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版史上最全合集,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上部)

作者: 爱睡觉的八尾猫分类: 搞笑 发布时间: 2019-10-22 17:05:53 浏览:17303475 次

超长版史上最全合集,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上部)

半江烟色一岸霜:
上学的时候最害怕的一句话: 请朗读全文,并 背诵[呆]

【回复】我背诗的时候就老是想当时皇帝怎么没宰了这个犊子作者
【回复】以前上小学时候班上老师要求每天早读课要背书,在老师那里背完了就在课文上写个背字,班上最快的是三天的早读课背完整本语文书(除了课外阅读),我就差点用了一周。现在想来我tm是怎么背下来的哟,小英雄雨来我tm都一字不漏的背下来[笑哭]
【回复】那个时候看到全文背诵变成背诵第几段落第几段落都觉得上天放过我一马。
哈哈王子的哈哈:
全场最佳,就那个买足球直接付50元不就行了吗。 这孩子,是真的强[惊喜][惊喜]

【回复】我小时候考试有道题,具体我忘记了,大致就是一瓶饮料多少钱,然后多少个盖子可以换一瓶饮料,我拿了多少钱,求可以买到多少瓶饮料,然后我算,最后算得剩下几个盖子还差一个盖子又可以换一瓶,我就在想,是跟老板借一瓶然后把盖子都给他,还是算少一瓶,然后我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了一下,我给你借,我也没损失,但是我不给你借,我还可以多赚一瓶的钱,然后我的是比实际答案少一瓶余下几个盖子,最后算错,我到现在都没能释怀,因为那是数学考试的大题,至今都还有印象,按照现实实际我作为老板,凭啥借你一瓶啊,多赚你一瓶饮料钱他不香吗?
【回复】题目出的的确不好,不考虑实际情况。。。。
【回复】回复 @Yukina丶Kou :不考虑实际情况的题都是没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特别是小学与学前教育教的不是什么计算能力,是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德永远在智的前面
艾克伍六七:
后面还有个40/8等于41的家长,哈哈哈哈

【回复】看她算的时候我都震惊了,但是一想貌似她算的也没错啊(忘了商是要填最大的数)
【回复】四八三十二余八没问题啊哈哈哈哈哈[奸笑]
【回复】别说了..我都开始怀疑了...到底得几...
我手最欠儿:
我跟你说我刚辅导我外甥女作业,我现在血压160起步。脑壳子嗡嗡的

【回复】别说了,我辅导我儿子做作业,已经快被逼疯了,都不会做小学试卷了。好在女儿乖巧懂事,两个都这样,我可以去火化了。
【回复】回复 @帅气无敌的龙傲天 :一时辅导一时气,一直辅导一直气。闲时父慈子孝,辅导鸡飞狗跳。
【回复】我也是……辅导我表弟写作业,那真的是我四十米砍刀削他十五米的铅笔……
阿翉呀:
我觉得2+2和2×2那个没毛病啊,老师的思维太固化了吧

【回复】这应该是老师改之前没有看题,就单纯照着答案改
【回复】回复 @不爱水果的先生 :是啊,但是那道题写了用加减乘除来填啊,我觉得是对的
【回复】这个有时候改作业是不看题的,特别是这种不用计算的数学作业,和思维固化没什么关系,就只是扫一眼就改了
彻天雨:
我觉得那个为什么不能付50块的小朋友很聪明啊,题目确实出的有问题

