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图馆】中国历代疆域变化新版1 文明起源

作者: 史图馆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19-05-04 12:57:10 浏览:289259 次

【史图馆】中国历代疆域变化新版1 文明起源

幻想浅绿:
【求收藏、点赞、硬币三连支持】 三者之和一周内过一万下周更新_(┐「ε:)_ 注:考古学文化指在某一时段具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某某文化”的名称不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高低,也与遗址是否具备早期邦国特征无关;早期文化的图示区域为其“影响范围”。

【回复】回复 @Higenbanir :仔细看,小河沿文化视频中有,在01:00处。 新开流文化在黑龙江,这个地图最北端也只到吉林南部,自然不会显示。 同理,新疆、西藏、广东的*****考古文化也因地图大小而并未包含。
【回复】可以在两广地区补上一个石峡文化吗
【回复】回复 @Higenbanir :这个新版中国历代疆域变化,先秦部分的地图其实是采用了@无骨者伊瓦尔 制作的“先秦列国地图”:av19582499 原作者制作的重点在春秋战国,因此选取的地图范围也只是刚好把周代诸侯的势力范围容纳进去。春秋战国以前的部分不是原作者制作的重点,只是顺带制作,所以并未把全中国境内的新石器考古文化画入地图。
凌老师爱爬山:
光看这个视频,会有一些错觉,让人觉得巴蜀等地与世隔绝,实际上从出土文物来看,蜀道虽难,但却没法隔绝文化的传播的,尤其三星堆出土的商朝中晚同时期文物,已经有了很明显商朝中原风格,而且还出土过印度洋才特有的贝币,相比秦岭,三星堆文化距离印度洋周边的地理跨度和难度更大,但是依旧无法阻拦各地的交流。其实三星堆的古迹发掘,最让我震撼的是,写于晋朝的华阳国志,居然准确的记载了蜀王蚕丛,其纵目……这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居然一模一样,考虑到成书年代距离三星堆青铜人像年代的时间跨度甚至比到现在的时间跨越还大,也侧面的反应出了中华文明自先秦史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回复】CCTV6曾经播出的100集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集也提过类似观点,是拿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对比做的推测,认为史前时期一些社会上层人物会进行千里跋涉,实现文明间的互访交流。
【回复】中国的史书还是比较认真的,不像日本的吹捧的成分太多
【回复】古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封闭
淞溟冽-源儿:
补多一个文化: 石峡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距今四五千年),分布广东省的北江、东江中上游流域。因最早发现于广东曲江县石峡遗址而得名。 该文化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土不少稻谷。农具比较先进,为石锄、有段石锛,劳作效率相对较高。陶器中也出现了少量的印纹陶,陶器上拍印了方格纹、曲尺纹、漩涡纹。 石峡文化与岭南地区土著文化明显有别,少数陶器具有良渚文化特征。与北邻的江西赣江流域樊城堆文化关系最为密切,有人将两文化并称为樊城堆-石峡文化。

【回复】人生一大错觉 错把岭南当江南[大哭]
【回复】回复 @黄崇劍 :稻香鱼肥还相似,错把岭南当江南。这里可是北江东江之地,不是长江以南[奸笑]
奋进的点线面:
不知有没有人注意到商朝的那个“大彭”。 就是如今的徐州,地图里说的武丁中兴其实就是灭了大彭国,可以看到地图里大彭消失后,西迁了,西迁的地方也是日后楚国兴起之地。 大彭是上古五霸之一,实力强横,很多人猜测彭祖活了八百岁,其实更大的可能是大彭国存在了800年,彭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至今已有3000多年,这个姓由战争中诞生的,和鼓有密不可分的的因缘,如果一个姓彭的人在击鼓,那寓意是非常好的,彭人击鼓,催人奋进。 另外,彭和钱是一家人。

