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的代价|Jordan Peterson

作者: bahahahahahaha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2-12-22 17:20:39 浏览:208244 次

“巨婴”的代价|Jordan Peterson

双标精神病患者:
虽然我已经演技精湛到像个成人,但其实我还是个孩子[doge],病友们好

【回复】如果你一辈子都在演一个角色,那么哪个是真的你又有谁能说清呢。哪怕你能直面自己的本心,不能表达出来也就没有意义了。就像一把没有子弹的枪,它究竟是不是枪[doge]
【回复】其实还有一个心理暗示法则:就是小时候我们以为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东西都有利于我们。那么我们长大了,也可以有同样想法,就像电影里的反派遇到困境时说:事情开始变得有趣了。我们也可以自我暗示,身边的一切一切都是在有利于我们,经过锤炼,塑造我们更为坚毅的人格。
南坞阿弥豆腐:
道理都懂,难过的是社会要求的远超出了自己的成长速度,即使自己已经给自己拔苗助长了也达不到那个标准[跪了]

【回复】太真实了每次发现自己比周围的同龄人更成熟之后,又会发现比自己更成熟优秀的同龄人,但我会把ta当做自己的榜样,虽然知道很难赶上,但他们的成长速度和学习方式是我值得学习的
【回复】因为东亚社会试图培养高能儿童而已
小草带我走吧:
现在就感觉自己从青少年期开始停滞了,因为意识到我必须要牺牲我不想牺牲的部分来成长、独当一面,在社会上体面地存活下去。如果我是天生社会化较好的人,也许这个过程会非常地顺其自然。读相对容易的书,找实习,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照顾爸妈,养育孩子。必要的牺牲会像两栖动物换皮一样,自然地被新收获取代。但不幸的是,也许是天生的性格和早年的经历,我成了一个破破烂烂的人,所以我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和力气去完成从青少年到成年人这一过渡期,而没有人可以帮我。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为什么要活那么长,初中的我希望能在30岁死去,但研究生的我知道还有许多责任未完成。每次想到最终我会成为独立的大人,那些牺牲的部分,就会很绝望地哭,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需要比别人更多的勇气,只能在内疚中逼自己前进。

【回复】不必强行为了成长而牺牲什么,等找到那个你甘愿为之牺牲的东西,也不迟,那时,你既不会纠结,更希望可以加快。
【回复】ahhhhhhhhhh这真的是我这两年的状态🥲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去完成自己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但是会动摇怀疑目标的意义,会不甘心,会想要放弃🥲🥲🥲
【回复】你可以到找工作那里就停止的,父母在你40岁以前不需要你照顾,反而是他们在照顾你。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也不是必须的。它是可选项。
矢野安:
我就是没有完全社会化的家伙 感觉自己的心智永远停留在高中 害怕社会,害怕社交,不会人情世故 一想到自己真的变成大人了,就很难过 但是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向前走啊…

【回复】我在想,这其中是否还有个性的成分?意思就是内向的人应该选择合适自己的生活,不必屈从大群
【回复】不会的 人是世界的容器和镜片 不要担心这种“停滞”
【回复】父母那辈人的首要领地则是家庭,时代原因不多赘述,但是如今你的领地因为科技网络等等开拓新岛,所以社会化与自己的生活不冲突也不影响[思考]
Satsuki臯:
荣格那边的意思应该是,当你在向这个世界已有的人和事学习的时候,你会感觉很安全,固定在一个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的角色里,但是应该出师了,需要自己去实行想做的事的时候,就要面对自己承担所有风险的问题。可是不出去你永远都只能是那个接受别人经验的学徒,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老板快来瓶风油精:
闻香识女人里面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每个阶段我都知道正确的路该怎么走,但我每次都没有走,因为那是实在太TM难了

【回复】电影是电影[doge]信了就完蛋了
【回复】没有坚持,那就是仍然不知道,没有完全领悟。所谓知行合一,当他真正去做时,才算真正领悟。
观复君:
你必须主动异化自己的一部分去换取根本的人性完整

【回复】不是换取根本的人性完整,而是换取现实世界的物质资料。社会化本身就是反人性的
【回复】能有这样的表达出现,异化基本已经完成
【回复】回复 @冉离Dairo :换取物质资料这一点其实并不冲突….以及人存在伊始就是社会化的(甚至可以说是异化的)社会化各个方面给人带来的意义感和归属感无可替代,虽然也只是感觉,但也很难讲不是根植人性的一部分..
那个智障:
在你决定做任何事前,你拥有无限的潜能,但是你什么都不是。 然后当你牺牲那一部分的潜能,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那你就成为了那个身份。 再然后当你愿意放下这个身份,继续专注下去,帮助更多人的时候,你就成为了自己。 接着当你愿意放下自己,这时候才是真正成为一个大人了。

