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残障人士不再励志:这是我的嫉妒、仇恨与不甘~芥川奖得主市川沙央与《ハンチバック》

作者: 林拳的精神世界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11-24 11:30:00 浏览:1226089 次

当残障人士不再励志:这是我的嫉妒、仇恨与不甘~芥川奖得主市川沙央与《ハンチバック》

iAce-:
好!残障真的不需要被励志所代替,这不是他们唯一能给社会提供的功能

【回复】读完感觉她们想做出成就好困难,支持太少了。市川沙央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一个前提也是她有钱购买高级器材写作看书,有钱雇人照顾维持生活。其实很多人都有才华吧。
【回复】这类似于感动中国一样,类似于好人必须没有一点污点,还要奉献一生不能有钱,要消耗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别人所谓的好人的认可称呼,就如同那些母亲一样,给你一个封号,你燃烧起来吧,今天正好看到一个罗爷爷的动物园,本来不应该压在他身上,却只是让他承受,也不是没人知道,只是这样,他才伟大啊,如果这些bumen都拨款了,也有人一起分担,那么他就不伟大了,他就不善良了,他就成了普通的一个人了吗?gj需要的是稳定性,需要奉献的驯化的精神,而不是合法性。
【回复】回复 @账号-未注销 :你这最后一句话说的。。。什么时候苦难是可以放在秤上比较的了?你这种话跟“中国式家长”常说的“你怎么不跟山区孩子比比”有啥区别,都是逻辑流氓。。。
羊犊:
关于弱者,其实很多人也会说“你不是弱者,你也有很强大的内心很坚强的品格,别觉得自己是弱者”之类的话。但是我想说,其实承认自己是弱者才需要更大勇气

【回复】自认为弱者其实是批评了一种强权。批评和反抗是很重要的
【回复】这种逼弱者承认自己是强者的人或者这种社会环境,也是有问题的。
【回复】一直逼迫自己成为强者的心思 明明就是一种隐藏的恐弱心理
宇墨瞳:
up的解读,让我很久以来的一些困惑得到了一部分解读的方向,在一些相对不单纯的社交软件上,有一部分人可能就在扮演着性秩序顶端的角色,还有一部分人不在这个秩序中占优,却表现得很肯定顶端的价值,再以自己作为秩序的维持者,去对更不占优势的人做出一定的攻击,这种拧巴的,不在其中又往里挤,还要边挤边往后踹的恶心姿态,一直是我很排斥不愿意去理解的

【回复】而且保持这份清醒是很难的。因为权力秩序会不断挑衅,“你做不到吗?不是不想做还是做不到呢。”
【回复】我没有办法去评价这个作者 因为她的身份所带来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 只能说她的有些观点部分缺乏内在逻辑 但是我能感知到很强烈的情绪 对于高级娼妓 她的认知不进来自于资本阶级的一种幻想 其实还有一种男女在性交易中地位的错位认知 只要是娼妓 无论是在什么位置 对于需要性服务的男性而言都只是价格不同的物品 甚至不能是平等的对象 对于“在性食物链中的顶级地位”说到底就是一种自我麻醉 事实上任何一个出卖自己身体的人都可以靠这一说辞来抚慰自己的痛苦 但是很明显 事实并非如此
【回复】回复 @莉莉瑪蓮LilyMarlene :实际上,我们在以娼妓的视角假设一些情况的时候,就有可能出了一些错,妓女与妓女之间可能也会有差别,亨利米勒笔下的妓女是很不同的,她们可能本身也会很享受这种买卖,而且嫖客和娼妓的关系具体有什么样的版本也有待商榷,我一位女性朋友曾经的经历和想法有点靠近这个作者的一些角度和想象,他们同样是没有为钱操心过,我的这个朋友他沉迷于性的感受,有很丰富的性的体验,他曾经坚定的认为性可以跟爱分开,接触过欧美相对没有太多剥削的性观念,还有国内相对闭塞但同样渴望,性有明确的主体和客体,充满了剥削的情况,他曾经想尝试去做娼妓,不是为了钱,我也不知道他是为了什么
旺仔牛奶隐藏款:
当看到挫男人离开的时候似乎能共情释华的痛苦,前不久刚听了人物播客的《余秀华和她的爱情,女性和她的欲望》,看释华说她想当高级娼妇就想到余秀华写的跨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了,高级娼妇在支配者与被剥削者的角色之间似乎真的不是非此即彼,唉,快乐真难。

