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ky诗】诸葛亮·远涉(古风原创)《季汉草创志》收录曲

作者: 三国X注分类: 原创音乐 发布时间: 2019-05-18 12:00:55 浏览:146428 次

【Winky诗】诸葛亮·远涉(古风原创)《季汉草创志》收录曲

屋冬:
丞相是个让人又敬又畏的人。敬的是他的为人与智慧,皇叔在夹缝间生存时,是他出山相助指点迷津;季汉强盛之时,甘居后方;夷陵之后,力挽狂澜;继承先帝的遗志,一生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畏的是他那篇出师表的背诵并朗读全文[无语]

【回复】我不畏出师表,当年学这篇的时候,简直是抱着看爱豆绝笔的心态去读。。。[大哭]
【回复】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微笑]
【回复】先帝创业未半而花光预算
鱼叉鼓:
历史上的丞相真的无所不能,超级苏……擅书画 会制琴 懂治水 会调控市场经济 精通律法 性格幽默(初见谯周) 有生活情趣 发明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 有传世名作《出师表》《诫子书》等…… 个人特别喜欢的几句丞相的话语: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依依东望,故遣有书。” “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 “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免身为幸,刑在子孙。”233历史上怼人也很在行 “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他人评价: 【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 【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专权而不失礼,行法严而人悦服,用民尽而下不怨,行君事而人不疑。】 【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殁后,不见其比。】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异世通梦,恨不同生。】 远涉取自王羲之临摹的诸葛亮《远涉帖》草书:师徒远涉,道路甚艰,自及褒斜,幸皆无恙,使还,驰此,不复云云,亮顿首。

【回复】这不是吹,这是事实,先生就是这么苏[doge]
【回复】只要吹丞相,我们就是兄弟!
【回复】好喜欢“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这句话,隔着一千多年依然能感受到那股君子之风。
野舟w:
想不出话来了,把我在网易云的评论搬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不管是那个意气风发、运筹帷幄的青年,还是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臣,都是我永远的向往。 表白辛苦策划的主创们! 顺便祝丞相1838岁生日快乐!

【回复】这一句祝1838岁生日快乐使得落泪。
五星大鸟:
珍惜现在的评论区和弹幕,待会说不定就被一堆王者荣耀cp粉占领了[呆]到时候一堆“亮哥哥”“云亮”的

【回复】相对而下历史粉显得真的很卑微…( ´_ゝ`)
【回复】确切地讲,王者里面的那些人物和历史上的原型完全是两个人,他们拥有架空的背景和独立的人设,在我看来,他们只是借用了一个名字而已。我觉得对于王者里面那些人物,喜欢哪个人,或者站什么样的cp都无可厚非,毕竟和历史上的无关,但如果冲动地代入到现实,在与真实的历史人物有关的地方还在刷与王者有关的内容,就真的很容易让人反感了。我之前看在B站看《百家讲坛》就见到过刷王者cp的,感觉很尴尬……其实我挺喜欢王者里的那些人物故事的,但我觉得我还是能分清历史和游戏的,在王者里喜欢的人物不一定在现实中也喜欢。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希望更多人能分清场合,不要乱刷人物和cp,这样既不会影响大家的观看体验,又不会给自己喜欢的人物和cp招黑(=・ω・=)
【回复】回复 @归羌 :在老福特里诸葛亮tap下一堆王者荣耀粉,历史党的卑微[捂脸]
屋冬:
也许那座草庐里的那次午觉,是丞相从此以后最后一个午觉也是睡得最好的一次了。

我不爱埋人:
有人说两汉难再复,三代不可追。 但丞相是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下第一人,正如钱穆先生所说:“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 丞相,人如其名。

