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第二十回 商鞅变法

作者: 我是肥志分类: 国产动画 发布时间: 2019-03-03 10:00:00 浏览:3768462 次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第二十回 商鞅变法

爱吃炒黄豆的兔子: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回复】所以是死后车裂啊...原来一直都不知道...突然有点欣慰...要是活着被车裂...啊啊啊啊啊啊
【回复】毕竟改革动了一大帮旧贵族势力的蛋糕
刘-备:
据《史记》记载,五个月之后,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公子虔一班人告发商君要造反,派人去逮捕商君。商君逃跑到边境关口,想住旅店。旅店的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君,说:“商君有令,住店的人没有证件店主要连带判罪。”商君长长地叹息说:“唉呀!制定新法的遗害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离开秦国潜逃到魏。魏国人怨恨他欺骗公子卬而打败魏军,拒绝收留他。商君打算到别的国家。魏国人说:“商君,是秦国的逃犯,秦国强大逃犯跑到魏国来,不送还,不行。”于是把商君送回秦国。商君再回到秦国后,就潜逃到他的封地商邑,和他的部属发动邑中的士兵,向北攻击郑国谋求生路,秦国出兵攻打商君,把他杀死在郑国黾池。秦惠王把商君五马分尸示众,说:“不要像商鞅那样谋反!”于是就诛灭了商君全家。

【回复】另外纠正一个是视频里没有提到的地方,秦国军功制度不是你砍人拿了敌人首级(或者是鼻子)就算给你升值的,没有那么简单的。商鞅变法规定,秦国当时最小的作战单位叫做“伍”,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班,最大的叫伍长(相当于现在我们军队的班长,“伍长”这个词貌似日本现在还在用),假设伍长在战争中牺牲了,那就惨了,不但所有的士卒的功免了,不能记功赐爵,还得全员被杀,其目的就是让士卒拼命保护作为军官的伍长。而如果士兵被杀,是要做加减法的,如果士兵减员的数量超过了一伍擒杀敌人的数量,那伍长是要受罚甚至严重的被处死(比如说一伍是五个人,如果杀敌四人,一伍只有伍长活着,伍长是要受死刑的)。
【回复】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最后证明公子虔是记仇的
【回复】“五等分的商鞅”(bushi)
爱吃炒黄豆的兔子: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结果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商鞅有口难辩,只得逃亡。最后,商鞅在秦军追捕中毙命,只落得个“车裂”的下场。但变法得以继续实行下去。

【回复】回复 @麻婆豆付爱收藏 :砍人头,历史上秦军一边冲锋,腰上还挂着鲜血淋漓的人头,六国士兵看到之后根本无心对抗,全都跑了。
【回复】这种情况有,但是查出来的话就是夷三族,再有一个军法官不是吃干饭的啊!秦军都是以本村本邑为单位征召士兵的,你想想看一个村出去20个人回来只有15个人,那上级就会调查那五个人怎么了,因为以后还会打仗的啊!各地地**府部门要保证兵源的,“编民齐户”连坐法可不是闹着玩的。
【回复】一直有个问题,战场那么乱,咋登记砍了多少,哪个是你的哪个是我的啊,还有砍完一半自己也没了咋办呢?
ドラAもん:
客观评价商鞅的历史功绩。 首先商鞅变法有其适用的历史时期,在充满着对外矛盾的战国时代,可以说是最不坏的一种意识形态,各国之间都有世仇,用儒家的那一套根本行不通。 但等到统一天下后,失去了外部威胁,大帝国本身就变得危如累卵,秦没有统治一个大一统帝国的经验,因为他是开创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统治大一统帝国的方法也是后人花了几千年还没完全搞清楚的,直到现在我们还无法说自己的制度是完美的,必须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改进。 两千年来早已觉得大一统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肯定不会理解秦刚刚统一时天下百姓的想法,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和纳粹德国统一欧洲一样,各国百姓都有反心,只不过几十年后吃到了大一统的甜头全都真香了罢了,秦以后的统一,完全可以打着“我要大一统,拯救苍生”的旗号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但是那个年代是不行的,由此可见秦的统一究竟是多么的不容易。 说回商鞅,有的人死了,可是他还活着,他虽然死的不光彩,但他留下的制度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法家壮士往往怀着一颗**浪漫主义的心,有一种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意志,而他们永远是开创历史的那群领风者。

【回复】回复 @不要温和地走进这凉夜 :二世皇帝不懂得无为而治
【回复】回复 @不要温和地走进这凉夜 :秦律到建立秦之后,其实已经改变了宽仁了很多包括连坐之类的都删除了,可惜。
水润清萍:
忍不住想在评论区里强调一下,其实秦国从来就没有过“国难”。战国七雄,其中山东六国都有过不止一次国都被围被破,生死存亡的经历,唯独秦国是一次也没有。 被魏国侵占河西那几十年确实挺惨,但也只是相对而言,期间哪怕内乱不息,秦厉公还能忙着四方虐小国呢。史书里没有任何有关于“秦国马上要完蛋了”的记载,一次也没有。(欢迎带文献打脸) 秦国的轨迹,大概就是一个千万富翁因为运作不当成了百万富翁,后来改变思路逐步提升变成亿万富翁的故事。你可以说身价百万时是他的低谷,但不能以工薪阶层的视角去把他看成上街讨饭的穷人呀!再低谷人家也还是富翁,比不了的。 还有就是,希望大家捧商鞅时,不要盲目贬低献公……受《大秦帝国》的影响,秦献公几乎已经和“穷兵黩武”这四个字划上等号了,不是他连年征战秦国就不会那么穷,不是他亲征少梁身亡后来分秦计划也就不会那么惨。可,历史上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啊! 秦献公执政前半段几乎没动过兵戈,一心改革内政,最后几年才东出击魏,而且是三战三捷,总不能说他碰巧死在第三战那一年,就说他是亲征而亡的吧?!没这道理啊~少梁之战是大捷,实打实的大捷,不是所谓的惨胜。 可以说,献公是拨乱反正的第一人,而孝公就是凭借着父亲留下的踏踏实实的基业,往更远的方向进发,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孝公接手的从来不是一个烂摊子,这仔细读下《求贤令》原文就明白的,他非常肯定父亲,只是痛心父亲在攻魏计划开始没多久就领便当了。

