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的消亡】音乐没有旋律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去旋律化是音乐发展的趋势

作者: OAYWang分类: 乐评盘点 发布时间: 2020-07-15 10:40:23 浏览:157173 次

【旋律的消亡】音乐没有旋律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去旋律化是音乐发展的趋势

杨梅荔枝哈密瓜:
私以为音乐发展到今天,已经很难在旋律上有所创新了,所以不得不把侧重点转移到其他方面,例如注重节奏的说唱,注重音色的电子乐。而为了突出节奏、音色等,就被动地弱化了旋律。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回复】赞同👌🏻很多流行音乐依旧是有好旋律的,主要是现在欧美流行市场被hip hop占领去旋律就需要节奏来互补
【回复】回复 @王力宏盖世英雄 :音乐不是只听旋律的,和声、环境和音色也有色彩。。[微笑]
【回复】回复 @王力宏盖世英雄 :去旋律也是可以让人声更好的延展,因为现在不是只听纯乐器演奏,大部分更是人声➕乐器,所以和声的简化对于人声是有提升的,两者其实是存在平衡的,虽然大多听众水平不高,但更多是听众们不愿意做出改变,只是沉浸在二十年前的音乐而不去尝试新的东西。
Genevieve-sante:
节奏、编曲好也能弥补啊,如果编曲节奏都没有,空有歌词就真完蛋

【回复】回复 @legato123 :说唱我觉得就是注重在节奏,我老听说唱,感觉说唱歌手对节奏的把握与运用很重要,歌词走心也很重要,但编曲就我个人认为次要了一点,突出中心最好,而且说唱本身就是另一个音乐类型,旋律加了感觉都不像说唱了[tv_doge]
【回复】回复 @legato123 :说唱不是,喊麦是
男神们是逗比:
对于流行乐和艺术音乐的分析很有意思,我记得在西方康德第一次定义艺术这个概念的时候,是把大部分的音乐都排除在了艺术之外的,比如交响乐,因为他认为这些音乐不能表达思想,没有思想的东西只是技艺,不是艺术(后来被贝多芬狠狠打脸就是了)。虽然康德对很多东西的定义都是古典的,不是现代的,但是它一直在影响着西方。今天的艺术歌曲似乎就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而流行歌曲则是对技艺的继承。

【回复】回复 @林中烨枫 :哦就是,康德认为交响乐只能是技艺,因为没思想(情感不够格的),光好听了。然后贝多芬就写出了田园和英雄交响曲,这已经证明了交响乐不只是好听,也可以表达思想。贝九更是登峰造极,交响乐集大成者,思想内涵也极其丰富。所以说贝多芬打脸了康德。不过可惜的就是康德不知道自己被打脸了
【回复】回复 @林中烨枫 :我个人觉得(个人看法,不喜勿喷)贝多芬的音乐有表达感情的功能,比如《致爱丽丝》《英雄》都是带有主题,音乐背后都有故事都能表达情感和思想
【回复】回复 @朽木瑠亞 :德意志老传统了,先来个大佬概念先行,再来个天才打脸大佬,然后循环
GoodL_ck:
我很早就有感觉现在的音乐越来越去旋律化,越来越多讲究动态,手法,效果对人第一感觉上的冲击。可能是商业化带来的影响,必须要第一时间抓住人的耳朵才能带来最高的投入产出比。因为旋律是最需要扎实的乐理知识与情感投入的,现在商业化的歌讲究快速制成抓利润。所以这种歌不耐听。老古典难进坑但是永远是经典,现在的歌爆火但是离开的也快。