【回复】回复 @旸神逆命逆神旸 :不,他是。丞相太全面了,一方面能力比得上他,却没有他会的多,全面的人太少。能力全面能及丞相的人,道德不及;道德能及丞相的人,能力不及。掌权者中,丞相最高雅、淡泊。;道德高者,丞相最杰出、权重。[热词系列_吹爆]
【回复】回复 @成果的头号偶像 :回复 @成果的头号偶像 :留侯属于道家,无为而治。丞相也学习道家思想,出山时吩咐诸葛均,看着家里的桑树和耕田。他也想着有朝一日辅佐先帝成就大业,封侯拜相,学着曾经的范蠡,归隐山野。可白帝城中先主一声嘱咐后,他便再也回不去了。[大哭]
【回复】回复 @旸神逆命逆神旸 :留侯是“面若好妇”,武侯是“容貌甚伟”“权睹亮奇雅”“忠武英高”,风格不一样吧。丞相的才艺爱好比留侯多,所以更胜一筹。[OK]
左袖藏一枝带刺的花: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去情不自禁地探寻葛相平生的,不在演义也无关影视,这份相隔千年的执念似乎在童稚时用过分幼气的笔体书写“诸葛亮”三个字时就铭刻在心底。 每当我阅读史料,眯眼细细分辨泛黄旧书小体方格字时,鼻翼间仿佛永远充沛着旧书独有的岁月流逝的气息。恍若杂草间时有虫鸣掠过,逸云飞来,月光微暗,片刻月牙又从云间钻出,静谧安宁。我读着,我品着,是浏览或者一字一字的观摩,但是非常认真……似乎在某种时刻,我的一半灵魂就凝结在历史色泽的琥珀里,混着来自遥远东汉末年的风流。一直无法忘记戎葵大人那句形容:“汉的潇爽大气尚未完全退色,董袁时期末世般的浊氛也被初步涤清,仿佛无论眼前的道路通向何种结局,只要张开双臂便能包吞。”这让我产生无限幻思,似乎可以想象又无处揣度,那生在彼时乱世,留名青史中的,又是怎么样的人。 斯人已逝千年,可情怀不失,路途生平不为历史尘埃所掩埋,只留待后世回溯之人品读一生,共飨这憾、这悲。而这份不知何来的思慕也不过如柳梢清风,镜花水月,无可依凭,似乎脆弱的只得消散于江边天际。可是漫长的时间过去了,那一腔热血,那种无畏无惧的追思与慨叹,那些翻阅史书努力寻找关于他的只字片语的夜晚,以及无数个不曾休憩依然激动的黎明--那似乎是我可以毫无保留付出的人,哪怕他已逝千年。 我曾梦到过葛相。他一袭白衫,气度雍容,斜倚水堤,像是先秦的名士从洪荒里走出,那时日光微漾,又似乎月明正圆。那大抵是幻想中丞相的年轻时代,未来过分沉重的责任还没有加身,他性情中青年人风华正茂的壮志还没有被悠久的时光磨成骤雨浓积的沉淀。那一刻,我被某些无法名状之物攥住了灵魂,像是面光而生长的好看山花,在阳光下显露雪白的枝杈。 历史从来都是一桩悲剧,明知结局,仍一往直前,必以庄重句读。 是妆点在记忆里的白月光,莹白一阙,遥遥远望。

【回复】回复 @独孤芸杉 :是哇。爱上历史人物的感觉,真是永远不会褪色。
【回复】写得真好,我这种词穷的亮粉只能瑟瑟发抖和膜拜
【回复】姐妹,我也是,不知道为什么,时间早已被定格了,但每次听到这个名字,心中还是一颤,那种喜欢,崇敬,还有浓浓的哀伤,眼泪就忍不住
宋无趣:
初中语文老师迷丞相,《出师表》讲了四节课,也是他讲的最起劲的四节课。他称赞诸葛亮的才智和谋略,告诉我们诸葛亮是怎样鞠躬尽瘁,又提到了他去武侯祠时的心情……我听的很认真,像丞相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心生敬意呢?于是我也迷上了诸葛亮。钦佩他的才智,敬仰他的人格。在我心中,他是近乎完美的存在…… 丞相1838岁生日快乐!!!

