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00集《帝制的终结》

作者: 哔哩哔哩纪录片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0-07-14 12:00:01 浏览:5091179 次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00集《帝制的终结》

摄影家韩晓路:
有些人头上的辫子没了,心里的辫子还在。

【回复】回复 @星辰岁月-来日方长 :是以封建余孽说的,当时他被学生质疑为何不减辫子,然后他就说了这话,然后一辈子不减发,还跑到美国去呼吁给满清皇族皇室待遇,贼恶心[捂脸]
【回复】回复 @星辰岁月-来日方长 :百度上就有,辜鸿铭一生致力于保皇派,虽然他很会包装自己搞了一堆类似于无形辫子的故事,但实际上他很小就出国只翻译几部英文版中国典籍,学术诗词并无任何独创,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进行保皇,注定被历史的车轮压倒。
【回复】回复 @长平烈候卫青 :我不懂你们这些人有什么资格去评价辜鸿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几个人否认他是保皇派了,他的功绩呢,一个学贯中西的学者,对东西方交流有着极大促进作用的人,到了你这里为什么就如此不堪呢?
飞鸟知恩:
历史是用来借鉴的,不是用来粉和黑的。能不能不要把娱乐圈的饭圈文化带到历史上来,[抱拳][抱拳]

【回复】真正对历史有兴趣爱好的人,都对朝代粉这种东西表示鄙视。把朝代当成偶像,把饭圈文化的恶臭代入严谨的历史圈真的非常幼稚。历史是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相结合的产物,时代的大局与个人的开拓性共同创造了历史。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今天的价值观来评价以前的历史。我们也不能苛求古人干出今人才有的功绩。
【回复】说句不该说的话,某些人真的那么有“气结”的话,那本站大把穿和服、拿日本歌跳舞,日本歌以及动漫怎么没看到你们发的弹幕和评论,哪去了?结果看个自己国家的纪录片剧弹幕好多带节奏喷人、搞对立的我也是无语,靠,你们就只会窝里斗!
【回复】历史的意义在于从中不断借鉴学习,寻找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探寻发展的规律,以此来更好的走我们自己的路,而不是用来痴心妄想复辟封建王朝,更不是用来诋毁辱骂我们的祖先
饶罗翔说刑法:
看完通史,不得不感叹太阳底下无新事,两千多年的历史,兴衰大同小异。新中国才70多年进程,未来几百年中国是否能坚持初心不变始终是个未知数。虽然我国复兴,但战争带来的恐惧和教训其实可以明显看到越来越多人漠视或忘记了衰败时的痛苦,经历过战火纷飞的老一辈一个个老去,年轻一代享受着和平时期的生活,也许今天的我们还能铭记着过去的教训,但谁能保证几十年几百年后的人能记得呢?我们需要教导我们的后代,不要贪图安逸,铭记历史,是非分明。

【回复】回复 @风沙飞扬 :自己没有一定的觉悟和积累,你就是逼着他看,也没有任何用的。[笑哭]你看看那些弹幕里胡说八道的小孩儿就知道
【回复】初中历史老师就应该推荐给学生看。
七里香八里:
终于完结了,50天[微笑]一天更新两集偶尔更新一集或三集,不过我是为了看的仔细点就一天看一集了,所以得用半年时间。你们已经结束了清末走向共和了我还在汉的昭宣政治缓慢前行...这就是中国历史的魅力,只不过史书上短短几笔,经历的是百年千年,跨越时空啊[微笑]结束后我还会回来瞅一眼的[doge]

【回复】历时大半年时间终于在今晚看完最后一集了。这部央六出品的纪录片以前中午十二点多的时候在电视上播过,那时候就边吃饭边看,但是也一直没有看全过,这次算是100集一集不落甚至连恢弘大气的片头都没有跳过。作为通史来讲它很多地方讲解得粗略且浅显,而且字幕旁白错误也颇多。不过能完整地将几千年来中国发展的脉络梳理清楚,让观众了解中国的千年变迁,也是很好的。爱好历史的人肯定会去学习更为详尽的专题史或断代史,这也算是通史完成了它的使命。
【回复】我也是每天中午看两集竟然追完了太佩服我自己了
【回复】我也是~我看了两遍~最开始是在别的up主那里看的~后来看到B站官方也在搬运这个~就又看了一次[呲牙]
叶辰雨矣:
社会主义万岁,共产主义万岁,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打倒一切为封建王朝翻案复辟的人。

