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化蝶只是后人编的故事,她被困着,困了一辈子 ”

作者: 春风又一浪分类: 影视剪辑 发布时间: 2022-04-01 11:30:00 浏览:298576 次

【梁祝】“化蝶只是后人编的故事,她被困着,困了一辈子 ”

好椰1018:
那些在这扯柴米油盐的,不知道有没有看过原片,徐老怪把他俩相爱的故事背景改成梁山伯家里是没落士族,后来科考考上县令之后再去提亲的用意你们不明白吗?他就是想强调,祝英台和梁山伯如果抛去家族势力,其实两人的起点是一样的,他俩是一个世界的人,祝英台哪怕嫁给梁山伯也是不会为生活发愁的,徐老怪想讲的门第之差,抨击的是祝英台她爹娘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的虚伪,电影她爹妈根本不是为了女儿的生计考虑反对这门亲事,而是想把他们的女儿当联姻工具来巩固他们士族派系的权力,至于对面的人爱不爱祝英台,女儿过得会不会幸福他们根本不在乎,故事背景胡人都把他们打的赶过江了他们仍然在盘算着自己的乌纱帽,为了衬托出这种虚伪和无能的士族权力争斗,徐克甚至根本都不拍马文才这个角色,因为马文才是谁根本不重要,梁祝的悲剧在于这个他俩都想要抗争这虚伪的官场,都想要靠自己的才华和双手打造出一个自由的世界,这两人根本不是恋爱脑,梁山伯难道没有报国之志?他在上学的时候士族子弟全在摸鱼玩乐,只有他发着高烧还在点灯夜读,后面是靠自己当上县令才去提的亲,祝英台想要的也不是爱情,从电影一开始她娘问她如果前面的路走不通了怎么办?她把面前的阻挡物挪开继续往前走,她要的是不被当工具利用的人生,只要她爹为她的幸福稍微考虑一下,都不会把她心爱的人打得半死,更不会在她流出血泪之后仍然让下人把她抬进婚轿,生在这样的大门大户,谁能说不是可悲?她的爹娘都是大厦将倾下自欺欺人的蝼蚁罢了

【回复】回复 @著名两条街 :看了你的评论,联想到鲁迅的铁屋论,醒的早的人真的好痛苦,尤其梁祝二人几乎很难反抗当时的世道,毕竟就是几百年后的现在,梁山伯也仍然受到不公,祝英台也仍然没有自由
【回复】就算不是电影版,马文才也就是个见色起意的纨绔,梁山伯则是前途光明的才子
【回复】我也在别的up里看过这评价,他们只是比别人醒得早。
salangkuaijiu:
拍的很好,造成梁祝悲剧的原因是大的社会环境,门阀阶层差距,竹门对竹门,朱门对朱门。

【回复】回复 @骊山阿房 :就是那个时代没有的推荐没有官职,又不是名士,没法读书,没法当官的,都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人家想当就当。
【回复】其实剧里梁山伯也是朱门,没落朱门
【回复】现在不一样吗,恐怕连同校机会都没有
阿黛尔的灿烂生活:
[藏狐][藏狐][藏狐]这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问题吗?这是下嫁的问题吗?我觉得有的人根本没看明白,这是应该遵循妇女的意志,让妇女有选择的权利啊,怎么就开始抨击门不当户不对了?

【回复】毕竟你拦得住裹小脚的拦不住裹小脑的[藏狐]
【回复】回复 @冰珊酱 :还真是,裹得比古人还封建,昨天看一跳古典舞的十一二岁小姑娘,跳的特别美,下面评论骂人家小姑娘风尘气,什么跳舞古代都是小妾跳的,做不了正室,我特喵的笑死,唐朝皇子公主还跳舞呢[微笑][微笑][微笑]
【回复】确实,女权不是告诉妇女同胞们该怎么做,而是让她们能随自己心意去做
邀夜逐星:
梁祝的故事之所以千百年来传唱不衰,是因为它不是单在讲恋爱脑的风月情爱,而是在披露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是歌颂梁祝两人的对于自由追求(包括婚恋自由、人格意志自由等等)的不屈意志!我之前看过一个戏曲区up主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为什么古时有很多歌颂爱情的作品,尤其是浓墨重彩的描绘了很多非常出挑的女性角色,是因为在当时压抑封闭的时代里,一个女性为了人性的自由、恋爱的自由,几乎是要付出自己的全部的!这跟现在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看到是当时有了觉醒意识(不管角色或人物自不自知)的人物为此付出的代价,拼搏的过程,而不是轻飘飘地说一句:哎呀他们都不懂柴米油盐,饿几天肚子就好了。

