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冰块放进油中后发生了。。。

作者: OneCr6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16-10-18 00:18:04 浏览:1619718 次

把冰块放进油中后发生了。。。

樱残笑:
在首页刷到了六年前的视频。六年前就已经开始吵吵闹闹了吗?[tv_目瞪口呆]

【回复】只是因为六年前没有这种不完整标题,哔站应该是一个同好会性质的,而不是类似于优酷之类的。因此他们歧义的点在于标题党的定义。但是哔站现在潜移默化下都已经认可了这种标题了,就如同恰饭一样,以前是绝对不可以的,而现在。。。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出哔站为什么说是变味了
【回复】回复 @中二台 :16年已经是开放了的,14年-15年是最热闹但舒适的时候,16年到顶峰同时也风气直下。
【回复】回复 @碳制taimo :记得17年那会儿标题前都要加【xx】,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了,现在标题越能吸引人越好
Flaunder:
冰块温度低,与常温的油放在一起自然会融化,于是这块冰密度会在0.91-0.95之间浮动(因为水量过小所以密度不会太大)。油的密度应该是0.92左右,融化的0℃水密度为0.99左右(水在4℃时密度才为1),所以水与冰脱离下沉,冰的密度趋向0.91,重新上浮,继续融化,反反复复直到冰量越来越少,此时冰与水密度会稍高,自然位置偏下。原理就是这个啦。(=・ω・=)

【回复】并不是,事实上冰块密度一直在变化。你看到有气泡了吗?1分12秒。冰块并不是完全实心的,而且开始放的植物油的密度一般是0.92以上,润肤油配方不可知的话会略重于甘油,因为有添加剂,推测为0.85左右。实心冰的密度是0.9。开始有气泡的时候冰块总体密度在植物油和润肤油中间,所以仔细看看植物油和润肤油分层的地方,然后融化的冰使得冰块内气泡占比增加,冰块整体密度减少而不断上升直到气泡破裂冰的密度大于油的而下降。由于溶解的冰表面有小水珠使整体密度大于0.9的,冰可以不断下降到底部,冰和水相似相容整体密度大于植物油很多于是沉入瓶底。另外我看标题还以为是水放到热油里炸的到处都是的玩意。讨论什么时候炸,哪里炸和量子力学随机性及整体概率关系的视频。
【回复】数字后面不带单位,我物理老师开始震怒了[doge]
账号已注销:
冰块一直在溶解但位置却是上下变动,这个现象确实是蛮有趣的,不过弹幕里面那些视频快结束了还说浪费时间青春生命的人,说的好像你不看这个视频就会把两分钟时间利用起来干一些实事一样,真烦

【回复】兄弟,六年后我来看你了,你怎么说没就没啊[大哭]
咕咕手残:
你们难道不觉得很有意思吗?看细节:为什么冰块一开始是浮在油中间的?为什么冰块只有在滴水时向下运动,水滴下后又迅速上升?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块的整体位置上升?为什么最后它彻底沉底了? 每个人都不是傻瓜,当然知道油水冰密度都是多少,初中物理学的有多好的别出来秀了好吗?

【回复】???这初中物理确实可以解释啊[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此处我们只分析三个元素(对真实系统影响最大的三个元素)。即(冰+气+水)的含量。 设初始(冰+气+水)混合体密度为1,上层油0.5,下层1.5,气0.1,水2,冰1。没有异议吧(此密度无单位) 1.初始中间(下层油>(混合密度)>上层油) 2.中间——>底部 冰化水——>水比例增加——>(混合密度++)——>混合密度>1.5 3.底部——>中部 水脱离——>水比例减小——>(混合密度--)——>(1<混合密度<1.5) 4.中部——>顶部 气体积攒&冰化水脱离——>(气体比例++)——>(混合密度--)——>(混合密度<1) 5.顶部——>底部(积攒气体脱离&冰化水未脱离)——>(气体比例--&水比例++)——>(混合密度++++)——>混合密度>1.5 注:我们永远无法模拟整个真实系统的变化。只能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模拟系统)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真实系统)。所以我这里舍弃了很多元素(对真实系统影响比例较小的元素)。只做了定性分析,只用到了密度(初中只是)
【回复】冰块一开始和油的密度大致相同所以浮在中间,随着冰块的融化冰和水的总密度不断增大才会产生水滴把冰块向下“拖”的效果,说真的很有意思
【回复】不学数理化,世间一切是魔法[doge] (顺便这一系列问题难道不都是同理吗这还算秀?[笑哭])
末影初音:
哪里标题党了???内容不就是把冰块放到油里吗???

