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得知一切的真相、导致媳妇和儿子孙子蒙冤而亡、汉武帝开始清算

作者: 峥峰说剧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2-09-05 19:48:33 浏览:777543 次

刘彻得知一切的真相、导致媳妇和儿子孙子蒙冤而亡、汉武帝开始清算

牛郎年年念刘娘_:
唯一值得慰藉的是到汉宣帝皇位又回到了刘据一脉

【回复】回复 @特污涂 :上庙号好像是为了突出他正统的意义在,因为汉武帝都差点没有上到庙号,因为晚年的
【回复】回复 @特污涂 :他不是不怪,只是不能怪,因为他继承皇位的正统性来自于汉武帝,他否定汉武帝就是否定了自己皇位的正统性。
【回复】回复 @特污涂 :因为汉宣帝要向霍光对抗,霍光在朝堂上一手遮天,汉宣帝想要回权力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这个死了好多年的曾祖父了,他要给先皇上庙号,这个霍光也没办法拦着,他给汉武帝上了庙号,可以告诫世人他能当上皇帝是因为他的高贵身世,而不是因为霍光把他扶持上来,这样他才可以在朝廷上抬得起头
zys725zhu:
刘彻根本不想整死儿子,结果却把儿子孙子逼死了,气死自己的结发妻子,本来刘彻只想把卫家等外戚家族清洗干净,方便日后儿孙继位,没想到被有心之人利用害得晚年丧子。

【回复】在这部剧里也刻画过这一点,他对太子的不满主要是不喜欢太子温厚的为人,但不怀疑他会是个宽怀的皇帝,初衷是给儿子拔刺,结果自己糊涂把儿子坑死了
【回复】没办法呀,刘据又不知道宫里真实情况,他爹是老糊涂了想学他爷爷废长立幼还是刘彻已经驾崩了然后那王八蛋江充想学赵高?反正哪一条都能让自己不得翻身。扶苏前车之鉴哪。 你不反就是个死,反了也许还有一线生机。该怎么选不用说了吧…
【回复】回复 @雪里朱砂 :最皇帝就这点好,搞不清楚全弄死,什么阴谋在绝对实力面前都是无用
太微w:
皇帝可能想剪除外戚势力,但不可能想杀刘据,玩大了没控制住

【回复】自己下一代名正言顺的接班人,都那么老了,怎么可能下杀手,就是玩脱手了。
【回复】确实不可能,因为其他儿子压根没有得到类似的信号,几个年长的都不怎么受宠,刘弗陵才是巫蛊之祸后被拉出来强捧的。
【回复】他后面都没立那几个年长不堪大用的儿子而是立小儿子就说明一些问题了,武帝从来没有考虑过换太子。。。巫蛊之祸完全是父子二人缺少交流导致的互相猜疑。太子以为自己要被谋害,起兵想杀江充,皇帝听了太监的话以为太子真的谋反,最后想抓太子回来,太子却自杀了。
牛马跪族:
问:太子造反你们这些臣下如何操作?第一跟着太子造反,第二带兵镇压太子叛军,第三隔岸观火作壁上观[doge][doge][doge][doge]

【回复】如果是朱标的话,我肯定会帮太子把作乱的皇帝抓住
【回复】回复 @看见我讹头上的666了吗 :朱元璋:臣父冤枉啊~
-伊-恩-:
后边要不是又出了宣帝这样的大猛人,汉朝真就交代了

【回复】霍光保证了汉朝不亡,宣帝让汉朝达到巅峰,然后被元帝送掉了
【回复】回复 @前尘再怀恋 :应该是因为发妻许平君才不废太子,爱屋及乌,元帝水平一般般,只是摊上了个好母亲没舍得被废掉
【回复】回复 @前尘再怀恋 :不是只有一个儿子,而是只有这一个是许平君生的。
奔跑的小蛙:
亲叔叔刘武贴上个胡子弄个肿包,就成了亲侄子刘屈氂[滑稽]

【回复】等霍光长大,怎么又是你
【回复】回复 @一只猪的时间简史 :中途穿越到清朝魂穿甄远道,然后又回来了。
【回复】都是一家人,长得像点也是应该的[doge]
卿琴言:
武帝对女人是很无情的,巫蛊之祸后他只后悔死了太子。卫子夫的死他不在乎。可能还有点狠她,觉得是她的错才造成事情失控无法挽回。可能在他心里觉得如果卫子夫不支持太子起兵的话他还有后悔的机会。没有皇后的支持太子就没兵,太子没兵就有转圜的余地。个人觉得武帝在巫蛊事件之后对太子的是悔,对皇后的是怨。记得武帝合葬的是李夫人。没为皇后平反后人也不能把卫子夫与他合葬,直接赐死了钩弋夫人,她也不能合葬,最后只能选死的早的李夫人合葬了。

