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朱棣如何一路狂飙,以少胜多、打下皇位?【风云五千年】

作者: 史图馆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9-24 12:00:00 浏览:402011 次

靖难之役:朱棣如何一路狂飙,以少胜多、打下皇位?【风云五千年】

叶l知秋:
一个藩王打崩了巅峰大明的野战兵团,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了[吃瓜]

【回复】回复 @总督京营戎政忻城伯 : 你怕是搞笑 帝国精锐全在这六万人里是吧
【回复】回复 @顾望忘故道 :六万人? “而大宁行都司所领兴州、营州二十余卫,皆西北精锐…蒙元降将所统番骑彍的部卒,尤为骁勇。 …陈亨等帅众投降。燕王尽拔诸军及三卫骑卒,挟宁王朱权以归。” 陈亨一叛变过来的大宁兵团二十多个卫,怕就有10万人之众。 建文元年10月9日,朱棣在会州已经自己五军:张玉领中军,郑亨、何寿任副将;朱能领左军,朱荣、李..任副将;李彬率右军,徐理、孟善任副将;徐忠率前军,陈文、吴达任副将;房宽率后军,和允中、毛整任副将。 北平都司+大宁都司军队整编成自己的前后左右中五军,这是朱棣自己将来永乐朝五军都督府框架的雏形。这就是战斗力+组织双重buff。 其余朝庭各兵团哪个有这个框架?
【回复】回复 @总督京营戎政忻城伯 :怎么可能,当时建文可用野战兵力在30—50万,地方还能再动员接近数量的预备兵力。光一个西南方向实力就不弱于燕宁两王
停在昨天2015:
热知识,朱棣直驱到南京城下时,带明此时已经拿不出一只可以野战硬吃燕军的兵团了。各方势力自保可以,出去跟燕军打基本就是送。直驱南京的意义在于化被动为主动,但是几大野战兵团还是要把它敲碎的。等到南京城下时,各方基本就默默等待“好消息”了

【回复】回复 @甄易易 :因为安禄山不姓李啊[偷笑]
【回复】回复 @别那么囧 :武将的家眷自身性命都在朱允炆手里,还放水😅不知道顾成被俘后全家被朱允炆杀光?不知道瞿能俞通渊宋晟儿子宋瑄耿炳文战死沙场?自保能保住自己和家人的命?
【回复】回复 @甄易易 :大哥judy是正儿八经先帝四子,南京帝庙宗室都在那,谁占了谁就有合法性。第一天占了,第二天王公大臣,皇亲贵胄就有一大堆列出人证物证出来支持judy。其他的都是反贼,不是皇族正当性不足。就连后来宁王谋反如果能拿下南京也能多蹦哒一会,南京正儿八经带明预备首都全套班子
御史房:
朱棣:大侄砸,蜀黍我呀,要来力~[星星眼] 朱允炆:你不要过来啊!![惊讶]

【回复】朱老四后来还在给帖木儿帝国埃米尔沙哈鲁的国书里劝沙哈鲁身为四叔不要为难侄子哈里勒,叔侄要和睦相处[藏狐]
【回复】回复 @一去不复归 :你一个四叔,怎么能去抢侄子的江山呢?
【回复】回复 @一去不复归 :朱棣: “尔(沙哈鲁)从子哈里锁鲁檀(按: 即“苏丹”),实尔懿亲,当务敦睦,宜信朕言,恪遵所命勿替”。[藏狐]
望芝:
怎么又在cue李景隆 他实力不容置疑 只是朱棣更能打

【回复】[doge]能指挥十几万人的撤退,而且不会形成崩溃之势,已经不错了,比明末那群菜鸡互啄水平都高一点。
【回复】回复 @-crazyboy- :什么样的智商才会觉得50万大军的统帅是内鬼?
【回复】回复 @-crazyboy- : 内鬼也就是南京那会没办法就开城门了 不过后来他日子不好过的
amlaam:
视频里有个问题,视频很多地把朝廷军和朱棣军用南方军和北方军做代称,其实这是不严谨的。会给人一种朝廷部队都是南方步兵的感觉,其实朝廷军队里在前面几场大战也有很多北方边军的精锐的加入,例如山西边军和辽东边军的精锐骑兵。还有一个山西和辽东边军一开始为什么没有直接出兵和朝廷主力三面合围,其实这两个地方一面要防备北方蒙古灵一面也被抽调了一部分精锐部队加入主战场,所以只有少量部队对北京周边进行骚扰。

