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单雯-全程有翻译注释,轻松观赏

作者: 万物自鸣分类: 音乐综合 发布时间: 2019-10-22 15:27:18 浏览:987349 次

【昆曲牡丹亭】-单雯-全程有翻译注释,轻松观赏

Vivienkaku: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回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回复】南朝宋·谢灵运在《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中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请结合全诗赏析这句话[doge][doge]
阿达木瓜:
扫盲班,再适合我不过了,谢谢老师…

【回复】回复 @万物自鸣 :能教东西的,都是老师[微笑]
【回复】扫盲班太贴切了,我是文盲[大哭]
【回复】发现我小时候不看戏的原因是听不懂啥意思(=_=)
lovefreeSun: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中的“好”读第三声,是杜丽娘回答丫鬟那句“小姐,你今日穿戴的好”的话,可理解为“你可知道我一生这样爱美,乃是天性使然啊,“爱好”为爱美之意,“天然”为天生如此之意。本句不应理解为“你可知我一生爱好的是天性与自然”。

【回复】太爱这个解释了,一生爱好是天然。又自爱又可爱又多情的杜丽娘,谁会不喜欢呢?
【回复】我从音韵和语法角度补充一句,“爱好”的“好”声调为阴上,唱词中该字的腔格也是降调,就是“爱漂亮”的意思。“是”做代词,指代“我爱好”这个主谓短语,“天然”就是“天性如此”。整句翻译成“你可知道我一生都爱漂亮,此乃天性如此”。
【回复】楼主正解。明代没有“爱好(hao四声)”这个读法。杜丽娘天性爱美,所以才会对园中美景赞叹,才会出门前特意打扮,才会病中也要画下自己的美貌;正因为追求美好,她才会不想被封建礼教糟蹋,强烈想要自己追求一个如意郎君,也正因为爱美,珍惜美好才会为自己美好青春流逝而伤感…说实话,“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其实是整部剧的主题内核。
Vivienkaku:
另外,好姐姐里面 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 一句。视频里解释有点问题,不是牡丹花开早谢早。up主要是看过牡丹就知道牡丹花是春季里开花最晚的那一批了,一般要4月底5月初才开。所以这句是说牡丹虽然好,但是春天归来的时候它却不占先不能早早开放。是嫌它开太晚。

【回复】这句更像是以花喻人,感慨自己虽然像牡丹花一样漂亮却不能早配才郎
【回复】另外再补一个说明,唱牡丹这一句前面春香的唱词是“是花都开,只是这牡丹还早呢”,也能说明这里牡丹还未开。
【回复】小冰河时期,也不改变牡丹是春季最晚开的那一批的事实,b站有个关于牡丹的四集纪录片有兴趣可以去看。
Ingion的阿卡西读得很好:
去剧院看时看不懂,只能看看英文字幕帮助理解。自己国家的戏词却看不懂这个真的难过

【回复】我感觉看得懂个七七八八,或者基本都能懂,细节典故有点懵。不过要看字幕是真的,听不懂才是最大的问题。也许你南京人不觉得?不过我看家乡地方戏也要看字幕。中国传统戏曲跟现在的唱法很大的区别在于不是一音一字而是数音一字,不看字幕第一遍听还真是云里雾里,再加上戏曲都是方言演出,包括京剧都是方言,所以要听懂更吃力。
【回复】只能说当年上中学没好好学文言文和诗词
【回复】回复 @我马克思有话要说 :中学那点皮毛根本听不懂昆曲,古代读古文几十年的秀才都得拿字典看。
此A非彼A:
希望像up这样的“扫盲”多一点,年轻人也不会觉得入门难而感受不到美

寶樹傳芳:
全本下来好几个小时工程量巨大,我先投个币,养肥了再来[吃瓜]

【回复】原剧本有55折,很多现在不演了,光寻梦就删去好多没演完。
【回复】我认得你哈哈哈哈,同光十三绝
啃冰啃冰:
惜花疼煞小金铃的金铃典故有另一种解释,是说因为爱花,所以把丝线系上铃铛,有鸟落在花树上,就叫人牵动丝线,铃铛声音吓走鸟雀。这样铃铛当然会被牵摇得“痛”。

