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是现代中国文学总纲?【许子东专访】

作者: 许子东讲文学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10-19 14:00:37 浏览:80204 次

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是现代中国文学总纲?【许子东专访】

阿布都黑莉莉:
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接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

swagthatthang:
过段时间《鲁迅全集》就要重编了,没买旧版的赶紧买吧

【回复】回复 @戴斯萌 :人文社05年版本比较经典,18卷本。13年重出过一次,能买到13年版就不错。12年光明日报出版社也出了一般,是目前最全的,事无巨细的收录了目前能找到的所有鲁迅文字作品。但是这版我没具体看过,到底如何不好评论。看看有没有看过的人能给你说说。
【回复】普通读者收藏电子版就好
【回复】意思是旧版的会被...?[tv_呆]
枫叶飘落在诗人的怀里:
《狂人日记》里面的总纲跟晚清时期相通,用一句话概括:“士见官欺民”(《狂人日记》典型的概括了这个公式)。这里面涉及了三个东西:一是士,指知识分子;二是官,指官府,一个中性的概念;三是民,指民众,一般是农民。这三种人,整个20世纪的小说里面,他们是贯穿的主人公,在任何作品里都存在这三种人,而这个三角关系的最基本模式,特别是在晚清阶段,最能体现出“士见官欺民”。

【回复】回复 @12236-24 :现在由士变商了
【回复】士见官欺民,一部分士想借助民转换成官[滑稽]
枫叶飘落在诗人的怀里:
《呐喊》收录了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间所创作小说《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与猫》、《鸭的喜剧》、《社戏》,共14篇。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厚的有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出自《高分阅读能力提升之跟着新课标读名著》)

琪琪的肌肉老爹:
万千小将们才不管你是真公知还假公知,只要背后的力量推一把,“公知”的帽子给那人扣稳了,阶级对立的擂台摆好了,小将们自然是磨拳擦掌,枕戈待旦的[妙啊]

【回复】自己还不是开口就扣帽子,你和小将本是一路人
【回复】你这评论居然没被吃。。。
【回复】看了这个还能说出小将二字的人,是不配出现在评论区的。
复发的中二病患者:
现在士见商欺民是网文小说的一个常用套路剧情了[doge]

岚天与Void:
这倒是提醒我,每一代自诩为读书人的人,总有这么一股子改天换日的“狂”劲儿

【回复】回复 @岚天与Void :好似说了什么,又好似啥都没说[吃瓜]
【回复】回复 @追火车的胖子 :我说什么了嘛[doge]哎我什么都没说[吃瓜][吃瓜][吃瓜]
【回复】回复 @岚天与Void :好家伙,说出来性质就不一样了啊[大笑][大笑][大笑]
烦不烦啊777:
许老师 建议还是回看理想开节目吧,没必要在b站受这气,主要我们看评论区也不舒服,但也不想跟他们吵

【回复】回复 @蒂凡尼12222 :我说了是我们看着烦 ,不是买不在意,是在这里不能畅所欲言
【回复】哈哈哈B站热闹啊,看理想的评论区略显冷清啊,不过许老师在看理想的三个节目都超棒!
秩序使徒:
请不要把文人和知识分子混为一谈,粉饰洗地

【回复】回复 @剪刀手i德华王子 :[嗑瓜子][嗑瓜子][嗑瓜子]
peterbanana:
士,官,名,三个角色,顺序和动词都可以变,屁股和脑袋的问题。

阿瓦隆机器人:
新京报总是能以一种匪夷所思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lkjtc:
什么是士?想做官的人,但是做不了官的人就是士

【回复】其实在过去士官不分家的[吃瓜]能有士称的都不是一般人
【回复】当时大学教授也属于“士”吧?
平凡人9:
要是没有窦文涛,我这辈子应该不会认识这个人。

知识分享官 鲁迅 知识 文学 人文历史 平凡的世界 狂人日记 活着 王蒙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