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谶!金钏儿之死,只因爱开玩笑?【马瑞芳】

作者: 马瑞芳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11-24 19:10:35 浏览:45964 次

一语成谶!金钏儿之死,只因爱开玩笑?【马瑞芳】

於菟TT:
马老师早就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个人喜恶不加掩饰。那些红学大家们也往往不掩饰自己对红楼人物的喜恶。反而一些普通读者,为了那所谓的严谨,不敢表明心性,又对于马老师的喜恶,经常破大防,不是很有喜感吗[doge]

【回复】对啊 红楼梦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为可以读一辈子,可能今天你喜欢薛宝钗,十年后经历过又喜欢林黛玉,又或者你今天喜欢林黛玉的才情,十年后你又喜欢她的通透,红楼梦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所发生的故事都是精心设计巧妙精准的,年纪轻阅历浅不能完全领悟很正常,千万不要动不动就说别人拉踩什么的搞饭圈那套,曹雪芹写红楼梦就是为了批判一些东西赞美一些东西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只看到红尘场、温柔乡的一面那我只能说你脑缠小说看太多,这部书又不是什么偶像剧,难道全部是美好的东西?别人稍微一解读就说别人拉踩,真的让人怀疑某些评论有没有超过12岁
【回复】对对,理中客特别多,通常喜欢说“我觉得红楼每一个女孩子都很好”,然而倾向性很强,看对方针对哪一个这样说基本就能断定是谁的粉了[doge]
【回复】看评论就知道,一群孩子非黑即白,不满自己的意就开始撒泼打滚,还说金钏儿开玩笑被撵出去是活该,王夫人和宝钗做得对的,个个比清朝人还封建,没有私情的玩笑都开不得了,唉,我们的思想文化被禁锢到什么程度了啊。
MeowMie:
这也不仅仅是开玩笑的问题吧,这句话明显是调情啊[笑哭],确实不是什么正经话,王夫人听了生气太正常了。

【回复】其实玩笑开过头,多少都让人不痛快。更何况,金钏这句玩笑多少还戳到了王夫人的痛处了。
【回复】难道你没注意说到贾环之后王夫人眼镜突然睁大了
【回复】正常啥?自己宝贝儿子先挑逗的人,还骂金川儿不正经
蘭螺丝:
一些人别拿现代作类比,根本比不了。现代的妈妈会提前安排几个手下的女秘书给儿子当小妾么?古代的妈妈会让儿子谈恋爱,婚恋自由吗?显然不可能。老师讲解的很好,金钏说话不过脑子,犯了错,王夫人可以提点她,惩戒她,而不是直接撵出去——这可不是现代社会开除员工,而是让她遭人唾弃,在古代毁女人名节,无异于要她的命。

【回复】回复 @小海螺嘀嘀地吹 :你是想说,金钏在贾府不如狗,金钏可以被随意打骂撵走吗?如果红楼梦的丫头们要是不如狗,那么说贾府“素来以宽待下人著称,不但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就是扯淡,那么自然王夫人对下人们宽仁慈厚的人设更不存在了。
【回复】根本不是一个阶级,几两银子就能买一个,差距比人和宠物狗还大,你也不要乱类比带入。不是长的是人,在阶级社会就能算个人。
【回复】回复 @小海螺嘀嘀地吹 : 这觉悟,乾隆的妃子发脾气责打宫女,把人给打死了,乾隆骂了她一顿,说她刻薄。 确实是不同阶级,但大可不必太妖魔化古代。
潜行的包菜:
不理解拿这件事说王夫人佛口蛇心的理论。即使现代人看到住家保姆言语挑逗自家未成年的儿子,想必赶走保姆是常规操作吧,更何况在古代。而且金钏在这件事当中几次言语轻佻。金簪子掉井里一语,我个人理解就是她暗示自己早晚是宝玉的人。后面还让宝玉去拿贾环和彩云去,这分明就是勾引啊。王夫人这时候不发威还等几时?这里宝玉也没多大的错,不过和丫头玩笑几句。金钏让他去“拿贾环”,宝玉还说“理他们做什么”,根本不上套。所以,金钏的死,并不能怪到宝玉头上。

【回复】我也觉得啊!家里面保姆和自己孩子开这类玩笑,还让去拿小三儿子和其他保姆约会去,不辞退难不成给他升职加薪出任儿媳妇?金钏被赶出去跳井自杀更多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回复】回复 @开到荼蘼花事了 :对啊,在那个时代礼教下,下人当面和宝玉开这种玩笑,还要让宝玉去撞看贾环和丫鬟丑事,这不赶出去难道还要装看不见么?
【回复】首先是宝玉挑逗金钏好不好???怎么?无视了???金钏在哪忙着捶腿呢,谁招惹的谁啊?
生逢7月9日:
说薛宝钗人心险恶这个有点过了,但宝钗对金钏和尤三姐之死所表现出的冷漠和不屑震惊到我了,一个平时看起来温婉识礼的大家闺秀居然说出那样的话,真的让人有点怕的。 我是看不上宝玉这种人的,闯了祸一句话也不敢说溜了,以及后面王夫人撵走晴雯,也是P也不敢放一个,呵呵

