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科普】互联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糟糕!(中英字幕)

作者: 芝士科普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4-01-09 19:29:42 浏览:127733 次

【Kur科普】互联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糟糕!(中英字幕)

西行寺欧欧子:
以前上贴吧就是一个个小圈子,养鱼的和养鱼的交流,打游戏的和打游戏的交流,玩音乐的和玩音乐的交流,小部落冲突少,所以很和谐。当时贴吧也是最可靠的地方,只要你找到了相关贴吧,精品贴+大神的回复几乎能搞定一切需求。 后来贴吧搞了一出丢失数据,把精品贴全部弄丢了,拉了坨大的属于是,对小圈子简直是毁灭性打击,老精品贴大量丢失,然后就感觉贴吧越来越不可靠了。

【回复】其实还是人的问题,古早哪怕是帝吧这种人多眼杂的地方都很少动不动喷人全家,现在不说贴吧国内论坛里哪个不是动不动喷人查成分,其实就是有意识的去生成一个攻击人的条件
【回复】贴吧在故意激化矛盾,首页上全是搞对立的帖子,航吧和口吧,猫吧和MXZ吧,顺直吧和反同吧,还有素食吧之类纯引战的吧,这些吧的帖子天天都在首页推荐,拉黑都没用
【回复】贴吧纯自己作死,本来说是中文互联网第一社区都不夸张
kumon28:
突然发现一件吓人的事 亲近自然已经是逃避现实的手段了

【回复】老早就有了,陶渊明不就这么干
【回复】将现实与社会混为一谈了
啊啊po:
认真讨论的话,确实流行舆论都是网络的信息茧房加重了戾气,但是与网络相比,现实生活更加“信息茧房”一些。 那为什么网络上戾气更重更容易出现极端言论呢?作者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回答的不够清晰,有点模棱两可。 我私以为,网络上的戾气重,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倾向于记得极端的言论。大脑的选择性记忆和选择性强化使我们更关注极端言论,也更喜欢传播极端言论(无论是正向传播还是负面传播)。当然,戾气信息因此会获得更多流量和曝光,又反过来促进了传播。 另一方面原因是,人们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周围的影响,无论是真实生活还是网络。看多了网络极端言论或戾气的话,人们也跟着脱口而出也不是那么难了,是不是? 网络戾气是个综合现象,背后的成因非常非常多,我只提了和人们意识相关的两个因子,也算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吧。

【回复】信息茧房没有加重戾气,是信息茧房时不时被打破才加重了戾气,我已经在茧房里待好了,不出去就不会生气,看到不感兴趣的一定要点踩[doge]
【回复】信息茧房指的是只能看到相同或者相近的观点 从而在逻辑有一种正确的错觉。现实生活中只是获取信息没有网络世界这么快速大量 但不能称之为信息茧房
【回复】不是只记得极端的言论,你的发言里面从来没讨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而是表明的总结了他们都这样,所以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这种被“带着跑”的感觉,他们要工作,生活,而现代的生活节奏快,因此没有多少人有耐心或者多想一会,而是快速下结论,所以你要说什么最适合传播这种不全信息,那必然是短视频,时间短内容少,只要交代主要观点,不断烘托,忽略细节,又戛然而止,引起思考,但注意这里的思考是表明承认。[呲牙][支持]
瓦斯储量不足:
这就不得不提微博了,平等的给你推送每一坨史

【回复】回复 @脑社频道 :微博集知乎,b站,抖音,小红书,贴吧等百家之短,真的能见识到物种多样性,名副属实的答辨坑
【回复】回复 @脑社频道 : 半年没登号,关注里多了128个大v,鬼
【回复】回复 @脑社频道 :天天给你推送削蘸之类的鬼东西,想屏蔽还得交钱
string酱:
并不是信息茧房困住了人们,而是人们选择自己困在信息茧房里,因为天然的喜欢相似的观念。而我觉得网络让人越来越极端化,正是因为人们在互联网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太容易了,这些信息让自己三观进一步加强,更加没法接受相对的观念,如此恶性循环越来越极端

