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作者: 橘子臻讲历史分类: 影视剪辑 发布时间: 2023-07-07 10:05:33 浏览:200034 次

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抱着我的爱尔奎特酱:
我记着好像有人说过是授命于天[doge]不是受命于天,这俩是有本质区别

【回复】秦皇嘛,肯定是授,很多视频全是受,包括这个视频[doge]
【回复】授是命令的意思,命令天我长寿国永昌
【回复】是有区别,因为压根就没有过授命于天,只有受命于天,打嬴政开始就没人敢变过。
耶律大豆子:
当我听到授命于天,既绶永昌这八个字浑身一抖!!大家有这种感觉吗

【回复】回复 @一介游医 :得到之前:我要把文物上交给国家。[打call] 得到之后:应该把国家上交给我[笑哭]
【回复】回复 @寂寞の海风 :他么的,跪下,日照之下皆为寡人国土
【回复】回复 @一介游医 :捡到前这不是一个破石头,交国家[OK] 捡到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奋斗]
君吟天下:
中国男人,几乎没有一个可以拒绝,一块刻字的石头 授命与天,既寿永昌

【回复】中国女人也没法拒绝[墨镜]
【回复】纠正一下,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拒绝的[墨镜]
【回复】得到前:封建帝制不可取,过时了该被淘汰了。 得到后:朕也不想当这个皇帝啊,这都是命数[doge]
李寒久:
我家有一块,但是坏了,一个小角没了。不然就更好看了,就是那个角镶嵌有点铜,看着变扭。真可惜[doge]

【回复】[doge]好小子,真当我不了解历史是吧?
【回复】逆贼!还我玺来![生气]
【回复】回复 @兴趣使然的消防战士 :拿金镶吗[doge]
四线浮世:
得到传国玉玺前:全是封建糟粕,谁爱信谁信 得到传国玉玺后: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天下尽在朕的手中

【回复】回复 @爱分析的金牛男 :玉玺清朝早就没了
【回复】回复 @爱分析的金牛男 :黄口小儿。竟敢班门弄斧。
AI送番酱:
没到手我不在乎[doge]私下派人速度找,朱元璋派大将打到大漠问元庭要都没找到。没传国玉玺都被后世称为白板皇帝

【回复】回复 @东风衔蝶 :不好说,如果传国玉玺到了唐代,可能给李世民拿去陪葬昭陵了,然后昭陵从安史之乱一直被乱翻到宋,根本没办法找到了,我怀疑在漠南蒙古,成吉思汗是天葬的,但是肯定有一些随身陪葬物,但是无法确定,这东西要是翻出来,那可是考古学最大的发现
【回复】回复 @boyka博伊卡 :全国最大发现,他么的谁都肯定想看看[doge],还想用手摸摸[doge]
【回复】回复 @boyka博伊卡 :清朝没有
一个直率的小男孩儿:
我一直以为是和氏璧,原来是我老家的和田玉[吃瓜]

【回复】和氏璧 玉璧是那种薄的 肯定不能满足玉玺的厚度[doge]
【回复】而且古代的“璧”多是中间有个孔,根本做不出玉玺[doge]
【回复】据说和氏璧特别薄,做不了印章
可乐加沙冰赛过---:
这么说吧,轩辕剑,禹王九鼎这些神话属性大一些,类比一下就是十字架碎片,朗基努斯之枪的存在。而传国玉玺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的象征,再加上和氏璧为身,李斯篆字,始皇帝亲授,刘邦纳印受降,历朝历代国君收藏,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就像英国王座,美国独立宣言一样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浓缩了一个国家的信念与历史!

【回复】鼎有典故,楚王问鼎,轩辕剑就不知道了
时崎卍狂三:
只可惜这东西最后丢了,流传到现在又是一个国宝。

【回复】流传下来那可了不得了,正统的代表。
【回复】回复 @唐立山 :[doge]那更正了。
【回复】回复 @97号车 :九鼎能找到就更好了
jockZzz:
这块玺出世时只要不在国土,那么就可以和那个国家开战。

爱玩游戏的沣:
我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拿在手里只想一统天下[doge]

【回复】更正一下,自此之前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doge]
【回复】回复 @刷到吴彦祖以为在自拍 :没有人能拒绝,除了恋爱脑[喜极而泣]
秽土解斑人柱力:
没拿到手:就那样,有没有都行[哈欠] 拿到手后:授命于天,既寿永昌[阴险]

风暴旗兵:
问:有多少男人能抵挡住这八个字的诱惑[吃瓜]

【回复】女人也逃不过,武瞾拿过15年
【回复】回复 @停尸房的鱼 :……
【回复】回复 @停尸房的鱼 :牝鸡司晨
波奇可乐:
传国玉玺后面是不是丢了[蛆音娘_吃瓜群众]

