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的创作这些年真的进步了么?

作者: 梁源AKA包大师分类: 乐评盘点 发布时间: 2023-11-18 12:00:00 浏览:77525 次

华语乐坛的创作这些年真的进步了么?

Zero218:
这卖饼干的送的网课还挺得劲儿[妙啊][妙啊][妙啊]

【回复】可不嘛,买饼干送免费知识和电子榨菜[兔年]
【回复】回复 @青山绿水蓑衣客 : 猫,猫。
【回复】梁老师是刷墙的,卖饼干是副业[脱单doge]
和燕子:
是什么让她如此有兴趣?[doge]看得比我还认真...

【回复】哈哈哈,你家喵喵网恋了[脱单doge]
【回复】应该主要是在看猫[大笑]
sparkling_water:
其实也有啦,但是碍于大环境,大都表达的比较隐晦 比如张玮玮的2020 00后,好想我就知道汉堡黄和lucy,但他们都主要着眼于自身。 而汉堡黄更是明显有Billie Eilish,这个00后巨星的影子。 小老虎确实很棒啊,我记得当时上海封禁,有人在底下私相授受的时候,就是他在发声

【回复】回复 @sparkling_water : 我再问你,粱再视频里分享的那个三弦,你真的会听几遍,它在你的听歌占比占了多少,就算以前不知道,出了这个视频,有多少人会认真的多听几遍回忆回忆那三年?时代确实变了,你我的每一次点击都决定这个互联网是什么样,那我就直说我们或者年轻人就是更爱枪车球擦边女,偶像小鲜肉,狗血故事,吃播整活,明星八卦。或者说这就是我们亲自决定的时代,享乐主义的时代,没人想面对现实,就算有人跳出来振臂一呼讨论现实,也不过是你我享乐中的一环
【回复】回复 @SoEmotional : 就算是发出来估计也是小范围传播了 生活已经很苦了,大部分人不想再去撕开这些伤口了,因为其实道理大多数人都懂的,只要不是被逼无奈了,都这样过活就过活了。 所以你看最愤世嫉俗的往往是学生们。
黃阿玛吉祥:
[doge]:这题材敢不敢写 [傲娇]:敢啊,必须写[生气] [doge]:写完了敢不敢发 [生病]:不敢,会被封s[撇嘴] [doge]:能不能换个方式表达 [歪嘴]:我要坚持我的创作表达[墨镜] [doge]:取下眼镜再说一次 [尴尬]:主要是没这水平[无语]

【回复】你说有的点意思,或者说很有意思,我不是学音乐的,不过我也是学艺术的。我自己以前就是基础差,以前也不喜欢总结,只听到一些差不多的东西就信了,不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转化。 现在慢慢能听懂大老们在聊的点是哪了,做艺术还真是有门槛的
【回复】就像那个马克思遇上孔夫子,本来是一个很值得研究探讨的话题,历史上也有很多学者讨论过,但是湖南卫视的节目导演以极其肤浅且虚伪的形式请几个专家演了一出戏,本身这个话题没有什么zz敏感性,却拍出了很敏感晦涩的感觉,又菜又要拍,招致众人嘲笑
【回复】说的好,问题是哪种方式表达会被封,哪种方式表达就没事,你说了不算,标准是动态的[doge]
LaiThxe:
感觉现在网络上的人丧失了表达思想的能力,只会用一些极简的词汇来描述心中的想法,比如:甜、抽象。就像1984里官方通过更新字典里的词汇量限制人们的思考,导致根本没有深层次地探究内心,只是一味地找寻认同感,而现在信息大爆炸,人们通过大量的类似的内容一遍又一遍地强化自己所认同的东西的合理性,过多的同质化信息反而导致了一种信息茧房。音乐也是如此,很多人根本不会去听一些新的东西,甚至抵触与自己审美不同的东西。

【回复】我反而觉得每个时代都不缺思考,只是这个时代思考的人不再用音乐表达了。古代文人思考会写诗,写文章,后来慢慢用歌,用音乐表达思想,现在这个时代变成了视频。其实翻翻B站有挺多好的视频创作,对很多话题也有独特的看法,即使抖音也会有一部分好的内容创作,但现在发声的成本太低了,低到任何人都能,太多有水平有见地的观点被埋没在茫茫的垃圾堆里了。
【回复】不是“人”没有想法,而是有想法有思考的声音都被局限在小范围内。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是以前的互联网了,你在一片已经过滤过的网上只能找到些肤浅的,同质化的声音。想听不同的声音首先得学会打破你自己的信息茧房,其次还得会进行深度搜索,突破滤网。
【回复】你这什么巴拉巴拉一大堆,也太抽象了,能不能讲简单点,诶,算了算了我还是去看我的小甜文去吧[脱单doge]
哇音小火鸡:
我在10月25日参加了国际电子音乐节的电子音乐作曲比赛,我看到了来自国内好多年轻的音乐家们,都是来自音乐学院的学生,把学术音乐做的真的很棒,不论是理论的储备还是钻研的劲儿头真的不比同期国外的差,但是我们大家,包括我都很清楚,无论干的多么好,真的想要能出头,几乎是运气,我觉得这也是现在音乐题材单一的一种悲哀吧

