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女权、研究性癖、创造伪科学、学术造假、他是弗洛伊德,他也让我们成为了弗洛伊德。

作者: 人间自习室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09-08 19:09:04 浏览:344314 次

反女权、研究性癖、创造伪科学、学术造假、他是弗洛伊德,他也让我们成为了弗洛伊德。

啥都想聊:
1.弗洛伊德拿着加特林扫射人类的精神世界,问出了无数个从来没有人问过的问题。外界对于弗洛伊德的攻击,绝大多数源于误解,甚至是因为被他搞破防了[笑哭] 不能怪大众误解他,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门槛确实太高了,这也是弗洛伊德当年搞小团体的原因。更不用提理论发展到拉康时期,根本就是天书,没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压根看不懂[喜极而泣] 2.精神分析是一种真挚性的运动,与哲学密切相关,尤其是拉康派精神分析,它最终导向的是回归MarkX。精神分析运动的失败,是真挚性的失败。被科学话语把控的心理学取代精神分析,是运动失败的结果。 3.把精神分析理论当做是老古董,就像把老马和C理论当做是老古董,性质一样,都是因为运动在该历史阶段失败了。

【回复】我也补充一下,弗洛伊德它们的精神分析对后世的认知心理学以及其他认知科学的影响巨大,如果说传统的心理学和分析心理学还在解释人类的行为,而认知系牵扯到神经学、生理学、脑科学、行为学、进化心理学、超心理学(有争议)……,已经初步窥见到人类心智模型的底层逻辑与程序运行啦,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领域与世界[鼓掌]
【回复】回复 @刺杀庸の蛾 : 因为黑格尔的第一本书就叫《精神现象学》,哲学的产生本身就是最复杂的精神现象之一。 哲学和拉康派精神分析注重的是精神如何构建起来,医学范畴的所谓心理学则注重缝合。前者很多时候反而会导致一些庸俗的个人精神崩溃,后者基本就是找点方法让你踏实回去当劳动力;前者是构建了整个capism的意识形态、以及新时代扬弃了其自身的反建制精神运动,后者只是capism结构里一个修理工具。
【回复】回复 @刺杀庸の蛾 : 我向您提出一个建议:如若您真的希望使您在网络上的发言获得实在的说服力与严谨性、尽量少用例如“魔怔、青春叛逆”等庸俗心理学、高中生都可以把握的网络词句;此外,这也不能成为您评判他人、设立标准的依据:您和我还有许多普通网名都一样-都并非当今的“权威”。如若您真的渴望进行一个平等的、认识上的精神分析交流 -- 在您批判他人时,请务必确保您的词语是可以澄清的、或者是本身就已被哲学、精神分析学者澄清、并由语用学、现实作为一致保证的语句,而非使用相较于日常语言更加诡异扭曲的诗文散句或网络俗语;我希望您展现的网络形象不要止步于一位唯我论的,意识形态冒充精神分析姿态的、意识流的蹩脚文人。
漠漠取水:
弗洛伊德把很多(几乎是全部)的心理问题都归结于性,这一点我也是不喜欢,后面看了荣格的书,觉得“明明有更合理的解释,为啥非要怪在性身上?”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也不是只有性一个啊,你完成了繁殖之后的性就是没有其他欲望更重要啊。当然我看的都比较少,这里就是斗胆妄下评论