【回复】丢了,真的可惜了,这代表的可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的开始
【回复】回复 @0iaiOooooiai :是国宝,号召力不至于
【回复】这东西现在拿出来估计都还有号召力
雀阴胎光:
不是有个说法是 传国玉玺是天外陨石[doge]

【回复】天外陨石一般是铁矿之类的吧[doge],过去没啥好铁,陨铁铁含量贼好,然后什么好兵器都说是拿陨铁打的[doge]
没有香菜我会死:
授命于天 天可能指的是天下 而不是上天 我感觉古代人更信仰祖先

【回复】授命于天,既寿永昌 命令天保佑黎民长寿社稷昌盛 更符合我心中大一统始皇帝的格局
【回复】回复 @尼采的日子 :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秦王嬴政改称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回复】回复 @天中朔日 :扯蛋,古文倒装,授命于天是自周天子开始就有的。意思是得天授命,代天行政。不是给“天”发布命令。[无语]君权神授,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必复兴:
《诅楚文》 有秦嗣王,敢用吉玉瑄璧,使其宗祝邵鼛布忠,告于丕显大神巫咸,以底楚王熊相之多罪。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实戮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袗以齐盟。曰:叶万子孙,毋相为不利。亲即丕显大神巫咸而质焉。今楚王熊相康回无道,淫佚耽乱,宣侈竞从,变输盟制。内之则暴虐不辜,刑戮孕妇,幽刺亲戚,拘圉其叔父,置诸冥室椟棺之中;外之则冒改久心,不畏皇天上帝,及丕显大神巫咸之光烈威神,而兼倍十八世之诅盟。率诸侯之兵,以临加我,欲灭伐我社稷,伐灭我百姓,求蔑法皇天上帝及丕显大神巫咸之恤。祠之以圭玉、牺牲,逑取我边城新隍,及於【2】 、长、亲,我不敢曰可。今又悉兴其众,张矜亿怒,饰甲底兵,奋士盛师,以逼我边竞。(读作境。)将欲复其凶迹,唯是秦邦之羸众敝赋,鞟䩱(音俞,刀鞘也,言以革饰刀鞘也。)栈舆,礼使(上声。)介老,将(去声。)之以自救也。繄(亦)应受【皇天上帝】及丕显大神巫咸之几灵德,赐克剂楚师,且复略我边城。敢数楚王熊相之倍盟犯诅,箸诸石章,以盟大神之威神。 那些觉得秦始皇,授命于天给天下命令的,现代小说营销号和网文看多了吧?以为那时的古人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像现代人?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统治者都讲天命,秦国也祭祀四方上帝,这个秦国《诅楚文》更是请皇天上帝治罪楚国。

【回复】天子,古人认为天生万物,天下之主以称天子,称天子的作用是防止宗教神权高于王权(皇权),同时垄断祭祀权和神权,把神权和王权绑定一体。 •天生民 《诗经·大雅·荡》:天生烝民,其命匪谌。 《诗经·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左传•襄公十四年》: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 《荀子•大略》: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荀子与左传的记述属于对同一个神话(天帝生民)的不同叙述,分别基于不同群体。 《汉书•成帝纪》:“常闻天生众民,不能自治,就为之立君上以进行统理” 《魏书·高闾传》:“天生烝民,树之以君,明君不能独理,必须臣以作辅。”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命训》【天】生民而成大命,命司德正以祸福。 《厚父》“古天降下民,设万邦,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乱下民之慝”。(乱通假于正) 《明会典》:(昊天上帝)于昔洪荒之初兮,混濛,五行未运兮,两曜未明,于中挺立兮,有无容声,神皇出御兮,始判清,立天立地人兮,群物生生。
【回复】回复 @哎呦喂怎么萌 :《史记·封禅书》:“(高祖)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 自秦襄公起,为祭祀白帝少昊而建立西畤,秦宣公时又在渭南建立密畤以祭祀青帝,秦灵公时又在吴阳建立上畤和下畤,分别祭祀黄帝和炎帝。 《史记·封禅书》:“秦襄公攻戎救周,始列为诸侯。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 《史记·封禅书》:“德公立二年卒。其后六年,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 《史记·封禅书》:“其后百余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
【回复】秦统一前未祭昊天上帝。五帝中只祭白、青、黄、赤四位,且凸出了对白帝的祠祭,这里明显地隐含着秦人的政治宗教隐情。秦人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名义上还是周朝的诸侯,按《周礼》的规定: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 祀,淫祀无福( 注云:诸侯方祀者,诸侯既不得祭天地,又不得总祭五方之神,唯祀当方,故云方祀)。 这个规定是很明确的。也就是说,祭天是天子的独擅,诸侯无权祭天
孤舟卧畔听江澜:
这玩意儿,本身的艺术价值、物质价值什么的就那样,但在中国的意义太大了,蕴含的历史价值什么的高的离谱[笑哭]

秦始皇 历史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