【回复】回复 @edwardlaiding :但是前面用的是疼煞,如果金铃指的是脚,应该减少踏步,怎会疼煞。明显是怕鸟啄花,不停摇动金铃才会疼煞。ps买的书本牡丹亭就用的这个楼主的解释。
【回复】找到了,这个说法出自《开元天宝遗事》,“天宝初,宁王……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雀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
【回复】我倒是up主在片中解释为三寸金莲更合适,因为后面唱词中的青苔,断壁残垣说明这个院子疏于看管,人都很少来,所以为了牵动丝线驱赶鸟雀的可能性更小,一点感想,请大家指正。
吊严陵:
我是真的觉得大家读书时候要好好学语文……,皂罗袍的唱词可以说已经很浅显易懂了。要看着白话才能明白什么意思的话,就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都要看个白话翻译一样,破坏的是其最根本的文学性,完全丧失了意象的表达。如果没有这种这种意向构成的意境,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不过是流水账。所以,大家尽量不要去看整句的白话翻译,自己多体会意象的表达。

【回复】甚是 語文是全學科(文,理,工,法,商,醫,)共同基础
【回复】也有人天然不懂文学的艺术,但喜欢昆曲韵律和美感,这个视频可能不适合你,比较适合他们。
【回复】对,有些词语,意象,本身就能够很好的表达情感,再解释反而多余且失去了韵味
阿鹿砸:
最近刚好在啃牡丹亭的剧本,啃不下去,想看现场,谢谢阿婆

【回复】好像这种戏曲本子跟演出的唱词有区别,我当时看还挺奇怪的。《牡丹亭》我没印象了,《桃花扇》宫宴 一折唱词跟本子就有区别。好奇唱词是后人加工的么?
【回复】回复 @24038861667_bili :是的,都是经过那些大师再加工的
【回复】回复 @阿鹿砸 :哦哦那帮我改改视频里的字词谢谢谢谢
Null_Set:
“可知我一生爱好是天然”这句常被误解。这里的”爱好“并不是一个动词,而是”爱(动)好(宾)“,”好“同”美丽美好“。所以这句的意思应该是”可知我这么爱美是天生的“而非“爱好自然”。

【回复】我们那边说爱好就是爱美
【回复】回复 @瑶瑶13599632 :我们也是!
子穹g:
单雯对戏曲的理解很透彻。身段喝功没的说,清新不失传统,引导了很多戏曲演员

【回复】单雯对水磨腔的感觉理解的很深刻
【回复】单雯的身段和唱腔都是学的她老师张继青
【回复】回复 @桃之臻臻 :张继青奶奶是真的超厉害!
Vivienkaku:
《昭明文选》卷三十续〈诗庚·杂拟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并序〉~432~   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宴,究欢愉之极。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古来此娱,书籍未见,何者?楚襄王时有宋玉、唐景,梁孝王时有邹、枚、严、马,游者美矣,而其主不文;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岁月如流,零落将尽,撰文怀人,感往增怆。

【回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不吃粥的洲:
个人感觉张继青奶奶唱的更哀婉,单雯唱的更有少女感。毕竟张奶奶拍《牡丹亭》电影时年龄已经50+了,但是电影版的布景服饰都比舞台版的好看,要是能将二者结合就好了。(戏曲小白的看法,不值当真哈)

【回复】张继青老师的我刷了不知多少遍,也许十遍以上了吧,但还是看不够。
【回复】回复 @梦回莺啭 :討教: 如何欣賞崑曲? (崑曲菜鳥)
【回复】昆曲布景要的就是简单:一桌一椅而已。这也是中国古典艺术讲究的留白,太复杂了反而减少了想象空间
孤向来闻过则喜:
老搞不清西厢记和牡丹亭[笑哭] 都是小姐和书生,都有一个小丫鬟。 偏又都在红楼梦里出现过

【回复】你只需记得牡丹亭原名还魂记就分的清楚了,女主死了复活了[妙啊]
【回复】西厢记,崔莺莺,红娘,张生 牡丹亭,杜丽娘,春香,柳梦梅
【回复】江南戏是:才子佳人多,京城方向是将相戏多[嗑瓜子]
goubegou:
补充一下偷人半面这一句,这里要把镜子想象成另一个人旳视角,我猛地一看镜子(菱花),镜子偷看到了我的半张脸,羞得我头上的装饰(彩云)都凌乱了,这是把闺门中人的娇羞夸张到了极致

【回复】这样接下一句就很顺了:被人看到半张脸都这么羞,我走出闺门给别人看到全身可怎么办

单雯 翻译 生活 戏曲 京剧 牡丹亭 昆曲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