忍,一顿操作,终于越玩越崩把自己玩死了。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兖州的利益,可事情的走向从不向他想象的方向发展。能力也是一方面,战术方面就连最为大众所知的掎角之势,也是在错判曹军形势下提出的。就算陈宫真不在吕布出城后直接投降捅吕布一刀,也是加速吕布的灭亡。天意乎?人力乎?可能这就是乱世里人生的无奈吧。

【回复】回复 @千杯不醉心意醉 :陈宫我觉得智计方面按影响来看强于陈登,毕竟能让曹操如丧家之犬的除了陈宫就只有贾诩了
【回复】回复 @奋起の空瓶 :陈宫完全是靠着曹操的信任,把家底都交给他照看才能让曹操这么狼狈,真刀真枪打起来没见他出什么靠谱主义,犄角之势和白给差不多
【回复】问题历史上是陈登有本事陈宫经常狗头军事啊[笑哭]
黑夜的苍穹:
顺斫萌首,床舆性,送诣布。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性言“陈宫同谋。”时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布以宫大将,不问也。 荀攸、郭嘉曰:“吕布勇布无谋,今屡战皆北,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急攻之,布可拔也。”

【回复】陈宫在吕布军中股份很大(兖州派系),吕布不敢动。毕竟多年征战从并州带过来的老兄弟能剩下多少?其余的就是兖州派和徐州派了
MEGAGallade:
指责吕布不听他的未必会输[笑哭]其实听了也未必能赢吧

【回复】其实很多这样的情况,最典型的是袁绍,一群人给袁绍提建议,然后袁绍没采纳,这些建议就被网友脑补成神策了,还说袁绍完美的避开了正确答案…… 实际上仔细看史书就能发现,其实袁绍还是采纳了不少意见的,他是典型的“口嫌体正直”。比如曹操打刘备的时候,田丰建议袁绍趁机曹操后方,结果袁绍因为儿子生病而不采纳,郭嘉也预测袁绍不会来。 但是根据《于禁传》记载,袁绍还真就来了,说明在田丰暴怒之后,袁绍还是采纳了田丰的建议,打了郭嘉的脸,可惜遇到了于禁,被于禁以少数兵力抵挡住了,无功而返。 另一个例子是沮授,沮授建议袁绍官渡之战打持久战,袁绍不采纳。但是实际想想,官渡之战不就是持久战吗,而且曹操也的却断粮了。 所以这些个“没被采纳”的“神策”,实际上也就这么回事,没什么扭转乾坤的作用。
【回复】回复 @mcdickky :你这有点自己执行的不彻底,反怪出主意的人馊了
【回复】回复 @mcdickky :这不一定啊,你应该听过试探性而为和全力而为的区别吧,真听进去,一个于禁能挡得住。那到底是谁强谁弱?
茹谷徳暮:
如果总把人的动机想太大,那自然理解不了陈宫的动机,但如果把视野缩小一下,你会发现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曹操死,背叛吕布,勾结袁术也是为了壮大自身以便和曹操抗衡,不投刘备是因为刘备当时没有和曹操死磕的动机

【回复】就要曹操死这也太私人恩怨了,不如说是想把兖州从曹操手中彻底夺回来,换一个更重视他们兖州本地人的头头来主持
【回复】回复 @火绒tinder :彻底夺回来,那就还是要曹操死呗[喜极而泣]当时曹操要没了兖州那不就一无所有了
【回复】刘备本来为了救徐州就跟曹操死磕,后来投奔曹操不还是因为陈宫吕布偷家了[doge]
燕山飞艇:
陈公台在识人这点上绝对优于当时的大多数人,早就看出曹操的狼子野心。而众人皆称赞识人的荀彧,只能在理想破灭后被逼自杀。只不过受困于自己的士大夫意识和精神洁癖,每次只能被动选择,直至被杀。用失败苛责古人,不是读历史的正确方式。 另外,不要把陈宫看成谋士,他是兖州地方地主豪强的代表。与曹操、张邈、吕布都是合作,不然即使是三姓家奴吕布,也不会对手下的反叛置之不理。