【回复】古代巫师戴着面具见人,世代用同一个名号,老百姓就以为他们长生不老
【回复】回复 @大華厳寺 :????楚王姓羋,跟商朝有毛关系,商朝要先进,怎么还被西周灭了?
ZeroHero:
假设史书上基本事实为真,可以推导出,帝喾死后,儿子争权激烈,大老婆带儿子跑了,就是周祖先,说一开始想抛弃儿子是假,是被赶走又不能说真话,一路得到各种老部下或盟友帮助。帝挚继位,几年后,母亲家族势大的尧让羿族首领后羿杀死帝喾的九个儿子。 王莽祖先田安,田安祖先田完…田氏代齐套路,借米给百姓用大斗还时收小斗之类收买民心…田祖先舜帝,舜表现为道德完人… 首举义旗,委身强权,兄弟被杀,军权被夺,娶富美,打游击,反包围,联姻,废后……某当年读书座位倒数第二排左边靠窗的人,说刘秀是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 田家有一后代叫司马懿。司马懿近祖打败仗害死同事人脉广家里继续大官。诸葛亮秦末祖先葛婴是陈胜忠臣,近祖对皇帝忠言逆耳被贬。诸葛亮生前没让自己兄弟和后代做大官,包括刘备死后。 前几年有电视剧说成尧舜禅让时期,不好意思,知道出处的早期古文说的是,“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回复】回复 @本图德拉 :舜的祖先是句望重
【回复】司马氏是程伯休父(甫)之后,祖先是重黎氏,跟田氏关系较远。
羽碎星风:
越看越觉得黄帝蚩尤所处的神话时代 可能就是中国的城邦时代 就像希腊城邦时代那样,城邦国之间合纵连横 而每个城邦国,可能都是从文化一步步发展过来的 直到最后天下一统

【回复】本来就是,不过咱们这边叫部落(因为没有国家特征),后来夏商时叫方国,周叫诸侯,而那些四方的“异族”其实绝大多数都和中原国家是一个祖宗,多为风姓伏羲氏的分支。有说法说蚩尤氏是神农氏部落的后裔,而东夷少昊集团更是根本不算异族。这些都是我了解到的,不一定真实,但是总比三皇五帝可信
【回复】回复 @Senzvo :1.克里特岛文明是尼罗河文明和两河文明的衍生文明,中国文明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文明 2.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早期比较完整的宫殿遗址可以参考陶寺遗址(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石头城和石头宫殿可以参考石峁遗址(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要进行对比的话拿具体的遗址进行对比,不要举地中海文明的例子就举一个具体的克里特岛,而到中国时就直接说同时期中国的部落只会堆土山住茅草屋。 3.你的结论应该有考古数据来支撑,你的结论应该建立在对中国及地中海文明都有一定的熟知度的情况下,而不是信口开河。
【回复】回复 @Senzvo :那是3500年前的,与5300年前的差了2000年
R2---D2:
五千年由来: 从商朝算3700年 从夏朝算4100年 孙中山建立民国时,通电全国称黄帝纪元4609年为民国元年 因此5000年的概念最初是从三皇五帝算起并四舍五入出来的

【回复】二里头文化末期鉴于前1560年~前1520年之间,如果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那么商朝建立时间就要往后推了,而竹书纪年记载殷商传29帝,国祚496年,灭亡时间往前推496年就是公元前1541年(古代一般用虚岁纪年,实则495年),正好和二里头文化末期的时间吻合。
【回复】还挺准,正好从仰韶文化之后开始算的[tv_doge]
【回复】回复 @BL涵彬 :六百年也许是按照商代周祭从上甲微开始来全的
奋起挥戈:
良渚之后,浙江文明出现了倒退,可能是巨大的自然灾害让良渚人放弃了这块地方,和中原文化融合去了。

【回复】良渚在大洪水时代后衰落了,然后被东夷军事征服,良渚的街道上发掘大量被杀的遗骸,玉器上被刻了征服者的文化标记
【回复】回复 @海绵宝宝教父儿 :东夷技术上或许先进,组织上不强。
【回复】回复 @UEHUE :然后炎黄吞并了东夷组成;城邦联盟
洛斟鄩:
首先,二里头那个(不建议)文件,第一,这是2017年的文件,很多东西并没有挖掘,时隔两年早已经有突破性的进展 第二:原文是文物局不建议,而不是否认,换句话说二里最少也有夏的影子,而且距今太久 第三:徐宏是考古队,并不能代表历史学家,也不是他一个人说的算,现在的问题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这个名字已经敲定,并且三月份的馆徽都做好了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文物局只是不建议,并没有否认二里头跟夏朝完全无关,文物局是谨慎这点没什么,徐宏只是一家之言 他不能代表历史界,最后敲定的还是文物局,现在已经批过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回复】回复 @猎户座集团 :徐宏只是第二批,并不是第一批,还有,考古学不等于历史学
【回复】回复 @洛斟鄩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可以说二里头就是夏,但是从考古研究的角度是不行的,如果只是想讨论历史的话甚至没必要进行断代工程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夏商周,考古也就是多个二重验证而已。
【回复】回复 @猎户座集团 :第二,夏朝时期的祭天礼称为“寮祭”。“寮祭”的起源历史相当久远,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初期。在最初,远古先民燃起篝火,在篝火上烤熟猎物,以此奉献给神灵。到了*****晚期,华夏先民在篝火上架起大鼎,在鼎内煮肉奉献给祖先和神灵,然后分而食之。因此,作为“祭天礼”活动的重要礼器,鼎是神圣的器物,逐渐成为了权力和国家的象征。 只有王朝所在才可以祭鼎,黄帝铸定了解一下
妖妖の萌:
良渚遗址申遗成功 ,国际承认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回复】良渚文明被中原文明搞消亡了,别乱认祖宗。民国搞了一个黄帝元年,定在了4600多年前。后来洗脑宣传统一口径成了五千年。其实8000多年的遗址也有,完全没必要纠结到底有没有五千年。
【回复】回复 @chy吃鱼 :中原文化≠中华文化。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干,但不能说其他旁支不是中华文化。良渚是被洪水淹没的好不好。良渚中的玉琮,可是周朝礼器。
【回复】回复 @chy吃鱼 :现在多数提法都是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主干为华夏文明。而华夏文明在良渚尚存时期可没有,或者可以说,当时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但当时的中原文化是龙山文化,而龙山文化往上可是大汶口,仰韶。这2个可不一样,更不用说还有一个红山,中华文明本就是海乃百川。最后汇聚到了现在。红山,大汶口,仰韶,良渚,一个主干,多个支流合在一起成为初期华夏文明,而华夏文明更是在历史上融合其他文化,形成了现在的中华文明。
北府鹏举:
贾湖8000年——环壕时代6000年——城邦争霸时代逐鹿炎黄击败九黎——城邦联盟时代炎黄部族城邦和东夷部族城邦禅让执政陶寺为京都——王政时期夏启甘之战灭陶寺一统城邦联盟涂山会盟奠定中国——封建王国西周春秋东周战国——第一帝国秦汉——第二帝国隋唐——第三帝国大明——共和时代TG,这才是中国从文明到国家的演变过程。

