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是如何完成晋王三矢建后唐的?论军事,他是否可称小太宗?

作者: 卷舒风云润天地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9-25 07:42:48 浏览:52592 次

李存勖是如何完成晋王三矢建后唐的?论军事,他是否可称小太宗?

逍遥de小佑:
其实网上说李克用箭给少了更多是调侃,李存勖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他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历史所有帝王中属于是顶尖的那一类的,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他即位后把一个开国局带成亡国局,最后众叛亲离,被自己最喜欢用的伶人所杀,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也落在义亲李嗣源手里。

【回复】李存勖需要有人制约、规劝。他称帝时,忠臣良将剩下不多了,余下的还不被信任,所以他的政权仅仅维持了三年,自己死于非命
【回复】张承业和他妈在的时候他就是知错能改的明君
【回复】回复 @卷舒风云润天地 :主要是那个时候张承业还在,还能劝的动他,但张承业貌似不支持李存勖称帝,希望他先灭梁,然后寻觅唐朝后裔即位,感觉他有些天真,又感慨难得有这么忠于大唐的宦官
不要把名字起的太长:
李存勖要是在灭前蜀时死了那他在历史上名声能比现在好得多,可谁让他又多活了一段呢

【回复】一小段,三年而已。老臣差不多都没了,没人管,本性一释放,后果很严重
【回复】回复 @卷舒风云润天地 : 他死的时候才42岁,而且后唐刚立国才短短三年,后两年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很多人就看出要不了多久后唐必将大乱,李嗣源才可惜了六十岁才上位,李嗣源自己都认为自己时间不多了,病还是来的太突然,本身年龄大了再加上自己儿子搞那么一出吓得不轻。
【回复】回复 @莫斯鲁 :柴荣那是活的短,李存勖是活的长了
莹末:
李亚子并不是飘,而是他没有应对叛藩余孽的经验,把直接指挥他老爹嫡系的那套用在了后梁和前蜀的旧部上,或者说把削藩想的太容易了。他武功没得挑,但应对叛藩的权术水平确实是烂。[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回复】本性如此,前期母亲、大臣能劝他,他就还好;后期这些人几乎都没了,他也就放飞自我了
【回复】确实,我就不明白他为什么杀郭崇韬,昏了头简直是
Falsita:
李存勖作为将帅的军事才能是极为突出的,处在内外交困的半壁河东,却连续击破燕、辽、梁三方,在席卷中原后迅速降岐灭蜀,一时风光无两。 五代承接唐末的混乱弊政错综复杂,以他个人的能力不足以解决难题,纵然选用优伶是为集权削藩,可如此运作的眼光和手段实在难以称赞。 但即便如此,他的武功仍然难以贬低。 在李嗣源继位后拥有九州过半的相同基本盘,战略却转向全面后撤不得寸进,边患更甚,只能息事宁人保持现状,足以见得统帅差距。 小太宗这个名号太重,李存勖与李隆基的文武成就结合才可名副其实,唐诸帝仅论个人都难以望此誉项背。

【回复】回复 @灵竹绿柳 :李嗣源在的时候,两川已经没了,只不过孟知祥和李嗣源是老同事,没有撕破脸罢了。
【回复】回复 @3932513 :打错了,因为孟知祥是李克用的亲女婿。所以那边李嗣源一反他这边就自立了
雪之下亚丝娜:
个人感觉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也非常适合李存勖,“一将之才有余,万乘之尊不足”

