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那声“咦呦”到底是啥

作者: 猎鹿失意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9-15 14:43:48 浏览:828324 次

日本人那声“咦呦”到底是啥

sovobi:
感觉像定场诗和醒木的作用,让观众们注意力集中放到演员身上来

【回复】说书唱戏劝人芳,三天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啪”是沧桑![抱拳]
【回复】回复 @动漫团团长 :“再来一个! 再来一个!”[doge]
【回复】回复 @动漫团团长 :说书唱戏劝人芳,三天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咦呦~”是沧桑![笑哭][妙啊]
是都料的司空:
哈哈哈哈哈,零几年中日交流杨贵妃相关戏剧表演,在上海演出,那个能剧杨贵妃,台下观众包括日方观众睡了一片[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粉红公主 :那你是没来过河南 前几天豫剧团开演 那家伙 人山人海人山人海 台上演员 台下小孩 还有小伙子小姑娘抱着板凳瓜子蹲一天[藏狐]
【回复】我记得日本能剧也跟中国戏剧一样陷入没有新观众的处境[思考]
【回复】回复 @粉红公主 :中国戏曲传承还行,几大地方戏还是很坚挺的
自行车新手:
哈哈,我也有这个想法,发音是很像的,传到日本成了能,应该就是我们的傩,傩戏在中国古代就是跳大神的

【回复】表演形式上是傩戏演变的,但是音乐演奏又是唐代散乐的那种[原神_喝茶]石見神楽更像傩戏一些
【回复】回复 @五月家の景萌 :戴面具在全世界比较原始的戏剧中都广泛应该,这大概是一种人类通性,很难明确说到底起源于哪一国
【回复】回复 @卡利姆的Igor :有,但是可能存在讹传
你们的吉尔:
我觉得吧,这就是惊堂木,告诉你一声,ok!所有人目光向我看齐!我宣布个事!我要唱了!

【回复】和京剧的咦呀呀呀呀差不多
【回复】应该是:艸!老子要开始啦!
無花生實:
日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文化风格?鬼神地位为什么这么高?武士带鬼面,建筑用鬼面瓦,形容人厉害用鬼才一词。这是他们原创的?还是我们历史某个朝代也很阴森被他们学去了。他们的文化和那几个消失的东亚古国有何关系?是真的好奇为何这个国家文化如此独特

【回复】可能仅仅是一种错觉,我国的鬼怪传说和他们比只会多不会少,经典的有聊斋志异、山海经,民间小调、评剧等艺术形式也有大量的鬼怪类故事。在农村,一些口口相传的故事至今还留下只言片语。至于为什么会觉得日本比我们更甚,除了日本的文化输出比较强以外,可能更多的是某些年的事让这些故事彻底断代了。
【回复】古代咱们也是鬼怪传说横行,甚至有一阵十医九巫。后来政权逐渐对医学进行宣传。开设公立的医馆。才逐步好转。
【回复】古代都有鬼神崇拜,中国的傩戏,跳大神,出马仙,官将首等等民间跟鬼怪有关的活动比日本只多不少。只是现在讲究唯物主义以前的一些请神驱鬼活动也就淡出人们的视野
7UV秋尾:
小日子不会营销。先把入睡和福报、通灵、梦游太虚之类的玄学结合起来,然后利用催眠效果一流的能剧实现物理催眠,再弄一大和尚坐舞台上,说你如果看睡着了就是看进去了,与佛有缘。 一经出口,这玩意儿立刻在中国成为高雅艺术,多少年轻人都得看,大学还得立专业研究。

【回复】日本在八百年前就宣扬已经进入末法时代了,还讲什么佛缘……像西行、鸭长明这些真正有佛缘的人早就自己结庵修行了,亲鸾这种出入俗世的统统划成异端。
【回复】日本不少人去看能就是为了治失眠[无语]这东西催眠效果不用宣传,自己亲身体会一场就OK了
【回复】回复 @行中納言左中将平知師 :八百年前的老黄历了,如今有人信就行
愛宕山太郎坊:
我发布了一篇笔记,快来看看吧 首页推荐来的,作为以这个为课题的学渣看到up的科普视频表示非常激动。所以借up主的贵宝地多嘴废话很多句。() 如果有纰漏和令各位读者老爷不适的地方可以无视... https://www.bilibili.com/h5/note-app/view?cvid=18889801&pagefrom=comment