【回复】是的,而且从故事的内容来看,我觉得视角集中在女方身上,塑造她的坚持自我,敢于抗争,无论放在哪个年代“杀死那个觉醒的人”这样的主题永远不会过时
【回复】不仅仅是梁祝,人类千百年来看的戏曲歌舞很多这类题材,看戏时候感同身受。但是一放到现实还是重蹈覆辙。
【回复】而且梁祝的悲剧,从来都不是因为祝英台、梁山伯、马文才三个人,而是整个大时代
我去年买了表_____:
从小看梁祝读不到什么深层的含义都知道是两个相爱的人被家里人活生生拆散,没法在一起的悲剧,我只能从中看出无法自由恋爱,自由选择婚姻,祝英台被强迫用来联姻,违背了她的意愿,她就是个古代典型的用来联姻的“千金大小姐”,梁山伯也是个上进但是被活生生迫害死的有志青年,我以为这个故事够简单明了主题清晰了。。。。居然还有硬扯到柴米油盐上去的啊。。。。这是什么风向啊,小学老师有没有教过阅读理解,有没有强调过要抓文重点才能拿分???

【回复】那些人觉得自己是祝英台就会老实嫁给马文才当阔太,也不想想他们父母要是学祝母,他们嫁的就是村口50岁的秃头光棍。
【回复】回复 @bili6236847605 :包办婚姻伴随的就是强迫妇女,违背妇女的意愿,盲婚哑嫁,旱鸭子上架,是被迫害的,是不情愿的,有些人还裹着小脚,以为盲婚哑嫁还能天上掉下来一个甜宠小说里的如意郎君,一心一意只爱她,让她做阔太呢,实际上这种概率比中奖还难,绝大部分都是惨,这个视频下面让我真的感觉到了前段时间流行的那个“想穿越回民国做姨太太”的思想原来是真的,还真有这种人。。。
【回复】回复 @三石-z :说到底,你就是觉得自己被祝英台理智,比贾迎春聪明。你要是投胎千金大小姐,一定过得比她们好,嫁给有钱有权的丈夫做当家大奶奶、诰命夫人。她们过不好,是她们活该。祝你早日穿越成功
薇可特蕊:
对方再是如何的高门大户,你如果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嫁过去也不会有自由,一辈子受人摆布。那不是嫁,是卖是折磨。所以前人才反对包办婚姻,现在有些女的倒觉得包办是件好事,蠢不可言。

【回复】赞成!!!包办婚姻不等于安稳的后半生,望周知。可以选择不要爱情要面包,也可以选择要爱情不要面包,也可以都要。重点在于有选择权!!!反对包办婚姻是为了还男性女性选择权,怎么就阻碍追求面包了?
【回复】果然是现在生活的太幸福了,一群人开始赞同包办婚姻了,我不止一次看到说祝英台不嫁马文才、露丝不嫁给未婚夫都是眼瞎[无语]
【回复】绝了,现在杠精振振有词的样子是真以为众人皆醉独醒呢
1582cici:
徐克真的鬼才,从梁祝二人的感情去反抗世家的压迫,到结合到东晋时期混乱的时代背景,汉人的弱小去反抗胡人的压迫,主旨都是为了自由去争取。连个人姻缘都无法做主的时代,民族精神和尊严又怎么能维护了……

【回复】回复 @鹹魚這件事 :根本没有马文才,又或者人人都是马文才,只要封建的枷锁还在,祝英台也可以是马文才的“马文才”。
【回复】梁祝的故事本质上并不需要马文才出场及是谁
破晓黎明.:
梁山伯也有文采,已经超过大部分人了,没有锦衣玉食,但也不会愁吃穿,否则哪来的钱去求学,梁祝是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冲突,不是贫富之争

