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荒唐更丑陋!

作者: 王山水读通鉴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3-29 10:29:44 浏览:174380 次

魏晋风度?荒唐更丑陋!

阴影之刃:
看了《两晋十六国》《风云南北朝》之后就对所谓的“魏晋风度”无语了[捂脸]

【回复】回复 @有栖零儿_ :站在哪个时代他们都是王八蛋
【回复】一个赛一个疯,一个赛一个恶
【回复】回复 @有栖零儿_ :我觉得,“击楫中流”的祖逖、“先吾着鞭”的刘琨、被称为“运甓翁”的陶侃、说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桓温、“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都比“魏晋风度”更可贵。他们都在那个时代做出了一番功业,都是昂扬向上的。
尹多多爸爸:
现在小鲜肉能大行其道,和魏晋时期的以阴柔为美似乎很相似!

【回复】全是商业互吹 真正有能力的人被排挤了
【回复】一个男的没有阳刚之气,娘里娘炮的还整天花钱霸榜[tv_呕吐]
【回复】回复 @密码是八个b :没人看没人给小鲜肉送钱,小鲜肉能蹦跶这么高,所以骂小鲜肉没用,应该骂那些看小鲜肉的。
伤害不够就过不了:
和平久了,繁荣久了,就是讲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然后灯红酒绿醉生梦死。魏晋的世家大族、明末的江南秦淮河地主都登峰造极歪楼到了小白脸境界。当代流量明星,也是经常能炒出“小鲜肉炖蘑菇”这道美味佳肴

寒漾77:
魏晋风流是从文学角度提炼出来的概念吧,跟社会风气没有太大的关联。魏晋风流≠魏晋风气,它是经过了取精去糟留下来的,是文人群体在仕途不顺,生活艰苦的人生境遇,天灾人祸不断的乱世中的以退为进的态度。并不包括身在高位不做实事之类的。 冯友兰先生把魏晋风流概括为“颖悟,旷达,直率。”是追求艺术化的人生,追求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同时也在反抗汉儒的名教,追求个性化,这在文学上的表现非常明显。在中古时期无疑是进步且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从不是一蹴而就,人的思想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没有魏晋时期的觉醒,哪有现代文明的曙光。 至于五石散这种事,我认为评价历史要有辩证的思维,绝对不能以今人的观念评价古人,在今天看来嗑药百分百是犯罪行为,非黑即白不能有一点马虎。但在那个乱世,生命的极度焦虑自然需要怪诞一点的出口,面对那个只要稍微有点自我觉醒意识就会痛苦万分的时代,今人倒不必以道德卫士自居。 魏晋风流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史文学史的概念,大家都知道那个年代有多混乱,多黑暗。但正是现实世界的残酷才催生了思想文化的灿烂,正如宗白华先生的话:“魏晋时期,人们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我。”觉醒二字是魏晋风流的一个重要侧面,是中国的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我觉得大家其实不用因为不喜欢魏晋的风气,而对魏晋风流口诛笔伐,暂且不说那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魏晋风流本就是后人总结的,取精去糟的,思想文化史的一个概念。 总结起来,我认为理解魏晋风流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它文化思想史概念,是指特定的精神内涵。 2.是后人总结,补充的,已经历了取精去糟。 3.以历时的观点去看,魏晋时期的精神风貌确实影响深远。 4.是乱世的产物。 最后,我想说一下陶渊明,说陶渊明没干实事有什么了不起的那位,宁但凡有点人文素养都不至于“功利”至此,陶渊明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早就不是一个具象的人了,而是有文化意义的符号,是后代世人的精神家园,同时,也象征了一种人格高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高地上开垦,向往自由和正直。

【回复】我也觉得该辩证的来看,我的见解不如你高深,但我觉得不能因为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就说魏晋是个恶心的时代。冯友兰说真名士要具有玄心、洞见、妙赏和深情四个特点。魏晋名士对自身情感的那种宣泄和表达,真的很让人感动。就比如嵇康对钟会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还有为了不做司马氏官员而大醉数月的阮籍。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的下场如何吗,只不过是以自己的疯狂对抗这个混乱的社会吧。所以这样的精神我不说推崇,至少也是赞美。不知道评论区对魏晋名士口诛笔伐的人是什么心态,我只觉得,如果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衡量古代人的做法,真的有点主观臆断了,古代人最爱名节,这不是做给谁看的,一生只为一朝君王做事是他们骨子里的忠义修养,如果按现代人的目光去评价他们是愚蠢,是故作清高,真的不应该呀。
【回复】觉醒是后人深刻反思前人之过才会觉醒,是后人对前人错误进行认识,改正。是后人自己的思想成果,跟前人的错误没半毛钱关系。魏晋南北朝,就是一个肮脏的时代,国破山河亡中还娱乐至上,栋梁不思奋勇报国反而以退为进,被逼到女子提刀上战场。是可悲,不可忘却,一直警醒的时代。
【回复】在一次国家二级讲师的讲会上,我对那个讲师提出“感恩让自己受到伤害而成长的人”这一个论题的反驳的一句话我运用到这里——今天我打了你一顿,你挨了这顿打受到了启发,那你是不是该感谢我?
rockymao7711:
有点道理的。现在喜欢像女人的男演员,也是太平久了,审美逐渐变态了

【回复】回复 @有狐西来 :70多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已经算一个大和平年了
【回复】回复 @爱莉_德_博蒙特 :女生多,饭圈绝大部分都是女性主力,所以小鲜肉阴柔都是讨女性喜欢
【回复】回复 @一棵勤奋的竹子 :资本放到以前就是世家,主导文化的
tony9233:
从这个角度看,让人后背发凉啊,现在娱乐致死时代,可不就是这样吗?

