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走高飞】台湾教授回大陆老家寻根,阖家团圆!大陆游记17

作者: 苑举正分类: 出行 发布时间: 2022-09-10 10:00:00 浏览:304530 次

【苑走高飞】台湾教授回大陆老家寻根,阖家团圆!大陆游记17

扫地科的临时工:
祝师娘和苑老师节日快乐(排名分先后)[脱单doge]

【回复】回复 @一个普通的人嘿嘿 :这好日子能不喝点?还是在山东[doge]
【回复】看到最后上车,苑老师中间吃饭是不是喝了二两,脸通红[笑哭]
88358085537_bili:
苑老师真是给两岸关系出了力了,不跟别的up主一样一直讲虚的,没有“根”去支持,或许这就是山东人的精神吧,务实。希望两岸尽早统一,让这句常回家看看成为常态。

【回复】山东受孔子影响很大,对根这个意义很看重
【回复】毕竟黄河流域嘛。 中华根脉
就是那个D君:
看了这个系列的视频才突然意识到,苑教授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教授中秋节快乐!

【回复】回复 @智君弈 : 素君是苑教授的侄女吧?
阿梨卡:
我妈年轻时田里打完湿稻谷,200多斤挑七八里路回家!打稻谷的机器我爸抬一头我妈一头。村里人都敬佩我妈,农忙双抢时早上4点多出去,晚上8-9点才回,以前种田太辛苦了。

【回复】回复 @雯萱禹涵 :所以时代进步了,女人还是要像头牛一样只知道低头干活??你所定义的吃苦是指什么?天天肩挑几百担?手揽六个娃?你所说的吃苦是什么,或者用你的亲身经历来举例啊!父母辈一辈子吃苦耐劳的目的就是改变原来的生活,我努力一辈子就是为了让我的下一代不要再过我经历过的苦
【回复】回复 @一捧泥土 :太绝对了,主要是现在农村年轻人大部分不种地,都出去打工,也有很多和丈夫共甘共苦经营自己小家庭的女人,现在孩子依旧是女人照顾的多啊,还有只要男性一心向着老婆,爱护老婆,不搞七搞八,女人也愿意陪着吃苦的,前提跟着你生活要有奔头,有目标
【回复】现在基本没有这种女的了,在农村这是现实,就是2000年初都是那样,男人出去打工了女人要下田做完所有的事,还要回来带孩子做饭做,还要操持家里里里外外的事,虽然很累物质贫乏但是那些年代思想纯真,人心善良简单纯朴,现在这种氛围在农村也很淡了,父母辈那代人我很佩服他们!特别是那些年代的女性,非常的坚强勇敢非常自觉承担家庭责任,男人们出去打工了,她们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守护着这个家!她们那些年代的人真是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最强的!现在我可以说以前很普遍的,现在基本找不到一个,都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都在想着嫁个有钱人
迷路的失眠师:
“这是大爷的名字” 这句话很是戳人…这是同族的长辈,即便可能都没有见过几次…血缘这种东西是斩不断的,无论怎么去否定或者有分歧和冲突…

【回复】回复 @悭臾灬 :你说的是后面一段 我说是的前面苑教授拿了一张父亲写的“思源”
地理蹊: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就是要团团圆圆。

【回复】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你去哪我就去哪,咱俩是不是关注的up重合了。
【回复】回复 @太吉祥草王 :有可能
张大嘴吧啊啊啊:
来放段苑老师在台湾的开车集锦让他社死[doge]

【回复】都是杨世光这个老司机带的[doge]
【回复】坐等发视频,就见过一段
【回复】没啥,农村这种不叫事,我们村丧事都喜欢在聚会开车,还有很多老教师呢,写毛笔字
热心市民GPC:
定海岑港人,当年国军撤退从这里撤过,二爷爷在舰上帮厨,带走了我二爷爷。七十多年里二爷爷在对岸开枝散叶,在我小时候也来回几次老家,但是二爷爷没了之后,那一支亲戚我们也基本不来往了

【回复】一样,我叔公那边更直接,子女都是绿的,去完葬礼回来直接把他们从谱里划了
【回复】回复 @H20拟态baby了 :划得好,都独了,都不认根了,留在族谱有啥意义
【回复】回复 @H20拟态baby了 :干得漂亮
christyhui:
中秋快乐,每逢佳节倍思亲!人年纪越大越想家,家乡的方言家乡的味道。同是大城市北京网购也发达,可是总想念广州的味道与街边大排档的烟火气。

渔舟君:
记得前些年智贤大姐去福建也是这种心境 中午饭配这种寻根之旅,可以多吃几碗 苑老师及老师的粉丝们,中秋节快乐!