【回复】(个人感觉)余秀华对于爱情的向往其实很大程度也是对性霸权挑衅的回应吧。越是骄傲的人越无法对这种挑衅坐视不管。不然她那么聪明的女人,会看不懂那个养蜜蜂的男人其实并不怎么样吗。
【回复】回复 @泡泡球梨膏 :为什么要up去捋有没有男人配不配得上余秀华[藏狐]你不觉得冒犯吗?
【回复】回复 @林拳的精神世界 :人根本没办法用统一标准去定义,她觉得情绪价值值了那就是值的
mosqlemon:
天哪……我作为一个没那么重症的罕见病患者,感觉释华这个角色简直就是挖出并放大(且夸张)了我内心阴暗面。 不知为什么一边震撼得失语,一边泪流满面了……

【回复】感觉说类似“请加油”一类的话很难显得不傲慢,友友因为这个病过得很辛苦,但是你比大部分人都要坚强,换做普通健全人未必能够承受这样的磨难,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重视和尊重患者独立个体性,不以“残障”来看待他人的人,也希望友友今后的生活也能变得幸福
【回复】而且不单是对角色,这个作者创建了一个谁都能看清楚原型就是她自己的角色,表露了这种狼狈狠毒跟变态。作者本身心里得有多少痛苦狼狈跟愤怒。
【回复】回复 @盐渍罐头鱼 :[拥抱]谢谢你。 其实我自己感觉很幸福呢。我的病不是影响行动的那种,也不会特别影响日常生活,跟重症残疾相比真的很轻很轻啦。至少我从没体会过拿不起实体书的愤怒。 谢谢这位友友的体谅与祝福,也希望你幸福!
高露茜:
我记得京极夏彦在一本书里写“觉得别人很可怜的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傲慢,因为只有你觉得自己强于别人并俯视别人,才理所应当的傲慢的认为别人是弱者。” 原话不记得了,哪本小说也忘了。

【回复】就希望别断章取义了这句话,因为是一本书所以是有上下文的。京极夏彦的意思是说,不要用自己的常识去定义别人的常识,不要把别人的缺陷放在天平上衡量,比如人们会不假思索的认为断两条腿的人比断一条腿的人可怜,失去所有亲人的人比只失去一个亲人的人可怜。这样的想法过于无情,悲痛对于经受悲痛的个人来说都是无限大的,不能去对比他们。
【回复】我认为他的意思是, 断两条腿的人和断一条腿都人都一样经历过苦难,而部分人都会潜意识的认为断两腿的人更痛苦,因为他们喜欢对比痛苦并攀比痛苦,所以会忽略掉那些断一条腿的人,只会关注和同情那些断两腿的人。这并不正常,这两种人都痛苦啊,只是痛苦的程度高低不同而已,部分人就能忽略那些不那么痛苦的人吗? 就跟现代比惨一样,比惨本来就不合理,只能宣泄自己的情绪,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加大自己与他人的矛盾。
【回复】那我反过来 “觉得别人很傲慢的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可怜,因为只有你觉得自己弱于别人并仰视别人,才理所应当的可怜的认为别人是强者。”
姒仁异书:
看到一些弹幕“闻性色变”,先尴尬,而后发笑,只为了掩盖自己的局促不安,甚至忽略了性以外的——有关人性、有关阶级、有关生命力的解读,我感到悲哀。

