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完这张中国弓,国外知名弓评人打出满分,称评测是一种享受

作者: 持续影视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5-17 11:13:32 浏览:418968 次

测完这张中国弓,国外知名弓评人打出满分,称评测是一种享受

Liuxudong926:
这要是古董可就值钱了。 想起以前看介绍了不起的匠人时介绍新疆还有一位大爷制作弓很厉害!他们祖上被乾隆皇帝下令搬到新疆定居,他们全是制造弓的匠人。现在没有多少人在世,即使有活着的也很多放弃这手艺了。只有大爷还在坚持做弓,按照他说的:“除了做弓,其他的我也不会做。老伴儿有病了需要钱,做弓还能换些钱。” 据说其他人对大爷做的弓评价很高,据说大爷他做的弓保用20年。 也有人说:“大爷你的弓就是因为保用20年所以你收入才少。” 可是大爷回答:“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不能丢。” 不知道这位大爷现在还在世吗……

【回复】传统复合弓能尴尬就在于,上限很高,但下线也很低。同样的材料,可能做出的弓威力极大,又或者还不如单体弓,这完全取决于制弓的匠人,这样的匠人可都是宝啊。
【回复】回复 @持续影视 :是啊不知道那位大爷还在世吗。 以前看日本匠人觉得很了不起,后来看介绍国内很多匠人手艺不比日本差,就是大多生活过的不易……
【回复】这大爷是个实在人,角弓用二十年是正常的,那些才几年寿命的要么是极端压榨性能的,要么就是选材做工很拉,匠人就该遵守底线,不败自己和手艺的名声
骑兵元帅内伊:
现在这种弓箭越来越少了。都玩纤维片去了[笑哭]

【回复】古代人要是能有便宜的纤维片,他们也不传统
【回复】便宜呀,作一把上好清弓竹胎就要用山上背阴生长的竹子并且还得阴干至少两年,然后别的水牛角牛筋啥的材料加工艺,成本高
【回复】咋了,纤维片不好么,要是往上400年,估计那时候要是能制造纤维片弓,估计嘴能笑歪,一人一把弓,临阵三发,估计都能把对面吓死。古代弓手一般都是精锐,没力气开不了弓,弓的制造时间又长,明朝为何发展火器,不就是相对其他兵种来说等于速成啊。而且现代工业弓不惧天气影响,不怕弓弦和弓臂的变形,简直是神器好不好。机械复合弓更不用说,体积小,蓄力大,开弓力量需求小。
ufc砖家:
我对冷兵器远程类也是痴迷,我不喜欢刀这些东西,但是就喜欢弓箭类的,我中学时自己做管箭,箭扎手上了,把血擦了继续研究,做好后粘的都是血,我当年看德国光头大叔弹弓炮,自己也做一个小号的,一人高,打鹅卵石,可以打大几十米,后来在上海,没办法玩了,去年夏天跟表弟在上海顾村公园看见射箭,但是太贵了,骑车去吴淞口射箭,射了一下午,肩膀都疼,还是愿意继续玩,我感觉有时候弓箭弩这些东西,比枪有意思。

【回复】你可以买迪卡侬那种搋子箭,伤不到人,或者不戴箭头插一个废纸球大点的,找山上没人地方玩儿,不会伤人也不会出事儿
【回复】回复 @bagulaku : 他说的枪有么有可能是手枪的枪
【回复】回复 @ufc砖家 :成熟的碳箭比较安全,你也可以自己买个靶子买个靶架买个挡箭布,自己找片没人的空地打,注意安全就好
Marco_马氪:
冷知识:清朝的弓和刀都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可惜时代变了[doge]

c你还好么:
央视有个节目说…清的冷兵器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也是世界的巅峰…可惜世界已经变了

【回复】回复 @StewartZ :神tm清火器比明低
【回复】回复 @StewartZ :清乾隆和乾隆以后火器装备率很高的,反而不敢白刃战了
【回复】就和二战末期那一票末日螺旋桨一样吧,本身已经是螺旋桨战斗机巅峰,但是顶不住喷气时代了
-令尹-:
传统文化需要被人使用才能不断发展进步,放在博物馆里注定消亡

【回复】回复 @可汗世界第一可爱 : 夸夸其谈的人很多,曾遇到过吹嘘日本刀的,叫嚣日本刀的弧度设计,是从唐刀基础上改良而来。恰好看过一个日本纪录片,里面日本传统刀匠亲口说过,日本刀只所以有弧度,是因为唐刀的包钢锻造工艺没有参透,刀身一冷却就会变弯,而且弯曲弧度几乎不可控。 很多中国人比日本人还“尊重”日本的传统工艺,就象很多中国人比美国人还爱美国一样。[笑哭]
【回复】说这么说,现实里不还是大部分人聊弓时夸夸其谈,实际上弓都没摸过么[热]
【回复】回复 @可汗世界第一可爱 :nnd,前天遇到一堆说传统弓用磅就是***的nt,一问说可以调弓弦调到斤的整数用斤,md
skywalkerben:
題外話,岳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是什麼概念,相比這清弓是高還是低了?

