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胆5(中国式教育的底层逻辑)

作者: 青萍词人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1-09-05 08:15:09 浏览:190403 次

肥胆5(中国式教育的底层逻辑)

银河访问者-洛拉米亚:
我爸认为游戏是毒品,是美国人日本人做出来祸害中国人的,他们的行为就是“贩毒”,所以他一直禁止我玩游戏 而前段时间我去游戏公司实习,他对游戏的态度突然就转变了,他让我好好工作,将来“贩毒”去美国日本,祸害他们家孩子[囧]

【回复】相反我觉得手游能在国内大火的原因,其实说白了游戏这块我们的品味和当年的杀马特没啥区别了
【回复】回复 @肖肖邦邦 :那是当然,咱们直接被挖掉了14年关于主机游戏和单机游戏的认知,而这14年由刚巧就是单机游戏的黄金期,而咱们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认知,但是咱们依然有玩游戏的需求,之后在电脑端当时大行其道页游p2p就进入了咱们的事业,这玩意对于国外玩家来说已经看惯了,甚至根本看不上眼——主机游戏不香吗?但是咱们就不一样了,没有玩过主机游戏的咱们,就像是刚进了城的乡巴佬,觉得什么都好,然后一拥而上,p2p页游手游网游迅速填补了市场上的空缺,等到禁令解除了,大家惊讶的发现,主机市场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
【回复】然而美国人日本人已经被他们自己国家做出来的游戏“祸害”几十年了[doge]
炽羽苍穹:
我们的教育生产理想主义者,再由现实击碎他们的幻想,并将这种重塑称之为成长。每当我回顾我所接受的教育,我总感觉到被欺骗的愤怒,到现在还是无法释怀。

【回复】这就是许多兔兔变神神的原因[笑哭][笑哭]
【回复】回复 @丿zero丶拭丨hero :兔兔指无脑爱国,神神相反
【回复】少说点吧,到时候又被封了
时间的凝流:
说白了就是,表面鼓吹老实,循规蹈矩的过活,心里都为那些钻空子,耍小聪明的鼓掌,这种思维套用在当今教育方面对年轻人一代极其不利,年龄那么小的孩子从心里冒出大大的问号,家长,老师,乃至社会都没有一个人能帮助他,给他正确的教导,就会让孩子内心无比矛盾,进退维谷,想想都觉得可怕[囧][囧]

【回复】回复 @云珏nice :实际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真正含义好像是:人若不修养自己的德行,哪怕天地都会是难容的[藏狐](我不确定)
【回复】我小时候就有这种想法,后面小说兴起,看了看小说里那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我感觉我大概懂了什么,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阅历的增加,我也才算真正过渡了这段矛盾的时期
【回复】同感啊,我受到是教育,大约在18岁之后全颠覆了。守规矩让我吃了很多亏,我甚至在想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世界是这样的。
伶仃九泉:
从十四岁开始我就意识到,当我把“成年人”说的话当放屁,只依照自己对事件认知的对错去做事,有自己的底线,那日子就一点儿都不拧巴了[微笑]

【回复】我十四岁的时候也那么想[笑哭],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好笑,这也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吧。人的成长往往就是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
【回复】啊……其实家长说要重视过程,事实上都是结果导向型教育。只要他说我就听,他问我就答应,他担心我就说没事。只要结果到位,中间我是熬夜还是早起,是看小说写小说打游戏或者干别的任何事,其实时间长了也就没人在意了。家长总归是在他的认知能力中为孩子选了最好的路,试着走一走也无妨,只要路上的打卡点走到了,中间是不是去小路上开小差也就不重要了。而且大部分学生除了学习也没有太多对于人生的规划,跳出掌控是为了走自己选好的路,而不能仅仅是为了脱离这种安全的被掌控。当然我也还小,我只是就我的想法说说,每个人对于生命自有设想自有选择,无高下之分。
【回复】回复 @阿富汗国际纵队队长 :请问你是什么牛马[微笑]
上山打一野:
欺负老实人就算了,欺负完了还说老实人蠢,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环境。