【回复】这是我今年这b站看到最有礼貌的辩论,我没开玩笑[再见]
【回复】回复 @darkJoel :首先,感谢您虽然与我的想法有异,但依旧很貌地回复了我,也清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只是我还是想为自己辩解。 1.我所言的性,并非单指您理解的“放纵欲望的行为”。如果您看完了up主的视频,也会明白我在说什么的。书中主人公那样的行为,并非只为了宣泄自己的情欲。 私认为,控制欲望确实是好的,纵欲自然是不好的,——但,这些不是我在原文中表达的。 2.我认为解读阶级、解读人性是必要的。 有了所谓“性意识”,人就可以只关注性(并且是不科学地关注)而忽略背后人性吗?这是我在原文中所谈及的。我不认为在今天,这两者还应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我倡导关注深层的东西——有了性意识,仍然少数人关注人性,甚至一些青涩的人,一听这一话题,干脆忽略了学问不作思考,那我想,我们扭曲幼稚的性观念展露出来了。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 坦然面对不好吗,一定要“色变”吗?我之所以说人们不应该谈性色变,是因为这种心理阻碍了我们深究的路。 万望您能理解, 我也不是在只谈性啊。
【回复】哈哈哈哈哈你看你一提起性就有人联想到纵欲了,就有种不出意外的感觉[微笑]
上炕喝水詹一美:
作者的复仇真是带着一种把自我羞耻和道德约束踩在脚下的反叛,让人佩服的那种……我残疾的程度比她轻,但病状存在相似性,作为残障人士,自卑都不能称得上自卑,只是一种认清自我后的客观审视。作者等于扒开了这层客观和理性,用近乎粗俗的、纯粹的欲望用文字剖析了自己,几乎是在自刎。 曾经听过一句话说写作就是把自己剖开给所有人看,她便是如此,还要更大胆。说实话她给了我一定的慰藉,因为我从小到大最厌恶的就是别人夸我身残志坚,我愿意糟蹋生活还是愿意好好生活都是我的自由意志,不是我为了证明什么,我想拥有那个“作恶”的权利,尽管我不必真的作恶,就是这么回事。

【回复】还看到评论有人纠结什么纸质书不纸质书,奇怪作者为什么不善良温暖乐观积极,奇怪残疾人复仇的愤怒来源于何处,顿时觉得人与人要理解确实很难,有些人他除非自己体会一下生活不能自理、精神被残障身体禁锢、做日常的事情饱受生理心理双重痛苦是什么感受,否则永远缺少一颗能共情的脑子。
【回复】向下比当然没有尽头,但是我从小学开始就在想如果我有一具健康的、可以肆意奔跑的身体会是什么样,一定比我身边这群废物做得更好,我即使这样都能做得比很多人好了(这就是阴暗的想法的一部分),至于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大概是一个男同学说羡慕我身体残疾就不用上体育课,我当时真的脑子里就两个念头,一个是把他杀了,一个是砍了他的腿让他梦想成真。
【回复】啊还看到有同样的残疾人在评论里说很震撼很想哭,我是完全没有,我只是突然感受到了那股埋藏在我身体里的愤怒,我用了二十几年,每一天都在尝试浇息的,愤怒。
Ribs0314:
近几年越来越感觉到不是猎奇恶趣味的有争议的故事一般都是特别有思考价值的,不能用“变态”这个词一棒打死,毕竟最变态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笑哭]

【回复】我也觉得生活挺变态的,每天这个世界上都有人互相伤害,互不理解,争吵,谩骂,杀人,爆发战争巴拉巴拉。有时候真就有点观察人类的感觉()然后感叹一句人真是种复杂的生物。
【回复】感觉现在就有一种,乐子人活的最好的感觉。什么都不在乎,知道了也就看个乐,无所谓的态度。有时候还挺羡慕这种人的,我确实是放不下一些东西,也因为这些事情一直在生病。(¦3【▓▓】
【回复】回复 @松茶咕咕咕 :我从玉玉确诊变成为乐子人那一年,正是我正式拥有两套房的那一年[笑哭]
Garnet不减肥:
很多人把她提出的“重残人士为什么到今天才获得芥川奖”这个问题单纯地理解为“干嘛不多给重残作者颁奖啦”,这个问题的潜在意思应该是:“是什么导致了重残人士在阅读、写作上障碍重重,乃至芥川奖至今没有重残人士获奖”