【回复】回复 @Audante :黑人音乐的旋律才是最厉害的,起码如今听到的欧美音乐旋律最好的多是黑人的音乐。
【回复】这就是为什么mariah carey能得到18首冠单~which is very difficult to get that~[吃瓜][吃瓜][吃瓜][doge]真正好的用心的音乐还是会被人们欣赏喜爱的
【回复】回复 @Audante :这话...有失偏颇啊
三亚甲基三硝胺-BJVPO:
不光是流行音乐,有很多热门作品也是去旋律化的。比如勃兰登堡协奏曲(类似于流行音乐那种把旋律简化到两三个音加上和弦套路)、斯克里亚宾的普罗米修斯(高逼格的和声)、安东·韦伯恩的序列主义音乐(数字谜题)、克热内克的交响曲。这种音乐研究价值大于欣赏价值。不过你不能让一首作品被所有个体喜欢。况且大多数音乐学院也没有把旋律写作纳入课程,这就直接导致去旋律化的音乐能够有流量(其实也是不少音乐家认为学院派教育需要改革,王乐游老师也出了很多旋律写作教程)。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有反对者,德彪西的《牧神午后》被圣桑称作靡靡之音,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圣桑拂袖而去。当然有一个是无可否认的,那就是民歌。民歌源于生产实践,它产生的旋律无疑是脍炙人口的,它有理由能够在世界各地传播,只是需要更多人挖掘。

【回复】虽然古典有些歌曲旋律是少,甚至只有一个动机,全程重复。但是作曲家并不是在简单的重复和弦行进,而是写出花来[妙啊]
【回复】问题就在于结构型的作曲家比如贝多芬即使是最简单的动机也能挖掘出最大的潜力,比如著名的贝五
【回复】回复 @北辰辞衍 :复调是吧[笑哭]但即使一段旋律的重复也是有丰富的变化的,而且声部的融合反而使得音乐变得更加复杂。来自一个被赋格虐哭的古典人[捂眼]
派三叔iPython3:
感觉和BV1nV411k7oW 相比,论点或者论据的创新比较少

【回复】是的,刚想说呢,未免太“相似”了些
【回复】视频结构的确借鉴与Inside the Score,和另外一个叫honest的youtuber,部分内容借鉴于一篇泰晤士报的评论文章
路过的烤兔纸:
借鉴也要把来源写清楚吧,还有你管这叫借鉴?我觉得这是汉化BV1nV411k7oW

Fly的转折点:
感觉现在的音乐,初听很抓耳吸引人,但听多几遍就审美疲劳了,而且歌词大部分都走了“矫情”路线,感觉欣赏不来。在热歌榜上随便抓几首,就感觉是一个工厂里不同流水线的作物。 后来我去听一些老歌,接触了上世纪的摇滚(披头士,pf,kc,等等,太多了),电音(强推发电站乐队),就感觉很有味道,百花齐放,百听不厌,可以说不亏是经过时间检验的。

【回复】个人认为在那个“音效” “混音水平”没有如今这么百花齐放的年代,人们要用一人一琴一吉他创作出最精彩的作品,所以上世纪的Vocal系歌手、唱作歌手、乐队都非常能打,现在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Vocal 旋律 伴奏 歌词不过是打造作品的一环,当下光怪陆离的音效 节奏 带给耳朵的刺激比旋律 人声什么的更直接。话说上世纪disco横空出世的年代,人们也一度认为相比于摇滚乐 迪斯科是不入流的,国内刚同步引进世界音像的时候,disco对年轻人而言是很震撼的。
【回复】还是喜欢爵士摇滚之类的,有旋律有思想有技术有创新,五十年前的克里姆森国王,初听的时候你肯定不会想到这是五十年前的歌。还有披头士,放在现在依然能打,披头士的迷幻摇滚,创新的音效旋律,依旧影响现在的音乐。用简单的设备做出用心的音乐,那个时代简直是音乐黄金期啊
【回复】是这样的,倒不是说现在的音乐有多难听。主要是大多都不耐听,基本都是套路,很少能有惊喜。不过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在那之前还是回到上世纪挖宝吧[大笑]
Taylor-Swiftie:
难道要为了旋律化而旋律化?对我来说好听或是应景就行了,不管用到了啥。我要吹一下霉霉的新专folklore。