【回复】回复 @天下第一大贱客 :你歇会儿吧
【回复】回复 @天下第一大贱客 :啧啧啧,戳你心窝子了?
【回复】回复 @天下第一大贱客 :去哪儿歇呢?我一直在啊
我叫无名-: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数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人民万岁

【回复】总结:不要相信史书,要相信人民!
【回复】回复 @星辰666 :贺新郎读史
【回复】回复 @z1527 :当然了,这可是伟人诗词
大燕壹统:
《走向共和》的主题曲是《走向共和》。 歌名:走向共和 演唱:徐沛东 作词:晓光 作曲:徐沛东 歌词: 走向共和歌词 一年年花开花落 冬去春来 草木又蓬勃 一页页历史翻过 前浪远去 后浪更磅礴 一座座火山爆发 天崩地裂 君王美梦破 一顶顶皇冠落地 斗转星移 世事有新说 风吹过 雨打过 铁蹄践踏过 火烧过 刀砍过 列强分割过 抚摸着伤痕昂起头 吞咽下屈辱心如火 走过长夜 走过坎坷 走进曙色 一滴滴水滴石穿 粉身碎骨 志向永不舍 一曲曲浩荡长歌 起伏回响 悲壮动心魄 一代代仁人志士 救国救民 上下求索 一辈辈英雄好汉 前赴后继 热血染江河 风吹过 雨打过 铁蹄践踏过 火烧过 刀砍过 列强分割过 抚摸着伤痕昂起头 吞咽下屈辱心如火 走过长夜 走过坎坷 走进曙色

【回复】历史没有远去,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
【回复】回复 @大燕壹统 :我们就是活在历史当中的
羽落灬封尘:
数英雄 论成败 古今谁能说明白 千秋功罪任评说 海雨天风独往来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 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 有道是 人间万苦人最苦 终不悔九死落尘埃 道生死 论兴衰 千年一梦多慷慨 九州方圆在民心 斩断情丝不萦怀 谁都想国家昌盛民安乐 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 有道是 得民心者得天下 看江山由谁来主宰!

【回复】回复 @离子超爽桶 :看完了这个纪录片再听一遍汪正正版的这首《得民心者得天下》,真是太震撼了,太爽了,哈哈😂建议得空听一听
【回复】哇,雍正王朝主题曲。歌词写的超棒[tv_点赞]
弦断-有-谁听:
只要不配合某些人骂满清的都是满遗,放眼天下就它最清醒,也是佩服 吹明朝吹不到点子上,朱元璋朱棣的雄才没见夸,仁宣之治没见夸,崇祯殉国没见夸,戚继光抗倭不夸,名臣于谦张居正不夸,哪怕夸一夸五百年难得一遇的王守仁呢,非要吹皇帝仁慈不怕大臣骂,还真是有水平 骂清朝也骂不到点子上,通篇除了满遗就是野蛮,闭关锁国不提,道光对英怯战不提,流放林则徐不提,咸丰弃国民不顾狼狈而逃不提,溥仪的伪满洲政府也不提,别的不说,康熙对汉文化的了解甩某人几条街都不带喘气的,还好意思骂人家野蛮人。 十几集下来只会复制那几句话,估计这人,脑子里除了满遗也没别的了。 没错,说的就是那个只会拉黑不敢对辩的默城莫诚

【回复】回复 @考研中请叫我滚去学习 :不知道为什么原来的回复没了,再回复一遍。 满清的在中国的统治不符合百度百科对殖民统治的定义,至于对殖民这一词语更标准的定义,抱歉我没找到,请阁下指教。 你既然说了满清的文化远远低于汉文化,必然会被高级文化所吸引,那不就说明满清的统治不是殖民统治?哪家的殖民统治会吸收被殖民者的文化?何况清朝依然采用科举制服选官,而科举考试的内容依然是汉文化。若真是殖民统治,一定会改用满文去科举。而清朝皇帝精读儒家经典,必然导致满文化和汉文化的融合,试问殖民统治者会把自己文化都弄丢了?
【回复】回复 @如此丶为之奈何 :近代史里当西方列强开始武装侵入中国之时,满清政府统治者进行的抵抗没有表现出一点民族危难和保护自己家园的危机和紧迫,很简单,这都不是他们的家园。他们的家园在满洲,即关外三省。不要忘记,顺治留给满清历代皇帝及皇族切记之遗训,如果实在不行了,我们从哪里来,还是回到哪里去。
蚊子会喝汤:
所有的吹逼都随着照相机的出现而消失。发现微积分的莱布尼茨如果能来中国一次我相信他肯定会很寂寞。我想即使能穿越到唐宋,拍一些照片,可能也会发现更多吹。唉,总之,说起过去都是“老子先前阔”,说起近代就是“谁能比我惨”,这造就了现代中国人一种很矛盾的世界观:既自满又自卑。中国人要想真自信啊,我想还是得从实事求是做起。

