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千户苗寨测评:现实版“千与千寻”,民俗与商业如何平衡?

作者: 滤镜粉碎机分类: 社会 发布时间: 2021-10-23 17:00:13 浏览:723441 次

贵州千户苗寨测评:现实版“千与千寻”,民俗与商业如何平衡?

Gelam木木:
4年前过年的时候去过一次,那时商业化和生活气质之间的混合还是恰到好处的,还能看到当地老人家在锤布,晚饭时的炊烟。个人一直以来看法都是,如果有一天省外的旅客都不来了,当地能有50%的店铺能继续经营下去,这个景点就真正意义上结合了商业化和人文气息。

【回复】百分百原汁原味的古镇就意味着基础设施跟不上 国内的真古镇很多 只是没人去 发展是正常的 但别太急功近利就好 其实乌镇搞的不错
【回复】回复 @废酒 :乌镇其实也是纯商业化的,但是我觉得规划的不错,走在里面没有那种乌泱乌泱沿街全是各种小吃摊特产店的情况,动静结合得挺不错的,能做到这我觉得就算是体验很好的古镇了。
【回复】要是所有的商铺都是为了旅客而活,这就意味着旅客看到的所谓当地特色,都是加了“味精”的。
头有点大:
这个我要说一下了,虽然我是贵州人,不是我要替千户苗寨说什么好话。西江千户苗寨过度开发,是贵州人尽皆知的事情,这个情况和三亚,丽江比没差多少。 我是做摄影师的,我是之前贵州卫视下面的承包商,参与贵州境内的许多旅游宣传视频的拍摄。我去了很多,我都不知道景点! 有没有如视频所说的保留原始风光,没有过度开发的景点呢?有,很多!贵州有成全上百的苗寨,侗族,水族的村子。 但是.......全村就一个民宿,一个小卖部,没有酒吧,没有烧烤,村里看不见一个年轻人,更没有舞蹈队表演,对了,不收门票!村里虽然通了高速公路,但是遇见暴雨,路上有泥石流冲垮的道路,因为在大山深处,道路救援要花很久的时间! 好处是不收任何游客门票,你们会来吗?不,你们不会来!我还去了贵州一哥独山县和二哥三都县,县大道上,随处可见的废弃的烂尾工程! 你们会来旅游吗? 不,你们不会! 很多人嘴上说,要原始风光,要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可是身体很诚实。离开了现代化的便利,他们根本不会去! 让你们去旅游什么,看什么?看农村被城市抽空了农村人口后的样子吗?所以我的结论,那些没有过度开发的地区根本不会有人去!

【回复】确实是这样的,我是山东人,之前去了这边刚开始宣传的一个村落,除了进门的一点商业之外里面也算是古香古色,但是溜达一圈之后觉得真的是看的没有意思,因为人太少,没有经过设计的景色也许只有艺术家们才能看出他们的美,我这种审美的人只能感觉破败的脏乱,但是有时候去商业街又会觉得人多嘈杂,有希望人少点,少点商业,特别矛盾[呆][呆]
【回复】是的就光路面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再加上没无线没水电估计绝大多数就已经受不了了。出去旅游去玩本身就是抱着去享受去消费 还去这些未开发的地方总的来说不现实。也就叫嚣着过于商业化
【回复】游客自己贪婪,一边说商业化太严重,一边又愿意去,想在最短的时间看完最多的民俗风情,那么多苗寨 一定得去千户苗寨吗
咸鱼不想写作业:
贵州人觉得商业化真的没什么,因为这真是的穷,我们读书时,老师都经常开玩笑的说,你只要考出去了,说自己是贵州人,那扶贫助学金就是你的[无语]。 这试过发展其他的但都不大发展的起来,之前的矿也都被开采完了,现在只有吧在的旅游发展起来。来铜仁的梵净山玩下吧,刚好这几天这下雪了[打call]