【回复】回复 @mago哦 : 问题是不管你乐不乐意,时间会推着你,18岁就成年了
【回复】回复 @mago哦 : 你的爹妈总有一天会老到需要你来反过来保护他们。越早明白这个道理成年后的生活就相对越顺利
MaAn山王:
他们抢劫了未来的你,只留给你一个“大学生”的假象[doge]

【回复】我觉得这句话也要结合🇺🇸国情理解,他们大学学费真的很贵,而且🇺🇸家庭大多没什么存款,孩子独立得也早,好多人都是贷款上大学的,据说奥观海到当上总统才还完他的助学贷款。所以“他们抢劫了未来的你”这句可能是个具体事实而不是抽象的哲理,代入我们不太说得通。
【回复】回复 @我小炒肉谁啊 :国内大学学费便宜主要是大学缩减支出降低科研经费以及政府各种名目的补贴造成的,但是借着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身份逃避社会,在大学校园里快乐摆烂的情况同样普遍。而且入学考试越难,考上之后报复性娱乐的情况越严重。这些失去的时间以及对社会和责任的逃避在未来都会叠加反映在自身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对未来的”抢劫“
【回复】回复 @我小炒肉谁啊 : 你可以带入房子,很有带入感的[滑稽]
高速充电:
一条经验吧,越早稳定在一个行业打磨自己越容易获得成功。这是符合常识的。文中没有解释最关键的一点:为什么牺牲不可避免?为了防止别人责问“你这10年都干什么去”了吗?如果不是,为什么要对不想牺牲的行为诉诸伦理?如果稳定在一个行业的我终究一无所获,开始怀念那没有牺牲其他可能性的自己,是不是又得看点萨特疗伤去?其中有一点没有讲到的: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是我真心想要成为,还是“看不见的其他人”想让我成为。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其他都是水到渠成的。

【回复】因为资源不仅是有限的,还需要劳动来获取!当你轻松前行的时候,唯一的可能是你父母在替你负重前行!就算贪污还要担心被抓呢!
【回复】回复 @不迷路的小羊羔 :做点什么…被情绪控制简单就是想多做少,不需要做什么难的,坚持做一个简单的事就行,把读一本书的难事简单成一天读几页,然后坚持读就行,至于读什么?想想到底是什么让你思绪复杂?然后找相同类型的书。不知道怎么找书?把打游戏还是什么你已经习惯的事情时间换成查资料!
【回复】回复 @大漠风烟黄沙乱 :也没说不劳动啊,我依然可以假设在工作之余对未来的境况充满遐想,或者充满焦虑。
梦里有花不知多少:
他的意思大概就是“选择那个容易的选项。”想一下,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很“成年”的,他们都是经过了“极其艰难”的选择而成熟起来的,他们都是“勇士”,是“英雄”。听起来多么舒适啊。你们喜欢这种说法吗?尝试喜欢起来这种说法儿吧,这会让你的生活充满幸福感。真的,即便是你把人送进毒气室的时候,你依然充满着发自内心的幸福。

【回复】這想法也太歪曲「成長」了,朋友,你這是在演現場中二啊
【回复】回复 @肥宅之友 :大人不是无趣,而是要承担责任,不能肆无忌惮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回复】回复 @miflo-is-true :不是扭曲,可以说相当于映射。 毕竟德国那些没人性的军官没有成长前不也是人畜无害
绘尹:
还是寿命太长 人类要是35就挂掉 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回复】人类要是只能活到35是非常可怕的,很多科学家都是在35岁之后出成果的,人的一生并不漫长。即便七八十岁,学到的真正掌握的也十分有限。如果只能活到35岁,以人类的思维能力,技术很可能不会迭代,那么我们可能现在还是在吃不饱饭饿死人的原始社会呢,这怎么能叫解决问题呢?
【回复】回复 @孑然一身wsx :那是以前,打个比方,现在想要出成果,你需要先把别人的成果学完,你能保证35岁以前物理学博士毕业,掌握前任积累下的工具后开始搞研究吗?
【回复】回复 @gaohy1231 :牛顿22岁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26岁发表相对论[脱单doge]
Emma爱玛老丝儿:
哇,讲的好好。我就是拒绝牺牲多方向的potential拒绝长大,并且多次在某领域的apprenticeship的时候就放弃了,因为“太窄”

