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眼光和心胸宽广起来 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感觉

作者: 花澍雨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1-10-29 12:51:38 浏览:131242 次

让眼光和心胸宽广起来 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感觉

月亮与6枚硬币重复:
在意过后才能不在意,才能知道界限,才能知道如何安置自己,如果你还在在意,那就去和在意相处吧,只要你有意识想要自己不那么在意,慢慢一定会靠近的

【回复】是的,对别人过分在意耳导致自己痛苦,长久地经历过,才有可能走出来,没有经历哪有“走出来”的机会
【回复】同意这个观点,简言之即:见自己,而后见世界。
清欢体悟:
听杨宁老师一席话后,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我姥爷,一位八十几的老人,永远用豁达的微笑,和气的语言,无需他人回馈地善意,去面对外面那些人,在我们看来是在伤害他诋毁他的人,不管对方是说了难听的话,占了他便宜。 有一次,他被汽车不小心撞倒了,难以想象的是,他依然那么宽容理解年轻人生活不易,不小心撞了他,直接让小伙子走吧,没事。小伙子把姥爷送回了家,离开的。他腿瘸了好一段时间,我们担心他会成瘸子,谁知道却慢慢好了,依然能脚步如风地行走,永远背部笔挺,一身浩然之气! 曾经年幼不明真相的自己,很多次,觉得姥爷的宽容,笑容,就是在讨好别人。一度还责怪姥爷别讨好别人了! 但后来三十岁的自己,突然开窍了,快速得到了心灵的提升,修心,回忆起过去种种,才明白在身边的姥爷,是真正有大智慧大度量的高人。感恩此生遇见,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周围人的人生的质量✿ヽ(°▽°)ノ✿ 虽然姥爷已经过世两年多了,但那种超然豁达的感觉,一直滋养着我的成长。永远一路同行,也感恩各位高人,师者,无处不在,给予的点滴指教。

【回复】可以内心清净,但是该维护自己的权益就维护,只是不要太在意结果。
【回复】回复 @小语519 :姥爷过世后,这样的精神,永存我心中。让我明白,人活着,更重要的是修一股精气神,修一股浩然正气,这种精神,会感染有缘众生,精神继承。[保佑]
【回复】你姥爷的精神也感染到我了!!
不服输的橙子:
很赞同老师的说法,让我们不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的时候,便会如佛祖那般站在上帝视角俯视众生,内心才可以真正得到解脱

【回复】人首先要关照好自己才能做到所谓的“不在意”,自己的在意是解决内在问题的机会,如果连自己还没关照好,那种强行的忽略会让觉察消失,如何消解在意才是根本,不要本末倒置
【回复】看了好几个评论,你说的最对,眼光放大,不要一直放在自己身上
双鱼座的猪猪女孩:
老师过于极端,矫枉过正,不在意自己的感受,过度在意别人的感受,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更加悲剧,爱人不如爱己。

【回复】姐妹 你可能没有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 其实讨好他人的出发点还是为了自我 慢慢悟透什么是无我,自然而然就不会讨好他人了
【回复】这里你们没听懂老师的意思,老师说的是要无我,把注意力从我上移开,不是说要在意别人,讨好别人,这是是一种大度和慈悲
【回复】其实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我执,讨好型人格其实在意的也是自己本身,别太把自己的感受心情当回事也就是破除我执,人要做到“无我”太难了,因为人太容易一不小心就着“相”了陷入了无意识的我执,慢慢修行吧
讲英语南下的巴图鲁:
其实连自己感受都不在乎的人,对待别人会更无情,一切以利益出发,不受情感和同情心左右,甚至包括同情自己的心,有时候往往这样的人确实容易成功

【回复】其实说的不是不在乎,是不执着
【回复】那不是因为大部分人而弄丢了少部分值得建立深度关系的人?我执其实就是二元思维,接受就是爱,接受自己接受别人。接受不是包容,对方对你很坏,你接受现实,应对不逃避,而不是想我对他难么好他竟然伤害我,把接受的是心里的不服
【回复】我有时候是这样。当不在乎自己的感受时就很勇敢地和别人交流。(虽然更舒服流畅)但是总是觉得我的心没打开。没有情感的传递。后来某刻突然想到自己的感受,再想到别人的感受,我觉得我聊天中应该更加人性化的而不是只有恭维或者情商。我有时候很难过,觉得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它人。
楷固:
我是太不在意自己的感觉了,因此导致了痛苦

【回复】不在意了,又如何痛苦?
【回复】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是更强的我执!
【回复】说不在意的,都很在意,真不在意的不会说出来,你不是不在意自己感受,而是缺少能理解包容你的人,因为我就是这样,总感觉别人不理解自己,现在我能理解你,不知道对你有没有一点帮助,不要从别人身上寻找安全感,去锻炼自己心灵的力量,当你有痛苦的时候,这是提升自己境界的机会。
李欣星-紫女:
此方法不介意现代的年轻人使用,因为现代年轻人基本都有情绪甚至精神上的问题,必须先把情绪上的问题疗愈后才能进行下一步,不然会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完全被负面意识反噬。