【回复】近代史难道不惨?原来您是正黄旗的啊?
【回复】回复 @脚盆鸡饲养员 :近代史很惨。但王朝末期都是如此。历史周期律
黑白文歌:
其实到这个时代,个人认为分辨自己是汉还是满不应该看血统,而是应该看自我认同,毕竟真的计较的话,大家的血统都不纯。而国家已经明确定义了,我们现在是中华儿女。所以说,现在还自我认同为汉或者满的人,都是一种错误。

【回复】我们是人,生而平等,不是宠物猫宠物狗。血统没有那么重要。
【回复】心中的辫子减了。就是好人了。
【回复】终于见到一个明白人了[大哭]
芦花姬w:
感谢中国通史陪我走过在关在学校两个月的中饭时间[鼓掌][大笑]

川丄聽風:
乾隆时期,外国人邀请福康安去看他们军演,福康安认为人家是落后的蛮夷,根本不予搭理。兵者,国之利器也。将军都如此,清朝不灭那就奇了。

【回复】回复 @如此丶为之奈何 :美国是瞧不起弱者 尊重强者。奉行精英教育,倒称不上自负。自负我感觉应该是形容自身没有能力且自视甚高的人。美国好歹是军事经济第一大国。
【回复】回复 @如此丶为之奈何 :自汉武帝开始,中国文化是一主多副,以儒家为官学,其他兼容。一直到唐代都是如此,后来因为推行科举制,士族衰弱,又经历五华乱华,士族彻底消亡。到了宋代,文人崛起。自1000年前,民间出现大量民间讲学的儒家文人,到了南宋中国文化发展为一元的单一模式。
魏卡门: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的融合是历史的必然,不需要现在某些不到而立之年的人用他浅薄的知识来批判一个朝代或者一个民族,也不需要有些人来无脑的吹嘘某个朝代,这些人挑起民族争端,其心可诛,随手举报就可以了。

【回复】中华民族事实上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短暂的代称。将文明降格为与那些民族国家并列,是当年硬实力差距下的无奈之举。长期来看,民族本来并不重要。
【回复】过去讲“华夷之辩”,实际其中有效的部分是先进与落后、文明与蒙昧的差异,而不在于血缘和地理位置,不在于不能体现前述差异的具体风俗习惯。也就是说,用于区分民族的那些文化特征,本来就不是华夷之辩的有效成分。
【回复】而“民族融合”并不是历史的主要趋势,主要的趋势是先进取代落后,文明持续发展。建立在这个趋势的基础上的,无论是说民族融合也好,说人民解放也罢,才是有效的和有益的。
晨vucv:
啥时候来个中国近现代史,你敢吗?[吃瓜]

【回复】回复 @种花桃 :不能给他们面子,像他们这种不肖子孙就应该要重拳出击。
【回复】民国还没亡呢……给他们点面子……
bigfishman:
看完后续推荐央视另一部纪录片——百年中国

【回复】请问,b站 有吗?是那个25集CD的那个吗?
【回复】我也是⊙▽⊙[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回复】https://b23.tv/BV1434y1S78w 内有完整版资源
牛瑞:
终于把纵向历史理通了,真是部好片,作为中国人都应该好好了解了解自己这片土地的过往。[支持][支持][支持]

天天玩模玩:
网上那些所谓的明吹和清吹快歇歇吧,现在是现代社会,老想着回到过去和复辟腐朽的王朝思想想太多了吧

中国 历史 人文 央视 纪录片 朝代 中国通史 普通话 中国大陆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