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电影,我却不能直呼其名!荒诞至极

作者: 隐形树洞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1-04-09 15:49:24 浏览:1761766 次

这么好的电影,我却不能直呼其名!荒诞至极

长滩森林:
我十五,我想知道,那边真的没有这边好,而我们只能困在这边吗

【回复】回复你的时候,我的手在颤抖,词穷。 王家卫《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描述的是父亲带着女儿去逛了一个大家都认为不该逛的场所, 父亲直言:世间的事,并不是你不看它就没有,看看也无妨。 这部电影最后那段话,老人王金说:这边和那边没什么不一样。我的理解是:他并不是想让大家放弃与生活斗争。因为紧接着又说:你只有站在这里,望着很好的那边,才能解决问题。其目的是让我们心存希望地和当下抗衡。 回到你问的问题“我们只能困在这边吗?” 如果你是单纯的好奇,我直接告诉你,肯定不会,十五岁的能量不可小觑,哪怕一秒钟的天马行空都能剥开生活的迷雾。 如果是你当下遇到了什么喘不过气的坎。也请你不要忘记用自己的想象力来抵抗当下的那些“麻烦”。因为你过了十五、还有十八、还有二十五、还有二十八。。。。。 电影只是创作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看看,但不用往自己身上套。
【回复】其实,哪儿都一样,不信?你先换个城市生活,一样的,一样的,没什么不同
【回复】永远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再难的事情都得抗住。找不到合适倾诉的人也可以私聊我。
拖肥菌:
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波,是我学校的学长,现在已经因事故离开人世了。有幸花了4个多小时看了这部电影的导演剪辑版,压抑中带着对希望的追求和向往——人终究是改变的,如果没有别人为我们自己改变,那么我们自己就要去改变。改变不了的,怎么办,去满洲里看看大象吧,那里的大象会席地而坐,或许,走在去满洲里的路上,你就能听到大象的一声声长鸣。

【回复】胡波,之前了解过,高考考了很多次才考进北电,可见他真的是个很喜欢影视的人,这个人同样也很有想法。在大学期间拍过很多作品,他自己很喜欢的就是可以反应现实的文艺片,但是时代已经变了,人们喜欢看一些快节奏轻松的影片,也就是商业片,他的导师还是什么来着我记不清了,就让胡波涉猎商业片范畴,胡波本人也没办法,只能顺着别人的意思来,这就和他自身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和冲突。具体我也记不太清了,不被人理解,也和女友分手,最后拍成大象席地而坐,因为片长的问题,不给上映,非要胡波去剪,但是对于他来说,四个小时的电影没有一秒是废的,当然很多业内人士也不看好他的这部作品,可笑的是人家自缢了之后人们才重新审视这部影片,还获得了金马奖[怪我咯]
【回复】回复 @P1nkF1oyd- :别走艺考,都是泪。具体经历以后我打算写一部小说,或许会发到b站吧。我是艺考,但最后普通招考进的大学。整个高中用“挣扎”来形容也不为过
【回复】回复 @马桶下的一片海 :在这里不方便说。确实是,可能他太难了吧。
阿斯加基:
大概一些小孩,比如我,只有等到踏出校门的那一刻才会发现,被学校骗了,然后陷入迷茫,到底错的是这个世界还是我,中二就中二吧,我想回象牙塔去