【回复】回复 @_喂鱼_ :midnights讲究一个ambient(氛围感)好多歌一共就四五个音,比如karma,还有maroon,mastermind[大笑]
【回复】回复 @_喂鱼_ :midnights去旋律化有点高[笑哭]
林示与花洒:
老哥,我个人有不同的见解,我觉得旋律这种东西对乐理知识要求并不大,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子都能哼出很动听的旋律,这其中有很多人不懂乐理,所以我认为旋律跟情感和氛围等事物有关(仅代表我个人见解)

【回复】好的艺术在于传承。你让哼出旋律的老人小孩,没学过音乐的,用除了录放记忆存储设备以外的方式把好旋律记录下来,你就知道乐理的重要性了。中国民歌为什么大部分失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没有一个标准去记录,只能口口相传才导致的结果。
【回复】同意,我国很多古早民乐都没有乐谱只有指法,重在演绎而非音准
【回复】回复 @骚木瓜 :您回答的一点问题没有,我很赞同,但是侧重点在于传承,而我的侧重点在于创作、产生
SayHeyNoHi:
呃…流行乐确实是这个样子的…因为简单的,抓耳的loop能够让人更容易接受,一定程度上这跟个可乐与品茶一样(这么说有失水准,只是想表达这个意思)…音乐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好听…这是误区,目的在于让人理解。过分依赖简单的抓耳的旋律是会降低人的审美水平的(所以说古典音乐很多时候旋律它好听吗?恕我直言…并不好听…它美吗?是的,它很美)……至于说HZ的的音乐效果器/电子音乐成分运用过多是去旋律话的表现,我不是很赞同…真正的电子音乐是有欣赏门槛的…现在大众所接触的“电子乐”我更喜欢称之为“流行乐”…电子乐简单的编排方式搭配vocal…旋律也很简单…之所以被人们所喜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音色…这是个很关键的要素,电子音色很多情况比原声乐器更加灵活多变,对于人想要宣泄的情绪,想要渲染的氛围拿捏得十分准确…况且电子音乐是们艺术,它可以脱离旋律也可以依靠旋律,Dunkrik和星际穿越(尤其是前者)在电子音乐上被称为Ambient(电子音乐的一种流派之一,想要了解电子乐的流派离Beat Port和网易云的有些歌单远点,现在出于商业目的乱贴标签,现在很多新人都天天因为这个吵),这种音乐很大程度上融入了电影配乐,听一下《黑客帝国》的电影原声就会明白的。当然,在电影配乐中商业性质不可避免…如果想听到真正的艺术性特别强Ambient不妨去找一找,我相信你会见识到电子音乐的真正魅力(旋律,和声走向,配器…音色设计都会有…)。话再说回到 电子音乐和HZ…很多时候电影的配乐需要电子乐的成分在里面,电影配乐的目的在于如何帮助电影讲好故事…如果Ambient在电影中旋律变化明显,再考其它虑配器的问题,或许它有欣赏价值,但对于电影本身可能缺背道而驰(当然我不会否认其提升空间,毕竟…要恰饭的嘛)况且电子乐既可以完全摆脱旋律,也可以依附于旋律,很多电子音乐很多不能按照“旋律”“和声”来评判好与坏,更多的音色的设计,还是那句话音乐需要的不是好听…而是理解,电子音乐也一样,当你能从一首几乎无旋律,或者完全摆脱旋律的电子音乐中什么感受到的时候,与其说好听不如说是你理解了它…电子音乐并非俗不可耐,现在大众“最流行”的“电音”连流行电子(狭义EDM)的都达不到…谈何地下电子音乐与实验电子音乐?(哈哈哈,我纯业余…希望有大佬分享您的观点)[害羞]