【回复】我看了几个UP主推荐年轻的音乐人还有B站的音综我发现很多特别年轻的音乐人都在写纯英文歌,我不理解的是他们的受众群是在国外吗?或者是现在的年轻音乐人中文创作能力太差还是单纯的觉得写英文歌比较牛逼又或者是母语羞耻?
【回复】流行占比太大了,其他类型甚至很难在市场上占到一席之地
【回复】回复 @字画装裱老师傅 :语言上还是有区别的,只说听的部分,哪怕是外语专业的学生或者留学生听母语和专业语言都是不一样的,外语听得懂听不懂大不了歌词不过脑子旋律过得去就行,换到母语那是不过脑子都要过脑子,词拉了就是咋听咋不舒服。听过一些B站上的原创曲,不管日文还是英文,听过去就还好,中间有一部分是中文的话简直要尬死,因为在中文语境下没人这么说话一听就不对劲,就是说起码听众对于中文和外文歌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哒哒哒的马蹄花:
退步是必然的。80,90年代是大释放的时代,有很多新东西进来,大家都有很多话想说。另一方面,音乐现在也去魅了,变成一个普通的娱乐方式,它现在更多地是遵循娱乐的规则而非创作的规则。

【回复】說的對,要批判要思考還是別寄託於音樂了,看書乃至看電影都是更好的選擇,同時文藝工作者也可以別太拿自己的創作/思考當回事,幾乎沒什麼重要的社會變革是因為他們而發生的。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作為記錄者。
【回复】对,变成一个普通的娱乐方式,能和他并列的娱乐方式很多,所以也很多有才华的人把精力放到了别的地方
【回复】创作者是精英,受众是相对精英,现在两个群体都无限扩大化了,必然导致泥沙俱下~你能想象2000以前爱如火能火起来?连门都别想~
多么克萨拉默:
我觉得会很多行业,不止是流行音乐,都有这种类似的问题。大家都很急,大家都不太想要停下来思考和表达,都不太愿意沉下心来做点不容易被时间冲没的事情。 我感觉是来自人口基数的诅咒。你不急你就被后面人冲了,你不快别人就给你把你想的事情干了,你不赶快把这些人的钱赚了就会有别人把他们赚走,然后就恶性循环了。

【回复】非洲人周日全体闭店休息,因为他们相信需求就在那里,周日玩掉的消费并不会消失,而周一会补回来,很合理吧。而我们,巴不得累死自己饿死同行,奶茶店都TM23.30打样了,这是什么操蛋的世界
【回复】回复 @只弹琴不谈政社和真诚 :虽然驴拉磨一个小时和拉十个小时本质都是拉磨,可这区别真的很大啊[吃瓜]
快点怎么全重复了:
都中了急功近利的毒,短时间内是解不了了。

【回复】越来越浮躁了,越来越向钱看
【回复】长时间也解决不了啊 你不想赚钱[疑惑]
混账玩意去死吧:
梁老师能什么时候出一期吴青峰吗,或者单独《马拉美的星期二》也行。蹲一个

【回复】我更想看他评价苏打绿的首专
水无月书:
梁老师什么时候在评价一下许嵩?[吃瓜]

【回复】去知乎看古战场呗[tv_馋]
sky是女王控:
所以梁老师,你明白为什么没有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了吗?

【回复】回复 @涸鲶 :你怎么舔着个大脸说出同样严格这种一眼假的谎话的?你把当时的文艺作品发一发试试看能不能过审不就知道了?告诉你,因为八十年代社会大众的努力,当时几乎是没有审核的。
【回复】个人感觉审核算是一个原因,但绝不是一切的理由。90年代对于唱片的审核同样严格,但那时反映时代的作品少了吗?
【回复】回复 @涸鲶 :罗大佑那时候歌词都是要预审的,也没见现在这帮人能写出之乎者也啊
元元林:
有一点是当年的音乐人,当时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读了很多的,受到了一定的文学熏陶,在阅读中知道了思考,

