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我把南部治理的很好,你怎么也不回来看一眼"

作者: 鸿鳕剪辑分类: 影视剪辑 发布时间: 2023-05-17 18:10:00 浏览:357652 次

我真惨真的:
被擒的时候老不服了,丞相走的时候哭的老惨了

【回复】一定要以当事人以及那个时代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是入侵者,孟获是他们的民族英雄们。但最终,诸葛亮用自己的德行仁义征服了他们。至今云南许多部落都称诸葛亮为阿祖。这是绝无仅有的。
【回复】回复 @美味得蟹黄堡 :又查了查,好像又不是他弟。好像是别的小首领。总之梦幻到死都没有造反。
【回复】回复 @意恐离别时 :诸葛亮不是入侵者,孟获造反,诸葛亮平定就像伏波将军当年做的一样,只是丞相用自己的能力和人格魅力彻底安定了西南的民心,而且东汉时候这地方就是汉朝的了
叶落满城伤:
冷知识:清朝求援的时候去南蛮部族就是拿着诸葛亮的誓言

【回复】我记得是这样的,当时英军入侵云南一带,那里的百姓是以守住对诸葛丞相的诺言为信念而自发英勇抗击英军。朝廷有没有拿这个旗号求援不知道,但是当地百姓世代铭记诸葛丞相确实是真的。
【回复】回复 @不知人面何处去 :有呀,后来西南地区抗击龙虾兵入侵也用了阿祖即诸葛亮的旗号
【回复】我记得外国人去南中传教,当地人就信诸葛亮,传教的直接说诸葛亮是耶稣的弟弟,来骗那些人[doge]。
生于世界之神:
冷芝士:七擒七纵孟获不是《三国演义》创造的,七擒七纵孟获是《汉晋春秋》、《滇元纪略》记载的,罗贯中出生一千多年前就有七擒七纵孟获了[脱单doge][脱单doge][脱单doge][脱单doge]

【回复】回复 @愚者-不愚 :《蜀志》曰:诸葛孔明率众定南夷,擒夷帅孟获,七纵七擒。获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汉晋春秋》曰: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胡、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知定易胜耳。"亮纵使更战,七纵七擒。 懂哥,看下史料[doge]
【回复】七擒七纵的真假至今存疑。首先正史《三国志》中通篇没有出现孟获之名,而东晋时期记录我国西南地区人文地理的《华阳国志》中又写到孟获官至御史中丞,这可不是蛮夷能当的官。同样《滇元纪略》记载的地区大多在今云南西部一带,四个月的时间丞相如果要去那七擒孟获,有点太扯了。
【回复】回复 @愚者-不愚 :我问你什么叫蜀志?三国志被合起来之前,都是以魏志,蜀志,吴志来流传的。
云顶神之奕手:
德才兼备,真正的把蛮王孟获给打服了,七擒而不杀,这个恩,得记一辈子

【回复】何止一辈子,整个佤族记了一千七百多年,至此南中归汉,孟获一句:“南人永不复反”佤族世代为国戍边一千七百多年,历朝历代从未发生过一次叛乱。
墨染青衣呢:
七纵之恩相当于救了你七条命啊,就孟获这种情况,要是换曹老板处理,第一次抓到嘴硬直接砍了,南蛮要是还想造反,曹老板直接拆迁。

【回复】回复 @在下钱日天 :古代人口迁移就是路上随机枪毙,饿死渴死病死热死冻死,随机死法一应俱全。
【回复】回复 @在下钱日天 :要不然当年百姓都愿意跟着刘备跑啊,曹老板屠过徐州,专业拆迁,后面汉中张鲁投降,汉中也来了波大拆迁。
【回复】曹老板,那种做法真的太狠,强制拆迁加人口迁移。
-212276-:
我乃五溪蛮王,威震数郡,好不威武! 丞相助我!

【回复】串了,五溪蛮王是沙摩柯,大致是湘西贵州的人,孟获是云南的
【回复】回复 @鲁鲁聊史 :不看三国的人哪能区分五溪蛮和南蛮[doge]
【回复】这时候沙摩柯早早就死在了刘备征讨东吴的大战了。蜀汉中坚力量也在那一战消耗殆尽。[笑哭]虽然是陆家后人(不知道是不是陆逊那一支)但我还是略感惆怅。要是没那一战蜀汉或许再一次复汉了就如同刘秀复汉那般
参商难遇:
班洪事件可以搜下,他们遵守与丞相的契约一千七百多年。。