【回复】可能我就是个听歌的 没学过音乐也不懂啥乐理 认为一首完全去旋律的歌听完真的很干[笑哭]
【回复】你是怎么把“去旋律化”和“流行”画上等号的啊。还有什么认为大众听的电子就是“流行乐”,怎么,你喜欢听具体音乐,喜欢听斯托克豪森吗?实际上你能接触到的诸如发电站之流也是流行电子啊——如果你真喜欢那些学院派的实验电子当我没说。当然,流俗的旋律应当被唾弃,然而对旋律的放弃不也是大胆的实验吗——譬如鼓的独奏或极简主义(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认为氛围音乐不属于此类)
【回复】好的旋律也会让人感觉很美啊 感觉不冲突
藤丸-立香:
日本音乐在旋律的追求上顽强的生存[笑哭]看看日本游戏和日本配乐,再看看日本的流行乐,一直注重旋律。不过这也和日本群众平均音乐素养较高有关(日本算是世界上音乐氛围最好的地方之一了)

【回复】确实,日本人音乐素养高,理性保持自己独立的风格,吸收外来优秀风格,一直追求音乐的旋律。所以日本音乐人没有盲目追随美国带头的去旋律化,说明日本音乐人素养的确高,看不上美国的音乐,至今还是以近代学来的欧洲古典音乐为主。日本人精神的是欧洲,所以会有巴黎综合症,转头就叫嚷着用钱买下美国。
【回复】可能欧美年轻人喜欢吃违禁药品,所以喜欢听节奏强的音乐,不注重旋律
【回复】回复 @菜崽儿 :哈哈,有道理。
-contemplator-:
很多流行音乐成功的原因正是舍弃了旋律而将侧重点放在歌词节奏等方面,以达到简单而抓耳的效果,在短期内迅速获得流量与人气…但这也导致了音乐创作门槛的降低和部分创作水平的下降

【回复】回复 @011010001100111 :回复 @011010001100111 :我觉得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旋律被前人写了太多了,现在随便写一首歌都容易和前人撞旋律。旋律会用完的啊,如果有撞旋律就是说你抄袭,但是旋律就这几种,怎么能做到不和前人创作的旋律撞旋律和作出新的呢?这可以说是压根不可能的,我听一首歌可以找出好几首跟它撞旋律的歌曲,任何一首。只要你给我我就能找出撞旋律的
马库斯-克雷特加boom:
放心,现在有回去的趋势了,最近全世界都开始流行一些老歌,原因就是大家意识到现在的新歌比较缺乏旋律,开始意识到问题

NWC-:
贝多芬还是古典时期,早期浪漫主义时期是肖邦李斯特那个年代

【回复】贝多芬是古典音乐结束者与浪漫主义音乐开创者
【回复】我是古典与浪漫主义的承接者[doge]
【回复】贝多芬老年的时候已经搞浪漫了[doge]
Icronic:
说起旋律,想向大家安利一下ichika[吃瓜]

【回复】回复 @leoleizi :polyphia必须的[打call]
与卿共消万古愁:
其实我感觉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审美。不可否认,我们的大脑喜欢比较简单的或者没有旋律的节奏,因此我们就会感觉快乐,快乐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但是随着你审美的369等划分,你的快乐也有低级快乐和高级快乐。 我觉得现在对于音乐最大的问题是在于我们并不是不允许不好的音乐存在,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站在顶端的人。但是!现在的一些人把屎当做饭,把饭当做屎。明明就是一堆垃圾,而自己却不承认事实,本末倒置,黑白部分。认为这种东西才是主流,这已经是意识形态很糟糕的时候了。而且还大肆的宣扬,抢占真正有才人的人应该拥有的位置,而且还心安理得。 总结下来,我们并不是不允许黑暗的存在,请允许我用颜色进行比喻,也并不是不允许灰色地带,但是存在归存在。不可能让你们侵略光明,哪怕拥有一点点想法。

流行音乐 歌曲 古典乐 知识 欧美音乐 纯音乐 音乐 乐评盘点 音乐理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