【回复】这个话也可以同理替换成女性、少数族裔等
【回复】回复 @Etchangerlavie : 很多时候残疾人士残疾的地方在于他人的看法以及社会的限制而非身体本身的残疾 假如社会中有更便利的设施残疾不就是可以被“减轻”的东西了吗
【回复】回复 @hybid :比例少当然也是原因 虽然我回复的针对那句重度残疾是他们没有办法写作的根本原因 但其实她和层主的意思是应该有方法使更多的重残人士得以写作 不是非要得奖
皮卡小邱-:
这期做的好棒!这个心理的代入感太强了 我一边看一边心惊

【回复】你来了٩(˃̶͈̀௰˂̶͈́)و
【回复】回复 @林拳的精神世界 :[奥比岛_点赞]嘿嘿
迪路兽进化中:
“一亿五千万”我第一反应是 绝,太绝了(文盲青蛙乱舞) 没有觉得林拳变态啊,变态的难道不是这个世界!

【回复】变态是生物学概念,是指生物体后天发育脱离原来的性状,这个社会一直是这样所以社会不变态。
【回复】正常和变态,并没有那么绝对。
【回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sanliii:
你加入方言的朗读太棒了!!!很喜欢!!!

【回复】那你别错过我后面做《平乐县志》的视频 我会大面积使用四川话
【回复】回复 @林拳的精神世界 :你的哪个视频错过哦,哪一个都没得。~(¯▽¯~)
【回复】[打call][打call]支持,up讲的四川话好好听
木青和妖妖:
在开头,看到作者说推崇纸质书的人傲慢,可后来又说她想做娼妓的时候,有些想关视频,觉得挺没劲的,感觉不过又是一个何不食肉糜的有病呻吟的故事。可后来看到描写释华的与155的交易时,两人的对话,两人想要侮辱对方占据主动的对话让我有些震撼。我一下子感觉这位日本女作家最厉害的一点便是毫无保留地将心中所想表达了出来,即便这是一种不齿于人的嫉妒与变态。因为越是变态越是真实,越是真实越是令人震撼。

【回复】这本书的主人公认真地面对了自己的“有钱”
【回复】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这种愿意面对真实敢直白地表达,才使得他们有解脱的可能
【回复】是啊,世人最怕“认真”二字。
用户156478023548_:
开始不太理解,但看到最后那个男人不要一亿五千万日元,留下一句怜悯的话走了这个情节,忽然理解了她的愤怒。 看到最后那句“我憎恨着这份,无法意识到自身特权性的无知和傲慢”,理解了她为什么能得奖。 在故事中,她把那种因为残疾而被迫“被怜悯”的心酸与屈辱,以及用尽一切办法(哪怕是尝试用最好用的钱去“压迫”“奴役”一个人),最终居然也无法拒绝那种“怜悯”的无力和绝望表现得很好。起码她真实、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群体愤怒而绝望的心理境况,这一点足以使这部作品具有相当的价值。 而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她最后那句愤怒的宣言,进一步将她基于自身境况描写的“个体性”的困境上升为了人“普遍性”的困境。 人人都痛苦,都有“残疾”与缺失,然而除了自己,没有谁能真正理解谁。人人都憎恨自己的“没有”,却很少有人愿意将自己的“有”归为“特权”,很少有人愿意放弃这份“特权”,这是人与人之间憎恨与愤怒的来源。 相比尚可变化的阶层矛盾,残疾与非残疾的矛盾甚至是无解的,没有谁愿意成为残疾人,以切身体会残疾人的境况,残疾人也找不到一种方法改变不公的命运。 但最后,那种刺骨的,明晃晃的特权与不公,却往往只是被特权者轻飘飘的,自我开脱般的“怜悯”轻轻揭过了。没人愿意为此负责,为此感到羞愧,甚至多数人还为自己充满善意的包容与关怀而感到满足与优越。 没人愿意理睬和回应“弱者”歇斯底里的诘难。 “我有什么错啊,算了,因为你是个残疾人,所以我包容下你的无礼吧”,这便是她所憎恨的无知和傲慢。