【回复】我们的教育生产理想主义者,最后再由现实给粉碎,我们称之为成长。每当我回忆我所受的教育,都只有感到被欺骗的愤怒,至今无法释怀。
【回复】回复 @一头平近易人的偶像 :说的太好了,最残忍的就是给人希望又把希望毁掉,还不如一开始就告诉我真相。。。
【回复】我看过一篇漫画,有一个女孩因为自己的执念翻下了不可原谅的过错,从此成为了不断的生出了怪物孩子的母亲,并且用孩子供养着村庄饥饿的村民,内容暗喻着,世间最罪恶的事情,不是欲求,是生育。 村民是欲求者,怪物孩子是欲求者,得不到满足就痛苦,因为这是他们的强迫他们活着的基因,所以他们为避免痛苦吃掉孩子 ,想要解决一切苦难,要控制基因,或者阻止那些伤害自己与别人的基因得到延续。
云端漫谈:
谢谢up愿意费力做这样一期长视频,解说《大象席地而坐》这部电影,我在网上看了两遍,去电影院看了一遍。这部电影是我最爱的电影之一,但是我从来不像喜欢其他电影那样推荐我任何朋友去看,生活已经很苦了,我希望我和我的朋友们,能在压抑的尘埃里再快乐一点。 真的是走投无路啊,每个人都会有觉得过不去的坎,虽然最后可能不知道怎么就过去了,虽然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那么回事。但是那种难过是真的,是抹不掉的。 是啊,多么矫情,“世界是一片荒原”,我们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不过是这荒原上的一抔尘土,风吹过,喜也散了,哀也散了。 有很多的感慨就不说了,人们的悲喜其实有时候是能够共通的。 我在林象文化的放映厅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后期制作人高一天先生也在场。现在的人越来越多的会以票房,以赚钱来衡量一部电影,也会说“如果电影都不赚钱谁来养活你的梦想”这样的质问。但是没人有错,世界也没错,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也感谢奋不顾身将自己剖开来凝成这样一个结晶的人们,也希望无论看没看过这部电影,喜不喜欢它的朋友们,都可以生活得再用力一点点,也许比你以为的极限再多一点点,明天就来了,大家都是这样的努力生活,人生路长,别抛下大家先走,咱们做个伴吧。

【回复】现实中,朋友们都知道这部,但是大家碰面很少讨论,我们的文化氛围里,苦难是难以拿上台面说的。我做节目的时候感觉很孤立,便立即在脑中回溯,想起曾经有个朋友,看这部电影时当着我的面流过泪。发完节目后我主动与这位朋友隔着几千公里聊了聊。 我想,我做这一期不知道能放多久的视频,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人们在熟人 面前无法释放苦难,那就得让人门知道,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实际是有人与你共同审视生活的。既然都是荒原,都是虚无,那就用虚无慰藉虚无 我脑子乱,就 这么多了
【回复】回复 @Applezjj :我去年十月份正赶上辞职,做了十四个小时的夜班火车从老家赶到北京看了林象的放映,然后晚上又坐了十四个小时回家[笑哭]
【回复】我也关注林象的电影点映,但大部分在北京那种大城市里,我这四五线小城市根本没有,希望有一天能够在电影院里看见完整版的大象。
Qoo李子园:
我看了两次,第一次实在受不了这么慢的节奏,第二次看到凌晨四点,最后一声象鸣热泪盈眶,我好像和故事的主人公一样看到了一丝希望。 这电影在我看来是向死而生,也许我天生比较乐观吧。那段时间过的很糟,人整天浑浑噩噩的。出身农村,电影中的校园霸凌,乡中恶霸多的很,在外公因癌症去世后,家里的外婆几个舅舅完全不管,还把自己离异的孩子扔给外婆带,完全靠我妈和几个姨接济。住在我家后面隔着好几家的一个老人住在老祠堂里,从来没看过他有亲戚,屋子里都是那种很臭的跌打损伤贴的膏药味,后来从外地学校回到老家就没见过他,也没听过有人提起他,不知道现在如何。 生活本来就是这么操蛋的,活着挺不容易的。 这部电影,总有人说是因为胡波之死而被高估,不过是揉捏造作,对世界充满了偏见。我想问问豆瓣的影评家是比第68届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华语电影、第55届台北金马奖的评委更厉害吗? 彭彭接受采访时说胡波导演说国外有很牛的长镜头片子叫鸟人,我们为什么不能拍一部。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部牛逼的长镜头电影,因为世界就是这么的操蛋。 我只是感到惋惜,胡波用了不到100万的预算,演员基本0片酬,拍出如此粗糙而优秀的作品真的是天才。可恨的是自己的心血却要被他人夺取,删减。这也许是压垮胡波最后的一根稻草,他用死捍卫了最后的署名权。在金马最佳剧情奖颁奖典礼上,我看见彭彭握住胡波妈妈的手时,热泪盈眶。胡波的心血没有白费,人们看见了那头大象。[大哭]