【回复】你们老师真好,可惜我们高中语文老师信了易中天,讲《蜀相》这首诗的时候还特意说了句什么纵使诸葛鞠躬尽瘁,但事迹还是被演义夸大,建议你们回去看品三国,我当时就想起来骂街“我看你nn个腿”[无语]
【回复】回复 @Hatsuneミクオ :演义确实有艺术夸大的成分 主要体现在诸葛亮的神仙化。。 正史里的诸葛亮却更让人倾佩,况且如果不是诸葛亮饱受后人敬仰钦佩,谁又会去神化他呢
【回复】举个例子 满分100分的卷子 历史亮能考90 演义亮能考95 这说明演义亮有被夸大的成分(比如会用法术什么的) 但正史亮也是极其优秀的军事家
433光年_:
竹杖轻拄 荷锄耕陇亩 鸟倦蝉喧 长啸吟梁父 大略观书 淡泊明志 静待贤主 煮酒呼友 谁识管夷吾 柴扉轻叩 落雪满山麓 草庐三顾 问计将安出 斗室秉烛 哀哉乱世 着手翻覆 不觉朝晖见远树 经年烽火行客路 孤身游三吴 云梦泽国入画图 溯江得川蜀 周公执剑章武 稚子相付 鱼水情笃 又燃兵燹几处 梦断荆楚 永安相诀 日暮泣穷途 风波未定 金瓯待君补 搁笔信步 锦官城上 远眺旧都 但见风霜满眉目 祁山斜谷连营戍 蜀道无坦途 出师未捷意踌躇 忍见新鬼哭 角声呜然一诉 空樽酹酒 逝者不复 灯尽未眠听鼓 然诺如初 龙吟沧海遏云徂 何人与击筑 陇上西风葬残弩 千嶂阻洄溯 蜉蝣岂识荣枯 汉士操觚 战歌当涂 遨游毋须故土 斯魂不孤

长生水镜啊:
我不知道有些人心里是有多黑暗,才会把丞相想想成一个,把持朝政,有篡位之心者小人。或许在有些人眼里,像丞相这类古代优秀士大夫的操守就是个屁,用自己极端自私的肮脏的思想去反射猜度丞相。人说察其言观其行,丞相一生,草庐之中奉英主,隆中一对分天下。白帝托孤安社稷,转战南北定乾坤。六出祁山兴汉路,出师两表诉衷肠。试问这样的丞相有欺凌幼主之嫌?谋逆之心?

【回复】他们的道德高线都仰望不到丞相的操守底线,和丞相比他们就是低维生物
【回复】如果他真想篡位,那简单的很,何必一生如此鞠躬尽瘁,北伐之前还特意写《出师表》给阿斗。
【回复】阴谋论,不要理他们。丞相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汉的荣光和报答先帝的恩情
诗债换茶:
先生就是先生啊,他活成了就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完美的人

【回复】确实,小说里的男主都不会有丞相这么全能完美
账号已注销:
那年长安大梦已醒,今夜西安灯火璀璨。

【回复】回复 @吃桃子的睡鼠 :[doge][tv_微笑]
【回复】这句话令人好难受啊QwQ,明明只差一点点了……
月落尘银:
这里主军师相关音乐推荐,欢迎补充。目前找到的还比较少。 1♪奕东风——贰婶 2♪一世君臣——文致 3♪空城绝——冬子 4♪出师表——清漪/安九 5♪御龙吟——姚贝娜 6♪孔明——七朵花组合 7♪蜀相——孤竹翊 8♪卧龙吟 9♪待时歌 PS:目前评论下方小可爱的补充为: 10♪失空斩——河图 11♪夜画 12♪绝代智谋——十二律 13♪蜀御风 14♪定军山夜雨 15♪武侯祠——天朝元素 16♪诸葛武侯——章磊 17♪史事如殇·武侯祠——诗雪 18♪梦在燃烧 19♪孔明叹 20♪孔明赋 21♪孔明故居——洛天依 22♪诸葛说——黄云龙 23♪三国杀——汪苏泷 24♪浮世殇 25♪天下如棋——萧忆情 26♪远涉——winky 可以复制推广一下(=・ω・=)

【回复】回复 @漪羽www :我知道,但是只是总结了和武侯相关的而已,只要是和武侯相关的都爱,怎么就不行了
【回复】麻烦把王者荣耀和历史分开谢谢了
【回复】回复 @漪羽www :嗯嗯,没事,我也觉得把历史向单独列出来更尊重[微笑]
平生沧海意:
点开视频那一刻就停不下眼泪了 丞相啊……那是我喜欢了、崇拜了九年的丞相啊! 那会儿家里人谈三国,被网上文章洗脑猜丞相有反意,我死活不信,一个人因为丞相和家里人吵……丞相真的是年少时的白月光啊

【回复】哈哈真可爱 这个无双国士值得你爱[害羞]
【回复】是这样了,网络的信息真的良莠不齐。大人们对网络的黑暗面了解但不真正的相信。我已经看到很多说丞相有反意的文章了。
爱跑题的妖道诌小泽:
能让我一个男生当着众人痛哭流涕地方,一个是岳王庙,另一个就是武侯祠了....