【回复】回复 @末影初音 :因为上面一个16年的号寄了,所以说你活得久
【回复】回复 @桃语-桃子姐姐 : 啊???
不出艾丽妮不改名:
这个视频的弹幕颇有当年微博问“空气里最多的气体是什么”的味道[笑哭] 不会很正常嘛,但是还能杠起来我是服的

【回复】“当年”这个问题我前两年才在微博看到,特么选的最多的是氧气我就知道这个世界完蛋了
【回复】回复 @Alkaid_破军 :啊?氧气??这是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的的吧?[笑哭]
我爱大乖一辈子:
原来冰块密度和油一样,所以悬浮。但是化成水以后,密度变大,所以下降。水低下后,密度变小又上升,然后冰块化水又下降,然后又上升,然后又下降,就这样循环。

【回复】回复 @彭家桥の神经病 :封号了
日暮星沉月不明:
我觉得这视频很有趣啊,为什么弹幕那么多人说浪费流量……

【回复】然而6年后,所有人都不缺这点流量了[doge]
【回复】因为自己不想看又想跳出来显摆自己的知识
【回复】哈哈[傲娇]七年过去了,流量已经不是那么贵了(`・ω・´)
不可拿去烧的汽油:
挺有意思的啊至于喷?密度这种虽然初中就有你们至于?

【回复】不只是密度,其实你仔细分析很复杂的,冰块也不是均匀的,还有各种相互作用力,只有初中生才敢说这只是中学知识
【回复】回复 @张公子233666 :因为他们只知密度,说实话生活中随便拿出来个现象仅凭高中初中的物理知识很难解释的全面。
【回复】回复 @イヒ :可以解释个大概,一些细节无法处理
24岸上见:
我没觉得标题怎么样啊,,本来就是把冰块放油里啊,,,,而且挺有趣的啊。。。[小电视_发愁][小电视_发愁]

【回复】( ̄▽ ̄)放动物油里可能更有趣
【回复】如果冰有很多气泡,油里面有无机溶剂,一定更好玩。
二次元の绅士。:
我感觉挺有意思的。道理,都懂,可你们谁看见过?

我的老婆是四葉:
???这初中物理确实可以解释啊[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我就说初中知识有人要喷嘛?冲量个屁,误导人。虽然可以加入冲量计算,但是现象本质就是密度就是浮力。 此处我们只分析三个元素(对真实系统影响最大的三个元素)。即(冰+气+水)的含量。 设初始(冰+气+水)混合体密度为1,上层油0.5,下层1.5,气0.1,水2,冰1。没有异议吧(此密度无单位) 1.初始中间(下层油>(混合密度)>上层油) 2.中间——>底部 冰化水——>水比例增加——>(混合密度++)——>混合密度>1.5 3.底部——>中部 水脱离——>水比例减小——>(混合密度--)——>(1<混合密度<1.5) 4.中部——>顶部 气体积攒&冰化水脱离——>(气体比例++)——>(混合密度--)——>(混合密度<1) 5.顶部——>底部(积攒气体脱离&冰化水未脱离)——>(气体比例--&水比例++)——>(混合密度++++)——>混合密度>1.5 注:我们永远无法模拟整个真实系统的变化。只能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模拟系统)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真实系统)。所以我这里舍弃了很多元素(对真实系统影响比例较小的元素)。只做了定性分析,只用到了密度(初中只是)

