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王思涵:14岁上大学,大四因挂科被劝退,如今怎么样了?

作者: 最人物纪账号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3-31 12:36:39 浏览:150413 次

“神童”王思涵:14岁上大学,大四因挂科被劝退,如今怎么样了?

夜色美难寐:
娘的,我从小被周围人夸聪明,各种夸,现在27了,家里5月份房租到期就没地方住了,家境一贫如洗,我还没工作欠八九万,过年回老家还tm夸我聪明,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废物。夸你M,聪明个球,从小听见夸我就烦。

【回复】捧杀[doge]一开始确实是夸你聪明,后面夸你就是等着你摔更惨点,好好加油吧,反手打他们的脸
【回复】说实话,我堂弟从小被亲戚夸聪明,实际他也确实比我聪明,小时候几个小朋友一起玩象棋算二十四点或者打网络游戏,我堂弟都明显比我们其他小朋友上手快,从小我爷爷奶奶就喜欢说他们的孙子聪明,同时还要加一句我比弟弟大四岁下棋都下不过弟弟,可恶。然后现在聪明的孙子初中辍学,下不过孙子的孙女在当医生,什么叫伤仲永啊[妙啊]
【回复】回复 @离弦之箭- :也许我是家族里唯一的一个孙子,其它都是孙女或者外孙外孙女,也许对我期望很大太大了,但是我可承受不起
李卿棠:
我绝的所谓的"神童"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比普通人提前大脑发育,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到了大家都到成熟的年龄这些"神童"自然而然就不神了。

【回复】同感,小学能解方程组的人可以叫神童,但不代表他到了高中就能自通微积分,我觉得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神童,厉害的人必然是天赋加努力
【回复】还是存在神童的,而且一直神的那种[doge]本科期间,某科大少年班的大佬们确实一直吊打我[doge]但视频里的小王可能确实是灌输出来的,这样非常不好[OK]
【回复】天生神童是有的。在特教中,特殊需要儿童里有一类儿童是“超长儿童”,就是说的这类孩子。简单来说就是在记忆,逻辑,语言等某一方面有超乎常人的天赋的。 “神”绝不是你成绩有多好,知道的有多多。一定有一个方面是普通人望尘莫及 并且不能通过后天努力达到的
simple-青沐:
[捂脸]我只是觉得悲惨,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庸就打击太大?[捂脸] 说真的,我小时候天天科目倒数,班主任每学期拉我谈话,现在我也是在大学里面自学英语,准备4级 神童不应该出现,神童也不应该叫神童。

【回复】啊这,我小时候的上初中每个班也就25%人能上大学[笑哭]里面还得有5个大专,高中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学霸的,然后上了高中发现自己是个菜鸡,到了大学发现自己还不如菜鸡[笑哭]毕了业更完蛋[辣眼睛]
【回复】神童?神童是不是天才的意思,我不知道,但是天才的学习理解能力和效率是别人的几倍,甚至于天才可以自学 他的学校也有问题,他的那个学校属实有点阴间,懂得都懂。
【回复】做好能接受自己孩子是个普通人的心理准备的人才配当父母
喵喵摸大雨:
全都是吹的,我们院子里就有这样的神童,我上小学一年级这家伙已经开始做五六年级的题了,他妈也是骄傲的很逢人便吹,后来上高中我跟这个神童分在一个班了,仔细了解了下,其实就是他妈给他报的补习班,把后面几年的课提前学了,然后这人高中成绩一直排在我后面十几名,他妈也在没吹过这件事情