【回复】神力,南宋初一斤约625克换算,约187公斤412磅,一气拉开10张这样的弓[呲牙]。
【回复】第一,古代一斤和现在不一样,差很多。第二,能开硬弓和能用硬弓射箭是两个概念。有一种强弓不是用来射箭的,纯粹是为了锻炼力量和测试力气的。古代考武状元就有一个开硬弓的项目,但是这个开硬弓的项目又是和射箭项目分开的,就是纯粹的比力气。岳飞的这种就是。。。
【回复】我记得是有种单纯的力弓,就是用来测试力量的,本身作为弓的性能很差。
普通普通寻常:
一磅一焦耳都没有[doge]梁志百磅清战弓,一磅一克箭,换1.3焦耳[doge]

【回复】回复 @bigxujing :现在弓圈都说磅,说多少力没几个懂
【回复】清战弓都是80磅起步,这个磅数小
【回复】回复 @bigxujing :有没有可能磅只是个重量单位,可以互相换算[doge]
我想起名啦随便起个名:
对于一个喜欢某个物品并且测试那个物品的质量就是自己的工作的人来说,碰到合适较好的物品真的就是一种享受,你可以理解成一个喜欢刀剑的人,或者是枪械的人,得到了一个全面都非常符合自己喜好,手感什么都感觉是最好的感觉一,就像是玩到了一款非常不错的游戏一样,又或者是看到了非常好看的电影,再来一个比喻,直接点的那就是喜欢喝酒的人,喝到了从未品尝过的美酒

【回复】就跟你找一堆棍子终于找到一个顺手的了[妙啊]
【回复】回复 @五叶先生 : 然后家乡的油菜花就老遭殃了[doge]
【回复】回复 @月下人儿 :[可爱小黄豆_亲亲]
待到秋来百花香:
这里说下中国也是有用单体长弓的,尤其是唐朝期间,步弓大多都是长弓,《唐六典》:长弓以桑柘,步兵用之;角弓以筋角,骑兵用之;稍弓,短弓也,利于近射。唐朝壁画上,诸如长乐公主墓中壁画的仪卫图中,那些挂载人物腰间袋子里(实际上是弓韬)两头细中间扁扁的就是下了弦的单体长弓。 某个楼里说中国人智商不行玩单体弓的不要疯起来连自己祖宗都骂了。[嫌弃]

【回复】回复 @欢乐的小逗比 :那是因为宋朝玩弩去了
【回复】回复 @欢乐的小逗比 : 宋朝就算是角弓成为主流也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宋朝不用单体弓,就连清明上河图里的弓铺都是画的单体弓。就算唐以后中国无论军方和民间都弃用单体弓也不妨碍中国古代用单体弓这个事实。[微笑][微笑][微笑]
【回复】回复 @待到秋来百花香 :宋朝只是喜欢用弩又不是抛弃了弓,宋朝军用的4种弓都是复合弓,哪怕寒颤到用麻做筋都不用单体弓[吃瓜]
天上松:
正常人:这把弓箭绝了 某些人:1.8焦耳!

【回复】他们怕是连规定都不知道就只知道1.8焦了
葛欢关:
40磅,比起清代打仗用的战弓磅数低很多的

【回复】我玩传统弓11年,40磅,对于常年训练的人还是有些软,但是没练过的还是玩着有些吃力的,弹幕有些牛皮吹的太大了,40磅的弓开满,能坚持三五秒钟不抖的我高低给你呱唧呱唧,我们圈子里那些大佬平时聚一起都贼能装,七八十磅打底,一个比一个狠,但是碰到比赛的时候,这帮老六没有人用大磅数的,都是30磅左右招呼,毕竟又稳又准[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乾隆实录》:“省会八营弁兵。应教习硬弓。自五六力以至十二力。至各省兵丁弓力。能挽五六力以上者。不过十之二三。其余多系二三四力。未免过于软弱。无资实用。亦应习挽五力以上。方为适中” 这下到了乾隆时期,满旗一大票人只能开20-30磅,以及40-50磅的了
【回复】女真族是靠射猎为生的,比游牧的蒙古族过的还惨,能不能吃饱饭就看这玩意能不能一发干死老虎了[笑哭]
KEKED0314:
原来清弓那么好用,难怪清军舍不得放弃一直用到对抗八国联军。

【回复】硬弓重箭,近距离威力大,不比火枪差,蓄能可怕,传统弓的顶峰了。
炒面多放辣辣:
之前去沈阳故宫看到过,真的吓人,贼大一张弓挂在墙上

评测 弓箭 国外 清弓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