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姐】自制黄油 奶制品的神奇变化

作者: 小高姐的魔法调料分类: 美食制作 发布时间: 2019-11-10 13:49:43 浏览:2022265 次

【小高姐】自制黄油 奶制品的神奇变化

账号已注销:
牛奶,神奇的食物。突然做饭是件觉得很有情怀的事

【回复】当你洗碗的时候你就不会这样想了!
【回复】回复 @娜乌-西卡 :满心欢喜去做,结果一塌糊涂还得硬吃下去[囧]
【回复】当你失败,搞砸几次后就不会这么想了
初酒_KIKI:
这是醍醐一词的引证: 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回复】醍醐是从牛奶中层层提取出的最进化的部分。所以还有一些引申义,比如说指佛性和美酒。在醍醐灌顶这个词里指代高明的意见。天哪我高中语文课代表真不是白当的
【回复】回复 @小女如意 :百度回来是真的,醍醐在中药中指酥酪中提出的油,没法直视醍醐灌顶了,一个人顶了一头油[捂脸]
【回复】中餐和西餐都有这种制作方法与流程诶!天下美食大同[喜欢]
遥香子:
牧区里做酥油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牧区基本都是人工的,以前不用机器,纯手工的,我从小就参与我爷爷奶奶做这些的流程。 挤的鲜牛奶用大锅熬开(因为量多),做酸奶(熬开的奶放凉,里面放酸奶引子,恒温放一天的样子,因为我们那里一年四季温度不高所以不用冰箱储存),将酸奶和熬开放凉的牛奶倒入奶桶(奶桶:用木头做的高约1米多,直径约5,60公分,不过不一定,我是以我爷爷奶奶家的为例说的)大概半桶不到,打奶棍(前端是大十字形的),盖奶桶盖(圆木盖,上面有井字形格档,中间有比打奶棍大一点的洞以便打奶棍的运作),用纱布毛巾之类的做密封,可以开始打奶了,手握打奶棍带旋转的上下打,重复打奶动作不知道多少个小时,我爷爷奶奶都是换着打的,因为很耗费体力,胳膊疼,我试过[大哭],打好之后用打奶棍轻轻拍打,打开盖子,把酥油用手捞到倒有冷水的大锅里,把散的酥油用手拍到一起手要常常寖冷水,手温度高酥油会化,拍好的酥油放阴凉处,奶桶里的(倒一罐头瓶子,冷藏下次做酸奶引子。剩下的放大锅继续熬,用大勺搅动,熬出白色的块状物就是曲拉),将熬好的曲拉装进缝制的袋子里(用纱布之类的缝制的,不过的密一点料做,不然曲拉会漏出来),把挤过水的装有曲拉的袋子压在两块大石头之间(当时那块石头我搬都搬不动[笑哭]),第二天把压完水的曲拉拿出,很硬了都[笑哭],用手都捏成小碎块,用刀切也行,放到布上摊开晒干(我们家奶奶用的白色帆布专门晒曲拉的,然后我就在外面边玩边看着曲拉不要被鸟吃了,还要看天气)最后晒干的装袋,剩下的黄水我奶奶拿来饮牛了[笑哭] 还有另一种做酥油的办法,用羊皮缝的皮袋,一样装好扎口,或滚或揉,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我们家没用过这种方式,据爷爷奶奶说老一辈的常用)也能打出酥油。 因为我们当时条件封闭,没有出售途径,基本都是做的再多都是自家消耗,现在有机器打奶机,不用人工了,但味道也没人工的好了,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已经习惯这个味道了。 酥油,曲拉都是喝酥油炒面茶的原料,也可以做糌粑。酥油可以做酥油灯,酥油米饭,酥油蘸煎饼也很好吃,酥油搅团也好吃。酸奶米饭也好吃,酸的可以撒白糖,酸奶泡馍也好吃。不知道对大家来说会不会有黑暗料理的感觉,但对我们真的都是美食,还有满满的回忆[惊喜][惊喜][惊喜]

【回复】回复 @加里妹妹 :我是裕固族的,也是游牧民族,我觉的真的都好吃,只是人和人的口味不一样,不好判断[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忍不住感叹人类最早都是怎么发现这些方法的呢?太厉害了!先民的智慧!
【回复】我听一种理论说,之所以有的食物好吃,是因为其含有的能量多。不论是种植物还是人工做出来的,它可以摄取的是我们看不到的我们所投入其中的能量,而比如打什么农药催化剂以及机器制出来的就没有这种能量摄取,所以就不好吃。(不喜勿喷)[微笑][微笑]
胆固醇:
不建议各位在家做,通常在第一步和二步,你们就会喝掉,白白浪费时间,去超市自己买吧[doge]

