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之18个虚词记忆法

作者: 喜欢吸猫的语文老师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3-01-08 19:08:53 浏览:47922 次

文言文之18个虚词记忆法

晗菜哟:
老师,以翻译成“因为”和“凭借”,这两个可以混淆使用吗 例如:①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以翻译为“因为” ②齐桓公以霸。以翻译为“凭借,因为”在这里这两个都是一样的意思

【回复】不能混淆使用的。 1.先分析你给的例子: ①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这里的“以”后面省略了“之”(代指前面的事),鲍叔牙不会因为这些事而说一些怨言。这里的“以”肯定是“因为”的意思。 ②齐桓公以霸。这里的“以”翻译为“凭借”,齐桓公凭借管仲而称霸。说明齐桓公能够称霸,管仲的作用很大,但也不排除齐桓公本身的努力。如果翻译为“因为”,更多强调的是“管仲”这个因素,让齐桓公能够称霸。 2.其它区别 (1)“凭借”所引出的结果,一般都是有利于自己的,比如“可以为师矣”的“以”;而“因为”的结果是有好有坏; (2)“凭借”后面一般加的是代词、名词或名词短语,而“因为”,除了同上,也可以加句子。
【回复】回复 @晗菜哟 :其实在现代意义中,“把”的近义词可以是“将”,因此当“以”翻译为“把”的时候,其实写成“将”也通顺的。只是文言文翻译时,写成“把”更常见,所以我建议还是写成“把”,最保险。
【回复】回复 @喜欢吸猫的语文老师 :老师,我想请问“可惜”在文言中应该怎么翻译呢
雪人の太阳:
老师,“之”那个视频里面,为啥说“天子之怒”是“取独”呢,不应该是“的”吗

【回复】这里不是作为结构助词“的”来使用的,可以结合语境分析一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里应该翻译成“天子发怒的时候,会……”,“怒”是作为“谓语动词”来用的,所以“之”是“取独”用法;如果翻译为“天子的愤怒”,句子意思是不通顺的,也不符合语境。
【回复】同类的还有“大道之行也”的“之”,也是“取独”用法。
【回复】回复 @喜欢吸猫的语文老师 :谢谢老师[脱单doge]
sidnxigs:
人只知道感觉,物自体不知道是什么,自我是无限的。

学习君阿巴阿巴:
大家可以康康我的主页,我每天都会更新的

后室研究团第二梯队:
初三生看到泪目了,上周举行升班考试,五个虚词就写对两个[哦呼][妙啊]

【回复】初中一般比较少系统学习虚词的,更多是课本出现了,就顺带学一下的。时间允许的话,提前系统学一下,也是对文言文理解帮助很大的[奋斗]
黑杰克_:
其 副词 :可,还是:大概,恐怕,可能;难道,怎么; 连词::是-还是;如果 助词:调节音节

HOPEFULLYbhbbj:
老师那“则心不若余之专耳”的之是什么意思呢

言为士则:
老师,你的课件讲得非常好,请问文言文有哪些比较好的学习资料

【回复】其实我觉得如果能把课本的文言文读透,就最好了。尤其那些长篇的,比如《鸿门宴》,里面包含的内容就很多。像我之前讲实词和虚词内容,很多也都是用课文句子作例子的。如果课本读透了,还想再看课外的,适合积累的,就是王力的《古代汉语》。适合阅读的,还是《世说新语》《古文观止》《左传》。我之前看过这三本,其它零零散散看,就不推荐了。当然入门的肯定还是《世说新语》,故事短小有趣。找到文言文阅读状态后,再尝试阅读其它书目。
【回复】科科老师,你解答得很到位,谢谢。文言文虚词,实词和句式的完整电子版如何获得

文言文 初中 高中 虚词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