【回复】汉武帝初立,祖母太皇太后窦氏还活着,握有大权,母亲王氏也想垂帘听政,他对后宫的女人更有多好,一个帝王最重要的不是爱情女人,是江山权力!所以最后他也能逼死儿子!秦皇,汉武,唐宗,到康熙他们的太子都有谋反的罪名
【回复】回复 @我会长高高 :卫子夫毕竟是造反,即使自尽后,后位刘彻没下旨废除,也肯定不能放,李夫人也不在后位,只能说陪葬,而距离后位最近的是卫青,很难说刘彻霍光在想什么,不能明说刘彻后悔?也不能直接承认卫子夫的身份?但把卫青放在离后位最近的地方,表明卫家替卫后?
【回复】回复 @昵称太短了已存在 :能,边疆派到的是蒙恬大将那,给太子配手握重兵的忠心大将,这就是最大保证。毕竟秦始皇也经历过早期政局不稳,继承人手握兵权才是最稳的。只是没想到扶苏居然自杀了
练习时长两年半的66:
戾太子是汉宣帝上的谥号,感觉叫卫太子比较合适(卫氏外戚的太子)

【回复】戾太子是霍光上的谥号,汉朝时皇帝只能提议,谥号是大臣拟定的
【回复】回复 @秋鸿继 :@秋鸿继 谋反就是错,武帝只是建了思子宫和归来望思台,没有为太子平反,毕竟太子最后的行为就是谋反,不好平反。
Evita默默:
感觉,汉武帝就对霍去病很放心,除了不是他的孩子,汉武帝自认的精神上的父子。 他总觉得霍去病早逝和霍去病儿子的夭折(泰山封禅,带他上山,而不是自己的太子),是卫家做了啥… 感觉到汉武帝对卫家和卫家的亲戚(霍去病的妈妈后来好像嫁给了陈平后人的)都很忌惮,没有证据,总觉得他们不算好人

【回复】武帝除卫氏外戚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本身就深受窦太后和王太后的影响。汉朝开国以来,吕后、薄太后、窦太后、王太后,四任太后没有一个是不干预朝政的。外戚对王朝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武帝想除掉卫氏外戚但不等于要除掉太子,相反是为了给太子铺路。让他以后做事不必像自己当年被窦太后王太后那样牵制。
【回复】我真是服了,卫氏阴谋论还有这么多受众啊[笑哭]那时候母族势力也很重要,舅甥天然就是一派的,霍去病虽然姓霍但是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是把他归属在卫家,汉武帝脑子昏了才会让外甥去节制舅舅,霍去病请封三王、射杀李敢都是为了卫家,卫家发猪瘟了,他都死了还除他儿子?
【回复】那是没可能的,霍去病纯粹的卫家党,他可是跟在卫青和卫子夫身边长大的。至于带霍去病的儿子去泰山,古代的时候带个几岁孩子去爬泰山不是纯粹脑子有坑吗。而不带太子只是因为太子要监国的
物是人非123123:
这老兄有心打击外戚之类,刘据也跟着成了牺牲品而已,父子产生猜疑根本无法调和,只能挂逼其中一个了[笑哭]

【回复】他们父子很少很少互相猜疑,举个例子《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四:上每行幸,常以后事付太子,宫内付皇后。有所平决,还,白其最,上亦无异,有时不省也。政务基本都交给太子处理,有时候刘据甚至都完全不过问。 我发现网上有许多人说刘彻认为太子刘据“不类己”,但即使刘彻内心有这样的想法,依旧将政务什么的交给刘据处理,很明白的,刘彻虽然觉得太子不类己,但丝毫不影响太子地位 甚至于,也是汉纪·汉纪十四,原文就不发了,大概意思是“皇后太子荣宠日渐衰迟,自觉地位不安,刘彻专门找卫青转告他们,说你们放心,继承我大位的没有比太子更合适的了”。由次可见刘据地位是多么的稳固 但刘彻确实是猜疑过太子,刘彻有次病了,被奸臣构陷说太子高兴的很,然后刘彻直接就被沉默了,直到见到太子,发现太子表面如常不让刘彻担心,但看得出来是哭过的,然后刘彻反手就把那奸臣杀了 总之巫蛊之祸有太多机会可以翻盘,但各种机缘巧合以至于太子身死......我个人很喜欢刘据这个历史人物,只能说可惜了
【回复】回复 @保熟之瓜 :刘彻绝对不会找个类己的太子,他都把国家打到破产了,再来一个像他的,那汉朝绝对得亡
【回复】回复 @保熟之瓜 :刘据像扶苏(比扶苏有骨气)秦皇汉武都是千古一帝,不怕震主,就怕本事不够无人理解。现代不少人理解并赞赏他们,但是对当时古人来说很难吧。他们即位时面对的朝堂哪是一般少年能把握的,都是生死局,所以认为儿子不类己说的是权谋手腕不够吧。[思考][难过] 总之历史真是遗憾太多
为什么赢了:
汉文帝被方士骗了一次就不再上当了,汉武帝被骗了四次还在幻想长生,欲望太重而晚节不保

【回复】秦皇,唐宗,汉武,这仨都被长生骗得不轻。。
【回复】回复 @爱足球爱书法 :证据呢?在哪儿看到的记载?
【回复】回复 @爱足球爱书法 :证据呢
小金箍爱摸鱼:
没事,刘剧的孙子后面当了皇帝,也是个好皇帝,汉宣帝