【回复】感觉同样是地方豪强,陈登真的比陈宫糜竺等人聪明太多,在各方势力之间周旋还能全身而退,也不愧对旧主陶谦的忠义,最后还能当上大官
【回复】回复 @海骄傲 :陈元龙身处惊涛骇浪之中,犹弄潮儿[OK]
【回复】识人他就不会去迎吕布跟吕布了,最终和吕布一起被抓,临走了作为一个背叛者无颜见曹操还说出那种道德绑架的话来保全家小,他的性格就跟吕布这种的是一丘之貉罢了,边让三番五次挑衅曹操底线,曹操杀了边让也没有连坐其他人,就这陈宫就怕了背叛了,识人他去找张邈联合?陈宫根本不配跟荀彧比
和妙影公主贴贴:
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壮烈,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接。及天下乱,始随太祖,后自疑,乃从吕布,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下邳败,军士执布及宫,太祖皆见之,与语平生,故布有求活之言。太祖谓宫曰:"宫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余,今竟何如?"宫顾指布曰:"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擒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当云何?"宫曰:"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宫曰:"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复言。宫曰:"请出就戮,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于初。

游戏竹子:
[微笑][微笑][微笑]陈宫 我们即熟悉又不深知的人物

【回复】因为你站在曹营角度看,他是反派,站刘备角度看,还是反派,这就…….
【回复】回复 @mcdickky :新三国虽然整体稀烂,但其中陈宫作为演义的进一步二创的角色还行。只是离历史上的陈宫更远了
【回复】回复 @不记仇的忠繇 :陈宫在史书上也没几个戏份吧
lIlIllIIIllI:
为什么陈宫张邈不选择鸿门宴搞暗杀? 因为传统士大夫是讲武德的,搞这些偷袭不好看,不但要反,还要名正言顺的反,光明正大的反。

【回复】张良博浪锥,荀攸何颙暗杀董卓。
【回复】回复 @睿画三国 :那我列几个女装up 是不是可以随便找一个up让他女装了
【回复】回复 @睿画三国 :是你说的对吧 你回复我这句本来就是在顺着你的逻辑说的啊。干嘛单独回复一遍认同自己呢。
宿夜不眠:
陈宫战略上就是坑主,拉吕布连蠢人袁术,还不如接袁绍对抗袁术,南取淮南甚至过江占江南,吕布这盘棋就活了。当然袁绍曹操未必会同意和吕布结盟,但曹操奉天子后袁绍与曹操关系就翻页了,吕布如果能抓住机遇,帮着袁谭稳定青州,间接达成徐青冀的联合。曹操就没那么容易先灭了徐州。

【回复】当时袁术势力最大并且和吕布离得近,袁术身份比袁绍庶出的要光鲜,就当时视角看,联合袁术并不能说是昏招,虽然袁术确实是个蠢比,但这都是事后人才看的出来的
【回复】你这策略被程昱说就是弃近援求远助
【回复】袁术那会的表现可不蠢,弃南阳占扬州,从残血小强一跃成为龙霸天,还有袁家嫡长子的身份,这咋看都是最佳小伙伴呀,谁能想到后面那么废,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Light丶麦:
睿哥有个疑问,最近刚好就在读三国志吕布传,后面写的是“太祖之禽宫也,问宫欲活老母及女不?宫对曰:宫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老母在公,不在宫也。太祖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视频最后那段翻译有点意思不太一样,还有陈宫说的是女儿吧,不是儿子,我了解的太少,问问自己理解错没。

【回复】应该是女儿,典略里是儿子。应该以三国志为准。感谢指正

国风奇妙纪 人物 陈宫 曹操 三国杀 文化 历史 三国志 三国 打卡挑战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