【回复】弗洛伊德強調“性學“的原因在於“性“在社會層面上是最被壓抑,事實上弗洛伊德知道人的原動力不單止性,人是有各式各樣的需求,但性以外的需求很容易追求或滿足,又或者這些需求在追求的過程中不會被社會批判,從而自我壓抑,但只有“性“在日常生活中是難以啟齒,至少弗洛伊德的時代的社會風氣是這樣,所以對於弗洛伊德來說性是精神病中的萬病之源。 其實這個想法是沒有問題,可以當成一種意見作為參考,但我最接受不到的是弗洛伊德的“戀母情結“理論,說的人人都想cao媽一樣
【回复】回复 @luxius :其實戀母情節只是單純的對母親有天然依賴感,操不操的是你長大後才知道的東西了,小孩子的戀母情節很單純的,就是想吸引你的注意力,想親你,想圍著你轉的
【回复】终归发明精神分析的人也只能以一个主观的视角,人是不可能发明自己认知外的东西,最开始开辟精神分析的人不管是谁第一个分析的就是自己,以一个主观视角开始是一个观点的起点,慢慢的需要也必须有更多人发表更多论点把这些融合不断地进化才可以客观,而不是把某个论点当成圣经绝对无错的歌颂传唱
刺杀庸の蛾:
只能说弗洛伊德是天才,我个人认为他最伟大的不是提出了自我本我或者性驱力力比多这些,也不是作为临床治疗的精神分析方法,而是用天才般的思想给出的一系列从0到1的语境和框架 相当于心理学的牛顿,后人基于他这套东西去扬弃去破立去拓展。 在他之前,人的心理是完全的一片黑沼泽,而在他之后,人们知道自己有工具去慢慢探索了, 他是心理学的普罗米修斯,把原初之火带到了人间。

【回复】先贤的最重要的点就是给后人一个方向,想考方式,我看很多人在哪里咬文嚼字,可真是惨。
【回复】回复 @集锦簿斑鸠 :上古现象学就别搁这碰精神分析了,明明完全不是一种研究方法。
【回复】回复 @集锦簿斑鸠 :你可能误解我了,我说的是作为一门登上大众舞台的进入医疗正式治病救人的心理学。 而你如果问我禅宗唯识宗道家思想这些难道不算心理学?我会坚定地说算。 关于佛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禅宗,道家、基督教、心理学…你会发现他们都是在说一件事,颠来倒去反复说。 不假外求 无所住生其心 荣格的整合 …… 一个东西被换了很多名字:上帝,佛,道…… 千书万卷,各民族的觉悟者只希望用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让族人知晓一个朴素的道理,并走向不迷茫。 开悟后你的生活不会变化,也不会让你上天入地,只是以后的每一天每一分都属于你自己了。
瓦尔特-本雅明:
UP你可以试着看看freud老头子后期的《图腾与禁忌》,《文明及其不满》,这两本书感觉算是freud思想的集大成者了

【回复】另一本还没读,图腾与禁忌是一本很逆天的书,为了符合自己的论点随意更改论据,曲解别的人类学家的理论,歪曲已有的人类学材料,在被别的专业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拷打之后还嘴硬说自己毕竟是个精神分析师,所以可以按照精神分析学的方式去“理解”这些材料
【回复】最好不要把晚年弗洛伊德的理论当真
【回复】回复 @未闻观夏 :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对弗洛伊德完全没有研究的人会这么认为,至少终弗洛伊德一生其都将早期对梦的研究视为自己最骄傲的发现,并且弗洛伊德晚期的内驱力系统理论也是建立在早期的精神模型理论的基础上的。而且其晚年的观点说实话比早年的观点更没有参考价值,特别是他像图腾与禁忌这一类书里的跨界研究,只是出于对他这一伟大天才的起码尊敬才不至于被完全视为笑柄。甚至他晚年在心理学领域内的创造,驱力系统理论,在后续的精神分析学发展中都比他早年的精神分析理论被抛弃的早。
药师喵新一:
我也补充一下,弗洛伊德它们的精神分析对后世的认知心理学以及其他认知科学的影响巨大,如果说传统的心理学和分析心理学还在解释人类的行为,而认知系牵扯到神经学、精神病学、生理学、生物学、脑科学、行为学、进化心理学、超心理学(有争议)……,已经算初步窥见到人类心智模型的底层逻辑与程序运行啦,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领域与世界[鼓掌]

【回复】“底层逻辑与程序运行”😅,如果你真的读过精神分析,你应该知道你这几个字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回复】回复 @男娘赛抠 :我以前也觉得心理学与分析系非常浅显,人类的心智与认知如同堡垒一般坚固,随着自己认知与阅历的增加,知道的事越来越多,我才明白“个人很难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意志”,人所谓的情感并不是天然的,而心智堡垒可能如浴缸里的泡泡一样一戳就破……。
【回复】回复 @heatbomb :我说的不是精神分析,而是更有意思更匪夷所思不可思议的领域,“人类存在某些客观的心智模型”,我想,你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吧[滑稽]
唯心者之死:
我浅薄的学习过心理学,但至今都在怀疑它到底算不算科学…