【回复】把汉朝推向巅峰的皇帝。可惜了选儿子不行。太爱老婆了。舍不得换人
【回复】回复 @Timlincecum :在人最落魄的时候陪伴他的,他成功后要么杀,要么一生对她好,[笑哭][笑哭][笑哭]陈胜就是杀,朱元璋就是爱她一生,无论有多少女人,第一位总是她,她死了就没有再立过后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除了刘弗陵其他的[脱单doge]都输了,所有跟巫蛊有关的全死了

【回复】回复 @真步神教教宗丶沙利万 :其实他也属于太子一派,刘据的孙子,宣帝就是他扶上来的,不过霍光巫蛊之祸能活下来也算牛逼
【回复】可惜这大兄弟也死的早[doge]
【回复】回复 @凤凰雏 :而且死了也没留后
SAIGD:
刘病已是刘距长子刘进的独子,汉武帝独独为刘距名义平了反,但是对刘病已遗忘处理,未作平反处理,就十分玩味了,值得细品

【回复】不能对刘病已太关注,会害死他的。
【回复】也不算遗忘处理,他死前让宗正恢复了刘病已的皇室身份,收养在掖庭。
【回复】因为立刘弗陵为太子了吧,年纪太小,怕有人有别的想法
薛版小星星:
其实搞不懂汉武帝是怎么想的,以卫子夫的贤德和卫青的为人很大程度上只会是太子以后执政的助力而不是阻力。(如果卫家没出事卫子夫应该能成为像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朱元璋的马皇后一样的贤后)从后续选刘弗陵继位除去刘弗陵的生母来看,汉武帝想做的是为下任皇帝清除全部的外戚势力,因为汉武帝自己就是深受外戚压迫(从奶奶窦漪房到岳母窦太主以及母后王太后舅舅田玢)的皇帝,这么做可以理解得通。而且他修剪外戚肯定有他的一套方法。个人猜测他之所以想培养和太子基本上同龄的霍去病是因为同龄人更能容易形成共事的坚固同盟。就像他和卫青的配置(汉武帝—卫青,太子—霍去病)他想给太子的配置是霍去病。打压卫家也是这个理,当然打压卫家还有一个原因是卫青以后去世了,卫家背后能用的人才没有多少。汉武帝估计是担心卫家发展成为那种有势力又干政的外戚一样。结果打压卫家打压的用力太猛,被太子的对立面发现可乘之机,直接将继承人给弄没了。自己还被耍了一道分不清孰是孰非。

【回复】正解,外戚干政在汉武帝成长环境中留下了太多心里阴影,吕后,窦太后,他老妈王太后,加上武帝是那种极具独裁的帝王,他不想看到自己的继任者也会有外戚干政出现
【回复】这个打压真的争议很多,且不说卫青打了这么多年仗,身体也不一定好的,后面刘彻出门还带着大将军,给卫青的人前殊荣不少,坐镇中央,平南越打朝鲜他提拔人才就成不用亲自上阵。刘彻独揽大权,他在的时候也没见霍光有太多发光点,传位直接封大司马大将军。另外霍也是站太子刘据的,知道李敢的事直接杀了,那就是卫霍不分家,扶持霍也是为后续打算
【回复】回复 @发芽了你种盆里 :帝王哪有什么打压一说,只是在制衡,太子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问题就出在太子的治国理论跟汉武帝相反,而江充就利用了汉武帝与太子观念不同来挑拨离间,这个事情其实跟巫蛊关系不大,巫蛊只是手段,两家外戚必然是要斗的,可惜的是卫家这边损失太重了,没了卫霍,但凡卫霍有一个人在,两个外戚就会平衡,重用李广利之后太子这边弱了,就导致了卫家这边很被动,太子再怎么有本事一味打防守也是招架不住对方一直在进攻,当然这里面有汉武帝的过失,汉武帝的阅历太牛了,导致了晚年没人能劝动他,你说他糊涂吧他一点也不糊涂,事情发生后马上就醒悟过来了,归根结底就是太自信了,不过就汉武帝这种阅历老年自信也确实有这个资格,我要是有汉武帝的阅历,谁提意见我都可能会骂回去你懂个锤子。正是因为太自信他觉得没人敢跟他玩心眼,觉得没人敢背叛他,更不会觉得有人敢耍他。
妮可1919:
看过百家讲坛一位老师讲汉武帝的三张面孔,感觉汉武帝的出生环境,可能使得他习惯弄权,是属于手段很多的上级,或许在他心理哪怕是结发夫妻、多年默默无闻服侍他的人都不能相信,所以电视剧把矛头指向奸臣,可能实际上汉武帝的性格就是这样的:怀疑一切,恰好遇到了利用了他这个性格特点的奸臣[抠鼻]

【回复】百家讲坛两个最有名的歪屁股,袁腾飞,易中天。
【回复】回复 @gaizao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不是他们讲的吧。

电影解说 古装剧 历史 汉武大帝 陈宝国 国产 经典 康熙 影评杂谈 电视剧解说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