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 形 记 』

作者: 二二酸酸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1-10-01 12:00:00 浏览:1302576 次

『  变 形 记  』

若能见星海:
现实是,家里的顶梁柱不会变成一只甲虫,但随时可能因为意外失去一条腿,一只胳膊,一张脸,或者瘫痪在床,不再是顶梁柱,而变成家里的“甲虫”。

【回复】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前,家里就已经有三只甲虫了,只不过格里高尔并不觉得他们是甲虫。
【回复】家里的每个人都随时可能变成家里的“甲虫”,我不能不理解这份厌恶,但他们仍然是我们的家人。
【回复】对啊,文学就是在映照现实
岛崎_戚戚:
刚上过的课文。语文老师说悲剧之所以让人觉得悲,有一个原因就是悲剧的人物往往是善良的。格里高尔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只为帮父母还债,替妹妹筹钱,而最后却被家人厌恶嫌弃,甚至让他去死。格里高尔是“虫形”,但他有人心,但他的亲人们,虽是“人形”,但却一定程度上是“虫心”。

【回复】回复 @养菊 :确实,我也觉得我们进度很奇怪,这学期刚上的哈哈哈哈哈哈[笑哭][笑哭]
【回复】这个不是必修二的吗?怎么刚上过???[惊讶]
【回复】羡慕了,我们语文老师跳过没上,本来还特别期待的,因为我是军训时就看完了卡夫卡的《变形计》,觉得很有意思很新颖,只能说当初多期待就有的失望吧
忍者平安饼:
令我最触动的是格里高尔醒来变成甲虫后并没有觉得奇怪,而是苦恼自己这样就没法工作了

【回复】回复 @啊啊X :想到一个段子,程序员设计一个连接心电感应的程序,心脏骤停的时候自动Ctrl+S保存进度[笑哭]
【回复】回复 @地球村-村花 :其实这只是一种手法,“变成甲虫”实际上指“失去劳动能力”(就是现实中出现各种意外,然后残疾了。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和残疾其实对他的家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突然失去了劳动能力)。这部作品就是意在讽刺他家人对他的冷漠态度。
【回复】其实之前还有新闻,地铁里一小伙晕倒,起来第一反应,上班要迟到了
OrandzeBbu:
最令我心痛的就是他妹妹对他的态度啊…[大哭]

【回复】哥哥为妹妹做了那么多,但妹妹却觉得理所应当,甚至不愿照顾变成了一只甲虫,花不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的哥哥……
【回复】这是第一个我觉得心痛的点,还有一个最让我心痛的是,格里高尔死了之后他的父母和妹妹的反应(其实up还删减了一些内容,其实妹妹曾经还想下药毒死自己的哥哥,刚开始格里高尔变成虫子的时候还会送食物,之后就不会再送食物了,同时,格里高尔的房间里的东西也从刚开始便越搬越空越搬越空,最后格里高尔的房间变成了一个空房间,什么也没有,格里高尔最后是因为被父亲打了,也没有人管他,母亲因为懦弱本应该可以保护,但是却因为害怕父亲而选择逃避,最后格里高尔自己死在了那个被搬空了的房间里,这个家庭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是靠格里高尔的打拼,在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前,他们家除了四个人以外,还请了一个女仆,其实格里高尔真正的梦想是去当一名上校,但因为家庭里的原因,所以他放弃了这一个梦想(´;ω;`)
【回复】回复 @yprq :我一直对我妹特别好(虽然不像故事里的男主一样给自己妹妹付学费什么的,毕竟我还是个学生),可她对待我也像对待甲壳虫那样,还要求我以后工作了要给她买房养她,我本来是愿意的,可她对我的态度太冷漠和恶劣了,我感到很心寒。
杉与沐在森:
弹幕那句:妹妹的影子更像甲虫。太棒了。如果酸酸画得时候是故意为之,那真的好厉害。如果这只是个巧合,那么这世上本就没有巧合

【回复】回复 @十三杉 :B站弹幕我一直觉得质量很高,但是还是有低智商弹幕的
【回复】这也是我喜欢b站弹幕的一个重要原因。
躺平1521:
应该画一下故事结尾里妹妹容貌的变化—— “正当他们这样聊着,萨姆沙先生和太太在逐渐注意到女儿的心情越来越快活以后,老两口几乎同时突然发现,虽然最近女儿经历了那么多的忧患,脸色苍白,但是她已经成长为一个身材丰满的美丽的少女了。他们变得沉默起来,而且不自然地交换了个互相会意的眼光,他们心里打定主意,快该给她找个好女婿了。仿佛要证实他们新的梦想和美好的打算似的,在旅途终结时,他们的女儿第一个跳起来,舒展了几下她那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