【回复】思维僵化了!我还记得有道题是写两种支付方式,小朋友写了支付宝和微信,错了嘛?现在生活就是网络支付,有本事老师你不用手机啊!
【回复】回复 @宅居小蛇 :那应该是 手机支付和现金支付两种啊
【回复】回复 @我有一颗鱼丸 :原答案是五张十块一张五块或者一张五十一张五块这种给钱方法。不是支付方法,不过问题问的就是支付方法。这问题是站在只有现金支付的角度来问的。
鬼灯蚀月:
开始看感觉很好笑,越看越笑不出来了。 我学师范的,马上毕业了,怕教不好孩子们,怕给诸位家长带来麻烦。我现在以学生的身份说,老师其实也很不容易,一家人一个孩子都不好应付,别说老师要教一个班几十个孩子。 教育它不光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当然也不光是家长们的责任,它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虽然有点像套话,但的确,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看你要怎么引导他,如何教育他,勾勒描绘点染。 教育当局,教材编排要科学合理,编完自己看一看,是不是适合孩子们学习,有没有逻辑漏洞,有没有歧义错误,不要应付了事,教育的钱不是乱恰的,老师们也要负起责任,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称号,孩子的智商是有区别,但做人做事的道理要教好,每一个拼音每一个字每一个单词你没法一个一个跟着他读写念画,但你要把学习的方法教透啊。 家长们在准备好要孩子之前,不是准备个婴儿房,准备个学习桌,买个学区房,找个好学校就可以撒手不管,或者这就觉得万事大吉了,你生下来的是个孩子,你要养大成人,你还要培养成人,身体和心智都是你要担心考虑的,这还仅仅是学业方面,那还有德育呢,三观的培养,把孩子送进学校去之前,他不都是跟父母,跟家长们学呢吗,父母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啊。弹幕有一个说的好,可能是同行吧,家长真的应该抽空学一学教育学,教育心理之类的,这样就知道你的孩子到底出于发育成长的哪个阶段,也有具体的方法教你如何引导学生,买几本有关的书,看看网课,把这也当个正事去做呗。 最后,我觉得社会的问题也很大,视频里被某些app误导的孩子很多,各种媒体,电视节目,书报杂志之类,甚至我们日常生活有与孩子接触交流的时候,我们是否注意我们的谈吐,我们的行为。广电审核标准定的不对吗,看看孩子们,从这么小就接触网络,那些没经过审核的东西合适给他们看吗,现在b站有青少年模式,其它软件app也都相继推出了,家长在监督孩子的电子产品的使用的时候,主导这些信息发出和传播的大佬,团体们,是不是也该考虑受众中也有着小孩子呢,怎样才能传导正确的三观,字词等正确的发音,使用规律等等。我知道前面这段话有可反驳的点,但希望大家还是理解一下我的意思。我也希望小丑能在大陆上映,也希望jojo不打码,也希望各种游戏能不总是和谐。那有些事情我们大人可以通过我们的途径和渠道去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干嘛要冒着我们的下一代被误导的风险而不设限制呢。 以上,字数受限,说的不好实在是抱歉了。

【回复】很有道理,不过视频中孩子犯的很多错都是因为在学校学的基础不牢,这点老师是没得跑,毕竟家长上班就很累了,再学教育学,再教孩子,家长也不是超人。我妈说过,小学课程根本不难,只要方法对了,课下几乎不用布置作业都可以,但很多老师,尤其是现在的老师,眼高手低,觉得自己备的课不错,其实孩子根本理解不了。我妈也确实一辈子都按她的方法教,她的很多学生现在都近40了,见面也都是很感谢很尊敬的
【回复】其实还是教师资源不足,就拿我们村来举例,有点门路的老师都往城里跑,村里缺老师,怎么办,非正式教师(用我们那的话说就是民办教师)上呗,但民办教师每月就那么一点钱,买件衣服都不够,怎么办,补课呗,怎么才能让学生来呢?简单,上课不讲补习班上讲,教学质量自然就下去了,这是原因一。 学校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提出一个建议,一搭一师徒教学,由老教师带新教师,新教师备课后找老教师商讨,老教师不定期去新教师课堂听课,下课后找新教师进行意见反馈,这个建议很好,如果落到实处教学质量也会提升,但偏偏绝大部分新教师眼高手低,觉得自己很厉害,老教师提出建议后爱理不理,老教师时间一长也就懒得管了,毕竟自己费心费力不赚钱人家还不领情。到我妈退休前,我妈就遇到一位愿意请教她主动让她去听课的老师,现在早被调到县上的学校,貌似还是教导主任了。部分新老师眼高手低此为原因二。 现在和以前不同,以前开家长会,家长们都会说“老师,孩子不听话你就给我打”除非很过分的老师,很多家长认为教师对孩子进行一定程度甚至是打的教育方法是不反对的,现在不同,碰一下学生,就违反了制度,家长也不会允许,轻则告到校长,教育局,中则打骂老师,重则发动网络暴力,老师也是人,甚至老师更脆弱,既然如此,我惹不起你家孩子,我躲得起,自然孩子学习不好,这是原因三 林林总总,如今这种现象根本不是一方的责任,既想让孩子快乐教育,又想让孩子学习成绩佳,这不就是既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现实例子么。况且视频里很多家长都能看出有动火的前兆,我妈说过,对孩子动火,根本解决不了学习问题,甚至还会造成心理障碍,好好的说清,其实孩子都不笨的
【回复】回复 @好名字都被莉莉取了 :我也有感觉有些孩子在学校一点都没学的样子,教学教辅材料也出的很不走心。所以就很担忧啊。
上帝的墓碑:
与其说是孩子难教,不如说教材与时俱进性不强,并且教材编制不严谨,孩子本就对图形的想象力丰富,很多有识图的题目,若图片不严谨,很容易带偏孩子