【回复】很难,社会风气就是这样,真正了解的人有一大部分,想改变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有能力改变又想改变的更少了。
【回复】遗憾的是,我们只能改变后者而对前者无能为力。小时候,童话说诚实的孩子能当国王,当是当大脑发育起来后,我们很快明白,这样的人,往往是第一个没的[藏狐]
【回复】回复 @逆刃之舞 :虽然很难改变,但是雷军说过一段很有意义的话。虽然这个世界很恶心,恶心的人很多,但是我的存在不是什么都改变不了。如果我变成一个恶心的人,那我就会把世界变得恶心一点,如果我是个好人,让我就会把世界变得好一点。
宝宝我们肘:
你只要能赚钱,不管坑蒙拐骗还是烧杀抢掠,只要不被抓到都会有人觉得你是个人物

【回复】回复 @小金毛-可爱 :不无奈,现在不是熟人社会了,是陌生人的社会,你做错事也没人知道记得,不像以前你村子就那么几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必须守规矩。
【回复】对,现实就是如此,悲哀又无奈🤷🏻‍♂️
【回复】每个人都吸毒来提神,只要不被抓到你就是好样的[笑哭]
林登谭:
其实是没有逻辑的,是典型的经验主义。没有一个纵向的提升渠道,一不小心"得道了",那其实是概率导致的。他们永远在一个横向比较中徘徊,试图通过花更多的力气来复制别人的成功,甚至超越。在庞大的基数中,总会有一两个成功的例子,而这些经验就会成为参照物。 简单讲,他们根本就没有建立一个基本逻辑,而是根据碎片化的信息给出了应激的判断,这种判断是不具有任何预见性的。一旦未来发生了问题,他们只能归咎于信息的不对称。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这是一个知识从何而来的问题,是经验还是理性思考,亦或是两者都有。在我个人的观点看来,理性思考可能导致误判,但它让人至少具备了分析未来的能力。而对依赖经验主义的人来说,未来永远是随机的。

【回复】您的理性让我折服,您的分析能力让我有相见恨晚之感。不瞒您说,评论里有些人说我水平不行啊。说我情绪化啊。说我传播负能量啊。。哎别的我就不说了 半佛仙人 讲的很多都是负能量,只不过他使用喜剧的方式讲的,而我不擅长他的风格而已。不能因为他是喜剧而我不是就指责我吧。。哎对于很多人来讲情绪才是主导他们的原动力,而不是理性 哎[doge] 不过看到您的评论 我很高兴认识您[微笑]
【回复】看了这么多 就您在理 说到底 三个字 没文化 以庸俗为世间理 这世间大多数人是如此
【回复】理性的问题不止误判,过于强调理性最终会导向无意义,失去自我。而经验主义的问题是过于自我,在固化的环境下,经验主义教育往往使父子两代人没有太大的区别,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未来是僵死的。
羊儿吃吃:
忘记在哪个平台看到一句话:我们真正不甘心的是,从小到大父母都教育我们力争上游,但长大了却告诉我们要接受平庸

【回复】父母和自己想要自己成为一个会使用工具的人,而社会想要我成为一个可以被使用的工具
【回复】力争上游是态度,接受平庸也是态度,两者看似矛盾却并不矛盾,在力争上游的态度下接受自己的平庸,这是智慧,中国式教育更多的是把态度交给了你,因此整体显得矛盾,实质上是缺乏对智慧的传教,甚至很多父母和老师本身都缺乏这样的智慧
【回复】[蛆音娘_吃瓜群众]不冲突啊。要你别飞蛾扑火,不是让你放弃挣扎。。。
天佑鱼崽:
读书时:我乖我听话就有好日子 社会后:卧槽只有我个笨比信了

【回复】所以我实习才不到半年现在就拼命学雅思要RUN了
【回复】回复 @G小呆 :我就不一样了,来德国读了大学,从本科读到现在研究生快毕业了,这几年经历下来,心情从最开始怀揣着各种憧憬到现在只想早点回家。你想出来看看也好,不过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吧,国外真的没有很美好,有些事确实只有亲眼见过或者经历过才知道。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根深蒂固的毛病,不过不同的人的忍受程度不一样,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就好。
【回复】回复 @G小呆 :准备去福利好点的国家[妙啊]读博躺平
此生为你执剑:
把正常人变成傻子,指责这个傻子不懂得变通,难道是不是这个社会本身就存在问题