【回复】平台最喜欢吃的争议流量,不是人们想要的信息 政府对流量导向的监督有待加强
【回复】和我想的一样,并且一般越能细分用户群体的论坛,信息茧房和戾气就越重
【回复】也未必,信息茧房也可以用来筛选信息和明确目的,没有人知道那些飞速接近你的破碎的信息是生字,某种营销手段还是单纯因为比较炸裂所以更容易接近你,视角总会有偏差 既然这些破碎的信息那么容易入脑,既然有色眼镜的其中一类就是片面的真相,为了不让自己被当枪使,主动筛选信息又有什么问题呢?破碎的信息很好获取完整的却未必,光一个联合国直播不在B站找的话有成千上万被裁成一段段发出来的在堵塞你的搜索结果
劈鱼摸瓜:
这就是为什么涩涩东西评论都很友善,因为相似性[doge]

【回复】回复 @钟莉莉呀 :感觉不如反黑人跑到黑人本子下反的那群
【回复】。。之前在原神本子下边见过op舟处对线
【回复】福瑞、牛头人、纯爱[滑稽]你能把它们放一起?
M1stIetoe:
没问题,我在网络上也非常的toxic。这个视频让我清醒了,确实应该更好地反省自己的言论及行为的合理性。意识到自己错不难,但是那种看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内容时产生的愤怒和仇恨言论确实很难克制,特别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大家都非常的具有攻击性,确实需要反省。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下,不同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对方是你的头号仇敌,相反对方在现实中可能能成为你的知己。就像我和我的朋友一个喜欢可口和一个喜欢百事,这不影响我们成为好朋友。但如果让我在网络上逮到他了,那我们可能会希望对方4

【回复】说句丧气话,当我试图让自己变得更理性,不再那么情绪的看待网路时,总是会在一天之后彻底忘却这个道理,然后被某个评论和回复突然点燃怒火,紧接着再次陷入仇恨之中,无法脱离,除非彻底放弃互联网,但这不可能,真的很恐怖
【回复】确实,感觉随着我自己网龄逐渐增大,对互联网这东西的评价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散播到网上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维逻辑制造了更多的敏感点,有的时候我可能觉得我并没有在话语中攻击他人,没有使用辱骂性的词汇或是贬低别人,但别人就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攻击,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我建议……”,然后提出不同的观点,但有时别人就会觉得我在对他指手画脚,在贬低他的知识或者是本人,他没有错,他确实感到自己受到了攻击,我也没有错,我只是在讲述自己的观点。但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想要在辩论中坚持自己观点的绝对正确性,想要在争论中赢过别人。难以意识到自己或许可以不用在意别人的评论,亦或自己的观点不一定正确,在这一点上,互联网对人思维的改造真的能堪称毒药。 还有一点,我觉得有点病态的是不知何时开始流行查别人的成分,现实里边我们能从更多的方面去观察一个人,但互联网不会提供这样的帮助,我们都只能用狭隘的视野去给别人下一个定义或是评判,但人怎么能被局限在几个标签里呢。也许这个人刚在回复里骂我有病,并拉黑我,只因为我讨论的时候语气比较直白,我当然可以恨他,但当我点进他的主页,我也许会看到他在某一件事情上跟我持有相同的看法,他或许跟我关注了一样的up主,也可能跟我追一样的美漫。我一直感觉,当人们互相之间发现更多的共同点时,对彼此的容忍度也会增大。
【回复】还有一点就是言者无意却会伤人,这种事也很难说是谁的错
正太len:
我就知道连这个视频底下也会有视频内提到的内容

【回复】我这里推了出生之家,主打的就是平等的歧视每一个刻板印象
【回复】我这里底下推的是中g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回复】我这下面主要是kur科普和二次元,杂谈之类
一个普通的无产阶级:
网络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又或者是现实的另一面。你觉得网络上很荒诞,是因为现实不仅荒诞,而且无处发泄。