【回复】这还是不一样的,现在是太平盛世,魏晋是乱世啊,虽然我也觉得晋后期很颓,但真的不能和现在比较
【回复】娱乐至死时代还没到来呢
赏金游侠:
说这么多,总结起来四个大字,清谈误国[doge]

【回复】清谈误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次元狂三酥酥粉:
魏晉風度就是磕藥裸奔扯閒篇,啥也不幹

【回复】世语新说里面啥离奇事都有[2233娘_大笑]
【回复】回覆 @游行的中学蜥蜴 :説得真好聼
【回复】回复 @断命于2002年春 :尴尬[粽子][粽子][粽子]
海特医生:
回来考古,我们已经还未经历第二阶段就滑向第三阶段了,尤其今年,越来越明显

【回复】回复 @匈汉也是汉 :美国很强大,但并不妨碍blm的出现
【回复】回复 @海特医生 :生活越来越好了,有问题吗[疑惑]
嘘嘘嘘哥:
中东叙利亚 荒唐且美好。今天的ak也是格外烫手。[doge]

【回复】回复 @两岸两端 :这事放古代没毛病,因为没有石油这玩意儿。但是现在美国在盯着中东的石油,不可能允许阿拉伯强权存在的。只能哪天美国不行了,还有机会
【回复】这样的乱局必定会出现一个英雄统一局部地区的,[吃瓜]
没有数字的数字君:
说的都很好,但是不要以古论今。现在的问题是风气问题吗?是分配问题!

【回复】怎么就不能以古论今了?哪个朝代不是分配问题?听说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嘛
【回复】确实,风气只是结果,体现或者说是表象,阻碍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是生产关系,十九大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科学的。但是扭转风气不治本但也有一定作用。
【回复】回复 @世宗显德元年 :干活嫌人少,吃饭嫌人多??
逆天发言大赏:
看到弹幕有些人说现在压力大,还有别的视频里面说现在的生活的没有以前好,我就很纳闷啊。九几年初的时候我家连饭都吃不起,买一条鱼能一直用来熬汤熬4顿给一家五口人吃,一个星期能吃上一顿肉就不错了,零零年之后才三天吃一顿肉那时候的工资也涨到了几百块钱,就我家这样的生活水平在那时还是算不错的了。

【回复】什么压力大,不过是给自己的懒惰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回复】回复 @都市圈小新 :那时候都是金子做的鱼是吧?
【回复】我2011前一个月吃不上一顿正经肉
erereGeraA:
你确定这讲的是魏晋?我看到的是未来

【回复】回复 @天秀之爆炸秀 :以史为鉴,外敌的强大与自身内部优化毫无关系,封建农业文明面对强大的工业文明并没有通过什么所谓的满足人民需求达到图存,你所谓的不过是单纯被压迫者处于本能反抗的肤浅体现,国力差距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力差距,社会是否滑坡完全取决与现存政治制度与生产分配关系间矛盾的发展程度,矛盾程度与滑坡呈正相关,况且中美各方面有深度的利益往来和合作关系,并非是要谁消灭谁这种幼稚想法。
【回复】没有什么不可能,当一个国家没有灵魂的时候,就会如此(撕裂矛盾四不像,务虚为荣,务实为耻)。先一波内忧,再来波外患,也可以相互交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回复】回复 @寻找蔷薇和百合的过客 :这就要涉及生产结构和生产者的要求问题了,总的来说,清和现在还是有质的区别,美的吞并和内部优化并不是一个级别,和当年一样,当八囯紧紧只是压迫的时候,内部还能强行镇压,当曰强行改变生产方式的时候,内部就会爆发没法镇压的变动。美就是后者,只要有强敌在外,内部就会不断满足下层,现在只是还没到那个坎而已
黑白人:
up主的解读称得上以史为鉴了,现在的一些社会矛盾真的可以从历史上找到原型

座头鲸之王:
大家都明白,但不说,这就是成语“心照不宣”的缘由。

献江南之鸣铛:
难怪我感觉有山说的北山移文那一篇骈文确实是个好骈文,读的很爽,但是我感觉他的价值观就算是魏晋风流吧,他就以为他们的不上进就是清,我觉得价值观放到现在来说真的有毛病,人家努力工作,这不是好事吗,如果他做到那样职位还不管事,这不才是应该批评的吗

2286980347:
up主好幽默,特别是这不是劣根性,只是一个周期。。。

【回复】我觉得现代人不应该惧怕周期,敢于直面,才能有解决办法,不然真等到那时却无良策就难了
【回复】up主'专职历史的,你觉得他会不懂历史周期律吗
【回复】回复 @千百陌 :你这完全就反了,难道是历史周期导致人这样?是人自身导致了历史周期这样,你说的那种是导致周期末向周期初改变的人

中国历史 历史 南北朝 古代历史 魏晋风度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