【回复】现在的社会就是小人当道,在不受处罚的情况下,谁更恶,谁就是聪明人,谁善良,谁就是大伞兵
【回复】回复 @找一下更苦 :恶性循环之后,那不就是那群人耍心眼嘛,好人死光了,啥话不敢讲了,一群自以为是聪明的人才会觉得谁都不好骗了。呵呵,两个人平时关系再好,走个黑暗不见光的洞窟,给其中一把刀子,另一个人都不敢走,必须停下来使劲注意好友手上的刀,生怕刺向自己,恨不得耍点小聪明自己掌握这把刀,恶性循环了。举着火把的人都被骗杀了,那这黑漆漆的社会,就看谁手上没刀,或者看谁突然发疯吧。造孽,就是自己搞成这鬼样子的。
【回复】快进到好人彻底被淘汰,人人自危,各自品尝恶果的时代[藏狐]
天线头头:
我们家老早有个邻居卖奇怪光盘的,老人天天回家跟我们这些孙子辈的说,别管人家干啥,挣着钱了,那大小伙子看着就能干……后来出事了,老人回家又说,还啥丧良心钱都赚?看那小子贼眉鼠眼就不是好人。觉得吧,有时候以钱取人就是逻辑……

【回复】[藏狐]薛定谔的成功人士。。 只要不暴雷那就是妥妥的仌,学习的好榜样
【回复】前一秒大丈夫宁死不屈,后一秒大丈夫能屈能伸。
【回复】确实啊,以前读到一个故事,说主人公就是UP口中愚笨的人,守规矩,上学时期都是好学生,村里的老人领着孙子说你以后长大了要向这个哥哥学习;同龄人里也有调皮捣蛋学习不好的啊,但是多年后主人公生活不如意,而调皮的人却当了企业家,老人领着小孩儿又来了,这回告诉他以后要像这位企业家学习,你看看多有本事。这种事情太多了,反正全凭一张嘴说,至于质量如何,那就无所谓了。这里插一句嘴,如果孙子照老人的说法去做,也做了像主人公一样的人,老人也会看看不起孙子,把错推在孙子身上,原因就是我说归我说,你不懂变通就是原罪。
神一般的喵星人:
我觉得up还是看得浅了点儿。 如果我们再深挖一点这个“严和纵”的底层逻辑,就会发现他背后的原因其实是“不负责任”,或者说不想负责任。 比如从小教育孩子别玩游戏别看小说,一旦孩子犯了错例如成绩下滑,大人就会用“你不听话”这样的借口来攻击孩子,即便孩子成绩下滑的真正原因是其他的例如早恋了。大人训孩子最常听到的话是什么?“妈妈/爸爸有没有这样跟你讲过?”←这样的话语绝对名列前茅,相信几乎每个孩子在童年都被这样教育过。你仔细想,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你这次犯错了,但原因不在我”,因为我“跟你讲过”了。这个“原因不在我”,就是隐藏在严和纵背后的目的。 当然,为啥父母会有这样的动因其实还可以深挖,但是偏题了就不讲了。

【回复】直接演伸至 繁衍的目的
【回复】明面上有规矩是为了出事的时候把责任归到你身上[微笑]
【回复】回复 @妳嗥 :[思考]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踢皮球并不是一种错觉,而是普遍贯彻于生活实践的常态?
风雨小骚:
既要求凡事忍让,又要求有血性,自相矛盾。校园霸凌就是他们整天说忍让忍让,结果坏同学没听进去,好同学反而听进去了

【回复】听进去的才是好同学,没听进去的是坏同学 [傲娇]
【回复】70年代宣传的“互帮互助,向敌人斗争”的口号在今天看来是很有用的
【回复】回复 @JIu悔 :我看到有些孩子学跆拳道的,可能是报课外补习班,一帮孩子穿跆拳道那种衣服在街上跑步,一边跑一边喊123,好吊的样子,不知道有没有用,不过一般小流氓应该不敢欺负他们[偷笑]
浪子基因:
齐泽克讲有三种愚蠢: 第一,不懂规矩(idiot) 第二,只懂规矩(moron) 第三,不讲规矩(imbecile)

【回复】理想状态:我有懂规矩的知识,有讲规矩的时间,有不讲规矩的实力
【回复】回复 @蝙蝠吹 :https://b23.tv/1ToTxF
【回复】即使是第三种,齐泽克认为也是愚蠢
信仰远方:
我以前在学校最开始就想当个守规矩的好学生,初中三年学校布置再多作业我也重来不抄,然后初三那一年,语数外物理化六门科每天没科几张卷子,我还老老实实一张张写,又是走读,晚自习放学回到家已经快十点了,天天熬夜写作业,早上六点起床出门上学,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学期,到最后我已经因为每天高强度学习加上休息不够神经衰弱了,现在想起来自己就是念书念呆了,中国教育体制是要抹杀天性,除了少数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人,大多数考试机器其实都只是炮灰

