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的弹匣这么“弯”?

作者: 叮咚呛先生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3-04-04 12:00:00 浏览:830574 次

为什么国产的弹匣这么“弯”?

maat_libra:
用钢壳是因为缺铜?成本低?到现在这个经典谣言还有这么多人信啊!从清末到解放初期,我国一直在用铜壳单!无论是清末新军,军阀,国军,红军,乃至抗美援朝都在用铜壳弹!弹壳用的那点铜料真不算啥(而且北方公司每年还大量出口铜壳弹)。之所以我国用钢壳和毛子用钢壳,是因为技术体系一脉相承的。苏联也不是一直用钢壳,而是因为二战末期研制了新式枪械和新式发射药,导致苏系步机枪自动机后座猛烈(冲锋枪手枪还是铜壳),铜壳弹根本不能承受抽壳强度,很容易就拉断弹壳,这才改用强度更高钢壳。至于我国,当年苏联援建枪弹体系设备工艺啥的,都是按照钢壳设计的,几十年下来早成惯性了,科研,设备迭代,枪械设计全按钢壳设计,当然就得用钢壳,要贸然更换铜壳弹,全套研发,设计,设备,工艺,枪械进弹抽壳机构和枪管全部都得换,在铜壳对比钢壳没有明显优势的枪械,肯定不会换的。而且钢材虽比铜便宜,但是钢壳弹真不一定比铜壳便宜多少,这还要算工艺成本。

【回复】我国铜产量比起造子弹需要的铜来说,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之前还有人因为这个跟我抬杠
【回复】钢壳套路好使,我凭什么要去抛弃呢[doge]
【回复】不是神经过敏,是“钢壳比铜壳更便宜”没办法作为“弹匣曲度大”这个问题的解答,视频里这么讲实在是过于片面了,我建议你仔细看一下楼主的解答,他解释的很全面了已经。
灰姬攻城狮:
用铜还是用钢,主要看武器的具体情况。这不是一个成本问题。 一般来说,铜确实好,并且价格贵。但是价格不能决定用铜还是用钢。我国就是如此。 如果现在全面换装铜壳弹,增加的这点军费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占用铜产量更不值一提。 其根本原因就是武器限制。我国早年技术沿用苏联。武器射击思路也跟随苏联。动作可靠,抽壳复进力量大也是苏制武器的一个特点。而钢更硬,并且发射后抽壳阻力大。权衡利弊,更合适。 很多人记忆中,早年蛋壳不是铜的吗? 确实是,只不过那是覆铜钢,你拿吸铁石就能吸起来。 只不过现在改成漆包钢。 不止我国,之前法国的FAMAS由于其自动原理问题,抽壳力度也大。别的北约国家用铜壳,他用钢。就这抛壳还不近呢。如果用了铜壳,蛋壳甚至能飞20米。 97在加拿大用了铜壳,也被老外吐槽蛋壳好像要飞回中国

【回复】说得好,有人就是不知道什么叫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技术路线和铜价铜储量都算是采用钢壳的原因,其中技术路线是主因,铜价和储量只能算是使我们继续采用这个路线的推动因素之一。拿辅因当主因还去否定主因也是没谁了,就一个铜价、储量因素还远不够格让我们用那么多年的钢壳弹。
【回复】飞回中国笑拉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97早期拉断过弹壳[滑稽]
鬼濑七:
都3202还在缺铜,就造子弹用的那点铜连每年造电线用的那些十分之一都不到能贵多少?我们的武器系统师承苏联,抽壳力度大,不适合用铜壳,钢壳是最优解

【回复】这样估算算一下,按照每年人均三百发子弹(只多不少),每发子弹蛋壳照子弹的重量约一半来算,大约是6g,按就按三百万人的人数,大约蛋壳用料5400一吨,我国去年铜产量是1067万吨,大约是两千分之一,哪怕弹药产量翻十倍也不过占铜产量的0.5百分之,这是九牛一毛的一毛
【回复】回复 @刺客列传- : 你自己多去科普一下行不行,铜壳弹才多少钱,就是技术路线的问题,缓燃发射药抽壳的时候膛压高,铜壳容易拉断,而钢的不会。整个二战才用了几百亿发子弹,子弹这种大规模量产的东西,铜和钢能差多少钱,真是服了你们这些被营销号带偏的人[微笑]
【回复】自信点,可能是造电线的百分之一……
183恐惧症:
塑料弹壳比铜壳成本更高,没有好材料开发出来基本上不可能用

【回复】看完了,但只说了我国的原因。我觉得世界不用塑料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怕长时间射击塑料弹壳化枪管里?毕竟过热枪身都能着火[doge]
【回复】回复 @MiaonOVO :霰弹枪什么膛压 膛线枪又什么膛压啊,这都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doge]
【回复】回复 @MiaonOVO :塑料和塑料不一样,而且片中也说了美国也有,只不过比普通子弹贵
骑摩托的深蓝君:
我来给你们算个账,假设我们国家一年生产100亿发子弹(解放三体都够了),每发都是步枪弹,按全弹重12克算(实际还有火药和弹头的重量,我全算用铜),那么算下来每年需要消耗12万吨的铜,我国2021年全国铜的使用量是1388万吨,这12万吨用不起?[疑惑]别这么自卑行不行?