【回复】居然有我的回复,我还以为我是第一次进来看这个视频呢
荔枝杨梅多加冰:
诸葛亮是我爱上的第一个历史角色,也是最重要的,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一种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然和终其一生的坚定,慕先生的并非说尽的文治武功,而是那可照千古的风骨。

灯火Faith:
今天是他的生日……农历四月十四……在这一天投稿这个视频真的真的让我很激动。感谢遇见丞相的这些日子,如同北辰一般照耀着我前行的路……真的很喜欢他,文字苍白语言无力,说不出也道不明这样的仰慕。生日快乐丞相。

桃浦猛1:
针对评论区“诸葛亮北伐完国力就那个样了”: 诸葛亮北伐国力之准备 在平南征后也从南中地区得到许多物资并且在北伐期间也做了许多充实国力之准备。譬如充实农业,反映出经诸葛亮整修水利后,给蜀国带来农业兴旺的丰硕成果,以至于就算到了蒋费时代的「男女佈野,农穀栖亩」甚至到了蜀汉亡国之时都还有「百姓佈野,馀粮栖亩」之景象。像防水患都江堰发展蜀盐天然气之类的就更是不胜枚举,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 并且终诸葛之世都施行着「轻摇赋税」之治国方针以贸易为主要赚钱手段,成都的商品交换极为繁盛。所以纵使数次北伐也不损国力,还能拥有「国富刑清」,「出有馀粮」,「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的记载 诸葛亮北伐是做过充分准备的,从222年诸葛亮执政算起,他足足让蜀国休养生息了六年,并且解决了所有内忧外患之后,才开始北伐的,在北伐前两年,诸葛亮就已经积极备战,待到北伐之前,已经是“军资所出,民以富饶”【三国志】。而且关于北伐损失惨重的言论,也完全是胡说八道,诸葛亮几次北伐中,唯一一次可以算得上是损失惨重的只有街亭一战,但其损失应该也不过是几千人。 关于北伐损失惨重和劳民伤财的言论,主要是从易中天品三国之后才开始流行的,古人少有这种言论。三国志中对于诸葛亮治蜀有许多描写,记载了诸葛亮时期蜀国人民安居乐业,民以富饶,生活安定,所谓北伐劳民伤财,纯粹的子虚乌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多次北伐不可能不劳民伤财,我这里解释三点 1.诸葛亮事先为北伐做了大量准备,囤积了大量物资。2.北伐综合来看规模并不大,除了第一次北伐声势浩大之外,第二次北伐不过是场小战役,第三次北伐虽夺得了魏国二郡,但也并没有发生大闺蜜战役,四五次北伐规模相对较大,但两次北伐之间隔了几乎三年时间,也在承受范围之内 3.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保证了蜀国的稳定,陈寿等史官赞诸葛亮能够做到“军旅数出而民无怨”“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民心不忧” 亮传里有这样一段:“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此时是建兴元年,地方发生叛乱,诸葛亮都未派兵平叛,不就考虑到国家新遭大丧,民生艰难,难以支撑起战争支出?直到建兴三年,诸葛亮方才率众南征。待南中平定,“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之后才考虑北伐,治戎讲武为北伐做准备,建兴六年春方才正式出征。

【回复】之后又分别于建兴六年冬(同年二征,其实是有其目的的,日后有空细说),建兴七年、九年、十二年进行了四次规模不等的北伐,并不是一年一征毫无间隔,使国家没有休息的时间。
【回复】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三国志》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三国志.裴松之注》 《资治通鉴》《三国志》《魏晋春秋》《华阳国志》,类似的记载不计其数,至于“民有饥色”,那是吴国孙休在位的时候,派人去蜀国回来的时候给孙休的报告里面的一句话提到民有饥色,孙休在位258年到264年,蜀国是263年灭亡的,也就是说这件事是发生在258到263年之间,这时候距离诸葛亮死至少过了二十四年,距离费祎背刺杀也过去了五年,刘禅亲自执政时期的民有饥色。
鍂林沝炏鑫森淼焱:
“葛公在时,尚不觉异。” ………… “自其殆后,不见其比。”

备潇湘亮凄然:
千言万语最终就汇成一句话: 丞相千古!

小诗 三国 诸葛亮 配音 三国X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