【回复】回复 @御史房 :或者用中央军跟燕军来代称会好一些,用南军容易给初学者误会,毕竟视频十几分钟只能大概交代一些大事件,比较适合初学者观看[喜极而泣]
【回复】何止是有很多北方精锐啊,是集天下之兵于一人,然后输了,四叔登基后还敢在阵前带头冲锋,这样的猛人我们允文怎么打的过,他还是个孩子
【回复】直接用明军燕军得了,靖难之役就是燕王灭明的过程,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基业就是直接被燕王灭国,没有什么不合适的,白沟河大决战、灵璧大决战斩俘明军不多吗,明朝除了宋晟和沐家军已经全部打光了,实打实的百万精锐被燕军斩了几十万,承认燕王的优秀这一事实就这么难吗[雪狐桑_生气][雪狐桑_生气][雪狐桑_生气][雪狐桑_躺平][雪狐桑_躺平]
懒虫lazy:
皇上怎么可能输啊?我们可是有战神李景隆的,只要他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doge][doge][doge]

【回复】回复 @海德薇莉单推人 :【揭露真实的靖难之役-第1集驳斥谣言篇-哔哩哔哩】 https://b23.tv/av728942279/p1
【回复】陛下~李景隆他~~[doge]他~
【回复】回复 @佐贺偶像是传奇 :顽滥哏
忻城伯:
辽东都司的军队…一言难尽,被一个永平城挡着。对手原本仅仅是永平卫的千户郭亮 郭亮凭永平守城功进都督佥事,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 成安侯。

【回复】杨文后续还派人绕过永平深入到河北一带烧杀抢掠,被朱棣全部逮住后就再没闹出什么动静来
【回复】辽东的精锐早早就跟着平安到河北了,打不过燕军很正常啊,而且当时辽东三面都是敌人,杨文实力不弱,就算是没有了精锐,他照样可以用少量的兵力击退兀良哈,也就网友所说的朵颜三卫
【回复】那时因为辽东主力早经渤海弯调到南边,比如说平安军团。杨文凭拿新招的士兵,当然打不过有丰富经验的燕军
奇兹尔巴什之王:
朱棣起家难度很大,甚至我感觉他起家难度比刘邦和他爹还大,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帝国,而不是各种割据势力

【回复】简单来说历朝历代宗室篡位都是靠宫闱政变,像他这样一个边塞藩王带着兵马真刀真枪打进京城的还没有过
【回复】简单的说他是用两个都司的兵力掀翻了整个洪武帝国。
【回复】主要朱棣其他藩王和军队大佬的支持,建文帝傻乎乎学着去削藩和削军队,军队里面肯定支持朱棣的多,很多出工不出力
是谁冠军:
靖难战争,决定性战役,白沟河之战,建文帝这边的阵容。 征讨麓川王朝,刚刚回国的西南边军,何福集团 在四川征讨,土司,蛮夷部落,西川军瞿能父子 洪武朝大将,武定侯郭英,渝通渊,统帅御前豹韬,精卫,中央主力军。 东北方向,近年来一直在扫荡辽东蒙元势力,震震慑朝鲜。辽东铁骑平安。 山西边军,安陆侯吴杰。 西北方向,西北军陈晖,藤聚。 请问这有所谓的,南军不识兵,不善战?什么太平将军,太平军队?有吗?40多万精锐军队,打不过朱棣的10万人,只能说建文,无能。