【回复】薛宝钗是发自内心看不上这些把情(各种感情)看得比命重的人。她做事也是很务实很有目的性的。性格如此罢了,她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原则。就像新还珠格格里的欣荣一样。我觉得可以不喜欢这种性格,但是某些人按照自己的标准处处给她安帽子,这行为太低级了,评判人物的时候还是要客观中立一点,而不是一点也不客观中立
【回复】回复 @生逢7月9日 :王夫人听了全部对话,贾宝玉是养在贾母那的,你要贾宝玉撒娇?你先要了解一下古人家庭关系和现代不同的,现在拿自杀和家长开玩笑的都一抓一大把,古代绝对不行的,贾宝玉不出声马上溜走才是正确反映,他当着面和亲妈的丫头勾搭还敢求情?嫌挨打少啊
【回复】他当然不敢说什么,贾宝玉还能在封建时代忤逆父母麽?而且他有错在先,贾环添油加醋他都不敢辩解,因为金钏是他母亲的丫头,q也好调戏也好罪名一样。 父母揍他可以不需要理由,律法都明文规定的,为什么骂新红楼,新红楼那个贾琏衣衫不整拿剑指着老太太,就这一点按律法就能杀了他
最可爱的古仔and泥洼:
对于宝钗劝王夫人是有确切的目的这一点觉得有些牵强,我觉得宝钗做这件事是很符合她自己人设的,无关乎目的,就像她劝林黛玉不要读杂书,这都是她自己的思想体系,她说的话我相信就是她发自内心的想法

【回复】她可以不去[藏狐],王熙凤也说过薛宝钗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回复】宝钗对生者的关注远超过死者,对金川对尤三姐都一样。她是活明白的人
【回复】回复 @summer2爱是 :啊?茶饭不思是你自己幻想出来的吧,这件事连贾政都不知道,说明王夫人根本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她根本没有去的必要,她的大姨妈自我洗脑的能力倍儿强,她不去敷衍过去也就完了,用不着她过去说这事不赖你她自己也能想通
lkm大沙雕:
金钏儿死于对贾府勾心斗角一事的不了解,对这个小社会的不了解,说话过于不知王夫人之厌恶,且没有轻重,惹怒了王夫人,至于金钏儿自杀,我认为更是她是被赶出来的,本身依旧带有贱籍,没有人收留,是制度下的受害者,薛宝钗这段的解读则由为我之不喜,主要她这个时间段是不喜欢且避讳金玉之说的,不存在去争当媳妇这种说法,就算是从负面去解读也不能用这种最厌女的方式去揣测,这种恶毒女配的解读方式不该成为红楼梦所解读主流,因为从结局中的判词来看这是三方共同的悲剧,从情节看悲剧的源头是封建社会下腐败的伦理制度,那她绝非一个促成者,我除了最喜欢黛玉的真,其次就属宝钗的善,是她具有真正温暖人心的举动,她的家族环境是很不顺心的,母亲愚笨,亲父早亡,还有一个极差的兄弟,黛玉虽父母早亡也有贾母贾宝玉疼爱,至少没有那么多事烦心操累。而宝钗可以说事事烦心操劳,身边没一个榜样都一群混帐子弟能有这般品行己为不易,这种糟糕的环境下还要强作伪善能令所有人精般的模样甚至黛玉这样多敏感的人信服,这都不是能用文学文字好形容出来的了,百年难遇的大人奸都做不来这吃力不讨好的事,你们这样去揣测还是正常人吗???

【回复】这波和id配合的很好[doge]
【回复】你比较适合看小煮红楼的,在那能找到共鸣,马老师这容易破防。
【回复】那你别看马老师了,薛宝钗就是经营金玉良缘的
住在人间的神仙与妖怪:
因为最后的拿贾环和彩云去的那个巧宗,金钏儿让贾宝玉去捉贾环和彩云的奸,无论金钏儿说这些话的时候藏了些什么样的心思,但她至少也已经构成了挑拨离间贾宝玉和贾环之间的兄弟关系的行为,所以不管怎样虽然王夫人佛口蛇心是真,但这件事情本身也是金钏儿自己做得大错特错

【回复】还有,这句话本意就是去害彩云的。宝玉书里爱捉奸。要是宝玉听了金钏的,死井里面就是彩云。
【回复】回复 @箴女公子 :茗烟被发现都没怎么样,再说宝玉虽然不喜欢贾环,也只是不理他,不会害他的
【回复】回复 @柏兆雷 :性质不一样……那个事情他告诉了晴雯,麝月和平儿不会倒霉。但是贾环这个事情他说了丫鬟肯定完蛋
神仙姐姐Autumn:
王夫人生气可以理解,但直接把丫鬟赶出家门,等于不给她活路了,这个惩罚就是太过冷血无情,竟然还有那么多人为她开脱,我真是低估了现代人的封建程度。