【回复】电影里他是靠自己考上了县令,不可能对亏了英台的吃穿用度的,顶多是用不到宫廷御赐那些奢侈品罢了,祝英台也不是追求那些东西的女孩
【回复】导演还特意给了梁山伯考取功名再提亲的镜头,这部电影不是说年轻人为了爱情反抗父母,他们只是想反抗不能选择的命运,而且剧里还提了祝英台母亲怒骂梁山伯,就算他不甘心,也得不到英台,愤怒也赶不走胡人,这是大厦将倾之时,渴望自救和自欺欺人间的较量,他们掌握着最后的力量却用在内斗上,是时代的悲哀
【回复】县令入不了氏族的眼,竟然说不是贫富之争……难道不是末流阶级尚且受到各种枷锁劈头压身,何况贫苦的底层阶级吧……
想被毛绒绒治愈:
只要女性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管她选了谁,这个故事总会在某个时间点成为悲剧的。 爱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自由、独立能力和和平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祝英台殉的不仅是梁山伯 ,也是那个被压迫被压抑,不能反抗,无力反抗的自己。跳下去的那一刻,她是去找了梁山伯,同时她也找到了全新的自己,化蝶联翩,自由自在
【回复】说的太好啦,选择的权利应在女性手中,为了这点, 千千万万的女性,前仆后继,不生不灭。
【回复】大环境不是她一个人能改变的。
月半禾几子:
有一说一,不投生在高门大户,可能都活不到想要恋爱的年纪,在那个社会环境里,还是能吃得饱饭才有精力为情所困,平民百姓都挣扎在温饱线,活着就行,不识风月。

【回复】回复 @我脑子有大坑 :我最不能接受的是电视剧里的王公贵族,在结局不好的时候来一句:悔不该生在帝王家,希望来生投生寻常百姓感受父母兄弟亲情。这句话太有不食肉糜的味儿了,每次看到这种话,我都想把手伸进电视里给编剧一个大逼兜[笑哭][笑哭]
【回复】找了半天,都在笑话的是你啊,哈哈哈[滑稽]
【回复】确实,电视剧里高门大户最大的烦恼就是爱情,根本不知道平民百姓最大的烦恼是饥饿[吃瓜]
一面面面有印花:
每次看到强调柴米油盐的…你觉得我们从封建走到现在那些坚持反抗的人没饿过肚子?死了的都这么多更何况是这些。

Smooky:
无论最后是何种结局,都该由我做选择,就算爱会变 可是我守住了自己

【回复】说的真好 无论日后如何 都应该自己的选择 他们争取的不过也仅仅是自己的选择 却不能如愿
【回复】是的,我爱钱我就嫁有钱人,我爱快乐我就嫁个幽默的人,我爱胖子我就嫁个胖子,我爱看脸我就嫁个帅哥。这就是选择权,而不是别人给我选,你就得嫁这个人! 男的也一样,梁山伯马文才也一样,也许没有人问过马文才是不是自愿娶祝英台。不管是谁,自由的选择权才是重点
谷雨格林寄:
梁祝为什么会扯上柴米油盐[辣眼睛]梁山伯设定上就是学习很好能有出息的人,换成莺莺传就是考上状元回来娶妻,但祝家父母就是要棒打鸳鸯,马文才原来的设定也就是纨绔子弟贪图美色,可不是小说里那种有钱有貌的深情种,他就是看中祝英台美色和家世,撇开电影版的不谈,梁山伯也是最优选啊,深情学霸和好色学渣,你选哪个?