【回复】[嗑瓜子]为啥就不承认朱棣强呢?千里大迂回,这个操作军事上有几个
【回复】回复 @是谁冠军 :明军的辽东 西北 藏族 松潘铁骑 难道不都是在北方打仗的骑兵? 燕军能在北方打 难道明军不行? 还有谁跟你讲李景隆是不懂军事的?李景隆的军事履历就有十几年了。白沟河决战 俞通渊 郭英 瞿能等一众名将都在,承认朱棣强就这么难吗?而且朱允文为什么着急和朱棣决战这也是有原因的,运到北方边军的补给被朱棣切断了。粮食的损耗让朱允文发狂。
【回复】回复 @画音_LHY :他不在前线。就不能指挥战争吗?那些监军,宦官都是不存在的吗?为什么要选一个李景隆这样才能不足的二代。为什么要命令大军在冬天?在华北平原,跟朱棣的燕云铁骑,进行重骑兵军团会战?以己之所短,打敌之所长?啊,对,大明军人太多了。正好让朱棣物理消灭一大批是吧?
法兰克不死队:
盛庸军应该在灵璧也丢光了,他守淮河的几万部队被燕军几百骑兵就冲垮了,应该是临时抓的壮丁

【回复】何福是德州兵团一把手肯定在灵璧,盛庸在不在不确定,反正灵璧德州兵团主力尽丧,导致盛庸跑到淮南以后陆军被朱棣一冲就散,如果主力还在,肯定不会一战即溃。
【回复】回复 @咸蛋迪迦 :就是何福
【回复】3万水师被摸黑渡河的丘福带着700人一战打垮,就是个废物,这人是怎么吹起来的?
梅桑蒂斯:
宋晟、何福、郭英、杨文、顾城、瞿能父子、俞通渊、平安、徐凯、盛庸、耿炳文、吴高,这里面没有一个是弱的,除了宋晟远在西域没有参加靖难战役,其余全部参与。

【回复】送胜参战了的说,靖难开局就有他,云南沐家没参战,不过他的水平一般,不来也罢。
一音入魂g:
北方当时总人口只有1800万。北平不是明史讲的一万,朱高炽指挥。实际情况是万余燕军加上所有北平民壮都上城头防守了,朱高炽的副手是大名鼎鼎的顾城,有可能作战计划都是顾城策划。朱棣自己率领北平都司以及大宁都司的骑兵合计5-7万之间,而分兵的李景隆在郑村坝也不过20万步骑兵。这样看数万骑兵冲击20万步骑兵一点也不离谱

【回复】回复 @总督京营戎政忻城伯 :号称? 曹操号称八十万,符坚吹牛比能投鞭断流,这能信?
【回复】这个才是靠谱的,我看好多标题党都是800精兵对战100万[doge]
【回复】回复 @总督京营戎政忻城伯 : 你在干嘛?
狂气的人偶师:
靖难之役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除了刘秀那已经没有任何一场战役与其相提并论,是个人都不会想到他能赢。 我个人其实也不理解为什么老觉得朱棣赢了就是朝挺无能,搞清楚,朱允炆那个秀才朝廷虽然充满了大量的政治问题,但是军事问题真没有,他是后勤没跟上还是苛待军士了,他朝堂大军的装备也没有缺斤少两啊!那就是实打实被干碎了

一口气全爆炸:
就是削藩得罪太多人了,纸面上朱棣完全没机会,实际上支持不少

【回复】回复 @凄风苦雨又几重 :笑死,藩王手下的三卫军队靠朝廷养,朝廷有权调动,藩王的想法不重要,朝廷只要他们手里的军队,宁王在被朱棣挟持前就已经被朝廷派西北名将刘真带兵控制,朱棣带兵把刘真击败赶跑后,宁王才被朱棣挟持。
【回复】尤其是明朝的其他藩王,朱权是被裹挟靖难,朱橞是后面跟李景隆在南京投了,晋王朱济熺保持中立,秦王朱尚炳保持中立,几个有实力的藩王要么中立要么二五仔,怎么玩
我真自愿上班:
讲个笑话,都说是勋贵和文臣之间的斗争,可那么多军士战死,文臣却大部分都投降了朱棣,结果没见到几个文臣死拒的[吃瓜]这可能吗?