【回复】草。我有点懂了。格里高尔的父母养他,是为了让他在年轻力壮的时候能赚钱,能还债,当他做不到这些的时候,他就成了父母的弃物。而此刻开心的妹妹也并不知道,她和自己的哥哥格里高尔其实是一样的命运。她的父母是要找个“好女婿”,而并不是“女儿的丈夫”。这个好女婿甚至可以是能给他们财富和面子,却对女儿冷热暴力的男人。他的父母在乎的根本不是自己的儿女,而是自己的利益。[热词系列_我裂开了]
【回复】回复 @幻絹香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的编者注释过——纳博科夫在带注释的卷宗里写道:“灵魂和格里高尔一起死去;年轻健康的兽性统治了一切。寄生虫在格里高尔身上养肥了自己。”
【回复】一死一生的对比,让这个扭曲的世界更加扭曲了。。
金钱组痴汉协会:
我还记得当时读到这篇课文,因为课本上只有节选,下课之后兴冲冲进书店买了一本卡夫卡集,午休的时候藏在被窝里看了一中午,一直在等着他变回来……结果他死了……

【回复】课本节选总感觉太浅了,完整的才有内味
【回复】我怎么没学过这篇课文[酸了]
【回复】回复 @杨心美 :新版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上册!不知道老教材有没有
扬不尽的沙:
“一只不起眼的虫子离开了世界,这里的一家将拥有美好的明天。”

【回复】可之前的美好都是这只所谓的虫子带来的
Sekios:
当初格里高尔一个人养3个人,现在他变成了虫子(或者病人、残疾,不能工作了),他们3个却不想养他1人。太真实,又太悲凉了[辣眼睛]

【回复】回复 @AptitudeNene :总之就是对他们来讲变得丑陋不堪,无法正常活动,比如严重烧伤,面目全非,只得满身绷带。可以想象出租客为啥反应这么大。接着最后格里高尔一个人在房间里死去,更加贴切这个身份。不过作者把他比喻成甲虫,多了点童话的感觉。
【回复】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因为压力太大了,文中也说过他爬上屋顶看见新眼界,还有,一个断手或脚的残疾人和一个嘴里一直说工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那个会令房客害怕逃窜和遭到父亲的拳打脚踢,一目了然
【回复】回复 @行言论与 :或许你说的是对的,它只是得了重病,从之前正常的食物到家人越来越不想养开始给残羹剩饭了,也渐渐习以为常,甲虫代指一种病的很严重
柊青木aokiiiiiii:
格里高尔的可怜之处并不是因为他变成甲虫,而是家人相比起他更爱他的价值。他是价值的载体,所以家人连带着将爱分给他,而当他变成了甲虫,随着价值一同离开的还有家人的爱。我想他是知道这点的,但他爱着家人,他不想失去家人的爱,所以他努力工作,在变成甲虫后不断强调自己得去上班了。尽全力去维护家人的“爱”,透支自己去兑换不纯粹的爱,这才是他的可怜之处

【回复】[大哭][大哭][大哭][大哭][大哭]
兔兔碎猪猪:
看到格里高尔的那段描述想起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房思琪的描述: 我是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丽的城市里明明存在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

【回复】房思琪太苦了,两天才看了两章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光是看的那两天我都觉得我的头上有一团黑压压的乌云,沉闷得很,然后我决定还是以后心理强大点再看
【回复】救命我看到那句话也立马想到这个了!我没看过那本书,但之前听了首叫《城市北极星》的歌,了解了一些(那首真的好听,现在播着这首歌翻评论,代入感过于强。。
宗方京助:
呜呜呜我超级喜欢这篇的,真的好黑,我一直以为后面他家人会慢慢接纳这个样子的他,他也可以变回来,结果到后面他居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怀着名为希望的绝望去死了,然后后面他的家人还很开心的搬到了一个小一点的房子里开始了幸福的生活。格里高尔明明之前为这个家放弃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选择了自己讨厌的工作,贡献出了那么多东西,却还要满怀对家人的幸福的希望绝望的死去。并且在他死后没有任何人记得他,为他伤心。可能早在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前或者是更早比如为了家人放弃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人生的时候,那个叫格里高尔的人就已经不是他自己了,而是一个有着格里高尔壳子的,被家人所利用,控制的躯壳罢了。格里高尔内心的矛盾,家人给他的负担,工司对他的压榨,社会对他的冷漠,才使他变成了甲虫。最后在希望中绝望的死大概并不是偶然而我必须的吧,毕竟像格里高尔这样的人,对家人来说没用了丢了就行了反正是负担,对工司来说踢了就行了反正还有很多员工,对社会来说忘了就行了反正还有千千万万个人。这些原因都是格里高尔必将会走向死亡的原因,他死了,还有千千万万“格里高尔”。毕竟他不是什么国家高高在上的国王也不是拥有千万资产的富翁,更不是手握大权的宰相,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随处可见的一个在底层苦苦挣扎的小员工罢了。[大哭][大哭]