【回复】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电池,自然是没有天性的。
【回复】同样的规则本身就是一种筛选,作业多也有的人能做完,你有留意过中考考场里其他同学写完抬头的时间吗?基本一半都不到就有人写完了,因为初中的东西就是很简单做起来很快,平时作业完成不了或者说完成的慢的人本身就是被筛选了。
【回复】道德的代价就是自身的扭曲 我也是
大唐遗风:
我们的教育问题太大了,靠老师不行,家长更靠不上,做人如果没有高人指导,只能自己摸石头过河

【回复】可以去公园逛逛,看看有没有厉害的大爷,来个忘年交[OK][OK]
【回复】过个p河 只能自求多福罢了 有几个人能善终?
【回复】这个时代该轮到我们了,既然不满,我们就去一点点改变这个社会。 生在这样的时代中是我们的无奈,让未来的孩子们也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就是我们的无能,哪怕我们难以完成,至少把思想的火苗传递下去,摸出一小段过河的路。
ymeng_:
在这种教育环境中,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讨好型人格属于那种吃亏吃到底的那种

【回复】我就是讨好型人格不敢得罪人被人欺负了也不敢反抗也不知道怎么反抗,太痛苦了
【回复】回复 @爬行的独角兽 :阴阳怎么玩?不会啊,而且感觉会被别人看出来,啊我又恐惧了,好烦这样的自己,最讨厌的就是害怕,一想到害怕就不敢做啊啊啊啊啊
【回复】回复 @爬行的独角兽 :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格来说,讨好型人格本身就是不太健康的
城原祝:
我后来也发现了这一点“底层逻辑”。但其实这种逻辑很可笑,说白了有点小市民的味道。而且这种小市民思想的来源就是人性的自私。如何摆脱和打破这种“逻辑”,我认为就是变得足够强。在家庭关系中,如果一个人不能自力更生或者完全依赖这个家庭,那就永远摆脱不了这种逻辑,只能继承这种逻辑。而能力强大的人,完全可以无视这种底层逻辑。这种底层逻辑的潜台词其实就是“从众”,如果大部分普通人都在遵守这种潜规则,那么异类如果不足够强大,就会被针对。所以一定要足够强,就可以将这样的底层逻辑踩在脚下。

【回复】儒家(犬儒)文化影响下的底层逻辑?(没错,就是把锅推给它)日本人好像也是这样。社会既要求所有人从众(守规矩),一边打压不从众(不守规矩)的人,一边有憧憬真正打破从众(规矩)效应的人。和我们的底层逻辑很像,但又更偏执和极端。
【回复】回复 @杯子底儿 :那应该是后面的封建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对儒家思想其实修改删减的结果。是思想控制用的
【回复】别人只希望儿女少给自己添乱,不指望儿女真的过得好。 我和爹妈是经常这样吵架骂,天天能从下午5点吵架到第二天早上4点半中间挨打不少,早上5点半就去赶车上班。 读书的时候家里能从早上6点吵架到晚上3点我被锁🔒在外面,之后我敲门直到开门,凉山小县城里楼下一家人把房子300万卖了搬去成都,新搬来的人来了以后我出门打工一年半年比较多算他家幸运。 父母的同事都是添油加醋的角度,不要求儿女混多好但要求儿女绝对服从父母权威那种添油加醋特别是别人的儿女不能做榜样。真是体会小地方活该变成鬼城。
怀宁叨叨:
中国的教育和文化是有很大一截断层的,不成体系,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了,内心很混乱没有力量感和目标,很多人其实不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其实一辈子都没有活出自我和生命的热情,我们还很任重道远,改变要从我们自身做起,再去影响身边人。

【回复】在《儿童的思维与语言》一书中提到,儿童的心理有两个层面,主观性和客观性,现代教育几乎都在培育后者,这是不是也跟主观性的缺失有关?
【回复】回复 @potato_by :对的,孩子们都没有内驱力,长大了也只不过是失去了灵魂的大人。
【回复】小时候还有点知道自己想干啥 真的知道那种 上完学高考完 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干啥 什么好就业就报啥完事

做我喜欢的 情感 教育 自制 社会 学习 心理 观点 热点 家庭教育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