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簡體字的打油詩

作者: 文字化育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2-05-19 17:26:17 浏览:5824 次

諷刺簡體字的打油詩

釆玄菽:
下一篇,你要是不出一个讽刺繁体字的打油诗,我都瞧不起你。 就用短短的几个特例,消灭尽了所有简体字的易于书写性和易于记忆性,粗俗不堪的干涉。

【回复】顺口溜谁不会?我来个吹简体的: 团中有才,国含宝玉,爱因友存,美还是美,善还是善,虽丑无鬼,只不过台无吉,湾无言。穷不躬,权不佳,车不行田,坚不称臣。无鹿亦版能丽,无巫亦能灵,无权水亦能灭,无火亦能劳,无曲亦能礼,无手亦能击。办事左右不辛苦,垦荒何必靠豺狼。 繁体对照版:團中有才,國含寶玉,愛因友存,美還是美,善還是善,雖丑無鬼,只不過台無吉,灣無言。窮不躬,權不佳,車不行田,堅不稱臣。無鹿亦版能麗,無巫亦能靈,無權水亦能滅,無火亦能勞,無曲亦能禮,無手亦能擊。辦事左右不辛苦,墾荒何必靠豺狼。
【回复】而且有几句还顺带踩到草书了,真要完全按照字意,那建议写篆书,毕竟楷书的“𠂇”这个结构左右不分。
【回复】回复 @文字化育 :而且所谓繁体,有些是原来本身已经简化过的产物,有些是后来繁化的,没有任何特殊性,你搞来这么一个踩简的视频,只会暴露你对于汉字演变历程的无知,与对所谓繁体字的一种很奇怪的情怀
地理蹊:
劝君多读书,熟悉繁体字,还有一种方法,也是十几年前就有的——“憂鬱臺灣烏龜”!这个是不是更加合适?[doge]

【回复】回复 @文字化育 :个人建议,如果想用繁体,那就全用繁体,不要繁简混杂,而且用我国港台的字体(大陆繁体部首之类,也是有改动的),否则不伦不类,反而会让人反感,比如你这个视频上半部写的“簡体字”,为何不写作“簡體字”?
太清任云踪:
[吃瓜]捧繁就捧繁,非要踩简。还什么网上听来,很有意思,有助于记忆繁体。笑死

【回复】踩简捧繁,一律视为1450。你说我片面?我还就片面了怎么地[doge]
【回复】回复 @账号已注销_Official :[吃瓜]可以想想捧繁体不捧文言文是什么心态,他们怎么不捧文踩白,说书面白话是残体文,把胡适拖出来鞭尸。
【回复】回复 @文字化育 :Up没有必要和评论区里某些杠精交流,只要正眼看他们一下,我们就输了
志同道合701:
现在的开关不单只门的开关,窗户、盖子、电器都可以开关,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加门。蒙是人对雨大小的感觉,本身就和雨无关,与人有关,所以为什么加水。

【回复】回复 @文字化育 :汉代的《说文解字》直接把曑、蓡、篸、槮,全都简化合并成“參”,并流传了两千年,你也反对么?
【回复】回复 @文字化育 :古代把偏旁“舟、肉、月”都简化合并成“月”,繁体字不也用了几千年。
【回复】回复 @文字化育 :1.分别使用和合并使用的例子都很多,所以呢?那些海量合并使用的例子怎么算?通通打入另册?2.康熙字典收录的异体字多了去了,这和日常合并使用有什么关系?连周夷王的夷和蛮夷的夷都被合并为了一个字,事实上早在甲骨文里合并就不罕见,比如右/佑。3.当你说出“许慎什么官,那么厉害”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怀疑你是高级黑了。。。
MC_Michael씨:
有这么一句话:繁体字是明清的余温,民国的剩光;简体字是汉唐的风骨,宋元之民歌。

九云90807:
建议UP主教一些甲骨文金文吧,毕竟那才是正体字,而且正宗。

【回复】以他这水平,他认识那些字吗
【回复】回复 @老改睡桥洞 :"up主觉得很赞"
釆玄菽:
你为什么不了解一下历史情况? 这些繁体字有的是繁化过的。回归本真者应推广,如云字,采字,从字 (繁化加雨,提手,辵,均限制了用途) 你不会天真地以为所有繁体字都是正体吧?