【回复】回复 @冲虚上人 :如果指的是人教版必修二,那么没有,现在只节选到格里高尔被父亲踹进房门鲜血淋漓的那一段
【回复】回复 @冲虚上人 :那是节选
【回复】新教材没有搬到新房子的剧情啊
篠璃Li:
《变形记》主题思想:人的“非人的”思想变形。当人的“个体性”与自我心灵被忽视时,就不可避免与人产生“公共性”矛盾而导致命运毁灭。(摘自百度百科) 那我也来说说我的解读吧,主题思想我说不上,就只谈这篇文章给我带了的感悟吧: 当格里高尔从不安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时没有表现出一个正常人所应有的惊恐,甚至连惊讶都没有。我想这是不是他本就受够了社会的无聊与繁琐,而甲虫也变成了他避世的一种方式,所以他并不恐慌,或许也有一点点喜悦。 当然文章中的对比让我震撼,格里高尔理所应当的扛起了家庭的重负,时刻惦记这家人们,“妈妈的衣服,爸爸的雪茄,还有最亲爱的妹妹喜欢的小提琴”并且还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但在他变成甲虫后,父亲的粗鲁,妹妹的嫌弃,母亲挂在口中的最后一丝温情成了他死亡的借口,是他悲剧的创造者。 这也许就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反抗吧,虽然最后也没有成功。 高二党,还没有学到这篇课文,自己简单分析了一下,不知道有没有错误的地方,欢迎讨论! 这里再贴一个百度百科的解读吧: 社会性与个体性是一个独立的、完全的人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变形记》中的老板、秘书与家人们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忽视了一个社会的人所应有的对他者的温存与理解;而格里高尔又过于看重人的社会性,忽视了一个人最根本的存在前提——自我意识。《变形记》在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进行鞭辟入里的挞伐之时,也通过格里高尔的变形以及最后的死亡,揭示了一个忽视了个体性存在的人不可避免的毁灭命运。

【回复】高一新教材里有这篇课文[OK]
【回复】回复 @南风情茶 :这是一篇选读课文,有些学校确实不上这课[藏狐]
【回复】回复 @--射命丸文-- :不是老人教版 是新人教版的(一般我们叫部编版)在必修二册
Emmmm_D:
他为了家人奔波而幸福,家人因为一只饭量大一点的虫子而愤怒[辣眼睛]

【回复】明明一开始给的是正常的饭菜,后面给的确是残羹剩饭,或许只是家人把他当成了一只没有利用价值的甲虫而已
【回复】就算饭量大,可他吃的是臭鱼烂虾啊
【回复】回复 @柠檬精面包人燃烧的60e :你才没看懂,他意识到,家里经济条件困难,主动去吃的剩饭 参考一下瘫痪在床上的老人,就是那种平时好好的,突然就有大量负面情绪的那种。因为在他们心里就一直觉得自己是累赘,吃剩饭也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喝水氵:
格里高尔太熟悉了,刚学完变形记那段时间学校里正好有很多甲虫,班里都是“靠这么多格里高尔!”“我今天又踩了一只格里高尔!”“啊!格里高尔!”

【回复】回复 @鸣声_ :啊…虽然我知道这只是玩笑,但无论是祥林嫂还是格里高尔,都是可悲的人,我读了祝福之后就对这个梗感到很恶心了
【回复】对这种玩梗的人,我就觉得恶心,我心中的作品被人当成玩笑。
葵某笑笑不说话:
他 只不过想再听一遍那悠扬的琴声 可他没意识到 这琴声不再为他而生 他不过是那小提琴上意外断掉的一根琴弦 毁了整首歌曲 也没人想着他以往为那些曲子提供音符的日子。

【回复】回复 @鹞羽人 :你明明当时一脚就把他踢出去了[doge]
【回复】当初葵老师退出文坛,我是第一个不同意的[doge]
四抹吨吨吨凉水:
我们语文老师唯独这科没上,他说:“我当年读大学时一直不懂这文章,这文章不适合现在的你们读,你们读不懂,要读长大后读”

【回复】初一或者初二的时候,我们老师给我们看了鲁迅先生的《药》。当时我们看完都特别懵,老师讲解后,虽然还是半知半解,但也全都佩服先生佩服到五体投地了…就是觉得,可能不会完全懂,但至少是能懂一些的,就这一些,也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东西。
【回复】回复 @饮品仅有凉白开 :吓我一跳 原来是老师的名字 我还以为是那个失格艺人
【回复】这部作品是不是讲了一个失去价值的人,被别人抛弃的故事。
FBI超级特工:
提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意见哦,小提琴持弓一般会更靠近弓根一点(就是弓的最下端)。 3:22里有点偏上了,这样实际上是不太好控制弓法的。而且up不小心画反了哟,应该是左手摁弦,右手持弓哦。不过无伤大雅,看完视频很感动,希望up多多努力,投币啦[doge] @二二酸酸

【回复】好滴![大笑]建议收到!你太细心了宝贝,感谢~
【回复】可能按照片镜像画的,非有意
【回复】回复 @二二酸酸 :刚刚[脱单doge]
辣不辣鲨客:
“这只昆虫 是看不见的。” 书中的每一个人,何尝不都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大变形呢? 人的困境怎样才能明里地被看见呢?

【回复】也许不会被人看见,因为每个人都不过是身处囚笼放弃挣扎的困兽,“这个世界要求穷人做到的事我们已经最大限度地做到了”

知识分享官 手书 小说 文学 变形记 课本 初中 高中 语文 卡夫卡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