【回复】回复 @北府鹏举 :然后陶寺被灭神木被弃,二里头崛起,虽然考古挖掘二里头城市没有神木和陶寺大,但是官方定义神木和陶寺都是邦国,之前只有良渚是王朝,良渚王朝灭亡后一堆邦国混战,到了二里头才诞生新的王朝华夏,前两个虽然规模大但影响力只有周边地区,二里头则是辐射整个中原并且影响到了西北东北长江,二里头的仓库里发现的进贡品有几乎同时期中原各地的物产,并且中原之外的南北物产都有。
【回复】良渚文明官方定义中国之前的文明,意味着良渚非华夏,不过良渚的水利,漆器,玉石文化倒是被华夏全盘吸收了。
用一生治愈少年事:
首先…… 不要神圣化历史。 今天汉地的居民都是从中原迁徙过去的。 (就像租房子一样,人家走了,你去,不代表你是主人) 就像良渚一样,他算华夏文化的奠基者。 但不是中原人的直系。 这个有点乱,主要是中国人是农耕,农耕文化一但战争完了后就会通婚,人口少了嘛!家里有一个人和几个人种田实力一目了然。 这也是为什么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少有争端。 (和游牧民族那是打的翻天覆地) 所有……乱就完了! 需要文物和历史学家去定义