【回复】回复 @青潭居士 :这几个,我同意。而视频中的歌谣并未涉及,难道我要在评论区里给你写一篇长篇大论吗?我怎么可能穷举完所有的例子。杠吃瓜贼。[疑惑]
【回复】所謂正體,體繁體皆爲;如果非要爭出一個正體,那只有甲骨文有資格
【回复】“正体”从来都只是个伪命题,只有历史上自然传承发展的传统字、基于传统字形专门整理的标准字形、和人工简化的简体字
冬官又正丞相:
顺口溜谁不会?我来个吹简体的: 团中有才,国含宝玉,爱因友存,美还是美,善还是善,虽丑无鬼,只不过台无吉,湾无言。穷不躬,权不佳,车不行田,坚不称臣。无鹿亦版能丽,无巫亦能灵,无权水亦能灭,无火亦能劳,无曲亦能礼,无手亦能击。办事左右不辛苦,垦荒何必靠豺狼。 繁体对照版:團中有才,國含寶玉,愛因友存,美還是美,善還是善,雖丑無鬼,只不過台無吉,灣無言。窮不躬,權不佳,車不行田,堅不稱臣。無鹿亦版能麗,無巫亦能靈,無權水亦能滅,無火亦能勞,無曲亦能禮,無手亦能擊。辦事左右不辛苦,墾荒何必靠豺狼。

【回复】错字受,“丑”做形容词对应得是“醜”。做名词时是地支“子丑寅卯”里的“丑”。“醜”和“丑”是两个不同的字。[doge]
渐远行-:
知识分子总要标新立异显示自己和群众的不一样,一看群众能通过方法更加容易掌握知识就气得跳脚

【回复】[吃瓜]小圈子小门阀被打破了,能不急嘛。文言文比白话更凝练,也更有助于了解古代文献,你猜他们为什么不提书面体恢复文言?没有这个能力你知道吧
扫地老大爷:
不要把文化上升到政治层面,说简体字是残体字,说繁体字是封建糟粕的,都有问题

【回复】繁体字也有“残体”如書字本为⿱聿者
雪音涼宮:
云 乃本字,颱風一種說法正字是大風 出口轉內銷,宣布政使司,鬥斗通 但用斗表鬥相當少見 ,听 爱 猫 猪 古已有之 ,会 有幾個畧筆異體,龙是龍右半邊,厂 广 也是繁體,丑代醜也有先例[脱单doge] 研究規範字字源流其實很好玩,也可能我有謬誤,意在拋磚引玉[害羞]

【回复】练过几星期书法都知道古代字体早就有各种简化了,而且一个字可以有无数种写法,认字基本都是一种巧妙的直觉了
【回复】龍是草书改的,简体字很多都这么来的
騊駼翻羽:
繁体字本身也是经过历史演变后的文字,本身也无法准确表达文字的意思。这里选取《篆法百韵歌》的部分内容: 塞寒各异构(指两者楷书相近但是篆书其实区别巨大) 胜(勝)旁原非券(勝的偏旁本身并不是劵) 刃连井为创(創)(創本身寫法为“井刃”) 雨彗方为雪(篆书的雪应该是雨字头下加上彗星的彗) 朋明胡服别(朋明胡服四个字虽然都有月,但其实这四个月在篆书中完全不一样) 就不一一举出了。可以见到,文字的发展是一个极为激烈的过程,繁体字本身也是失去了大量本身含义的。更何况简体字实际上是“俗字”扶正亦或是草书楷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这些字在明清乃至宋元时期就已经大规模民间使用了,所以本身已经可以体现文字的作用。(个人也只是了解一点点,希望交流为主

亖枼艸:
你以为的某些异体字其实是正体字,比如㤅、矦、㯥(曹)等

【回复】曹隶变后的字形是“曺”
守艺濯涛:
你没必要嘲讽简体,能最快分明派系的还得是二简,谁真的支持繁体,谁真的支持简体,谁只是人云亦云,一目了然

夏至-流光:
要不都学甲骨文吧,还有大家都回山顶洞里去住吧,别吃熟食了,吃生的多鲜活啊!

学习 教育 跟着UP主创作吧(第四期) 汉字 说文解字 经验分享 繁体字 文字 记录 学习心得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