【回复】回复 @空山旧梦_ :如果想继续逼近真实系统,只需要继续添加元素即可,如果用计算机模拟,假设算力足够,你可以添加有限多的元素或者是对系统微分有限多的元素,进行计算可以无限逼近真实系统,在有限&元素足够多的情况下,你甚至可以计算出融化的水,滴下来的大小,什么时候滴下来,水滴形状,气泡大小,气泡什么时候脱离,气泡脱离角度,冰块融化后的形状,姿态,等等…………只要算力够,你可以无限逼近。
勾觅问:
冰排出气泡密度增加,融化成水密度减小,从视频中可见过程中这两者程度相对大小不断变化,而最后气泡大部分排出,密度接近冰,所以沉入底部

等我六级了喊我一声:
我去做了这个实验,食用油搞的,基本和视频中现象一致,你们有兴趣的自己可以搞一下

无旷映夜:
其实嘛道理很简单的,一开始冰浮在中间是因为冰块的密度和水一样,这里它用了两种油估计就是为了调密度,然后冰块开始溶解,整体的平均密度开始变大,一开始水成绩在下面没有直接分离估计是因为张力(我不是物理专业的),水加冰后相对密度变大,冰块下沉,后因为一些条件达到极限,冰块于水就分离了,密度比水大的撑到水底,和水一样的冰块浮在中间,之后循环这个过程,而已,相似相溶在这里不是这个现象重点,要用的话,也就是极性强的不溶于极性弱的,既水和油不相溶,仅此而已

黑雷lza:
b站风气真是越来越差了…… 这个视屏让我们看的是什么?是来教你们初中甚至小学没毕业都知道的密度吗?这个视频让我们看的是现象,一个冰块在油中的浮沉不是很有意思吗?难道在看这个视屏之前你就已经据悉了冰块这样的运动现象?起码那些秀学识的人是没这种能力的,懂点常识就真以为自己能上天。 举个简单例子。光的色散谁都知道,但是彩虹在你眼里就是弱智喜爱的东西?就是你体现‘’学时渊博‘’的资本?醒醒吧,别活在梦里。 这种把生活中难以去注意的现象展示出来的视频有什么好喷的,尤其是那些有点中小学的皮毛知识就优越的,你们蠢萌得让我无话可说(#-_-)

【回复】没想到吧 四年后更差[抠鼻]
【回复】回复 @2020CD3 :没想到吧,两年后更差[脱单doge]
【回复】(=・ω・=)其实蛮有意思的,总体来看冰块因为融化丢失重量而上浮,但是在每个水滴融化滴落的时候,冰块有下沉的现象,随着融水滴落,冰块其实是上下周期运动。要是考虑细致点,出成大学物理题甚至是考研物理试题都不为过。而很多物理考研题,也是探讨很简单的日常运动现象,比如乒乓球的旋转、子弹打中木棍等等。那些智商感到侮辱的,一般都是放弃思考的。据说地球偏转力的发现,也是法国工程师观察浴缸的旋涡发现的。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是两个不同的思考层次,正如物理学家在巴西访学时候发现的怪现象,巴西的物理学教授们经常讨论惯性力矩,但是却不知道把重物挂在接近门轴处推门会轻松多,学生们也一样,把概念背诵的滚瓜烂熟,但是却不理解自己在背什么。所以他发现,纵使巴西儿童在物理学的启蒙上比美国人还早,但是巴西却没几个物理学家。而有些弹幕,也和故事中的巴西人一样可笑。但是我悲哀的有点笑不出来。
CharL13ND:
有一些人吧,就觉得看这个浪费时间,侮辱智商,还讲原理,还骂up主,好像上过物理课就有优越感了。这种视频重要的是原理吗?在座的各位谁不知道密度是什么?实验重在现象,你们喜欢敲键盘的有想过把冰块放到油里面会怎么样吗?没有,因为你们不喜欢&quot;浪费时间&quot;

账号已注销:
不明白为什么好多人说举报(°∀°)ノ莫名其妙?怎么就标题党了(°∀°)ノ不就是这样么

【回复】我好奇有营销号不去举报,偏偏要举报实验现象的视频,明明是实验现象非要贴上标题党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