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基因型李唐家族的基因型赵宋家族的基因型都是什么,他们都是一个老祖宗吗?

作者: 历史大视角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1-01-15 20:11:38 浏览:6040 次

秦始皇的基因型李唐家族的基因型赵宋家族的基因型都是什么,他们都是一个老祖宗吗?

历史大视角:
家中有延续几百年的帝王家谱就能证明自己是帝王的后人吗? 明朝中后期,族谱造假已产业化 陆容《菽园杂记》中记载:成化年间,常州有个孔姓暴发户,为自己没有高贵血统而抱憾。当听说太仓有个孔士学家境贫困,却是正宗的孔子五十五世孙时,他便去登门拜访,提出通谱的要求,即要求在家谱上加上他这一支孔姓人,这样他便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孔子的嫡派子孙自居了。然而他碰上了一鼻子灰,穷却有骨气的孔士学愤怒地拒绝了要他出卖祖宗的建议。那暴发户并不死心,他耐心地等待着,当得知孔士学去世的消息,便再赴太仓,重提此事。也许是穷困所迫的缘故,孔士学的后人爱银子胜过爱祖宗,那个暴发户终于如愿以偿,只花了一船米的代价就把孔氏家谱买走了。当时商业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快速致富者还不多,想到用银子改变出身者似更少,然而这一偶然事件,却预示了一种趋势。   假家谱大规模出现是在明朝末年。发达的商品经济造就了显赫的商人阶层。他们有的是大把的银子,生活起居一如钟鸣鼎食之家,通过结交官府,让子弟通过读书步入仕途等各种手段,也获取了不少政治权益。然而这些人没有显赫的世家背景,列不出高贵的谱系,为了弥补美中不足的缺憾,他们便急于寻觅血统高贵、门第显赫的祖宗,如果寻觅不到,就干脆用银子买一个回来。当然,要买到真的家谱并不那么容易,于是暴发户们退而求其次,买本假的也行,只要它看上去像是真的。市场出现了新的需求,自然就会有人来满足它。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七“赝谱”条中,就记载了假家谱买卖的事。有个叫袁铉的人寓居苏州,就曾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为不少暴发户编造过赝谱。在那些假家谱中,被列为始祖的不是王侯就是将相,而且谱中历代的封谥诰敕以及名人的叙文一应俱全,不花大气力认真考证,几乎无法鉴别其真伪。眼见那些暴发户们一个个摇头摆尾地都成了天潢贵胄,这可把苏州的士绅们气坏了,他们联名向公堂控告袁铉,要求惩办。可是袁铉一没谋反,二没盗窃抢劫,那些富商巨贾购买赝谱事也不便深究,最后知府只是将其驱逐出境了事。

【回复】家谱造假在隋唐时期就有了。[笑哭]带头的就是李唐皇室。
历史大视角:
我们根据一定的突变率可以推算各个支系分化的时间,发现在O-M122支系上有三个比较明显的星状扩张。什么叫“星状扩张”?我们可以理解为,有三位超级男性祖先,他们娶了很多老婆,生了很多孩子,他们的孩子又生了很多孩子,这样他们的Y染色体传递就像爆炸一样,以他们为中心往外扩张开来,以致现今中国一半的男人都是他们这三个超级祖先的后代。更有趣的是这三个星状大扩张发生的时间分别是在5400年、6500年、6800年前,而中国北方全面转入农业阶段的时间也正好是6800年前,这也与黄河中游的6900-4900年前的仰韶文化、黄河上游6000-49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以及黄河下游7400-6200年前的北辛-6200-46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等的时间相契合。由此,我们认为这三个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快速扩张的支系奠定了东亚的父系遗传基础,汉族甚至是中国人的传承有着很好地连续性。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农民是本土扩张的,与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是一致的。这与欧洲的情形不一样,欧洲的农业是由中东的农民扩张而带入的,同样地,欧洲现有的大部分Y染色体支系也是由中东农民贡献的。

【回复】回复 @账号已注销 : 既然觉得没意义,那你费什么话,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回复】回复 @账号已注销 :这不是你月薪三千该考虑的
【回复】回复 @账号已注销 :意义是由人赋予的
顺天承命:
皇帝的古基因现在应该只有北周武帝是实测的,不过还没发论文,有位博士演讲时,透露出来的,网上还有一张图就是那时候截的。C北支可能和北魏同一支系。

【回复】嗯,我也感觉要看墓地,很多后代都是冒认的。司马家也是实测,c南,应该是黄帝部落南下的后代。李家主要是不能开墓。刘邦家实测,是和独孤信一样的基因,应该是东亚人而非东南亚祖先。
历史大视角:
在春秋和战国初期之前一般老百姓和奴隶是没有姓的,那时所说的的百姓都是贵族的,老百姓仅仅只有一个名字,如秦始皇的老妈赵姬,根本不是今天所理解的姓赵名姬,而是指赵国的女子,类似的还有魏媪、郑叟之类的,分别是魏国老太太,郑国老头子。战国之后,封建礼制崩坏,普通老百姓才开始有姓了。 战国之后老百姓自选的姓氏多是当时已经灭亡很久的那些诸侯国国名,看看刘邦,萧何,樊哙,曹参,范增等等,这些平民都是拿了过去早早灭亡的诸侯国国名一类的拿做姓氏,至于过去那些国君的王孙国破之后是否拿国名为姓氏,只有鬼知道了。但是我们肯定的知道至少齐国王子君主们不姓齐的,齐王田横是不姓齐的,楚怀王熊槐和项羽叔侄等人从田里找回来的牧羊人熊心也是不姓楚的,这些就是最好的诠释,根本就没有国君的继承人后代以国为姓的说法,相反囯亡之后没有姓氏的普通老百姓甚至奴隶,倒是最有可能直接拿了曾经所在国国名为姓!后世以讹传讹以假乱真罢了! 肯定有人不服气我这样说,一定会理直气壮的反驳我说那么为啥那时赵国的国王和后代们多姓赵,魏国国君后代多姓魏,韩国国君后代多姓韩,如韩非等?尼玛,无知真可怕!这三家没建国时人家早姓了赵魏韩,拿这个质疑我的显然对三家分晋打破春秋秩序掀起战国时代序幕的历史毫无所知!除了这三家后世所说的划时代改革者,当时主流认为的乱臣贼子之外,你们恐怕是再也拿不出几个国名是什么国君后代姓什么的例子了,多读书增加知识相当重要,不然会把无知当有知的也会觉得很有趣的。 李牧,白起,王翦,廉颇这些大将都是出自赢赵族人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另外伏波将军马援是马服君赵奢后人,直到三国时期马超,这个疑问也不是很大的。