【回复】老师他也很难想得到孩子对题目到底有怎样的奇思妙想啊,就比如那个各种水果和一个鸭子的题目,按我们大人的思维不就是鸭子是不同的吗?可孩子他就能想到从西瓜跟其他颜色不同来区分,我觉得孩子有怎样的奇思妙想都是正常的,大人觉得他们的想法没什么问题就不应该去否定他们,即使跟我们想的不同。
【回复】同意你的看法,我孩子还没上学呢,就看视频的教材,小学数学就是十个阿拉伯数学和加减乘除,现在一翻书跟看动画片一样!全是卡通图案!学个数学还得换个概念!什么垃圾教材!数学就是一个死公式,只要理解了这个公式,不管是哪个数只要把公式一套就能算出答案来!不知道现在老师是怎么教课的!教育局是怎么出教材的!把公式转成卡通图案孩子就能理解?还有家长辅导作业的!为什么要家长辅导呢?小孩子把公式琢磨透了,答案不对只能是算错了大意了!数学题不会做跟做错完全是两个概念!做错了是数儿算错了不是说不会做!不会做就是公式没理解透彻!老师没教好!一个两个的学生没理解还行可能是孩子没注意听或者就是理解能力差!要是大部分同学理解不了,这样的老师要他们干嘛!还有写作业,只要孩子能把公式吃透了,作业不写都可以!我小学就不写作业,日记都不写!每天上学都是挨老师的棍子!但是我能把老师讲的都能听懂!考试的时候每个题都会做,而不是一脸懵逼读不懂题!看到现在视频中的教育方式,我不知道我孩子未来是个什么情况!
【回复】回复 @我是隐藏的LV6大佬 :数学就是十个阿拉伯数字,教材非得画卡通图案来让小孩子做题,这tm不是有病嘛!你就写阿拉伯数字孩子还能多想吗?垃圾教材!现在的教育都很利益挂钩!
一只柯基叫六一:
这叫啥?这叫边儿。这叫啥?这叫尖儿![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我小时候写什么奥数卷子做一元一次方程,我妈一遍教一遍打[doge]
【回复】回复 @没事蘑菇味 :一元玩一次方程[妙啊]
魔法少女环子哥:
以前出题根本 不结合实际生活 。。。现在看看真坑孩子 tm给55块买球儿找你5元问花了多少钱 tmd哪有55块钱整的面额? 脑瘫题目坑孩子

【回复】小孩思路没那么固化,有时候比大人想出来的反而正确
【回复】语文老师拼命护 数学老师往死里打[吃瓜]
【回复】孩子都是单纯的,他们不会想的那么复杂,我记得有一本儿书上说的是一件事情如果想的简单它就很简单,如果想的困了咱就很困难
Blood鸦:
我最近在学日语,然后觉着非常难,这么一看,我以前到底是怎么学会的汉语[2233娘_无言]我都没资格说日语难了