【回复】用钢壳是因为缺铜?成本低?到现在这个经典谣言还有这么多人信啊!从清末到解放初期,我国一直在用铜壳单!无论是清末新军,军阀,国军,红军,乃至抗美援朝都在用铜壳弹!弹壳用的那点铜料真不算啥(而且北方公司每年还大量出口铜壳弹)。之所以我国用钢壳和毛子用钢壳,是因为技术体系一脉相承的。苏联也不是一直用钢壳,而是因为二战末期研制了新式枪械和新式发射药,导致苏系步机枪自动机后座猛烈(冲锋枪手枪还是铜壳),铜壳弹根本不能承受抽壳强度,很容易就拉断弹壳,这才改用强度更高钢壳。至于我国,当年苏联援建枪弹体系设备工艺啥的,都是按照钢壳设计的,几十年下来早成惯性了,科研,设备迭代,枪械设计全按钢壳设计,当然就得用钢壳,要贸然更换铜壳弹,全套研发,设计,设备,工艺,枪械进弹抽壳机构和枪管全部都得换,在铜壳对比钢壳没有明显优势的枪械,肯定不会换的。而且钢材虽比铜便宜,但是钢壳弹真不一定比铜壳便宜多少,这还要算工艺成本。(转自热评)
【回复】因为现在打仗大部分靠的是天上飞的和水上游的,枪战的话那就说明战争要结束了,所以相对子弹枪械更要发展无法被拦截的高超音速导弹以及高机动性的飞机(主要参考海湾战争)
【回复】回复 @雅利安焯人 :有没有一种可能,钢制的弹壳是比铜便宜,但并不能比铜便宜很多,这块开支实际上差距也没很大?
叮咚呛先生:
既然如此,那么我想问12万吨的黄铜是多少钱,这些钱如果用来造99a或者j-20可以造多少? 2021年中美各自的国防预算是多少?2021年中美各自的正规军人数是多少? 这些军费分摊到陆军是多少?分摊到每名陆军战士手里又是多少? 用钢壳的原因仅仅只是一个“沿袭苏联技术路线吗?” 这是不是有些苍白无力了呢? 钢壳当前对于我国来说就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钢壳省出来的钱可以去发展目前十分需要的海军和空军。

【回复】看看老王的视频吧,up,别因为自己的错误认知误导了他人
【回复】扯淡,就是技术路线的问题! 那为什么92手枪 7.62机枪用铜壳?
【回复】那边有数据有理论,你这边好歹上点有说服力的东西啊
凝萌就要吃柠檬:
老王讲过,师承苏联。自动机还是啥的(忘了)抽壳暴力,所以用钢壳弹

【回复】回复 @九江听白 :这个视频上古老谣言了,中国每年制造业用铜都够全球所有军火消耗用铜了,更本不缺那一点子弹用铜。 真正的原因就是师承苏联的钢壳,那么多年形成了一整条设计路径了,没必要再改会全部用钢壳。
【回复】回复 @九江听白 :中国再怎么缺铜都不会缺造子弹要用的铜的
【回复】回复 @九江听白 :子弹对比其他产业占比来说完全不值一提,完全就是因为师承苏联,自动机啥的抽壳暴力。而且这个是晓枪老王发的,可以去看看
Falling_again:
典中典谣言铜贵,用钢壳主要是抽壳方式比较暴力,铜壳受不住你想要铜的,CQ就是啊,97也是啊[翻白眼]

【回复】回复 @阳春疏雨 :造枪弹的那点儿铜压根儿不缺。再缺不能缺国防。最关键的,咱们第1批步枪的引进技术就是师承,苏联的苏联就用,钢壳便宜又好用,干嘛非要用铜呢?
【回复】回复 @阳春疏雨 :缺铜是缺铜,但是每年造子弹的那点铜,只占我国每年铜消耗量的不到1%,再缺也不至于在军火上扣吧[笑哭]这个原因就是因为当年苏联设计AK和M43弹的时候,考虑到战场恶劣条件适应性,把AK的抽壳力设计的特别大,如果用铜弹壳的话抽壳钩会把弹壳抽坏,不能连续击发,因此只能用钢壳(强度高)。但是钢壳表面不像铜壳可以自润,如果锥度小的话就完全抽不出来,所以才设计这么大锥度。而我国自从一五计划开始后所有的工业基础全部师承前苏联,到现在整个体系都是钢壳弹体系,实在没必要对这个小蛋壳费劲
【回复】回复 @面包先森 :行了。一发5.8 12.5克。给他算成纯铜不算发射药的重量,存他个50亿发。13×50亿等于65000,000,000克,克换算成吨,要减去6个0等于65000吨。去年我国铜产量是2,286.5万吨。刚好是个零头。而弹药能存10来年的。肯定不会是一次性照,是50亿发的。不用瞎担心,OK?
山猫_lynx_:
经典谣言:国产枪用钢壳弹,是因为钢壳弹便宜[笑哭]