【回复】建议去看看科学的定义,我告诉你,很多东西都不算入科学的体系的,比如数学就是,它就不能被算作科学,哲学也是,你能说哲学不算科学,那么就不用它了吗?而且,科学不代表真理,它顶多是一种研究方法,一种模型体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证主义。不是科学的、不算多科学体系内的东西就是垃圾吗?这种充斥着霸权的现代科学话语、意识形态,正是某些人迷信科学的因素之一,认为科学天生的就是对的,这本身就是反科学的,有多少次前人的理论被推翻过?有多少次科学家的手稿都无奈地作废过?如果科学想要摆脱这种天生的傲慢,那么第一个审判的对象就是自己。
【回复】回复 @滨海之嵩 :科学5个要素:存在规律、形成体系、具有方法、允许证伪、可被证实。符合以上五点,就可以称为科学。PS:科学这个概念本来就一个哲学概念(定义学)。
【回复】心理学远比大多数人认知的更加具深刻与复杂,所以说是科学,又不是科学,心理学是认知科学里最重要的一环,但认知科学远比大多数人看到的更深刻,这是探讨人类心智模型与底层程序运作以及算法的更深层领域。
斟胧:
谈弗洛伊德不谈拉康齐泽克确实就跟视频里提到哲学先说个苏格拉底出来一个水平。

【回复】只谈弗洛伊德,不谈后继者,对于评说精神分析这门学科实在是偏颇的
【回复】回复 @反对主观主义 : 确实,后来的精神分析的发展者都不认同弗洛伊德的性压抑理论,比如荣格霍妮弗洛姆等等
【回复】确实,后继者没讲,就在这里盖棺定论说穷途末路,不妥;
繁华漓落111:
我个人感觉心理学的三大顶级能手,我更喜欢的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而不是弗洛伊德,虽然他的我也学

【回复】回复 @繁华漓落111 :我是读克里希那穆提,是他教会我“觉察”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心理学、哲学与精神分析的实践提供了指引。
【回复】回复 @路人甲是猫头鹰 :虽然他们有冲突,但是我综合看还是可以的。
青鹿心理:
弗洛伊德的时代倒下了,但精神分析是持续发展的,建议UP主把弗洛伊德后继者比如荣格、温尼科特、克莱因、比昂、科胡特等分析师的理论了解后再来批判精神分析,而不是一杆子打死一个流派。 另外,精神分析本来就不是科学,它属于现象学,解释学。而当下我们需要质疑的是,【科学至上】是否变像成为了一种宗教?

【回复】科学至上本身就是反宗教的,因为它的第一要义就是“可以证伪的命题才有意义”,这也是科学与宗教的最大区别,因为心理学很多知识的不可证伪性,因此精神分析法其实说是于精神分析假说更合适,有一定参考性,但绝不是定理与法则。
【回复】回复 @永恒·天下 :你可以翻下一下逻辑学的错误类比,和诡辩的里的无限延伸,我想会对你的疑惑有所帮助,也请不要挖坟回复,我对你的思辨表示肯定,但我目前没有精力与您争辩这个事情,望周知。
【回复】回复 @纯白色的大理石 :虽说不用挖坟回复,出于礼貌我还是表示一下我的观点,可以不用回复。首先,如果你要说这是“错误类比”,请指出错误之处。其次,“无限延伸”根本不是某个“诡辩”问题,而是一个真真切切需要解释的问题,为了停止无限延伸必须找出一条“公理”,比如经典力学必须要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假设下进行,宗教为了阐述世界的起源必须搬出一个“绝对者”上帝出来。但是“公理”本身的正确性由谁来保证?我和您讨论的正是这个问题,“第一要义”本身的正确性从何而来?如果它的正确性不能保证,那么就没有理由认为它比“不可证伪”的精神分析更高,同样不能认为它比宗教更高,我们知道宗教学+哲学本身也达到了极高的思辨水准。很多逻辑学家都要用大部头的著作去阐述这个问题,如果哪个逻辑学家直接把这驳为“诡辩”而不加以研究(当然他出于兴趣的不同而忽视这个问题是无所谓的),我对这位逻辑学家的反思能力感到怀疑。最后,这些知识我早已学习过了,只是我不希望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吊书袋,如果一个道理我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那么我绝对不会去把它搬出来。最后,不太重要的一点,“望周知”在这里词不达意了,我们是在单独交流,而不是表演给谁看,虽然确实会有很多人看到这些对话
想做芙宁娜的咨询师:
现代人对于弗洛伊德的批评大多数是因为在用现在其他流派的水平跟100年前的方法对比。觉得cbt天下第一的去看看行为主义诞生初期的实验。再看看同一时期精神病人再用什么方式治疗,脑部切除,放血等等。去了解了解精神分析发展到什么水平了,心理咨询师里厉害的都基本了解精神分析的理论。