【回复】黄智贤、苑老师、王正方;寻根都很感人;这些人能在台湾的当下,坚持统一、坚持两岸沟通交流,很难得啊。
踩着滑板的蜗牛:
[月饼]希望两岸关系能尽快解决,老一辈有些是腿脚不便了不适合远行了,但这统一能实现也算圆了他们的遗憾

【回复】再过20年苑老师都老了,真的不能再拖了
bili_27360325968:
说那个装的跟迪厅似的 就是我丈人家里[笑哭]

【回复】那你的叫苑教授一声大爷啊
【回复】[呲牙]那你得跟着媳妇叫大爷
【回复】我去,这不私聊认亲[doge]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一条海峡隔开了曾经的至亲,能回来寻根都不容易,我爷爷的几个族兄弟当年也去了对岸,前十多年,他们的儿子辈曾寄信回来,也表达过想回来看看的想法,奈何最终未能成行,后来斯人已逝,更年轻的一代,很多没了这种寻根的意识,甚至连通信也停了。但只要他们心里面愿意回来,我们仍然会记得这份血缘的牵绊[月饼]

账号已蛀绡:
[笑哭][笑哭][笑哭][笑哭]说的太对了,特别是拉扯让座位那句话,哈哈哈,没有三五分钟真搞不定。(走亲戚送礼也是一样,跟打架是的,拉拉扯扯,不知道的以为抢劫[笑哭])

【回复】没有吃上四八席,不完整
【回复】河南不也是吗[笑哭][笑哭]
章鱼永远不懂:
这些名字不比什么子萱强多了[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丽君,素君,霜玲。这名字都非常好听,当年如果不是知识分子家族,都起不出来这种名字。
【回复】现在小孩的名字一看就知家里有没有文化[撇嘴]
【回复】子轩子涵梓涵什么的能扫一大片,太没文化了
元夕ii:
苑教授中秋快乐!原来苑教授祖籍是宁阳苑家庄的啊,我家离苑家庄直线距离也就十公里!我说这山东话咋这么亲切呢[星星眼][星星眼]

【回复】你会发现台湾不少艺人都有山东的基因,普遍高大帅气。比如小李探花焦恩俊、国民舅舅王耀庆、偶像派郭品超等等。
若来饭必大饱:
真好啊,可以也都是苑老师这些年纪的还认祖,年轻人都去日本找祖宗了

鉴乐君:
山东早时候好像都有族谱,我们族到现在也是有族谱,还有人专门续族谱。到我们这辈男子还是按照之前定下的辈分来起名。之前我爸跟我说过16个辈分,连起来念挺顺的。

【回复】我家的家谱让我四叔小时候玩火一把烧了,我们这一辈的后代,取名不知该怎么取了?我二叔有了孙子后,为了取名,续家谱,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上曲阜孔庙去续谱,另一个上泰山庙去续家谱,最后去泰山奶奶碧霞元君那里续的家谱,这两处地方都有天下各家族的家谱,或者是山东和附近地界,各支姓氏人口的家谱,天下东西南北,其他各方的姓氏家谱应该也有,
【回复】很多的家谱抗日战争都打没了[大哭]人直接打没了
【回复】我是第十六辈,我家族谱也烧过一次,邻村那一脉还有族谱,寻根溯源找到了王家老坟,有一块乾隆年间的碑文能和我家族谱对应上,上面记载是永乐年间迁过来的,到我是第十六代

生活 中秋节 人文 用镜头捕捉秋天 户外 家人 台湾教授 VLOG日常 月是故乡明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