【回复】是的,看到不少弹幕无思考指责商业化过度或者俗气,但当地经济落后,只能以此发展。太多人都是是简单的讽刺和指责而看不到问题所在。
【回复】回复 @换个id吧- :我今年暑假刚从贵州完了一圈回来,路上有人吐槽说商业化太严重,我其实就在想,确实商业化蛮严重的,但如果这种商业化能让当地人脱贫站起来,我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很多西南的自然风光在东部真的看不到,而且不富裕的话,国家不修路,全域旅游也发展不起来,我也不能一周就玩好几个景点,怕不是晕车晕死在路上,总而言之,目前的商业化氛围我还能接受,而且其实放眼全国,只能说目前中国的旅游业都还在摸索着发展,什么挣钱大家就干什么,站在我这个和旅游专业沾点边的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旅游业还需要很多专业人员来参与规划,但是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当地人先富起来,先有钱能培养出一批原生人才或者引进人才。顺便贵州风景真的不错,抱着良好心态看待,很值得我再去一次
【回复】贵州真的美,东西也很好吃[呲牙]。但是对于晕车的人是地狱级别的,我坐公交车都晃得想吐[大哭](车票很便宜),想去黄果树瀑布的,结果一看要进山,还得搭班车,立马怂了[笑哭]。
oOnOoq:
大众总喜欢吐槽古镇商业化,但那些没商业化的地方他们又不去,而且那些没有商业化的古镇不光有'纯朴',还有贫穷。

【回复】没开发的踩雷几率更大不要觉得老乡很淳朴,总有意外之喜[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卡尔乌斯基 :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你去西江看到的建筑,服饰,人文,哪一样不是地方特色?酒吧里唱民族歌曲大概你也听不懂吧?每年去的游客很多,尤其是旺季到那里的路都要堵车几公里,扩建是必然的,如果不喜欢商业氛围太浓厚的,也可以到凯里周边的几个寨子去的,不过要过节的时候去,平时人家农忙没空搭理~现代人如果不是有一定专业性的游客也不会去关心这些问题,人家做的就是取最大公约数,做的不是几个人的生意,文化得有文化的人和懂文化的人欣赏,至于去玩的,在乎的不就是在网红景点打个卡然后灯红酒绿么?而且这样的人还特别乐意掏钱~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用得着去这些网红打卡地?
【回复】小知识:能保留下来的古城都是穷地方,没钱盖新房只能住老房子
super柠檬不太甜:
最后这个问题吧,其实我真的深有体会,最近几周我们出去写生,真正基本无开发的古镇也走了两三个,坑坑洼洼的泥地和腐烂堆在各处的木头,能看的景点只有各家楼牌和牌坊屋檐。但问题来了,有几人想看这东西,连我们专程来写生的都看到最后乏味了。这条街没有商业,存在年轻人离开打工的颓败气息[藏狐]除了我们根本没有其他的游客,怎么带动当地人家富裕。网红这个词虽然不好,但是某种上代表了现代人愿意花钱的点,[拥抱]我看的另一条街是老街改造新建,咖啡店书店炸鸡店奶茶都套在一样的壳下,但比起原汁原味的古镇,这里就是人多消费人群多。你说在这样的撕裂下,当地人到底该怎么办呢[难过]

【回复】回复 @白衣95 :我是贵州的,我老家就是古镇,寨英古镇,没怎么开发,因为我没见过多少旅游的人,不过当地应该是想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因为经常在发那种小卡片介绍古镇,但是好像不怎么成功
【回复】确实是,当时我毕业论文就是写的苗族,还去了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一个苗寨里,和正常村子一样,自建房,碎石路和满村子的老人和留守儿童,只有在过节的时候一些简陋的芦笙柱才提醒我身处苗寨里,所以商业化固然是有些膈应人,但的的确确带来了收益,所以只希望有更好的结合方式出现吧……
【回复】黔东南的黎平县尚重镇的朱冠村、洋洞村、归德村和归养村绝对传统,保存完好
不知悔改的小土鹅:
姐姐讲的好好啊!传统被商业带着飞起来,却不晓得是会自己长出翅膀还是失去特色被抛弃而跌落

【回复】相信,喧嚣终归会归于平静
【回复】她还有一个播客,叫过刊,也很精彩
【回复】回复 @这就是猛女 :你下载小宇宙app就可以听了。播客app里小宇宙做的很好。
joja的可乐: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一期的意义真的很大,不仅仅是视频里的,更是现在的风俗民旅,真的是千篇一律,好像去的不是民族聚集地,去的只是古风商业街,大街上拍照,打卡点拍照,真的。。很固化了,没有那种专业的民族特色的活性,去了落差真的会挺大的。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认为不好,这些地方特色、风景真的是城市生活所没有的,麻木的时候去了会有眼前一新的感觉。 但是民族特色和商业化的割裂感真的很严重,我真的很希望那些特色旅游景点不要向着网红、打卡拍照的方向发展,做好民族特色放大、与旅客生活的融合,让旅客深刻体会到这里的特色才是本道。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指出错误和批评。