【回复】以前玩音乐门槛很高,有钱学音乐玩音乐的人大部分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比如朴树,高晓松,老狼那一代校园民谣,基本全是名牌大学玩音乐,有一定的学识素养。现在是做音乐的门槛越来越低,而且很多人是玩的功利性音乐,是为了红,为了当明星才学的音乐,也有一部分是为了上大学学艺术录取分低才学的,当然也有真喜欢的音乐的,但因为没文化,早早就为了音乐放弃文化学习,素养支撑不住想法概念,导致作品太干瘪或者空洞
【回复】你就直接说现在的创作者没文化,没审美就行[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还没到那个程度,流行音乐而已又不是严肃音乐,以前的流行天王MJ、年轻点的gaga、ts、jb、碧梨....以及现在最火的hiphop,都是纯音乐背景成长的,真不需要什么文学素养。
大辉子是个术士:
大家都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来处理任务化的内容,大家也都只做最安稳的命题作文,流量流入很快就火,然后所有人火的第一步就是“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搞得音乐现在是一个解题过程,最终答案可能是综艺可能是电影电视剧之类更容易变现的,TMD。但是任何行业的创作哪怕是娱乐行业也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事情,最要命的是现在的音乐仅仅被认为是娱乐行业,创作被娱乐对待,结果就是梁老师说的,胆小。既没有挨打要立正也没有人死吊朝上,更没有站在市井和时代大背景下的小情怀,就更别提尊重历史和文化的创新了;大家都是天气真好呀谈个恋爱吧,天气不好呀分个手吧,今天天气不好不坏但是我的生活特别精致。到最后当你想通过音乐来理解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和精神的时候,就只能通过寻找这个时代音乐群像里的弊病来捕风捉影,那么这个音乐在行为上真不如某些女主播,她们还敢擦边,去做一些能刺激到人的事情。[doge]

【回复】别说女主播了,肉食禁的严还是有人偷摸,音乐ban掉大不了不听呗
【回复】以前叫影视圈,音乐圈;现在统称娱乐圈,娱乐为主了。没什么人愿意沉下心钻研演技和音乐,主流大奖都在被流量带走,谁还研究深层的东西,没有优质输出怎么来优质受众,最后全快餐了。
【回复】你说的那种音乐人 人在橘子或者国外,歌发不出来。
坤木不会弹吉他:
给包大师推荐张有意思的唱片 《young fresh chin II》夏之禹 给我背后听得发凉,比威远故事劲儿大多了。

【回复】我估计他这种乐评人肯定在第一时间就听过了
【回复】回复 @说事实就破防 :那也有可能他基本上不听rap
【回复】回复 @tiredCH :不感觉他有听过
Amber_Red:
先别说创作能力的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行销 改开快五十年了,至今内地有一个权威的实体唱片销量统计吗 有综合各个平台数据的播放/下载榜单吗 平台公开自己的播放数据了吗 有专门给歌手宣传自己歌曲的电视打歌节目或者其他活动吗 听众知道专辑是什么东西,不会一天到晚在精选集版本下面评论“这么好的歌没人听”,哪怕旁边就是原专辑版本评论爆满了吗 平台会主动合并一张专辑的一万个版本,做好整理收纳了吗 听众会去关心音乐平台上自己感兴趣的歌手的新歌,关注一下乐评人对专辑的评价,而不是在她发了一张口碑非常好的专辑的时候看都不看,上了个节目跳一下二十年前的歌又突然开始说自己的青春回来了吗 再烂的新电影也有一堆路人去掏几十块钱去看,看完还到处发感想讨论,对音乐他们是一样的态度了吗 一首歌可以凭自己本身的特色火起来而不是因为出现在某影视bgm/活动主题曲/什么地方唱了/骂了什么人了吗

【回复】我自认为我非常关注音乐了,苏运莹那首《生活倒影》居然是我看宇宙探索编辑部听到的 我当时一拍大腿这么好的歌我之前居然没听过
【回复】回复 @初泽_zawa :兄弟你主页几首歌不错[OK]
【回复】回复 @初泽_zawa : 我关注了很多音乐人,听歌也基本听全专的,只是苏运莹漏了,你看,就连我这样的都会因为信息茧房听不到好歌,其他人不更听不到了吗
游学者panda:
这期视频的弹幕让我对现在很多人的音乐鉴赏能力产生了新的理解,许多人不愿意去听哪怕是一点点超出自己认知的音乐,只愿意去听一些很“主流”“大众”的量产劣质歌,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希望音乐创作者去创作好音乐的结局就是不被理解然后带着“抽象”“有趣”“听不来”的评价饿死,华语音乐之悲就在这里可以看出一二了。

Leisurely_Rey:
梁老师能简聊下同时代几个外国比较大众化歌手的创作优越在哪里吗。比如霉。从专业的角度。

【回复】霉霉最根本的就是是太会写流行旋律了,想要大火歌的欣赏门槛不能太高,其次是她会写自己私人化的词她是把自己的经历具象化的写出来而不是而不是泛泛的我伤心我爱你之类的,更能跟听众产生精神上的互通,兼顾流行性的同时保持歌曲的格调。感觉任何能做到天王天后位置上的都有这种特质,流行且艺术
【回复】不优越,西方价值观罢了。格局打开,不过就是西方东方文化价值观的区别以及政治上的隔绝而已,没什么好吹的。
【回复】taylor主要是词写的好,非常私人、具象化而且贴近大众生活,听某个国外乐评人说过:"Taylor的歌仿佛就是用日记般的口吻来讲述一件事。”

华语音乐 音乐推荐 乐评盘点 音乐研究所 东棉花七号 华语乐坛 华语 音乐人 瓦依那 乐队的夏天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