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人物志第五期(高启强):解密张颂文的演技密码

作者: 迷妹和怼怼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3-04-01 20:54:14 浏览:35369 次

【狂飙】人物志第五期(高启强):解密张颂文的演技密码

韩道冲:
我的脑子:你已经刷了够多的张颂文了,不要再一看到就点进去 我的手:🤪👉

Yeppiiiii:
张颂文早年演了一个《第二面》,是一个表面无害,实则杀人狂的变态角色。他演完后情绪抑郁,半年后才走出来。但是因为那时候他比较年轻,他自己采访说过,后面他已经能很快走出角色进入下一个角色了。 所以非常赞同最后的结论,演员演戏最终目的就是把戏演好,没有说不允许用另一派的方法。张颂文可能是方法派特色比较突出(因为他自己讲课、讲戏的时候明显发现他多次提到方法派理论),但是必然也会用到体验派的方法。

【回复】一个好演员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
20岁性感冷艳后妈:
我感觉老师在演人。不是完成剧本设定的角色,也不是依托剧本给的逻辑。而且这个角色作为人最真实的反应。

【回复】是的,和安欣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安欣演得不会让人带入进去
昵称好难想啊我去:
其实方法派和体验派只是接近角色的方式不同,在真正进入角色前,演员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理解和分析角色,是参考式还是代入式,让他更能找到角色的感觉,达到跟角色的共情。 但是真正开始演绎角色时,所有优秀演员都是沉浸体验派,尤其是流泪颤抖哽咽呼喊,这些需要人的肉体生理反应配合的重情绪戏,必然是需要真沉浸真体验才能高质量完成的。像阿盛和大嫂去世的戏,颂文老师可能在开拍前会想好要用怎样的形式和度去演绎悲痛,但是哭到脱力的身体和茫然不知身处何处的恍惚抽离,一定要有他本人沉浸戏中的真实情绪反应做支撑。情绪来自角色,但展示输出的能力来自演员自己,眼神、表情、肢体、细节所有这些身体上的外在展示形式,是否达成和角色情绪的一致性统一,在于演员对自己身体的精准控制力,这也是真正体现演员基本功的地方。 方法派一定会遭遇无存储的情境困境,体验派也一定会遇到理解代入不了角色的尴尬,当惯用的表演方式不再可用时,演员当然只能冒险选择其他方式作为补充。但是真正让表演出彩的,其实是他们所擅长的。颂文老师老师除了演员基本功强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情绪逻辑力,在我看来就是通过众多生活情境存储获得的情绪检查能力,很多演员演戏会按照剧本照本宣科,但是颂文不是,他善于思考和分析,演绎之前他会先确认角色情绪的的合理性,通过二次创作补白人物经历,建立情绪逻辑,不断细化粗线条情绪,修正不合理细节,才让人物更加饱满深刻,所以大家会觉得他演绎的人物真实合理细腻且生活化。

【回复】他真的把高启强演出了120分的效果,附加题都做了,太牛了
慢慢的大笨猫:
电影学院教的本来就体验派+方法派。事实上很多演员都是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表演方法。 方法派本来也是好莱坞在斯坦尼体验派上进行加工和完善的东西。更适合用在电影上。因为电影(影视)表演是非连续性的表演。 原因是在影视剧中摄影机的介入割裂了演员的表演。实际操作中,影视剧制作过程中演员会被要求无数次表演同一个片段。而且因为预算和场地问题。很多时候是某场地的戏全拍完再换场景。 而且故事的开头未必先拍,结尾未必后拍。甚至有些时候演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演的那些部分到底在故事中是什么。情节拍摄的不连贯,这就导致演员的演技在作品中起到的作用没有戏剧演出那么大。 纯体验派更适合戏剧表演。 斯坦尼晚年其实对体验派做过修改,而且斯坦尼是认可方法派的。 从影十几年,一直做的演员,最近几年做的表演指导。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表演书,包括体验派和方法派,还有格洛夫斯基,基本都反复学习过。 而我碰到的演员的表演,几乎所有学校教的都是斯坦尼的体验派。国内其实很鄙视方法派,而貌似我只看到电影学院有方法派教学。现场区别在于,方法派会做很多设计,去利用环境和对手。而体验派可能更多从“我就是”出发,去顺应环境。” 而表演中的最大区别其实就是方法派的情感替代,和体验派的“从自身出发” 我是体验派+方法派演员,和表演指导。