【回复】回复 @云扶摇 :但是如果从细菌污染的角度看,啥吃的都不应该在家做因为肯定有杂菌污染……
【回复】回复 @秋溦涼 :我们并不需要无菌,有观点认为过度洁净容易引起过敏。但发酵是给微生物时间和营养让它们大量繁殖起来,如有杂菌污染,食品安全风险较高。而只要是新鲜的蔬果粮食,微生物只存在于表面,清洗后就烹饪,微生物没时间大量繁殖起来,在微生物方面不必太在意,但剩菜剩饭、烹饪前的食材保存同样要注意微生物问题,防止变质。
【回复】回复 @秋溦涼 :并不,新鲜食物加热后上基本没有有害物质的,而发酵食物尤其是长时间存放产生的问题上方方面面的
克莉斯托酱:
不会做的同学,总统的黄油也是发酵的哦

【回复】黑白和金凯利也是哦,价格相对总统会便宜一些,风味也不错
【回复】回复 @曲里拐弯掰掰也能直男 :做开酥点心和曲奇吧,这个消耗量比较大[滑稽]然后做菜时可以搞黄油香煎,特别香
纤流SUKI:
我觉得小高姐的视频,最大的特点,是“静心”。我总是能在小高姐的视频里静静地学到东西。 小高姐做的鸡腿什么的,有关肉的大多我都试过了,并没有很对我的口味。面食有的成功了,有的也失败了。但是这不妨碍我喜欢小高姐的视频。比如奶油奶酪和黄油的这两个视频,我知道我不会做,但是我学到了他们的形成。巧克力戚风我试了三四次还是失败了,但是我知道了蛋白霜打发的区别。吐司那个我成功了,享受到了牛角包视频里说的,做饭成功的喜悦感。 小高姐的视频,我可以当做背景声循环播放听,能感觉到小高姐声音里的稳重。而且有一个点,小高姐的视频里没有广告。让我真正觉得小高姐实在分享做饭的喜悦。这个站子上我也关注了很多其他美食区的Up主。虽然每一个我都能学到东西(我不是说他们不好)但是他们都不能让我安静地享受一个视频。 在b站遇见小高姐的视频真的太好了。

【回复】是的,安静的享受一个视频的感觉真的很舒服
【回复】奶油奶酪我做成功了,还用来做了双层芝士。
爱冒险的小法师:
姐姐姐姐姐姐姐姐姐姐姐姐姐姐姐姐姐姐[小电视_赞]

【回复】所以你是我大姨妈?[doge]
【回复】小伙伴们快来啊,这里有人占我们便宜[doge]
树袋熊的脾气:
看视频 学做饭(❌) 涨知识(❌) 过眼瘾(✅)

qintian0033:
小时候一直以为黄油就是牛肥膘练出来的油,哈哈~

【回复】回复 @土豆炒洋芋炒马铃薯 :酥油感觉做东西吃有明显的酥油香
玉米面大飞龙:
科普一个相关知识: 很多人认为植物黄油不健康,含反式脂肪酸,人体无法代谢,但这其实只是动物奶油厂商的误导性宣传。 合格的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含量是低于3%的,而只要低于0.3%按国家标准即可标注为不含反式脂肪酸。 那些软文科普不会告诉你的是,正常动物性黄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约5%,添加牛体脂的会超过8%,而并非你被故意诱导得出或者干脆被直接灌输的自然食物不含反式脂肪酸这一错误结论。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反式脂肪酸是可以正常代谢的,只是可能导致极低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累积,由反式脂肪酸合成的这两种脂肪酸代谢途径比顺式脂肪酸合成的脂蛋白少很多,存在时间会更长,能够更长时间影响血脂水平,所以每日摄入量应该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结论,就反式脂肪酸含量这一指标来讲以氢化植物油为原料的植物奶油/黄油无疑更加健康。

【回复】其实。。。植物奶油和动物奶油一比,真的不好吃
【回复】学到了,但是实话说,大家喜欢动物奶油应该是因为动物奶油好吃
你的青春由我拉斯特炫:
来,跟我一起读:“小高姐的魔法调料”。

【回复】小高铁的魔法调料!!![doge]
在KFC砸薯条:
所以奶油(有重奶油,有没有轻奶油?),牛奶(脱脂,全脂,白脱),黄油,炼乳,奶酪等是什么关系?

【回复】重奶油和轻奶油又叫淡奶油,是脂肪含量不同。全脂牛奶是没有失去脂肪的牛奶,脱脂牛奶是失去了脂肪的全脂牛奶,白脱牛奶是失去了黄油的牛奶。炼乳是蒸发水分的全脂牛奶,奶酪是芝士。
【回复】给你个奶油的标准答案:“半对半”奶油(half and half) (10.5–18%脂肪; 淡奶油、咖啡奶油、佐茶奶油(18–30%脂肪; 普通奶油(25%脂肪) ;泡打奶油或泡打淡奶油(30–36%脂肪) 重泡打奶油(36%或更多脂肪) 超重奶油或工业奶油(38–40%或更多)
【回复】牛奶蒸发掉60%的水分得到的是淡奶,经典的丝袜奶茶就是用淡奶来调的.淡奶进一步蒸发水分并加入合适的糖,得到的就是炼乳.

黄油 黄油怎么做 奶制品配方 黄油曲奇 黄油饼干 自制黄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