AI视频小助理:
一、社交媒体使人们更极端,更少同理心,因为人们只看到自己团队的观点,而忽略了其他团队的观点。过滤器气泡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而非在线。 00:01 - 近半数美国人预计未来几年将爆发内战,五分之一的人认为政治暴力是合理的。 00:51 - 社交媒体算法会给你他们认为你想要的,让你只看到与你观点一致的信息。 02:34 - 社会孤立或排斥感觉如此可怕,因为它实际上威胁到生命,需要我们合作。 二、人类大脑在处理分歧和冲突时的机制,以及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对这种机制的影响。分歧和冲突可以创造新的美好事物,但也需要社会粘合剂来维系社会。 03:02 - 我们的大脑喜欢与我们相似的东西,以保持团结 03:41 - 分歧和紧张关系可以创造新的美好事物,我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总是在演变 05:37 - 参与驱动的社交互联网让情况变得更糟,因为最吸引人的情感是生气 三、社交媒体对人们大脑的影响,以及它所导致的观点分歧和极端化。我们需要找到适合我们大脑能够容忍的模型,如前社交媒体互联网。 06:01 - 社交媒体放大极端观点,导致分歧和团队思维 06:22 - 网络两极分化,生活方式选择和身份认同被简化和扭曲 08:12 - 旧的互联网更分裂,需要适应信息时代,找到适合大脑的模式 四、人们应该回到较小的在线社区,以减少社交分类,并通过地面新闻网站了解不同角度的新闻报道,以避免被政治偏见所影响。 09:00 - 减少社交分类的解决方案是回到较小的在线社区 09:19 - 地面新闻试图让新闻偏见更加透明,提供批判性思考工具 10:54 - 地面新闻概要展示被政治光谱一方大量覆盖的新故事,被对方忽视,需要查看全貌 --本内容由AI视频小助理生成,关注解锁AI助理,由@阳光的影seven 召唤发送

羊羊迪:
只能说是很浅、很粗糙的讨论了一下,这个课题深挖的话可不是一个十几分钟的视频能说清楚的。

【回复】回复 @上杉姐yyds :我只是说麻雀小,没说它不能飞。
【回复】原因,发展,解决方法,该有的都有了
【回复】回复 @上杉姐yyds :远远,远远不够建议看娱乐至死
银翼杀手x:
所以还是小圈子抱团好,现在上网各种观点很容易看得焦虑

【回复】是找认同的,不是找分歧吵架的,争论只能作为一点点缀
orange城:
最近看了《外交风云》,有一段讲万隆会议的。参加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几个,本来美国拉着一群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进行孤立,但周总理与一众国家“求同存异”反而把想胡搅蛮缠的美国孤立了起来。 我觉得互联网上也是相同的,每个人带着不同的利益不同的价值观,但能好好讨论就好好讨论。讨论着发现是胡搅蛮缠找乐子的就不用理他了。

【回复】但是这是很难的,毕竟人类的好胜心通常是很重的,不吵出一个胜利结果很多人都不会满意
【回复】回复 @萩野小唄 :是的,好胜心。即便胜利没有带来任何利益,我们仍然不愿意投降
兰芝节哀五串串门:
在互联网上可以无成本地进行语言攻击,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做出这样的选择

【回复】实名制让语言攻击变得有成本. 但它的性质是让底层互害的手段. 这对人类社群伤害更大. 但有的社群已经996了, 这又有什么呢[呲牙]
【回复】回复 @WadeHill :未来,互联网会制造更多固守己见,愚蠢,攻击性侵略性强的脑子
【回复】不,网上不让语言攻击悠太人
羽衣墨蓝:
因为确实比以前糟啊,而且是越来越糟。

【回复】错误的,以前的网上一样屎,到处都是esu大战,开盒成本低的要死
【回复】回复 @视锥废忘录 :正确的,网络一直都很💩只是现在传播的更快了,算法也更愿意推抽象的东西,电子设备也便宜了,现在上网确实可以见证生物多样性
南宮凜子:
民粹到底是人自己的选择还是政府的干预呢 我的建议是坏逼们干的事不要老是反思自己的问题

【回复】环境影响人,人再作用于环境进而影响他人,确实会有人自发选择并传播民粹,不过改造舆论环境来促进思想转变这一点由后者操作起来要高效的多,也系统化得多
【回复】政府控制不了的舆情才会被冠以民粹的帽子啊,政府控制的了就会叫民意了。 为啥你会觉得政府会支持自己控制不了的舆情啊
【回复】民粹是种现象,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自知
片游良:
认知偏误群体版,网络只是加速了其过程,现实也一样,只不过当面交流避免了难听的语言冲突。什么是认知偏误?你以为的人类:1、对现实进行观察总结得出结论 2、与旧结论对比,如相同,巩固之,如不同,更新之。实际上的人类:1、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潜意识排除一切反面论据。2、对不认同自己意见的人感到恼怒,并加入志同道合的社区将意见冲突升格为群体对立。

科学 科普 健康 天文 自然 生物 生命 英语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