【回复】回复 @机智的一叮 :不是大师级别,到大师很难的。国内能达到的也没几个。到大师其实要“得道”。 张颂文老师是优秀演员级别。碰到适合的电视剧作品红了。属于天时地利人和。 如果能电影得到影帝,那就是顶尖的优秀演员级别。 但是大师级别。真的是靠悟道了。
【回复】回复 @慢慢的大笨猫 :看过张颂文老师的《风雨云》《隐秘的角落》《狂飙》,我认为他绝对是有影帝和视帝级别的实力的。至于拿不拿奖,这个更多看奖运和资本操作,国内现在这些奖项有多水大家也有数。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回复】回复 @机智的一叮 :嗯,其实这些年很多人说我像张颂文,说话演戏都像。包括指导别人表演。以前一个上过张颂文老师的课的演员也这样说。 所以一些情况和心理其实我也比较清楚。张颂文老师比我大几级。毫无疑问是优秀的演员。但是距离顶尖的还差一点。国内顶尖的是王志文,姜文,陈道明,这种。再下一点是金士杰,王劲松,等等。 大师,目前还能在大荧幕看到的,我认可的是张曼玉和巩俐。再下一层是梁朝伟和梁家辉。 可能我的标准很高。我也是经常被人称赞好演员的人。比我好的是优秀演员,比我差的是一般演员。
琦琦421950:
虽然我是小熊老师的粉丝,但我也觉得小熊老师也依然认为他自己只是一个“合格的演员”而没到“大师”。真心希望他有一天可以成为所有观众都认可的大师,让我们看到更多更优秀的角色。

【回复】张颂文老师心里肯定有更高的追求。如果能够遇到更好的团队和平台,相信他还能够创造出更好的作品。目前来说,我最喜欢《西小河的夏天》,演技非常的稳和丝滑,还有和谭卓老师的配合十分的和谐。
次藕的喵:
张颂文在《隐秘的角落》里演技也特别牛

【回复】隐秘的角落就关注了,但是今年才火
爱吃沙耶加的杏子酱:
不要去简单地标签化一个演员,也不要去标签化某个人。要爱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回复】同意,越抽象越没有探讨余地,不要神化真实的人
66家的胖头鱼:
我一直都认为张颂文老师是偏体验派的。

Gilgamesh_16:
颂文老师演风与云里的建委主任的时候,做了各方面的工作。外形上增肥30斤,拔掉发际线;找单位上班观察这类人;把片中的结婚照贴床头,每天催眠自己何德何能娶到这样的老婆。(他上过专业的心理学课程,考了证。)

丽丽丽的视角:
之前跟着广东卫视断断续续看完,昨晚上开始在爱奇艺上从第一集起完整欣赏,居然被强哥整破防了。虽然不少片段都刷过,结局也已清楚,但还能被张颂文的无痕演出戳中泪点,实在有点意外。人物底色稳稳地确立之后,狂飚这层深意就更扣紧主题。象看小人书那样看《狂飚》,每一页每一个镜头都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这是功夫在诗外的团队作业的典范,也是张颂文作为演员感染力穿透屏幕直抵人心的真实体现。

【回复】我刷了两遍剧,又刷两遍高启强个人部分[呲牙]
自信教练乌度卡:
是方法派和体验派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用心,有没有尊重这个职业,有没有尊重观众

椰丝yes_:
up主说的好清晰,终于弄懂方法派和演技派的区别了[脱单doge]

MS-A16:
确实是个优秀的演员,从片段就可以马上带入情绪让我体验到角色的悲喜

我是聂远哥哥的妹妹粉:
只要演的特别能吸引我,管他什么派都行[呲牙]

吃一口芝士丸:
@ultramantrigger_ @茄子盖饭少放盐 只能说他终于火了,以前都没人分析他的演技[大哭]

林力建已三连:
感动,感谢up为我科普演技。[打call][打call]好的演员应该能够运用不同的表演技术。[喜欢][喜欢]

出门看了黄鹂:
啊,有个老演员之前在网上说张颂文是体验派演员

【回复】我看到的老演员说他是方法派[喜极而泣],其实颂文老师主要研究的就是方法派,他讲表演时总提到的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都是方法派演员,颂文老师上课教的也是方法派教学,只不过他演起来的时候,有时候两者界限挺模糊的,因为本质上这俩方法是同根,区别只是代入情感的方式不同,但是都是重体验,追求无表演痕迹。而且他有时候也会用体验派的方法表演,毕竟都只是方法而已,他可以两者变通都用。但是他在大嫂去世的那场戏和隐秘吃馄饨的这两场哭戏,哭的时候想的是他自己的妈妈,典型的方法派运用了

犯罪 影视解说 高启强 狂飙 张颂文 影视杂谈 体验派 方法派 安利燃炸好剧《狂飙》 星动安利大作战·春日篇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