【回复】或许,你们可以不去旅游区,随便上一辆公交车,去各地的老城区逛逛
【回复】同感,以前说着去哪里哪里的古城古镇就觉得很好奇,很想去感受那种古色古香的慢生活,但是去的地方多了就发现他们都长一个样子
【回复】赞同,我这几年就去过西安和徽州,感觉真是,对旅游没有期望了。。。。。千篇一律.
苦茶籽飞飞啦:
这种地方通常是一条街全是商业化管理[藏狐]

【回复】回复 @种花熊猫妹 :事实上,不商业的地方也有但是你不会去的
【回复】大同小异的商业街[doge]确实没区别[doge]
【回复】回复 @嘿嘿花语 :确实,所以我更喜欢现代化建筑和道路景色。古镇就是这样,不打造不商业化就会持续破败,而一打造了就变了味,无论怎样都没啥值得看的。以前我觉得如果只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那就是文化沙漠,后来我发现所谓的文化也不过是谋利的噱头和工具,什么文不文化的,精致美观就够了。
来路不曾有花开:
变化真大啊,2016年端午全家自驾游去过,那时候的感觉很好。没这么商业化,没有旅拍店,街道上走着的都是当地人,游客不多。

【回复】我一五年去的,人不少,不过没这么“网红”,风景本身就很好,没必要用网红炒作
【回复】回复 @Jade_Durian :对,打造成一个正经景点就OK,而且老人这种全年在线旅游群体也不会去什么网红打卡地
【回复】16年开始4G资费下降了,短视频爆发。。。。
吃花椒的喵酱暗恋我:
我觉得好好的风景硬整成网红地挺膈应的,但当地要发展也没办法

【回复】这种过度开发,从长远看就是杀鸡取卵[doge]
【回复】回复 @好之为自 :关键是鸡多不愁啊!
【回复】我觉得最主要是要把更需要传承的东西做成特色,做成产业。像我去西江苗寨玩,去体验蜡染,真真实实的是从一块白布,通过铅笔打样,蜡刀勾线,印染,足足花了4个小时,完成了一个蛮好看的作品。才60元,很有意义,也很有成就感。我觉得这才是景区应该推广的东西。但是我做蜡染的那个非遗文化文化馆是在一个半山腰上的,人其实并不是很多。我觉得就应该把这种需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的东西做成特色才对,而不应该全是现在商业化的一些网红的东西。(当然,做这些东西需要时间,大多数旅客是没有精力来做的,大多数都是打卡)
aykuku的柠檬不酸很甜:
只要有网红二字的东西都不要碰,会变得不幸[微笑]

【回复】不是沾网红就没好事,而是网红这个词都被带歪了,商家对“来快钱”蒙了眼和为了流量去无底线追“财富密码”的人才是问题[辣眼睛] 好东西让更多人知道,在网络上红火起来让这个东西有销路是很好的事,就像很多小零食确实好吃才成了网红,让更多人知道消费者和商家双赢。 对做农产品和旅游业的来说在网络上被追捧是好事,但是红火起来之后就会出现更加追快钱,开始不追求质量只看钱[辣眼睛]
【回复】哈哈哈,确实,可能很好的心情就会被影响,就比如有的网红餐厅,难吃还死贵
【回复】你不能以你的标准评价别人,当地经济落后要想发展难免走向偏“网红”的旅游路线,当代人生活节奏快大部分人都没有时间去花一个月时间慢慢感受古镇的慢生活。所谓“网红”只是吸引游客的手段,毕竟不这么宣传不会有多少人去,景区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不是满足小部分人。感觉大多数讽刺的弹幕都过于“清高”,只满足了自己“我与别人不同”这种心理,而不会去思考为什么当地会出现这种情况,看到当地经济的窘迫。
jessie不是jessie:
最近两年去过,其实只要你不跟风去打卡,自己走走逛逛,晚上就在半山高的民宿里凭窗往外眺望,早上早点起来看看晨雾逛风雨桥,中午逛累了去吃个粉,在风雨桥里吹吹风,很舒服的