【回复】是的而且,我甚至在彈幕裡一句「沒逼她看紙質書...」再一次直面了健全人士對於殘障人士有意地忽略,更加理解她的憤怒 書中點出健全人一味推廣紙質書,是對於殘障人士不便情境的「無知無覺」;而說出這種話的人,則更進一步是刻意的「視而不見」 我曾經在某個檢討公共設施缺乏殘障友善的視頻裡,目睹不少「殘障人比例才多少」、「殘障就別出門了吧」、「沒逼你出門吧」等言論,血淋淋地令我怵目驚心 那些何不食肉糜的建議、那些開脫自己的理由、那些被批評為傲慢後氣憤的言論,甚至都不願意用憐憫去包裝自己的無知與傲慢 無法意識自身的特權是一種無知,有時候無知確實產生惡;而有些人被點出自身特權後,是如此面對他人的詰問
【回复】回复 @看到我蜗牛了吗 :完全平等不存在,就像绝对公平不存在一样。因为人生来就有差异性,个人的出生和经历的差异导致无法跳出自身的认知去理解他人。比如童年幸福的孩子无法理解有人会憎恨自己的父母,甚至可能傲慢的认为他不孝,又比如取得成功的人认为他人的失败是由于不努力,而不去思考自己是否得到时代的红利和足够幸运。好在网络时代信息互通拓展了个体认知的边界,让我们能去审视自身的傲慢,认同自己也尊重他人。
【回复】回复 @卧龙凤雏中的大聪明 :是的,活了这么久,只觉得人是一定会自动给别人分等级的物种,属于无意识的本能了,不敢想象那种“完全平等”会到来。
燃烧的橙子:
想起来之前看的一个讲座,请了一位患渐冻症的人做嘉宾。然后令我印象非常深的是,听讲座的人对渐冻症患者提出一个问题:是否幻想过没有患病的人生,如果有机会,是否想成为资格健全人。然后渐冻症患者的回答是:从未想过回到健全的人生,因为正是患上了渐冻症,所以才了解到了曾被自己忽视的美好(家庭,亲情等)。当时听到一系列的对话,我真的收到了冲击,感觉提问的人虽然说的很隐晦,但那问题里藏着的就是身为健全人的优越感和权力感,让人非常不适。同时渐冻症患者的回答也让人觉得不舒服,与其说是真心实意的回答,倒不如说是对提问的傲慢健全人的回击,以及让自己接受现状的洗脑。围观全程之后,感觉这段对话就是一场大型的猴戏,除了让人难受尴尬之外毫无意义。看了up的讲解之后再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多少还是有点体会了,残障者与健全人之间隐含的对立,以及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恨到底是来自哪里吧。

【回复】大部分健全人和一些从小残障的人群,对另一人群的生活、想法、情感其实都是无知到可怕的,往往会陷入一种带有隐秘优越感的“想象”与情感上的自我满足(拿一些科幻片举例子就是,人类经常会拍一些动物/机器人/外星人努力想变成人类,获得人类情感的故事,然后人类在一旁为这些物种的努力而感动)。实际上大家都只是普通地在活着,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心了会笑,难过了会哭,彼此尊重就行,没那么多想象中的故事,也没那么想变成另一类人。
【回复】回复 @阿菀的原创故事 : 残障人士也是人,是人就各有不同,你看残奥会大部分选手哪会对世界有恨,恨世界的人能在运动中那么享受和开心么
【回复】回复 @二流闲人 :海伦也产生过恨啊,只是她碰到了一个好老师
阿卡迪亚亦有我在:
弹幕里有些标榜自己是正常人,瞧不起这些文字的家伙别太离谱。只要是人内心就有幽暗之处,你不敢剥开的或者说你没有脑子和灵气去剥开的一面人性,能由这些作家们的文字去传达出来,我觉得这是值得感谢的事情。写出这类文字的人往往对自己刻薄至深,他们承担了集体的阴暗,才让集群中另一部分人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阳面。

小说 读书 文学 市川沙央 日本文学 芥川奖 冬日读书会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