【回复】是啊,实在搞不懂为啥一说精神分析就涌入一堆满嘴谜语的网哲…… 明明就是实实在在在治病救人的医学问题……实在到拿起手机就能挂到精神分析师的号的那种,出门就能约到咨询的那种,还贼拉贵……
【回复】[笑哭]真怪不得别人看不起精神分析,20世纪30年代性激素的提取是个界限,之后10年内科学领域对性的研究飞速发展,各种器官移植实验都出来了,无论是环境干预还是人为干预,都被证明可以确实地改变欲望水平,精神分析的驱力假设,认为欲望只会被压抑等等,就算到拉康和齐泽克还是没和科学接轨。之前看有人是这么评论中医西医的,中医的五行理论基础是1.0,西医的科学理论基础是2.0,中医还没被淘汰,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占3.0,相加起来中医和西医就是4.0和5.0的比对,并不悬殊,精神分析目前的地位就类似中医,基本假设的进步空间已经不大,而脑科学、激素等领域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bili_12190528201:
其实它的流行还因为他成了一种文艺理论,一种文学批评,一种流行文化

【回复】回复 @封包 : 我猜你想说的是语言学转向吧,,,
【回复】从语文学转向语言学的革命开始。
秋群曲清锵锵锵:
做了3年心理咨询,在看这个视频感觉很熟悉,之前双向情感障碍情绪崩溃,现在能正常学习和工作了,谢谢我的咨询师,谢谢弗洛伊德[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我也是自学认知心理学,学习卡伦霍尼的精神分析,治好了自己的强迫行为
【回复】回复 @人生的终极形态是静止 : 同,我是焦虑症,自学CBT和心理脱敏治疗,虽然过程曲折但最后也好了,主要是CBT可操作性太强了,都可以自助训练的
【回复】回复 @人生的终极形态是静止 :哇那你很厉害诶[星星眼]
刺杀庸の蛾:
时时感慨心理学在我们中普及任重道远,在国外接受心理治疗就像去药店买药一样稀疏平常,而我们似乎还没有起步(不是说专业人士方面没起步,而是说民众的认知) 我们常以一个尊重科学的态度为荣,殊不知除了德先生赛先生,还有很多先生他们当时未被邀请,而使我们短了这一块。 也不是短了,实际上国外很多心理学的知识的核心元素是我们每个中华民族儿女本来就有的智慧,在我们的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中(佛学道学心理学催眠其实在很多地方说的都是一个东西,颠来倒去地说),可惜这些传统文化被当时矫枉必须过正给过正了。 我们以犯事必谈科学谈论证谈实验为傲, 但当我们用一种充满实证主义的思辨的科学精神去面对我们内心世界的时候,发现他们不起作用了, 无论现实的证据告诉我如何应该开心,我不开心这件事,似乎怎么也不能由科学改变。而当那些有能力帮助你的人跟你沟通时,你却又拿出赛先生来批判他们不够科学。 这是最悲哀的。 打一个比方,人格是在早年的亲密关系当中形成的,我们现在很多的母亲知道要把自己的身体弄得棒棒的,挤出最健康的母乳给孩子喝。那么孩子同样在精神上也吮吸着一种“母乳”,精神的母乳,有多少母亲知道应该把自己的精神调整为健康状态,以给孩子提供最健康的精神乳汁呢?