【回复】我帮你补全一下! 清末,英国殖民缅甸,窥探我国云南边境丰富的银矿,于是展开土地掠夺,当地佤族人民联合十几个部落抵抗,写下此文强烈表明这里从诸葛亮时期,就是我国领土,受诸葛亮之命时代固守至此。注:文内的阿公阿祖就是指诸葛亮。「班洪抗英」 《作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 自昔远祖,世授中国抚绥,固守边疆,迄今数百年,世及弗替;不但载诸史册,即现尚存历朝颁给印信,可资凭证......自古我阿公阿祖相传,世世守之,而我卡佤山为中国领土。 告我同胞,尤念我佤山,地处中国极西南境,半壁山河,其关系于祖国之国防者,岂浅鲜哉!云贵川康,息息相通,唇忘齿寒之祸,岌岌可危,此我同胞所当留意之! 佤山银矿之富,曾大利于中国,今已闻于全世界;英帝凯觎已久,乘我国家多故,竟然引兵越界筑营房于炉房山,赶筑马路,以便交通,其为永远占据之野心,已大白于世矣。 敝王等,处此待遇,早夕思筹,废寝忘餐,已集众剽牛,拭泪商议,断指发誓,曰:吾佤山,虽地瘠民贫,亦有数千里之地,数十万户之民,居天然之险,恃果敢之勇,宁血流成河,断不作英帝国之奴隶,即剩一枪一弩一银一妇一孺,头颅可碎,此心不渝。
【回复】回复 @土地公公丶GG :云南当地佤族的称谓就是这样,他们当时的居住地都叫孔明山,供奉的本主庙牌位上也有阿祖阿公诸葛亮的说法
【回复】回复 @土地公公丶GG :当地的傣族直接尊称是孔明老爹,傈僳族则认为自己的祖先是诸葛亮做法活过来的泥人,当地确实相当信仰诸葛亮了
诸葛呼吸:
其实三国有很多疑问🙂,蜀国有难孟获并没有出兵救援,一部分其实他是降丞相而非蜀

【回复】回复 @会Rap的王司徒 :当蜀国有难的时候,孟获即使不死,也都七八十岁了,在南蛮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估计都远不如从前了吧。并且这么大岁数了也不好再上战场。不过我大概率倾向是孟获应该是死了。
【回复】远啊,北伐的后方力量是调动全国的,云南当然算在里面了,孟获留守南方不可能亲自带兵上去干吧
【回复】回复 @诸葛呼吸 :对吗,孟获既然服了那就让他镇守南方,带走他估计三年不出又有人反。就三国演义的设定来说孟获连败七次每次都有人愿意跟他,他的地位绝对是南人认可的,而且诸葛亮把其他洞主国主全杀的差不多了,不让头羊去带队羊群自己也会出现新的头羊,所以北伐只能薅南方的羊毛让他们出钱出补给,让调兵就是胡扯了
邦比爱塔芭斯塔拜茵:
后世云南拼死守土,一寸不让。就是阿祖(祖先),阿公(诸葛公)的诺言。这个誓言云南人受了1300多年

【回复】难怪川滇对外战争打得都这么猛[脱单doge][脱单doge]
【回复】回复 @ouzhu :必须的呀,有事儿摇他们没错[打call][大笑]
我爱是就读着倒:
纵观三国七进七出只有子龙阿斗还有南王了

【回复】回复 @法皇萝莉 :说演义的时候拿着正史装逼浇冷水,说正史的时候拿着演义不懂装懂,这是最nc的一群人[吃瓜]
【回复】回复 @梦寻_千古醉 :有没有可能正史和演义混为一谈没必要[吃瓜]
透明思维生物:
汉朝就开始在云南设郡县和移民了,所以当地有很多汉或少数民族豪族,称为南中大姓。山高皇帝远,官员强龙不压地头蛇不说,自己还土皇帝一样搞世袭,但中央也只能靠他们来统治。诸葛亮面对的是豪族想搞事,所以只要搞定了首领,也就没事了。诸葛亮对云南的影响太深远了,很多地方都有他留下的传说,古时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城池,他的人格魅力与政治智慧就是可以影响那么久。

【回复】回复 @江左萌娘 :滇王在东汉初年没有记载,应该是被废了。
【回复】我记得好像云南那边叫滇王来着
账号已注销:
什么七擒七纵,明明是孟获于蜀军中七进七出,丞相出马也奈何不了他[doge]

拉风的赞:
后期蜀国实在是人才少,甚至姜维还是从别人那里弄来的[大哭]

【回复】刘老板夷陵一役把亲手带起来新生代中生代葬送了,很多新生代刚出名字,没来得及发光发热就死了。张南冯习,程畿,傅佥父子。刘老板本想拿矿养将跟艹老板比比高低,,夷陵一火烧没了,,
【回复】回复 @山与海思卿 :傅佥是姜维北伐的新生代力量,夷陵并没有死
【回复】回复 @山与海思卿 :夷陵太惨了,先主豪赌,赢了南北划江对峙,输了龟缩蜀中。
炒柿粒猫猫:
能在军中七进七出的赵云,张辽都是想当炸裂的大将,但有那个似我这般在蜀军大帐中还能七进七出[doge]

诸葛亮 三国演义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