【回复】看到有资料说室町时代的能剧(猿乐)其实比现在的能要易于被普通人接受,当时的乐师世阿弥一天能够演出十番目,演出的速度是现在能乐的三倍左右,包括后来安土桃山时代的能乐其实也是非常轻快的,有时候观众甚至可以跟着哼唱,演奏方式也和现在不同,主役在演唱的时候,笛子也会跟着伴奏,现代则演变成了主役清唱,到了江户时代初期还有能乐师表演太慢,被人举报到幕府那里,停职六个月这样的事,这种变慢速度的演出方式也许是为了体现能乐师强大的控场能力以及让戏剧变得更沉重,但也大大提高了能乐的欣赏门槛,我觉得能乐的欣赏门槛对比京剧的话已经高出不止一个档次了
【回复】回复 @文鮮明 :没错没错,以奈良为中心活动的大和猿乐在世阿弥时期前本来是以擅长模仿戏闻名,世阿弥的父亲观阿弥还尝试将曲舞和田乐等传统艺术的表演方式融入进模仿戏中,所以不管是音乐还是演出风格可能都相比现代轻快了不少。节奏放慢这个真的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不过之前看了场剧,配角年纪大身体不好,因为在配角位置待机太久腿都麻了,尝试着站了好几次都没站起来,台上不知道感想如何,台下的倒是捏了一把汗[笑哭] 至于欣赏门槛…个人认为日本自从文言一致之后日本就离古典文学和传统戏剧越来越远了…能里面还有大量的佛教宗教元素,唱词又有大量的挂词和缘语之类的修辞,不仅造成了理解难还造成了翻译难,外国人要想看懂就更麻烦了。 这么看还是京剧在继承和发展这方面还是比能有不少优势的。
【回复】这个评论再补充补充可以形成一篇很好的科普文章了。 其实关于“猿乐”形成的未知原因,在多篇纪要文章里是可以推测一些可能性的,不管是音韵学还是内容形式上的变化,都离不开它本身早期是属于滑稽可笑的民间艺能的原因。特别是早大博物馆和国立博物馆的原始文献上都有提供一些证据链。 然后是改名申乐,诚然和上文举的例子有些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因为形式带来的命名变化。因为这里由来肯定是来源于世阿弥所著「风姿花传」第四章神仪,这本书作为新的体系,本身规范了申乐这项艺能。不再是滑稽可笑的内容形式,也就是上文说的“登堂入室”了。 而产生这种形式变化的原因个人主观猜想,历史,文化,本身父亲观阿弥之前的沉淀,以及寺庙为中心演绎到庙堂上转移带来的宗教因素削弱,符合上层阶级的品味等等…
狂野的种马小说家:
一直想咦哟的素材没找到,好不容易大数据才推给我[打call][打call][打call]

【回复】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五的那个梗
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这个叫农呵(的一部分),咱们也有,几乎所有农耕文明都有,因为在地里劳动,必须得大家一起唱歌,不然会被无聊和疲惫拖慢生产效率,赶不上农期。一般人类学上认为农呵是最早节奏这个概念出现在人类声音中的标志。

【回复】就是鲁迅说的“杭育”派吧哈哈哈。[偷笑][呲牙]
4畳半主義者:
补充和纠正up一下,yo的声音最早出现在从印度到中国一路传过去并稍作演变的神乐(神楽),是给神跳的祭祀舞,大约10世纪出现了能剧,沿用了yo的声音,说回声音本身。yo是掛け声(kakegoe)的一个,一共三种yo或者jo,ha和kyu,分别是序、破、急,中国人肯定能看懂,这是用于调整故事和诵唱节奏的掛声,说白了就是负责敲手鼓的人边敲边喊来控制故事讲述快慢,所以yo是一部能剧上半场使用的,诵唱缓慢,而很多武士电影开头就是一句yo就是意思类似要开场了,不仅是给观众喊的,更多是给演员喊的

伊克郡的莱雅特洛伊:
能剧其实和我国本土傩戏很相像,携带面具祭祀鬼神,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戏剧形式。[doge]

【回复】想详细了解相关内容知识,推荐可以阅读论文《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比较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脱单doge]
【回复】表演形式上是傩戏演变的,但是音乐演奏又是唐代散乐的那种[原神_喝茶]
【回复】回复 @伊克郡的莱雅特洛伊 :我老家那边还有儺戏[打call],不过离消失不远了,无人传承[委屈]
RAW-BABY:
看标题兴奋地点进来,没想到啥也没说[辣眼睛]

荒原狼_543:
up你是认真做视频的吗,要是营销号就算了,如果你是认真的,那么你离题了十万八千里

【回复】回复 @渡桥泰水丶 :掺杂一些梗其实也还行,但整个视频是没有金刚钻揽了瓷器活的即视感[辣眼睛]
【回复】确实 而且正经科普却时不时玩梗很影响观感
【回复】轻浮又肤浅,只能踩一下了
珍珠使者锐刻五代:
能剧的表演模式貌似是把死去的人的魂请回来,然后让魂诉说自己的往事,所以戴面具的其实是扮演亡灵。

【回复】演死人不能以真面目呀。古时候有说道你养完死人容易被鬼缠上。黑白无常也会来找你。包括现在演戏拍遗照的时候。都得往脸上点好几个痦子。

文化 历史 戏剧 日本文化 奇葩 魔性 能剧 艺术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