【回复】回复 @林森是猛男 :司棋和茜雪不也是被赶出去,也没见立刻就寻死啊。。。
【回复】赶出去的司棋也不是立刻就寻死了啊。
【回复】我也觉得,扣工资也好,打板子也好,赶出去就是没活路了啊。
阎王殿大数据算法:
看看薛宝钗安慰王夫人的内容方式,为了减轻王夫人的罪恶,就不遗余力地怪金钏,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在她嘴里狗屁不如,每每看到此段我都觉得寒心,她的思路像极了受害者有错论。善良的人可不是这样劝的。

【回复】不懂就问,金钏死了林黛玉什么反应?说出来让我们来对比一下二女做人的差距~
【回复】她说金钏儿糊涂,难道金钏儿不糊涂吗。。。为了几句恶语把好好的性命也葬送了。有什么比活着还重要
毕加索墨水:
蔡义江教授就觉得宝钗说跳井的人糊涂并没有多错。人和人的理解差异太大了。红楼梦太复杂了

【回复】蔡教授的原文是“退一步说,称之为糊涂人也并非全无道理,何况是在宽慰痛悔不已的王夫人。但这些话也被批评为编造谎言,冷酷无情------成见是很可怕的”。 红楼梦写得过于真实,因此处处都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
【回复】我认为劝人就是这样没办法,总不能和长辈说就是你错了,你害死了这个丫鬟,你一辈子内疚去吧。我记得这里也是偏重于安慰人。而且怎么说呢,金钏很可怜,但是被大观园赶出去就都死了么?应该也不是这样的。
【回复】并没有多错的意思是她说的有错,只是错误不大。金自己可以这么认为,但是别人不能说这混账话。
狐狸尾巴是藏不住的:
红楼梦里很多谶言都是各种人物在不经意间说出来的~

狍子入侵OwO:
哈哈哈哈,现在的太子妈都像王夫人是这德性,佛口蛇心

DOVEV:
听了马老师几个视频,觉得马老师的偏见太深了,把宝钗说的太险恶了,她纵有不足,也谈不上险恶吧。曹雪芹对故事里的女子多么怜悯,怎么会存心把最重要的女子之一写成险恶之人呢。另外连赵姨娘是家生子这事还得用反证推测,也是有些emmm,难以信服

【回复】不是哟,宝钗的性情就是那种精于算计为达目的冷心冷情披着道义外衣给自己谋手段的女人,这好也不好,遇事儿才会发现她心底是极冰冷的,这不是险恶,是她的本性,本性就是这样,局中人不觉得,旁观者看的清楚明白,所以不喜欢很正常。
【回复】金玉良缘事关王薛二家大计,宝钗为家族再兴,要拆散木石嫁入豪门,从她自己的角度看是没有问题的啊,是“大义”压倒“私情”的最好体现。至于险恶无情,那就是上帝视角的问题了。 至于曹公怜悯红楼女子,确有其事,但曹公从来未说只怜悯好女子而不怜悯坏女子。宝钗自作自受,最终山中高士如坐雪洞,不也其情可悯吗?
【回复】宝钗就是这样的人,滴翠亭事件有什么好开脱的
字母串拼不成单词:
其实我觉得王夫人这里就是专门要讨薛宝钗的衣服,提到林黛玉只不过是个借口,而且黛玉和宝钗都是客人,王夫人拿她说事也是遮掩一下这种需要忌讳的事情为什么不用另一个客人的衣物而只找上宝钗,她不好直说我看你身形和金钏儿差不多能不能借我衣服。 林黛玉比贾宝玉小贾宝玉比金钏儿小,林黛玉又身纤体弱,她的衣服拿出来一看就知道不合金钏儿身。王夫人拿小姐的衣服给金钏儿就是要做面子活给别人看减轻她自己负罪感的,如果是太小的衣服,哪怕不给金钏儿穿上,光是陪棺下葬看着也不像样,反而会显得王夫人格外刻薄。更加上金钏儿死和预备下葬是在端午时节,林黛玉的生日刚过去没几个月,又哪来的生日预备的衣裳。所以我觉得这里王夫人很有可能就是想要薛宝钗的衣服,按照亲疏远近对等才牵扯到林黛玉身体弱要忌讳。如果她想要的是探春的衣服,可能就会拉扯迎春说我不好要迎春的东西她毕竟是别家的人了

【回复】我觉得你说的挺有道理。逻辑上说的通,符合过去人说话说三分的讲究。虽然我很不喜欢王夫人时时刻刻找机会强调林妹妹多心,人家只是心比比干多一窍,又不是小气鬼。
杜红药:
金钏这个角色的设置真的和薛宝钗没有关系吗……一个钏一个钗,俩人物还都有“金”

人性 红楼梦 人物 读书 贾宝玉 文化 文学 名著 金钏儿 历史人文档案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