家有闲豆:
梁山泊家里在普通人家看来可一点都不穷,毕竟那个时代背景真正能读的起书的,多少是有些背景和钱财,虽然读书没有习武花销大,可对一般人家来说还是很难吃得消的,只是比起祝英台家他家确实差了很多,可这不代表梁山泊就生活的很穷,他怎么说也当上了县令吃的官家饭,做官在清廉也不至于养不起祝英台,让祝英台没日子过,就是过得节俭些,可这节俭也是比普通百姓的日子好很多很多啊,否则真的穷的叮当响,那还有那么多人挤破脑袋想做官。

女衣罗:
说什么柴米油盐最愚不可及的不是觉得包办婚姻=富贵荣华,自由恋爱=饿肚子,而是自己把自己摆在了依附男人的位置,自认为不嫁个有钱男人就不能养活自己,自认为这辈子必须靠男人才能吃上饭[翻白眼]

【回复】放在现在我不觉得祝英台自己会过得差,哪怕我去当保姆,扫大街只要我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我就是自由的!!!!
【回复】自己躲在池塘久了就认为所有鱼都得等着人来投喂,你想放他,他还说外面的人那么脏,海那么咸,会死鱼的,鱼活不下去的。
【回复】有些人,天天抨击封建礼教,却巴不得有机会说句皇上吉祥
喜欢听故事的糯米团子:
这一版比较大气,现在拍的都专注于小情小爱了。

【回复】别的只告诉你过程,徐克告诉你原因。
料峭君:
我喜欢徐克这版,因为它并不围绕着三角恋展开,马文才是谁不重要,竹门对竹门朱门对朱门才是悲剧的根源,包办婚姻、阶级枷锁,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棒打鸳鸯的了,马文才是反派吗?不见得,因为没有马文才也会有张文才李文才王文才孙文才等任何姓氏的文才,马文才是谁不重要,马文才爱不爱祝英台也不重要,说不定马文才还有着他的心爱之人但桎梏于封建阶级背景不得不家里做主而向祝家提亲呢?如果是这样,那费了一场婚礼把人抬给梁山伯还落了个千古骂名他岂不是更惨?谁都觉得马文才是破坏者,其实这就是个表现封建吃人社会的工具人而已,他可能无辜,也可能不无辜,他可能认识祝英台,也可能不认识祝英台,他可能另外有爱人,也可能就是个单身的,他是什么样什么状态什么情况对女主感情如何都不是重点,都没必要表现,他只是一种符号、一个现象,甚至他这个人有没有名字也是不重要的,只需要有这么个人干了这么件事那就行了,甚至他是否是自愿干这事也完全不重要,包办婚姻、阶级分明,这种吃人的社会、令人绝望的制度才是此悲剧的内核。。

【回复】他爱不爱她不重要,她愿不愿意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有一个良辰吉日,马家的少爷娶了祝家的姑娘,马祝两家从此联了姻亲,而已。 只不过这场牵丝戏,两个傀儡新人,有一个不愿意当傀儡,想当人,所以这戏演砸了,而已。 一个傀儡没了,对另一个傀儡有影响,也没什么影响,如果另一个傀儡还不打算醒,那换个傀儡,那再演一次,照样风风光光,而已。
【回复】回覆 @有妫有卿 :没错,不过是一个傀儡有了意识所以戏砸了而已,缺了个傀儡那只要换过一个就好了。。
【回复】门当户对没错,因为门当户对认知和习惯差距不会太大,婚后冲突也小,但是也必须尊重个人的选择,这版突出的并不是门当户对,因为梁山伯家世并不比祝家差,只是没落了,没祝家有钱,而且梁山伯他还考上官了,绝对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但是祝家殴打梁山伯,逼英台嫁到马家,不是什么所谓门当户对,而是用女儿去当资本,攀附更大的权贵。所以就算没有马文才,也会有朱文才,王文才。古代无论何时,女性不过是工具而已。
vic128:
小时候的阴影啊 地裂开了吃了人又合上了[囧]

【回复】其实这版感觉更偏向地震了坟塌下去的感觉,其他电视剧版的才离谱,水泥坟包自己裂了发出金光,那才吓人
【回复】回复 @麓野在江 :你讲的是何润东董洁版的吗[笑哭][笑哭]
【回复】其实还好啦,长大之后那一块和流血泪那一块其实是我哭的最惨也是最震撼的地方

混剪 剪辑 影视剪影 电影剪辑 影视剪辑 电影 传统文化在哪里 跟着UP主创作吧(第三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