【回复】回复 @AimuSaoli :你能不能用中文用户名?
【回复】哈哈哈哈还好吧她在国外夹杂很正常啊
【回复】多方向(广度)和深度就是无法兼顾,你受到了多方向的限制,我受到了深度的限制。说的极限一点,一个医院招聘医生,A医生在完成学业,规培等所有事情在成为正式医生后的1年后,去新东方烹饪学校进行了3年的全日制烹饪学习,然后又去蓝翔进行了3年的全日制挖掘机学习;B医生则是在完成学业,规培等所有事情在成为正式医生后,一直持续为病人看病开药研究发文等,持续7年;假设AB二人都是大学同专业同届同学,并在之后的方向细分时的选择完全相同,在成为正式医生前在同一个医院规培。作为医院,同样的工资,它更想雇哪个人?作为病患,同样的挂号费,ta更想让哪个医生给ta看病?(我不是学医的,只是举个不专业的极端例子)
HRLRSKE:
成长必须面对部分儿童特质的牺牲,而这个过程可以自主选择其到来,抑或在30不得不长大时被迫接受其到来,后者是沉重、突然且难以接受的。 【什么是成长(是拥有稳...

【回复】我有了一些浅薄的思考:成长意味着要自己做选择要成为什么以及牺牲什么,并自己承担这一选择的后果,但是现在的青少年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刻根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进入大学以及要成为什么,我们只是随大流被动的进入大学随便选了一个专业然后稀里糊涂混到毕业,所以当我们进入社会以后发现这个社会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时,我们也不愿意承担这个后果重新选择,而是在自怨自艾和怨天尤人中重复做着自己不喜欢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的工作,所以成长就这样被阻止了。 而且我发现现在的人好像是很少有自主选择的机会,我们总是习惯于被规训走在一条长辈想要你走的道路上,如果你想去其他道路,那么就会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非常大的阻力。因为没有选择道路的自由和选择道路的能力,所以才会滋生越来越多的巨婴。
【回复】你为啥上不去啊不懂了 翻了一阵子才看到这个好笔记
oxsea:
肚子里有块怀表的鳄鱼与铁钩船长的隐喻真是太棒了,看书能总是注意到这些隐喻的人真让人佩服

芝士年糕加泡菜:
看到标题我立马就知道是在说我,但我还是忍不住点进来挨骂

YOLO3D:
太对了!想要在父母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体面活着 很难,必须要尽快成熟

夏雨夏雨下雨:
不知道为什么会给我推这个,我不是很苟同这个教授的想法,不过听听不同的声音也好。

【回复】这个教授早些年很火,但是现在回过头看对我就像一个过气的人生导师,走出大学后感觉这种理论没什么帮助
【回复】对,倾听不同的观点🤩
3muc0:
全能自恋这样的概念我觉得是不够的 学生这个阶段已经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自身无法突破物理规则了 他们明白自己不是全能的 但还没有完全意识自己在以什么为代价活下去

【回复】回复 @bili_30069241043 :不管是什么代价一般是父母支付的
冬堡首席:
人是其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绝大多数人产生社会关系的方式就是加入社会劳动。没有自己的职业身份,就没有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就只能过一个相对失败的人生。网上分B不挣的学生总会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以后总会好的。但是实际是我自己就有很多大学毕业了十几年的同学过着人嫌狗厌的日子。

【回复】回复 @哦啊yes : 能选择摆烂的前提是有人替你承担摆烂的代价。我这帮大学同学里,最后成功摆烂的两个人,都是家里给留了几套房子能收租。如果你的家庭也这样富庶,那自然你也可以。
【回复】讲的好,我选择摆烂,一句话,死要面子活受罪。别人爱怎么看怎么看,我舒服就完了。
【回复】回复 @破晓的明星七 :摆烂可不是损人利己。 我通过主动放弃一些东西,这样就不会失去一些东西。举个例子,你要买城里的车子房子,那你需要每天为了贷款承受压力,但你也可以主动放弃,这样就不需要承受压力。房子和车子是商品,别的商品也是一样,你放弃获取商品给你的感受,那你也就不用承担代价。 就算要损人利己,那这个就要看自己的眼光的长远程度了,你能100%确保被损害的人对你不产生别的影响,那大可以做,人嘛,趋利避害。但是,大多数时候人不这么做就是因为,没办法100%保证将来对自己不产生影响。 再举个简单例子,拿钱跑路。

年终校园大赏 心理学 女性 社会 英语听力 巨婴 成长 雅思听力 大学生 托福听力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