【回复】我在风雨桥坐了一个下午,看着太阳慢慢落下,河水就静静流这,周围人声喧嚣,但是心里确实获得了难得的平静,在苗寨两天,最治愈的一段时间就是在三号风雨桥那边了
【回复】我也是这样觉得 你去看的是景而不是那些所谓的网红旅游攻略 我也去过其他地方旅游也有被所谓的小红书打卡点坑过不少次 不过贵州旅游部门确实挺薄弱的。慢慢来吧[呲牙] 贵州旅游还有很大潜力的
【回复】清晨起床避开人群,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该用户随机取名:
说实话,我爹因为在贵阳工作,千户苗寨我去了三次[捂脸] 比起千户灯火我喜欢大雾天的时候,有那种自然的美的感觉。 最后,因为我是云南人,所以千户苗寨我个人除了第三次大雾天去被朦胧美震撼之外就没其他感觉了

【回复】贵阳的雾天真的超美,出差在那边呆过半年,住的地方到公司,市区里坐公交40分钟却要穿过几座山和桥,路上云雾缭绕的风景简直太美了,公司楼层高(茅台大厦)经常打开窗就跟在云里一样。太想念了,要不是吃不惯饭和物价高(离谱)真有定居的打算。
【回复】对!特别清晨还有袅袅炊烟的时候!比晚上零落的亮灯好看
【回复】我想象中的云南,就是大雾天,然后大山包围着苗寨,穿着苗族特有衣裳的男男女女,走在田间。
UnknownLeo:
今年暑假跟团去的西江千户苗寨,当时有感而发写的一点文字。 在苗族传统木质建筑里演奏重金属摇滚算不算另一种朋克 山上是2500一晚的豪华观景套房 山脚下两个小女孩守着无人问津的10元10串烤肉摊 街边只有三种店,银器,摄影和酸辣鱼火锅 街上匆忙的是穿着抹胸“传统”苗族服饰游客(走路叮叮当当的),还有跟在后面提着灯架和相机的摄影师 还有长桌宴上唱着不知道唱了多少遍祝酒歌的苗族小妹(我该叫姐姐) 还有沙哑着喉咙推销特产辣酱的和我同龄的姐姐(?大概) 还有在黔西卖正宗内蒙羊肉串的店 我其实特想和那两个卖肉串的两个小姑娘聊天,想知道她们的生活,那是人文,而不是表演式的空洞的祝酒歌。俯冲向下旅游摆渡车带我迅速逃离那个场景,要是跳下去的话大概率是半身不遂doge

【回复】我很庆幸七八年前一个周五的晚上突发奇想飞到贵阳,又转了火车和大巴,跑到了西江苗寨。那时还不曾有网红一词,虽然西江苗寨也已在开发,但还未有现在这种商业气息。自己一人在苗寨逛了两天,期间碰到苗族传统婚礼,苗族木屋上梁,也爬到山顶看夜晚苗寨。当时除了感受震撼,美丽,还有当地人的好客,而现在这份曾经的美好,都只能存在回忆里了
【回复】我也是暑假去的,七月中旬,去了安顺,黄果树,肇兴侗寨和堂安侗寨,千户苗寨,贵阳,凯里,下司古镇,小七孔,一路下来,我们几个最喜欢的就是苗寨下司和安顺。我们六个人在西江住的观景民宿五百块一晚,早晨早起满山的雾气真的太美,我们走了人少的小道爬上山顶看夕阳,真的很不错。在肇兴我们没看表演,沿着小道花了三个小时走到堂安侗寨,一路梯田美如画。下司没什么人,小雨中的江边古镇也很美。旅游嘛,就是要看自己的选择。
【回复】当时真是特别失望,商业化程度太高,看不到一丝一毫的人文风采,住的“酒店”是一处人家改造而成的,500+的价格却条件很差,面积就是刚刚放下两张床和卫生间。不知道枕套被套有没有更换。几乎没有隔音,隔壁的游客凌晨一点半还在吵闹,旁边就是一家演奏摇滚的酒吧
一剑清风一剑啾:
感觉苗寨变太商业化了反而不是那么喜欢了,老家分别在台江和青岩,台江那边09年去过一次,和儿时的记忆几乎没变,青岩今年去过一次,青岩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变得不熟悉了,建筑风格还是偏古风,但是已经变成人为合成的古风了,空有古风的形,没有古风的韵;我想旅行者想看到的是更加真实,更加朴素的景点,而不是统一化装潢,千篇一律的人造景点;青岩有发展固然是好的,但是那种为了吸引游客而摒弃的很多元素,反而恰恰是游客更希望看到的