【回复】而这头大象却被人有意遮掩起来,只有少数人从缝隙中窥见了它[难过]
【回复】向死而生,英雄主义,这是我四个小时下来看到的东西
【回复】回复 @Qoo李子园 :我没有从影片中体会到这一点,我看到的是胡波把一个灰暗、糟烂和绝望的世界剖析出来并丢在了我面前。唯一的光亮也就只有片尾满洲里动物园传来的那一声穿透黑暗的嘶鸣。可在我看来,这声嘶鸣并不是在“回答”,是向我们“提问”。所以我个人认为他所表达的不是“向死而生的英雄主义”,而是对未来的茫然和向社会的诘问。 胡波确实是爱这个世界的,也因为爱的深所以伤的也深。
将离不归:
《大象席地而坐》,我在看了三遍这部电影后,买下了原著《大裂》,我好奇在原著故事里有没有更多的情节或是更多的象鸣,但是当我翻开《大裂》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这篇《大象席地而坐》只是这本短篇故事集里又短又残酷的其中一个故事罢了,这本书里还有着许多让我如鲠在喉的故事,导致我每次看完短短的一篇故事就要陷入一段时间的缓冲。 看完一次《大裂》这本书后,我再也没有翻开第二次,相比起电影里展现出的压抑,小说里更多的是绝望,我已经四年没有再碰过那本书,但我没有一刻忘掉过那句,“我们还要活多久?我们还要被伤害多久?”

【回复】回复 @最烦取名字3 :如果世界满是裂痕和缝隙,那就是笼子
【回复】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回复】回复 @布可思意 :一只鸡用尽全力冲破蛋壳,也还是出生在圈笼里,有的人低头看着那些渺小的生命编造唯心的鸡汤,有的人把那些渺小的生命抓出圈笼因为今天想喝鸡汤,说着他们好努力要向他们学习的是人,杀了他们吃肉喝汤的也是人,唯独没人救救他们
随机吃个福建人:
彭昱畅 零片酬出演的电影《大象席地而坐》

【回复】有啥好争论的,就现在演员的价格,3000和零片酬有啥区别
【回复】回复 @网易音乐人-失眠怪物 :没有哦,真的是零片酬,拜托了冰箱他自己说的第一次被一个导演那么重视,他愿意演,剧组管饭就行
【回复】回复 @网易音乐人-失眠怪物 :没有 那是网传的,你自个看看腾讯视频《拜托了冰箱》忘记是哪季了 反正是有彭彭那期的,何老师问他的,彭彭亲口澄清过 是零片酬出演的,拍电影那时很累但很开心。
AAA六个鸡翅:
彭彭真的很适合演这种片子。闪光少女,快把我哥带走,大象席地而坐都挺好的。这几年是不是没什么好剧本[微笑],感觉差点儿意思。被惊艳的那一次是和陶虹老师合作的末代皇后,他演的秃头溥仪真的有震慑到我。

【回复】他的资源说老实话不错的,接的都是一些质量片,能给自己带来口碑的那种,他现在走的也是演技实力派的路子,总不能让他接耽改或者流量剧吧,那玩意儿火,接了之后口碑没了呀,他现在算是电影咖,接那些不是降咖嘛。
【回复】他没有公司,个人工作室想接好资源总是难的
【回复】回复 @骞裳涉淇 :彭彭的成长也称的上传奇了,大有爽文男主的感觉。他自己看的清,还有二黄关照。人红是非多,做演员挺好的。
铅九:
“你能去任何地方,但到了就会发现,没什么不一样的。我告诉你,最好的状况就是你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那个地方,你想那边一定比这好,但你不能去。你不去,才能解决好这儿的问题。” 逃避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不想解决问题,我只是想逃避。

【回复】只想逃,你会面对更多问题,结果事与愿违
【回复】回复 @rookie的脚指甲 :可以,这也是能力的一种。挺厉害的
【回复】回复 @小刚帽儿 :但我可以都逃避啊
倦鸟不鸣:
大象席地而坐应该算我看的不多的文艺剧情片之一,它不像一些人拍文艺片那样追求表面质感,也不无病呻吟,剧情也要吸引人很多,一开始就展现了韦布的家庭,父亲顶着一只伤腿骂骂咧咧,一下子就能把观众注意力抓过来。 我也不觉得丧,看完反而能有点启发和力量。它确实展现了一个很操蛋的故事,很操蛋的一天,但是无论是最后的象鸣,还是老头说的那番话“你必须站在这儿,去把事情都解决”(看过有点时间了记不太清见谅)都是能给人以希望的。