【回复】潜移默化中学会的,想学好日语就一头扎进说日语的人堆里。
【回复】对,想最快学会一门语言最快也最好的方式就是身边的人全是讲那门语言的,你最多一个月,日常最基本的沟通你绝对会了,别说什么翻译软件,你要用那个还学个啥?
【回复】回复 @帅气无敌的龙傲天 :然后那堆人最好是中日两语都会的[小电视_思索]
独木不林_bili:
曾经我也看着这些云淡风轻甚至很自信的认为我女儿不会这样。直到5年级的她告诉我26个英文字母都不记得。真的是一口老血直接喷了。

【回复】我到现在别人问我是26还是24字母我都得算一下。
【回复】是不是觉得自己小时候异常聪明? 我只是觉得视频里的孩子应该是少部分,毕竟我哥我姐的孩子都还是和我们一样,虽然厌学,但是不会乱学弃学
【回复】讀書時説27個英文字母,老師還夸我為英語做貢獻了。現在想想都很自豪。╭( ̄▽ ̄)╮
窝要嚯阔落:
主要这帮娃儿们学起游戏名词还有猎妈专用语真的听一遍就会[妙啊]

【回复】2+2=4错了 这算哪门子硬核老师
【回复】左右脑记忆不同啊,就像几年前看的电影还能记住剧情,一首古诗背完十分钟就忘得差不多了。那个不一样
【回复】猎妈专用语[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撒呼拉哈:
说实话,我小时候也哭着读过汉语拼音,也哭着学过减法的借位。我记得我爸妈教了我好多遍减法借位,最后其实也不是我爸妈教会的…就是突然想明白了的那种[捂脸]突然找到了规律

【回复】你这是大脑发育到位了……视频里很多都是小学生,就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生理上还没成长起来,没办法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
【回复】别提了,我也记不得是几岁,反正很小的时候还不能数到一百呢,有天上厕所自己数就数到了[笑哭]就很迷,后来老妈也跟我提过几次这事我还有印象
【回复】回复 @萧萧其羽 :就像你小学没学好到初中几年回来看会发现小学的题目很简单一样,这就是经历经验问题,当然你初中高中都不好好学,到高中也看不懂初中的知识,当然更多可能是你考不到高中[滑稽]
燕萧二十五:
石榴像炸弹没毛病阿[嫌弃],非得像大人觉得像的才对么

【回复】但是判题的是大人啊…在中国应试环境下,就算试卷图片上印了坨翔,但是题目说他是饭,那为了分还不得乖乖写饭。
【回复】回复 @帅气无敌的龙傲天 :仔细看吧,+-号摆在那里,乘除号倒是没拍进去
【回复】我寻思那个2+2=4也没错啊
死海渔夫帽:
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出题人不行,现在的小孩知识面太广懂得太多,题要出的越简练越好,排除掉那些过多的干扰因素,虽然会显得题型枯燥但简单直接,也方便教育工作者总结。

【回复】对,我想自己小时候怎么学的,回忆起来小学课本里只有纯粹的加减乘除计算题,作业就是列竖式。后来有传统应用题,除了封面连个图都没有,更没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复杂题目。
【回复】并不是孩子懂太多,而是单纯把问题简单化,正相反懂得多才会把问题化简为繁、思想固化
【回复】回复 @不正仙客 :懂得多的确会导致把问题复杂化,不过相对的懂得越多也越能把问题化繁为简直击本质,然而如你所说孩子洽洽是做不到后者的。关于孩子是不是懂得多,其实是我用错词了,懂这个字在孩子那用处不大,他们只能学会最表面的行为至于为什么要做要遵守某一行为,绝大部分孩子应该明白不了。但是知识面,00后或者10后这批孩子说夸张点就是顺着网线出生的,他们从小所能接受的知识量以及信息量甚至是我们90后无法想象的,他们不一定能理解分析这些知识和信息但单纯的记住模仿并受它们影响很容易,潜移默化中就表现出了好像懂得很多,情商很高的样子。
灯火葳蕤红尘似水:
姥爷说我是驴[喜极而泣][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回复】巧了!我觉得我就是驴[画风突变]
【回复】巧了,我爸说我也是驴[doge]

恶作剧 高能 搞笑视频 全程高能 生活 逗比 娱乐 作业 合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