【回复】雀食,但不商业化,赚不到钱啊,你想,人一生出去旅游有几次呢,辣么多景区,你会选择去一个去过的地方吗?还不如大搞一个,然后一直吃,最后烂了再开一个
【回复】不过像交通,住宿,厕所等配套设施还是得跟上,这是原汁原味古镇做不到的
【回复】我去旅游最喜欢的地方是当地的农贸市场,去凤凰古城的时候在菜场可以看见背着竹篓裹着民族传统服装的老奶奶在卖自己种的菜,还有各种地产农副食品,那一刻才觉得是真正的见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今年去青岩古镇也去逛了菜市场,真的很有意思。可能不适合拍照,但是感觉离这些地方的人近了一点。
冷瑾名策:
欢迎大家来黔东南旅游[打call] 一般不要在景区吃东西,比较贵而且还不一定正宗,但大众点评和美团在我们那儿还没有特别普及,所以我也不太清楚那上面的推荐怎么样[笑哭]但是黔东南的羊瘪,酸汤鱼,羊肉粉,酸汤粉是必须要吃的美食哦[支持] 西江苗寨风景很美,特别是晚上的山上景色。黔东南山多水多,乡村里空气清新宜人,推荐大家可以自驾感受一下[给心心]

【回复】回复 @纵情罪メ :景区食物太大众商业化了,之前在西江买的芝麻酥想想好像在哪儿都可以买到[笑哭]有机会可以去凯里吃吃特色菜,只可惜我知道的特色菜都分布在各个角落,不太方便指出[酸了]
【回复】暑假去过 酸汤鱼真的好好吃!
【回复】回复 @恰他喵的花椒酱 :其实还行,都是草,就是有点苦
喃灵:
视频里的那只猫猫晚上的时候可以上观景台那个凉亭等着,它一般都在。我前天晚上很难过的一个人坐在那里哭,然后看到它在屋顶那看着我,我跟它说我很难过,你可不可以过来让我摸摸,然后它真的过来了(虽然我知道它只是想坐我腿上取暖)

【回复】但是当时是真的有安慰到我一点点
【回复】我也看到过那只猫猫,是不是橘色的呀?
回笼教常任事理:
黔东南没开发的,不收门票,民风淳朴的苗寨多得是。怎么只盯着“过度开发”的西江千户苗寨呢?请按需选择旅游目的地

【回复】他们享受了商业化带来的便利,然后又唾弃商业化,更不愿意去真正原始的地方
【回复】没开发的苗寨因为没有宣传,所以不被了解,热门景区用千篇一律的模板敷衍消费者,怎么还成了游客的错了…?[捂脸]
【回复】回复 @1au9h :游客想要的是千篇一律的商业化古镇吗?自己出钱,自己被宰,你还要心疼商家[哈欠]
许涎:
这个暑假刚去过哈,其实我真心觉得商业化没什么不好的,虽然会丧失一部分之前的传统,但至少让人了解到有这么一个地方。我妈妈十多年去贵州出差,他当时的印象就是那地方真的穷。但这次去他明显感觉到当地发展非常迅速,各种服务至少都齐全。在说小费的问题,那个地方消费确实贵,但我们一家去一次贵州至少要一万,所以在这个基础上画几百拍一组有特色的照至少我是愿意的。而且我当时拍的时候老板并没有给我们安排一些有危险的地方。 我记得特别清楚,早上六点多起来到那个梯田的地方遛弯,没什么人,到处都特别安静,远处石桥有一位苗族人穿着传统的服饰(就是不带假花,头上弄个木梳子,衣着很朴素)在河边洗东西,当时我真的觉得那地特别好。

【回复】之前没有发展起来当地是挺穷的,交通什么的都很不方便,我堂姐就嫁在西江,之前都在外省打工,也就近几年西江发展好了才回来开了家小饭馆做酸汤鱼

双十一好物星球 日常 搞笑 生活 旅游 旅行 测评 高能 吐槽 出行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