【回复】回复 @栗li狸子 :您好,来晚了,能再求一下吗[大哭]
【回复】我也觉得不太丧,它只是血淋淋的把生活摊给我们看,即使我们没有经历过片中人一摸一样的生活,但这种情绪是相似的,让人很有共鸣。
【回复】回复 @栗li狸子 :想求!!!!
云度洛夫:
我和胡波在First有过一面之缘,和他聊过几句。也是因为他的事,我拍电影没有找过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家投资商,即使我拍不出来,回去用我学校那些老爷机拍,我也不会让别人对我的作品该怎么剪去指指点点。

【回复】其实王小帅也没错,公司要赚钱的,考虑片长,节奏和审查,如果想上映的话,,当然私人电影无所谓。
【回复】回复 @幽泉子 :因为想要挣钱。即使预想着不能赚钱,也要持着能少亏一点是一点的想法啊。何况,冷门片也有可能如隐入尘烟爆个小黑马啊。老板和导演立场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
【回复】回复 @乱中刀 :…这种文艺片上映了也赚不到钱,所以为什么非要剪?
狮子宿:
看这部电影而致郁的。生活早晚让你致郁。而看这部电影治愈自己了的。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负重前行。得到自己给自己的救赎。当恶性循环在你身上往复的时候。阻断它,就能等于反抗了生活,这个操蛋的世界。 感性远远没有理性对我们生活帮助大。

【回复】感性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谁,理性告诉我们要去做什么
【回复】回复 @SAF丨Joker :这不只是角度问题。是同理心,通感,愿不愿意,选不选择的问题。有人毁灭别人,有人毁灭自己。有人接受,有人反抗。有人感同身受,有人无病呻吟。有人装模作样,有人故作坚强。自己如何,只有自己知道。
骷髅大王:
凑合活着,虽然烦躁,但偶尔也有些零碎的幸福。我女儿那天,给了我一颗老师奖励的糖果

【回复】人没有念想就没了乐趣,就跟我侄女一样,虽然能买溜滑梯,但就是不买,每次不去玩得时候就想着去玩,可玩的时候几分钟就不想玩了。生活里哪有那么多乐趣,砥砺前向
【回复】回复 @骷髅大王 :虽然我还没有孩子 但我表哥的孩子我带过一段时间 皮的时候很头疼 但有时候真的很可爱 抱着她讲故事她突然往你嘴里塞一颗糖 很幸福的感觉
【回复】回复 @大剪辑师 :你可能未曾体会那些祖宗的惊人破坏力[笑哭]
清风吹拂而过:
谈一下母女的事情。 有人说母亲很负责了。 不管几个这么说的。希望你不要生小孩。因为你根本不适合抚养孩子。养育下一代不单单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和身心的培养和教导。如果这点你不清楚 真的不应该养育后代。母亲养女儿诚然是对生活上负责已经很辛苦不容易了。但这都不是忽视孩子精神和心理上需要你帮助的理由。 希望世上只注重物质满足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少。请多注重一点心里和精神上的培养。

【回复】楼层这两位发何不食肉糜我不太懂什么意思。如果指责我言辞过激我是接受的。但阴阳怪气之后希望也能从自身思索一下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或者自己现在不合格能不能去逐渐提高自己从而变成一个合格的父母。
【回复】回复 @清风吹拂而过 :你说的没错,但有的人生活已经累到根本没有精力关照孩子普通的身心健康,更别提和别人平等的物质需求。你能说出这种话那就是何不食肉糜,话没错,只是互联网让你们觉得大家过的都太好了。
【回复】回复 @昌年野人 :他没有说养育孩子要满足什么物质条件的问题。 他说的是,以此为戒。 在决定养育孩子之前, 如果生活条件捉襟见肘, 就先不要下这个决定养育孩子, 不要把一个新生命带到这样的生活里。
二手科学家:
文艺片嘛,拧巴是常态,至于导演的水平,不好说也不敢说,总之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而且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在讨论电影所讲的故事,只能说不重要,不管是电影本身还是在评论区侃侃而谈的人们,都不重要。