【回复】纯铜报价:70000R/吨 而无缝钢的报价:4000R/吨。 你觉得铜报价真的低吗?[doge]
【回复】回复 @蓝猫-judy :具体还是缺铜,因为缺所以贵,因为又缺又贵所以用钢壳。铜壳好复装,钢壳就不太行了,真的打仗了也没有人想着去慢慢复装了。其它不知道,56冲加大了抛壳力,直接把壳口打个凹,你想复装都麻烦。好像我国出口的M16也会这样。
【回复】回复 @向阳向暖未曾离开 :听说还有抽壳力度原因,黄铜太软容易抽壳的时候干断了,钢制的正好,不过现在我国一些高精狙弹药还是铜壳的
pin008c: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二战前钢壳很少,铜壳大行其道,大锥角弹壳一样很多。二战后M43铜壳的一堆,5.8一样有铜壳,而5.56/.223的钢壳弹同样动作可靠,没有抽壳问题。铜壳钢壳对抽壳确实有影响,但远远远远不是决定弹壳锥角的决定性因素。

【回复】回复 @烂笔头max : 你看看UP都不敢提AK74弹匣,弯曲小锥度小还是钢壳,气人不[偷笑]
【回复】回复 @烂笔头max :老哥你的理解可能出了一点偏差,他的意思是AK-74的弹匣比AK-47的弧度要小,即子弹的锥度更小,但是同样采用了钢壳,证明弹匣弧度、弹药锥度与铜壳钢壳没有必然的联系
【回复】之前确实有国外靶场的用户反映过AR在使用俄产5.56钢壳弹的时候发生过抽壳断裂事故,主流的观点是俄系的缓燃发射药和AR使用的速燃发射药不匹配
Schild:
除了子弹壳材质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抽壳技术,师承老大哥的暴力抽壳,

【回复】中国可能确实缺铜,但造子弹的哪一点铜,还是有的
【回复】回复 @Schild :就造枪弹的这点铜都不够我们年消耗的零头[doge]
【回复】回复 @eddy-wind : 那建国前更缺,那时的枪弹不还是铜壳?跟缺不缺没有直接关系(炮弹还用铜壳呢,用铜量比枪弹多了去了,你总不能给我选择性缺铜?)。选什么材质的弹壳不是那么简单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你只不过是想要个简单明了的答案就认为是缺铜。中国枪弹用钢壳就是师承苏联(苏联可不缺铜,用钢壳就是技术路线的体现),为什么现在还用就是因为套路好使,为什么要换呢,更何况中国的枪弹又不都是钢壳,还是有不少铜壳。钢和铜的性能差距过大,并不是说简单替换就行,换了材质枪就有可能出问题。
马达加斯加牛肉面:
上古老谣言了,都2023年还在这样讲[doge]

mtaaun:
为什么用钢壳呢,看看美军6.8新弹就知道了,钢壳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压,可以承受更大的抽壳力度, 但是全钢壳抽壳不如铜壳,必须加大锥度,以及设计预抽壳。美帝的不想要大锥度,膛压又大,所以只能用铜壳钢底,成本高。

【回复】回复 @cjq_bilibili :那你猜,火药的第一次燃烧是在哪里的?只不过他说反了,因为铜的质地较软,反而能够更快速的将力卸到枪膛并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代价就是容易挂铜导致抽壳故障,又不能大力出奇迹。
【回复】膛压不是弹壳承受的,是枪膛,谢谢。
【回复】回复 @瓦格雷 : 俄罗斯铜储量6200万吨,根本不缺。相反钢壳技术水平更高[吃瓜]
我的小猫咪呢呢呢:
@晓枪老王 素材这不就来了吗?[doge][doge]

【回复】回复 @歼八EX :他以前是不是被讲过,那期有视频还有吗
【回复】回复 @看_那狗 :[脱单doge]
勇者部落wcl:
可能有人不知道,5.56*45的NATO弹也是生产过大量钢壳版本的[doge]

【回复】确实,法国人就是用钢壳5.56x45
【回复】barnual铁壳223比国产71厂556贵,属实蚌埠住[妙啊]

步枪 武器 国产 子弹锥度 铜壳弹 子弹 弹匣 弹壳 钢壳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