【回复】视频里的步骤都要配合其他疗愈释放情绪的方法使用,不然会造成自我情绪的压抑,推荐圣多纳释放法。
【回复】确实,方法是好的,但心理健康是基础,否则弄偏了成为掩盖病症的借口
【回复】回复 @李欣星- :随喜[保佑][保佑]感谢您的推荐
雷震丸:
说人家极端的人都没明白人家什么意思。沉浸在自我情绪里的人容易出魔怔。失去对他人。周围环境得感知力。没有感知力。“你得感觉”“你得认知”也不是对的。无线循环

汪晓花:
老师的意思是,我们不是不要在意自己感受,不是不爱自己,正是因为爱自己才更要不受外界影响和伤害,不要觉受不是不让你在意自己,只是让你屏蔽掉不好的外部环境,保护好自己

汪晓花:
说的对,但为何我们在意自己,有时候是因为我们想要爱自己,那些足够爱自己的人才能做到爱别人,在意别人关心别人,当你还没有爱自己的时候你是做不到去关爱其他人的,才会变成更关注自己,这没有错,只是我们要学会不要过分的内耗自己,豁达一点,活得放松一些,保护好自己不要被他人影响和伤害,这才是正确的爱自己,然后再好好爱别人

【回复】这个境界很高。我敢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能做到。末法无一人解脱
开心美少女77:
其实老师的意思是把格局打开 大家不要只听表面

beautifulbox:
强忍是不行的,有些人忍了,没有往外攻击就攻击自己的内脏。(而且有些人就是欺软怕硬,我们都不计较变成别人的得寸进尺)要转化,先从心里认知上豁达,再要修炼自己五脏强慢慢任督中脉强。拥有自己的定力气场,外界说的话,有时候不只是语言,有时候因为语言而引起的气场,我们能不能抵挡得住。有些人外在的修养,忍住一生病也是很可怜的。除了外在的修养,真正的内在修养能转换才不会舍本逐末。

【回复】对,强行无我是走弯路,无我是修行到了无我的境界,不是现在就只关注别人不关注自己就叫无我了,那叫行尸走肉空心病
一只小毛驴my:
我曾经受不了别人在我面前炫耀,总认为是在贬低我拔高对方,每次有这样的情况,我都不吭声,不会附和一句好听的。直到有一次我突然有了一种如果我夸他几句他不是更加开心吗,气氛也不会尴尬,况且我不在意别人过的好不好,我知道自己挺好就行。大度了,很多以前会觉得冒犯的事都不是事了,有一种跳脱的感觉,有一种解脱的感觉,这不是讨好别人,我想应该就是视频中说的忽略自己的感觉吧

【回复】嗯嗯,我所理解的讨好,应该是期待回应的本质上还是有我的,而真正的利他是无我的
【回复】回复 @郁闷Gary16 :是的,您说的对。如果期待着回应的讨好,就将“伤害”的权利给了别人。如果没有回应,自己内心必然会感受到伤害,觉得对方伤了自己。 实际上,里面是个“我”被伤了。不破这一层,不会有真正的自在。
Winner东城:
其实讨好别人,本质就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你要思考一下,如何不卑不亢,也许你现在并不好,没达到自己的期望,或许过去懒惰造成的,但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努力做事,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释怀不好的记忆,慢慢地,你的格局就大了

Mr_hory:
感觉这是疏通情绪的一种方式,单纯的解决方式方法,觉得少点东西,从外到内,也是一种门路。其实还是最后自己的心里达到种平衡,见多不怪的思路。 没 有我,怎么 无我? 站在 有我的角度 无我 站在 无我的角度 有我

时而冒泡:
多在意别人,感觉容易造成讨好型方式

Q白衣卿相:
你忍了你大肚了他以为你是个傻子,他不会因为你大肚就不得寸进尺。你以身作则给我看看你能做到我就能做到,你退一步我进一步越来越过分你也忍不了多久。每个人都喜欢一直试探别人的底线,当他触摸到你的底线时你忍了,他会继续无下限这是人的本性

【回复】该有的底线要有适量表达 不能伪善 把自己放空就好啦 从第三方视角看事情和对方和你本身
【回复】回复 @牧荔 : 还有个方法,你可以以自己为中心点,以正向肯定语的形式向外扩散,这也是境随心转。
你就是最好看的:
最近也有这方面思考,平常有点社恐,社恐就是内心戏太多,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那就慢慢恢复了。

人生 心理 教育 人文 学习 情感 观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