【回复】我一直對狹义和絕對的科学崇拜有种隱憂,總覺得它在扼殺某种人类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譬如精神分裂 (在我看來精神分裂也有分不同程度或类型),大多數学科学学者把它定义並當作是"有病得治",另一些学者對它持負面態度,只是少數学者想要以哲学角度研究這現象 (譬如榮格,作為精分師他當然主張要醫治,但他總是對那些"負面東西"不全是批評,他甚至从中發現了某些可涉取的正面的力量;又譬如德勒茲/瓜塔里他倆的著作...我敬佩這些人他們沒有被科学霸權嚇倒和同化)
【回复】回复 @刺杀庸の蛾 : 【那么孩子同样在精神上也吮吸着一种“母乳”,精神的母乳,有多少母亲知道应该把自己的精神调整为健康状态,以给孩子提供最健康的精神乳汁呢?】 去强调这种正常的时候你不觉得你在指责上面人讲起来像谜语只是掩盖自己空洞乏力时没有觉得自己这段话多么理所当然么?
反对主观主义:
精神分析穷途末路?要不你看看齐泽克?都当代活圣人了。克莱因的女性心理学和霍妮的神经症,都足够有分量吧?

【回复】还有安娜,她女儿补充的防御机制现在也很适用
环卫小小工:
这是我看到过最精准的弗洛伊德讲解视频,我觉得没有弗洛伊德的世界如同2D游戏,不是理智就是本能、不是好人就是坏人。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逻辑把世界变成了3D游戏,为人的思维增加了纵深。 如福尔摩斯是2D时代的推理天花板。 而希区柯克的推理却是3D的。

椮药不是山药:
感兴趣拉康,然后溯源读读弗洛伊德,读了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确实以非常主观、没有实质证据的叙述引导读者首先相信自己的基本观点,这很容易引导人回溯性塑造创伤,全靠自由联想、与性连结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但这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独特性所在,不是科学,但科学不是解释的绝对权威。

【回复】但弗洛伊德研究的目的是想把他的精神分析发展成一门科学,而不是哲学或诠释学,而且他是把人的精神当成蒸汽机那样的东西来分析的,所以才会张口闭口“心理装置”,好像他在谈论的是一台机器。
【回复】回复 @Docmysterious :要给意识做出一个生物层面上的解释,确实很困难,而且很多人从直觉层面就拒绝相信意识是纯生物性的,是神经细胞活动的产物。但我还是相信终有一天,这个问题是会解决的。
【回复】回复 @ddd2022sd :所以说拉康实际上是很黑格尔的,他的整一支理论都是反对精神能被还原为某种神经上的东西,在这种意义上拉康比弗洛伊德更弗洛伊德
丨緣帥丶:
三观塑造理性,理性束缚动物的欲望,让人变得更像人。

【回复】帅死了 我就喜欢这种 冷漠而疏离 在感情外露的时候坚定选择信仰的人
bbgfbbgf:
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一种伪科学 但是伪科学≠没有用 很多伪科学的东西 其实解决了很多人的各种现实问题 一方面 我们要承认 一些伪科学的东西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 很多人会因此将其继续使用下去 但是另一方面 我们要不断发展科学 更重要的是普及科学 让这些伪科学工具 有更好的替代

【回复】回复 @硝_ : 别小看了跳大神,跳大神真有用。现在一些大型医院统计,近40%的就诊患者实际上都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基本上都是疑病症和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他们需要的就是得到了有效治疗的那种感觉,如果他们相信跳大神有用,那么他们就会被跳大神“治好”。
【回复】精神分析是非科学,不是伪科学
【回复】盲目地认为仅凭科学主义即可诠释宇宙万物,这难道不是迷信主义吗?科学只是工具……同样服务于政治经济……
热心的野外摄影师:
精神分析和笔迹学一样,都是理论而已[笑哭]学说的概念了解一下[笑哭]差不多是行业内部公认可靠的一种解释问题的方法[笑哭]这种方法大概率解决了问题[笑哭]说到底,生活中有多少绝对正确的“真理”呢[笑哭]

心理学 伪科学 潜意识 女权 弗洛伊德 性 无意识 荣格 精神分析 万物研究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