【回复】目前考据赵国后裔只有司马懿
【回复】齐国君主姓田是因为古代陈田一个字,他们是陈国人啊先把历史读明白再搞民科[打call]
【回复】另外韩赵魏没建国前也是按着封地姓的[辣眼睛]
历史大视角:
23魔方基因公司祖源基因测序根据现有手持出自帝王的家谱情况,测序了相关姓氏所说的帝王后裔的基因,不断的推定刘汉家族、李唐家族、赵宋家族、朱明家族,蒙元成吉思汗家族以致契丹辽国耶律家族的基因类型。这些都是以所谓帝王家族在当皇帝时会有大量后代产生,因而相关姓氏人口会在后世在所在姓氏遗传基因中占有优势地位,说白了就是后代越多的基因类型最可以是过去的帝王家族。但根据23魔方公司家族库基因型统计,中国前二十位的大姓基因库数据资料看,Q-F1626, O-F3323, N-M1819等Y-dna单倍体基因在大姓中多是处于优势比例的存在着,罕见只在某个姓氏占优的情况。考古测序古人遗骨DNA不断发现,今天y染色体单倍体基因型在人群中占优势的,在三千年前的遗址所留古人遗骨中也经常是测出最多的,因相关工作还在进行中,这样的发现将会更多更全面。以今天人口多少来推定几百年前甚至两千年前帝王的遗传基因,这是没有一丝严谨性的。而目前,并没有公布过一例真实认定的中国历代帝王的遗骨DNA数据。而分子圈基因爱好者们却出现很多攀帝王祖宗高枝的乱象,各自胡说着自己是所谓周天子后人等等可笑的事情

【回复】北周,刘家,司马家是实测
【回复】回复 @kekeyouli : 周人据说是n系和耶律阿保机是亲戚!
医道还原:
q系基因 C系基因 n系基因 都应该是古代华夏族!o系基因应该是现在的汉族!基因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据说成吉思汗后代也是 o系基因!

顺天承命:
而且你姓氏比例那个也弄错了,魔方本来有问题,他没把上下游和在一起统计,分开统计比例的,你要把上下游加起了才是完整的。

顺天承命:
不同的共祖时间,姓氏比例比对也是不公平的,魔方懒不是按相同的共祖时间,弄的姓氏比例。一开始魔方就没弄好,

freudbird:
大辽、大金、大宋、大元聚在一起开会, 大宋说:“据现代研究表明,我们中出了一个鞑虏。” 大辽说:“不是我,耶律家是姬周正统。” 大金说:“不是我,完颜家源于琅琊王氏。” 大元说:“也不是我,阿兰老祖母的老公是刘太公后裔。” 这时大家一起看向大宋。

LS烈焰:
看来殷商王室和伯益同源,都是q系人群

【回复】对的,历史都是有记载的,赢秦,李唐,赵宋都是同一个祖先,就是皋陶,和殷商是同一个部族。皋陶后裔有两个分支,赢姓和后来的李姓,本人就是李姓后裔。赢秦在战国分出赵氏。
【回复】回复 @延中国生人之气 :错的
【回复】回复 @雾雨藏深不见月 :看来李氏真是嬴姓
吃土豆的老鼠:
真别信你家族谱,明清能信一信,再往上就呵呵了。现在只有很少的自己能懵对[doge]。比如河北姓刘就有可能和刘邦鸡毛关系没有,而且还可能是你家祖上绿了某位汉朝皇帝[doge],当然你也别自卑,因为这只刘姓的起源比刘邦早的多。

【回复】把时间拉到2万年尺度上,O-F793和O-F254都是O-M324的后裔,共祖时间23800年前,那时别说没有姓了,连文明都还没有。
【回复】起源早也不是这么说,只能说放在两三千年这个尺度,河北刘氏的上游O-F793先爆发,刘邦家族O-F254后爆发而已。中国刘姓最大一支y染传承O-F254,推测是刘邦家族,共祖时间2250年前,秦末汉初。还有一支河北刘氏o-mf6722,共祖时间2110年前,约是汉景帝时期。河北刘氏上游的O-F793,共祖时间2610年,是战国时期,后裔广泛分布在南方,有推测说是楚国公族。

生命 帝王的遗传基因 秦始皇的基因型 李世民的基因型 赵匡胤的基因型 嬴姓始祖基因 中国大姓主要基因类型 遗传 打卡挑战 必剪创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