【回复】导演表达了他所表达的,其他的也就不重要了
【回复】就因为文艺片拧巴,我从来不看,一直没看也就没啥可说的,点进来就想知道知道电影叫啥名,听过。工作也挺累的,空闲时间能看点乐子就乐呵乐呵,本身每个打工人的生活,用艺术加工一下也是个片儿,然而大家伙本人,也没觉得有啥的,拧巴完了,再抖了开,该用用
【回复】是啊,以死明志不论是什么志,总是没问题的
Vimer超级酷:
不用总是用大人的口吻,一个成年人自以为很成熟的口吻对一些人去说教“你还是个小孩子,你能经历什么,你什么都不懂呢”各种这种话来嘲讽他们,大家都是人,每个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你成年了,你经历了社会的现实,那玩意儿很正常,因为你已经成年了,这些是你该经历的,可是怕就怕那些本来不应该发生在你这个年龄阶段的事情发生了,谁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线是什么,一个人究竟有多脆弱,也许你的一句你是个孩子,你还什么都不懂,你经历的这些我也经历过,你根本就没有看到社会的黑暗面什么什么的,其实只会让对方失去倾诉欲,所有人说出自己的经历的时候,都不渴望得到太多安慰,因为所有人在倾诉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那些安慰的话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他们只是想把事情说出来,听听就可以了,没必要站的那么高,谁安慰别人嘲讽别人的过往不是一套一套,到了自己呢,只想把绳子往头上一套,既然你都说了,他还是个孩子,那么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世界观和自己的那些所谓的成熟带给他人,去说这种话伤害别人呢.挺不理解的,别人跟你倾诉是信任你,说白了,现在为什么网络上交友这么发达,因为大家都不是特别想跟身边的人去倾诉这些吧,有时候跟陌生人交谈其实很轻松,安慰是这个时代的关系枢纽,大部分的关系也都是在互相安慰这个层次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老实当个倾听者就好,可以不爱但别伤害.

【回复】有独立思想是好事,难道要自己在悲催的生活里麻木了,对别人也没有倾诉欲了,整天抱以笑脸才是健康的吗,有时候并不是你喜欢那种生活,只是你可怜的习惯了,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比他们那些在网络上说自己如何如何的人更加难,更加怎么怎么样,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有些人选择说出来,有些人选择不说,听着看看就行了,没必要去抨击.
【回复】终于看到了符合我内心的一条,在读初中的时候,老师总是告诉我们出了社会是多么多么的难,你们现在的一切痛苦算不了什么,可我们还没有出社会,我们还没有经历那些,谁不是一步一步过来的,可老师总要把他所谓的社会痛苦、黑暗论强行套到我们身上
【回复】有时候大家只是想要一个情绪的出口,别把人逼得太死.
何不若:
家庭就像一个银行,你存进爱,收货的是更多的爱;存进戾气,收获的是更多的戾气。因此,无论工作有多难,生活有多不易,也请笑着回家,说不定收获的爱能帮你抵御这一切呢?[给心心]

【回复】我以前也是对生活充满着绝望,现在不会这么觉得了,我个人觉得环境是会改变一个人的想法的
【回复】谁帮你理财呢?家不是一个人的家,你心甘情愿往里存,另一边大手大脚出去败。无法互相理解,永远是个死结。
【回复】回复 @49759998410_bili :很难不赞同,前几个点赞最高的评论让我看的莫名其妙
爻:
十几岁的时候,人人都会“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思考是好事,不过或许可以再等等,等自己有足够高的视野,足够多的阅历,再看这部片子,会有新的体会的。不管是谁,大家都加油生活,不要陷入思想的泥潭里。

【回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真的是少年啊,你看看晚年受尽生活磨难的贝多芬,却哼起了欢乐颂
【回复】我本来想反驳你这句“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是看了你说的整段话,只想说 大家加油好好生活
【回复】回复 @-我爱数理化- :我是这么理解的 年轻人之所以会感叹自己现在过的不如意,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以后的生活要比现在好,他们还要为自己更好的未来去奋斗努力,倘若真的如贝多芬一样,古稀之年在床上苟延残喘,那反而会乐观起来,因为我快乐一天是一天,反正也没多少日子了,以后就算有什么大事也吓不到我

电影解说 国产电影 狗哥 彭昱畅 高分神作 章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