【回复】回复 @忆痕兮呀 :十族是野史啦
【回复】回复 @听风说你过得挺好 : 强?先摆平阿鲁台和黎利吧,
咸蛋迪迦:
朱棣是骑兵军团机动性碾压朱允炆的部队,走到哪里吃到那里。而且骑兵军团有专门的战马驮梁食就算没有粮食补给还能在撑一段时间

【回复】且明朝初年的步兵战阵也坚固无比,根本不是一般骑兵能冲破的,明军步兵战阵在元明战争期间往往能挡住蒙古铁骑的骑射骚扰加重甲冲击,甚至能够反杀,靖难期间的夹河战役,燕军数次冲破明军战阵,又数次被反推了出去,双方打得昏天地暗,精疲力尽,最后还得是朱棣迂回背击得逞,明军军阵终于大溃,无数士兵战死,死伤枕籍。
【回复】建文帝也有数量众多且强大的骑兵军团,如辽东铁骑,在京西番铁骑,御前豹韬卫精骑等,但基本都是被朱棣击败,朱棣已经是骑兵大宗师级别的将领了。
【回复】靖难之役期间,朱棣一般都是先击败朝廷军的骑兵军团再攻击步兵战阵。
溜达1234:
50多万?虚张声势而已,全国总兵力共200多万,卫所兵能动员不过100来万,剩下要种地吃饭呢。各地留守不能动,朱老四一反有些地方不敢动,李能有30多万就差不多了,考虑到当时北方的人口道路运河的状态…还有处于外线攻势要保后路维持粮道,投入一线也就十几万,朱老四处于内线并了宁王部,可投入野战五六万,与之后攻守易形后双方几次大战兵力比差距不大…史书也是要自己动脑子的

【回复】回复 @总督京营戎政忻城伯 :噢,你说得这个啊,首先感谢你的认真,这两篇有一篇我还真没看过。谢了!这么说吧,三十万这个数字大差不差,只是我们说得概念发生了区别,我说李没有五十万六十万,说朱可投入野战不过五六万是指已经动员起来可执行野战,防守,维护补给的在勤军事人员,大宁北平两都司实际上有近三十万在册军事人员的名额,但卫所制的特点那怕是军事活动频繁的的地区最高动员水平也只能两人出一人,内地南方则通常更低。从某些方面来说包括李的五六十万都没错,调入其指挥各部名册上确实差不有这个数量,但这与将帅于战争中支配的兵力不符,这种也算某种意义的准确数字对我理解这段历史可能起一种滑稽的效果。你看看地图巴掌大的地方挤进双方数十万人这军队怎么展开。再看看其他历史时期这种规模至少三四路同时开战。所以我倾向于只谈实际可用资源说河题,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用不上的不谈。还有再次谢谢补充了我的盲区
【回复】回复 @总督京营戎政忻城伯 :???啥时候?未来他还有280万人的法定兵源
先天破防聖体:
朱允炆:Judy太强了, 而且Judy还没有使出全力的样子, 对方就算没有方孝孺也会赢, 我甚至觉得有点对不起他, 我没能在这场内战让Judy展现他的全部给我, 杀死我的不是时间或疾病, 而是比我更强的傢伙,真是太好了。

【回复】没能让叔叔使出全力,真是非常抱歉[doge]
朱存勖:
永乐大帝说李景隆很强,因为被朱棣击败还能撤退,我不禁想到一位故人。 项它在临济被章邯击败,安然退回项梁身边。 项它在定陶被曹参灌婴击败,安然退回彭城。 项它在河东被韩信曹参击败,面对汉军的追击,魏豹河东都没出就被抓住了,项它却能经过太行山,度过黄河,跋涉千里回到项羽身边。 项它在潍水败给韩信,面对郎中骑兵的追击,龙且被杀,项它却安然撤回彭城,并被项羽升为柱国。 按永乐大帝的叠盒子方法,项它能不能算楚汉第一名将?

【回复】李景隆是带着几十万军队成建制撤退几百里 不是单人单骑 你不知道统领几十万部队的感觉 你也见过学校运动会的场面 乱不乱你自己应该知道
【回复】人家说的是他能安排超过四十万人的大规模战役并且完成复杂的战略安排,并且在中军被重创的情况下带着近十万人在朱棣的骑兵追击中保存了实力,来说明的是李景隆发挥了正常主帅的能力好吧,到你这就直接第一名将了?人家开头视频都说了第一一直都是朱棣
【回复】李景隆最多只能算合格,但他在白沟河除了没留预备队外,指挥并没有大的失误。李景隆手下的明军尚在巅峰,高士气高训练度,朱棣能打赢白沟河,含金量还是很足的

明朝 史图馆 人物 中国历史 风云五千年 朱棣 御史房 靖难 历史人文档案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