【回复】但是视频里的确实是在学习上很有天赋,他只是无法接受落差。14考575这智商很高了
【回复】“全是吹的”,你用你身边的一个个例否定全体神童也是神奇
【回复】据说我5岁数10个数还得家长提醒,现在也安然长大,话说我真的是记忆力差,但逻辑能力比较强。
Frcukkkkkk:
我大学班上也有个类似的同学,5岁上小学,还跳过级,上大学时15岁零几个月,不满16岁。同级同学普遍比他大三四岁,复读过的甚至有比他大五岁六岁的。军训时,辅导员还专门提到,他是我们那一届全校四千多新生里最小的一个,一下就出名了,人尽皆知。他也是蛮惨的,非常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差,心智极不成熟很容易和同学发生矛盾,情窦初开去追求女生但所有女生都只当他是小弟弟根本不会理会他导致他异常受挫,各科成绩也是一直在及格线上下浮动...印象中他特别喜欢喝酒,也许是借酒消愁吧,总喜欢买许多酒到宿舍喊我们一起陪他喝,没喝必醉,醉了必哭,哭诉自己有多难,多受挫,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他,异性都只当他是小弟弟不理会他的表白和追求...好在他还是完完整整的把四年读下来了,最后还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也算是比较幸运吧。

【回复】现在能理解经典心理片 扪心问诊 里心理医生男主为何强烈反对送儿子去天才班了。 不得不说,精神心里成长才是人生的基础。才学财富这些能增加高度,美化外在。但没有基础,缺乏作为人正常存在与幸福生活的支撑力和驱动力,这样的“成功”不过镜中花水中月,且没有意义。--活都活不清楚了,成功依托何处?没有硅圆晶还想刻电路造显卡,那就只能得到空气了。[妙啊]
【回复】回复 @西山紫气 :还好 现在已经毕业工作了 困不困难我就不知道了
屠夫之鸟:
所谓神童不过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已,小学初中高中的东西只要刻苦,不管是不是天才都能学的很好,真正产生差异是从大学开始,天才和庸才会随着时间逐渐拉远。

【回复】然而并不是,学习是有天赋的,刻苦可以弥补一部分,就好像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的关系。高中同学有一对姐弟,学习都很刻苦(他们的时间只有日常生活和学习,没有娱乐,他们甚至没有手机和qq号),姐姐分数只在一本线徘徊,弟弟是清北苗子。付出同样的努力,结果差别也有很大,天赋的差距也不是靠刻苦能完全弥补的,只能说可以拉近。
【回复】?这?我看不对有的人初中贼认真中考只有350天天学习天天被表扬倒是我一初三混完的都有480多[吃瓜]
【回复】你上过学吗?张口就来?
海飞龙:
个人认为这不是神童,是被过度压榨。

【回复】只是媒体吹出来罢了,看他自己采访他对自己认知还是很清晰的,他也说了他根本不是神童,只是学习量比别人多
【回复】而且他经历这么多挫折没有完全沉沦下去,愿意边打工边自学还是可以看出他是个挺踏实懂事的人
草莓味的小仙友: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幼儿教师,班里真的有几个5岁宝宝就能做100以内加减法甚至乘除的,而且能正常阅读……这不是神童,这是努力啊!

【回复】回复 @金叶子呐 :你要知道这是上个世纪啊,很多父母都是文盲的,教育都很差,他这样子在当时确实很厉害了
【回复】我记得我当时快上小学的时候好像也能正常阅读吧,我记得我有一本童话书看了很多很多次,但是现在具体是什么书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是个蓝色封面的,里面好像都是些助人为乐方面的故事
【回复】其实这些人不会感觉到自己有多努力,只是觉得自己能认识招牌和书上的字、买东西时能比父母更快算出总价而高兴。
那一天樱华月下:
有一个点,他的母亲不去工作,在家陪他学习这里我觉得很不合理,家里清贫为什么还要做这种超出承受能力的事情呢?不知道是为什么,有一段时间很流行这种做法,母亲照看孩子,父亲出去打拼,这个故事的主人一直觉得自己家贫穷,后来也因为这样不得不选择次要大学,这本来就是一直本末倒置的结果,在父亲出去打拼的基础上再有一笔收入就生活来看是非常可观的,但是那时候我很多同学家都是这样,母亲在家全职照看他们学习,父亲在外面累死累活,但是我家就不是,我父亲的工资其实是够我家一家三口生活,甚至还有些宽裕,但是我母亲还是没有就这样辞职回家照顾我学习,学习从来都是我自己的事,到最后我也不觉得和那些人差在哪,甚至还没考过我,只不过有一点哦,可能他们的肠胃比我好一点,因为从小学就这样,父母忙,经常我一个人吃饭,就会一个人到外面吃,吃辣的吃冷的吃饭不规律,所以肠胃好像被搞的没那么好,但是我从来没有因为经济担心过,我这样很幸福,我大学毕业准备考研,家里也很正支持,没有应因为经济的原因让我失去任何的可能,看了这个故事我的感觉是其实有的事情是可以不是这样的,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撑起这个家,不仅是经济方面,其中包括父母得为自己和另一半身体负责,少一个父亲少一个母亲都不算一个完整的家,第二是陪你,少任何一个都不算陪伴了吧,陪伴大学毕业,陪伴娶妻生子,第三才是望子成龙的期望,这本来只是尽人事听天命的事情,却被提到了首要,这是我觉得不合理的,(哇,我感觉我写了个小作文[doge],有感而发)