【回复】曹操作为一个君主很明显是优秀水平,这里说的只是曹操军事才能作为三军主帅有不足,而李存勖正好反过来了
【回复】回复 @小zuner0217 :你要是按照大一统开国皇帝的标准要求,曹操明显不够格。
【回复】回复 @小zuner0217 :万乘之尊是指帝王,非军事统帅
岁月神偷阿萨塔:
他称帝之前的各种英明举措与他称帝之后的荒唐举动对比起来,简直是让人感觉到非常的割裂,我在看新五代史的时候就感觉这个人物他浑身上下都充满着一种矛盾感,前后简直就是两个人,我更不理解一个在马上得天下,并且国力雄厚,且称帝之时,英明无比的君主,居然会死在一群伶人手上,简直是很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回复】其实是死于禁军之手了,禁军有一个人和郭崇滔关系密切,郭崇滔被害了他很不满,最后就带兵作乱了,至于伶人只是拿点乐器把李存勖遗体掩埋焚烧了
【回复】回复 @小zuner0217 :郭从谦也是伶人,是郭崇韬侄子(认的),郭崇韬被李存勖冤杀后他一直想找机会报仇,才有了兴教门之变,李存勖被叛军乱箭射死。
【回复】回复 @长沙的小铁匠 :相比于伶人的身份,郭从谦更是个禁军将领,光以伶人的身份他是不能撺掇禁军哗变的
我想买迈凯伦:
他的很多军事成果其实都是他那些义兄弟打出来的,而一个统帅老是去干敢死队的事情,足见其性情轻佻。放在五代十国这样一个比烂的年代确实算是有些武功。 李存勖要是有李世民三分之一的头脑,那绝不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搞到“身死国灭”。[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回复】李存勖最大的问题还是治理能力不行,赵匡胤虽然总被诟病,但不得不说在当时他的那些举措确实能控制住局势
【回复】李存勖继位的时候年仅二十三岁(虚岁二十四),他父亲部下一众年长他十几岁的义子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油条,李存勖必须要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才能够服众,否则一群军人出身的老将,凭什么服你一个从来没拿过刀的少主?这是河东特殊的内部政治条件决定的,成德节度使王镕的部下李承宏以及后梁方的敬翔都是用李存勖亲冒矢石的行为来规劝勉励自己的主君,无疑可见同时代人反而是欣赏李存勖这种行为的。不要脱离历史条件去谈什么性格不性格,李存勖的确是性格跳脱的人,但决不体现在身先士卒这个方面。
【回复】回复 @小zuner0217 :赵匡胤最大的问题应该是生前没立太子,结果让他弟弟借机逼宫捡漏,至于“重文抑武”那个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成王破阵舞:
他们家本身治理和政务能力就有缺陷,李存勖他爹李克用接手的河东又富庶又有兵源武器马匹都不缺,结果打了几十年户口减半人烟凋敝,外交内政稀烂靠军事实力勉强维持和朱温的对峙,到他这一代也是户口越打越少,地盘越打越穷,以天才的军事能力博了一个奇迹般的军事冒险一举干掉后梁,真论行政能力后唐还是不如后梁的。不过像他这样一战直接绝地翻盘历史上都少有 ,真的是顶尖军事嗅觉。

【回复】回复 @血精灵的战斗2 :后唐也有张承业,以区区河东之地养兵十万与中原相抗,应该称得上唐末第一宦了。
【回复】那是因为后梁有魏王张全义,此人是种田流大师
【回复】回复 @88647511823_bili :中国第一宦
张小仔靓的搞难: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还是他爹待兄弟们恩德重啊!!早年被朱温那么干,唉!亚子,亚子,终究崽卖爷田心不疼啊!!

【回复】确实,李存勖身边的忠臣良将,几乎全是李克用留下的
【回复】回复 @卷舒风云润天地 :李存勖是1,这些人是0,没有李存勖,他们只能陪葬
Ricer的Jerry:
他建国的时候,征讨四方的大将几乎没剩几个了

【回复】是的,正因为能劝他的人少了,他的政权才那么快出问题
东京食尸鬼影2:
期待下下期后唐明宗兼十三太保之首的(年龄)李嗣源[打call]

书小子:
来了!李存勖的前半生!期待后半生!

【回复】回复 @百战名酱邓加尔 :跟高洋一样,前期有多明后期有多暗,而且和李隆基这种活太长的还不一样
【回复】前明时已经有些苗头了,后面打下大半江山就更加膨胀,缺点被无限放大
【回复】回复 @卷舒风云润天地 :李存勖可惜了,前明后暗[doge]
常钧:
李嗣源继位后,杀得都是李存勖任命的主管租庸调的官吏,很有可能是因为李存勖的财政政策惹恼了士族和边将,于是合力阴谋搞死李存勖

颍川仙人:
李存勖要是没有刘皇后、不杀郭崇韬就好了。他的军事才能我觉得可以比肩朱元璋。张承业要是活得久一点还是有希望实质统一的

iceman1892:
李亚子前期就是被虐泉还能反杀的天神…后期就拉了胯啊…

黑夜Lucifer:
夹河血战 衣不解带 栉风沐雨 亲冒矢石 百战灭梁 李亚子可惜了

社科人文分享官 李克用 张承业 李存审 晋王三矢 李存勖 朱友贞 朱温 李嗣源 历史人文档案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