【回复】可能存在的夏以及肯定存在的商,这两个从建立文明起就在中原是没错的。但周人的起源不在中原,而是从陕西北部的郴州慢慢迁徙到关中一带的。视频里给周一开始的位置也很微妙(就在犬戎南边做邻居)
【回复】最近在研究先秦历史,发现远远没有我想的那么容易,所谓“三皇五帝”说法被推翻,春秋时期各国和四方所谓“异族”的祖先,太复杂了[笑哭],最麻烦的是查资料还得避开那些假史。[笑哭]
【回复】草,打错字了。不是郴州,是彬州
兩儀RyouGi:
你们有没有发现上古这些文化圈及其特点对后世的影响很深远。中原、东夷、河北、关中、荆襄、江东、巴蜀等等,中原地区的特点是人口粮食充足,生产条件优渥,文明程度较高,这个地方有吞并其他地区的资本,但是当中原混乱的时候却会互相内耗成为众矢之的,对比是曹魏与战国,不过农业生产上的先天优势也未必全是好处,中原也经常是我国最保守的地区,封建化制度的改革进展缓慢,早期奴隶制度、生产、保守势力也比较强大。东夷的人民似乎比其他地区文化更智慧,“夷”原意是“使用弓箭的人”,说明东夷的人(可能是率先)发明了远程兵器,弹幕中也有说东海沿岸的环境可能比较潮湿泛滥,导致文明有西迁倾向,反过来东夷此时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大文化正说明他们有着对应的策略,在后世之中我们也会发现东夷 涌现了大量智慧超群的人,管仲、孔子、孙武、诸葛亮这些人都是生活或者出生于东海之滨(直到现在山东还是高考大省……)。河北这个地方有和中原一样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但是却要承受北方少数的侵扰,河北除了在位面之子刘秀的带领下,从来没有出现过统一势力,并且刘秀当时也是有着匈奴已经被西汉打怕了的历史背景之下,后来一百多年有一个叫袁绍的军阀历史背景和他差不多,也是北方异民族比较安分,河北一度拥有了碾压中原的军势,可惜运气和指挥不太行;河北还有个特点是这个地区的总体武力比其他地区高,比如吕布张辽、胡服骑射,能与之一较高下的也就只有西北,西北与河北的特点都是需要抵御少数民族,适合养马,他们可以向少数民族学习骑兵的技术。关中这个地方素来是兴龙之地,(周、)秦、汉、隋、唐,四代的大一统帝国都起家于此,有三大原因,第一农业生产优越,第二山环水绕易守难攻,第三民风勇悍,这和气候环境、民族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说到关中就不得不和江东进行对比,这两个地方在当时的文明圈是两个对角,江东的气候宜人,在这里发生的武装斗争很少,除去孙策这个外来人入侵不算,恐怕只有侯景之乱,非暴力斗争却很多,除了政变外,我认为卧薪尝胆也算是非暴力斗争的一种形式,江东虽然也有长江天险,但是江东的生产水平没有关中好,未开发的地区过多,而江东兴起的时候,自孙权时算起,基本上就要面对整个北方大势力,长江天险也只是纸老虎了(警觉?),所以项羽不肯过江东是知道江东无力对抗整个汉庭的。巴蜀就比较简单了,都江堰后的天府之国,自身往往不是统一势力却是统一势力的粮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

【回复】以上这些特点大多只适应到南北朝时期,因为南北朝时期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是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北方的地区民族特点受到长年战乱的影响,基本上被搅乱了,形成了一种比较统一的特征,虽然各个地区还保留着自己一些独特的东西。第二是经济重心南移,这一时期开始于孙权时期,北方长年战乱,北人南迁,大量人口、技术涌入,因此赤壁之战,曹操败北不是偶然,而是历史暗流的表现,它是南方第一次战胜北方的一场战争,拉开中国又一个地区特征时代的序幕。经济重心的南移直到南宋过后,才算彻底完成,而同样具有象征意义的战役则是朱元璋北伐,中国历史上唯一(二?)成功的北伐战役。有趣的是,罗贯中在描写赤壁之战时就把朱元璋战胜陈友谅的剧情给套用进去了,这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缘分,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
bloody丨bunny:
攒,尤其是考古学意义上的文化,和政治学上的城邦,以及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区分很赞。二里头王权范围和几乎同时代的埃及第二王朝相比并不逊色多少,而且作为记述符号的早期文字二里头良渚的陶器符号与同时代的埃及文字一样简陋,而且两者也都是在公元前16世纪左右完善了文字,埃及十八王朝神庙中的圣书文,殷商的甲骨文也不分优劣的

余震触发中:
鲁苏一家亲啊,咱们之前都是东夷呢(〜 ̄△ ̄)〜

【回复】回复 @云玩家云生活云人类 :你看了吗?山东那块自己一步步发展出来的!!是最稳最悠久的!
【回复】回复 @小镇青年的自我救赎 :有的,可以从第一步开始看文化起源!!山东是最稳最最大的!加一点点江苏,那时江苏还有一半在水里!所以鲁苏一家亲没错!~如果从头看文化起源,山东是最悠久的…别听那个没看的人乱编!
【回复】醒醒你们都是从中原迁过去的[妙啊][滑稽]
军戈铁马:
距今一万年前的李家沟遗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遗址,弥补了之前空缺的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之间的渐变,希望能加上

【回复】回复 @军戈铁马 :当然啊,请多多反馈读后感
【回复】我用了七年写成25万字论文《对仰韶文化的考古学与历史学整合研究》,感兴趣的请发函来906078543@qq.com索取
【回复】回复 @怀剑听雨 :妙啊,免费的吗
漸車帷裳:
哪里都好,只是字更小了,电脑全屏看都费劲。。。。

【回复】但是投影方式变了,与真实地形更真实
【回复】字太大就没有足够的空间把事情写详细,详细些便于更好地科普
【回复】小字才能有足够的地去容纳更多的知识
赛博道长d:
上古时代的人类应该是在不断的战争和迁移,否则也不会有黄帝的传说。所以有些人以种族和国家的概念去推测上古历史应该是错误的

无骨者伊瓦尔 幻想浅绿 中国 人文 史图馆 中国历史 历史 历史地图 趣味科普人文 中国历代疆域变化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