【回复】我也觉得非常不理解,我们那个年代都是父母都出去工作的,既然过的不好,他妈为啥不出去工作
【回复】我也很不理解,正常孩子14岁都可以自己读中学,初中也好高中也好,绝大部分事情都可以自己做,而且做得很好。他的问题是他全家造成的
月已无岸:
其实就是一个普通孩子,硬被灌输知识

一一一清:
唉,我的同学,大四了还没成年…还保直博了,到时候博士读完跟本科毕业的我差不多大[笑哭]

【回复】没事,你要想你退休了他还得工作
【回复】有的大佬大学还没毕业,就在行业里是研发级别了,我感觉我这辈子不可能到研发的水平了,只能当工具人[笑哭]
【回复】为什么我想到清华大学的那个美女[妙啊]
西瓜郡:
我觉得可悲的不是孩子是这个社会是那个当时东北大下岗的浪潮,如果当时家里能有经济条件可能真的另外一个在国家中科院做科研的神童。

【回复】关键是他的父母只想打造孩子,没给自己做过职业规划,也没想过自己如何发展的更好,这样的家庭在哪都很难富起来。
【回复】回复 @黑兔_Shera :正解,反正原因有很多说白啦就是自身原因加社会原因最后酿造的
【回复】回复 @黑兔_Shera :大下岗的时候真的绝望,岗位都没了,工作也找不到,做买卖没钱没经验,普通人的见识绝望是正常的
分给你了别钓我了:
家里太穷导致家里人眼界小,他上大学时才多大……家里人的去世,阴间学校的反悔,本来就揭不开锅的家里雪上加霜,别说刚成年的学生,就算是出来工作几年成熟了不少的人也不一定扛得住啊。主要还是学校太阴间了

大腿厉害哟:
为了补贴家用甚至到私营企业打工![doge]

【回复】我靠,太恐怖了,竟然去私营企业打工。
【回复】回复 @北海予风 :?看不太懂[笑哭]
妖精伊尔芙:
其实有一点,就是考试是有捷径的,这个捷径是对比真正的学会知识,用知识去解题来说的。大部分题目,即使是知识点完全不理解,靠记忆或技巧可以解题。这样的方法完全是为怎么去考试而学习。但是到了大学以后,会发现,这样的解题技巧和学习方法完全无法跟得上大学的学习节奏。就导致所谓的神童泯然众人矣咯。

【回复】回复 @欧_吃矛 :医学生一个好处就是目标明确,就是太累了。其他专业则太容易自闭了,毕竟学的东西不科研太无用
【回复】回复 @格兰芬多新生歪比巴卜 :我觉得不然,我也是学医的,一开始全背还行的通,到后边书多了,死记是完全不行的,归纳记忆、逻辑记忆、联想记忆才是王道[笑哭]
【回复】现在短视频各种广告什么解题模板,口诀,让孩子快速拿高分神马的。虽然做广告的是清北毕业的,但我觉得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自学能力堪忧,更别说科研能力了。就是清北大佬很会造船,造了船给学生用一样。学生自己根本不会开发学习方法和技巧[捂脸]
辰鸿毅:
拔苗助长是我们的传统!必须要有狠狠的拔!拔断为止!

【回复】儒家文化圈在考试上内卷确实更严重。韩国尤其疯狂。[捂脸]

人物 教育 神童 沈阳 王思涵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