【回复】被《大秦帝国》和相关狂热粉丝逼的,我已经成连哥哥的**死忠粉了……(献公名师隰,又名连,感觉连哥哥顺口一些XD)
【回复】回复 @本草君_C :没办法,毕竟这系列剧都是以秦国视角来解读那段大争之世的风云,秦本身也在不断进步,夸夸我觉得也没啥,毕竟这几代秦国国君也是真的流啤
【回复】回复 @本草君_C :问题是你和其他的历史电视剧比起来大秦帝国已经算是很良心了,至少没有一味歌颂秦国。看看思美人或者芈月传那些玛丽苏电视剧,就知道为何大秦帝国会如此受欢迎。
皮宝Pix:
这个世界上养马的辣是真的流痞,一个齐天大圣一个秦皇

【回复】还有个给教皇养马的条顿骑士团,后来人们叫他们普鲁士 还有个给完颜家养马的小破孩叫勃尔只斤 铁木真 还有个给某不得宠的太子养马的小破孩,是个靠裙带关系往上爬的外戚,姓卫 哦对了,之前那个勃尔只斤,还有个给他们家养马的,顺便还帮忙收税,打理内政啥的人叫伊凡,被封做弗拉基米尔大公了,后来人们管他们家当家的叫沙皇
【回复】哦对了,还有个给罗姆苏丹国养马的人叫奥斯曼,他就是想去爱琴海度假的路上好像不小心踩死了一个叫罗马还是叫啥的玩意儿。
【回复】还有在中国两个最有💰的姓马[笑哭][笑哭][笑哭]
恋爱森林:
史书上说秦军。腋下夹着俘虏。颈上挂着人头。说实话。如果我在战场上,看到这种场景。别说打仗了。逃都来不及。

【回复】然而我的关注点总是在秦兵能不能挂的下的问题( ̄ε(# ̄) Σ
【回复】回复 @叶玖离 :割的多了可以用耳朵代替。当然耳朵不能保质。[尴尬]
【回复】后面换成袋子,放耳朵。
AMY酱酱酱酱酱:
以后感觉历史书里的人物全变成猫脑袋了 历史书上全写的喵喵喵_(:зゝ∠)_

【回复】太真实了,我永远无法忘记上课时我脱口而出的“苏秦喵”[微笑]
【回复】回复 @苏苏苏涟漪 :告诉我你同学老师的目光[妙啊]
【回复】回复 @轻漪Krain :哈哈哈哈哈哈哈
今秋无云:
大秦和大圣告诉了我们,不要小看养马的(ಡωಡ)

【回复】司马懿:喵喵喵? 朱元嶂:喵喵喵?
浩渺凌空:
关于变法的具体内容与商鞅的思想,可以去看商君书,很具体,很真实,影响与作用看韩非子,但前提是有成型的世界观,否则会被扒掉遮羞布的赤裸裸现实砸的粉碎。

【回复】法家的东西从某些方面上讲有毒,会摧毁人的世界观
【回复】回复 @浩渺凌空 :不只是法家,杂家,兵家,纵横家都一样,都是利用人性,压制人性的学说,第一步入门就是了解人性之恶。
【回复】我已经过了觉得世界美好的年纪了[大哭][大哭]
vika的太阳:
其实我想说以前秦国也是老实人来着,秦穆公名“任好”,人也确实是真的好。楚国差点被吴国灭,申包胥在秦庭哭了几天几夜,秦哀公就唱着《无衣》发兵救楚了。所以秦国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要小看老实人(・∀・)

【回复】秦国给晋国粮食帮晋国度过饥荒,帮晋国立新君。结果晋国趁秦国饥荒打秦国,说好给的地不给,还打秦军埋伏。帮楚国打吴国,收复楚都,结果秦楚一起打晋国,楚国老大挂了,楚国新君不想打晋国就把秦国的计划告诉晋国。老秦人春秋真惨(;¬_¬)
【回复】回复 @去爪龙 :我擦,这么惨的吗,难怪后来黑化了
【回复】回复 @vika的太阳 :秦人春秋时期是老实人,结果被逼成了虎狼之师
你醒了手术很成功恭喜:
商鞅就是那个立根木头然后吹牛逼说要把木头搬到皇宫门前(挡住皇帝去路,以此求职),最后走了一半,搬不动了,花了50个铜子,喊人帮他搬,但是价格太低了,没人愿意,于是他就生气了,当街大喊一声:谁帮我搬一下,我就让他盘!!的那个人吧!

喜欢吃石锅拌饭的阿锐:
说到这里,我们就都明白了: 我们所谓的“变法”,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进行了,而“变法”的时间节点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变”,而是以君权为核心的新的利益集团正式向旧利益集团摊牌,逼迫其接受既得利益者变更的事实。 接下来,我们又会明白一件事: “变法”本身是一种非暴力的利益分配方式,它和“国强”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互为因果的过程。只有国势处于上升趋势,君主才有实力扶持新的利益集团推行变法;也只有推行变法,才能进一步增强国势。历史上无数次因为国力衰弱而推行的变革,无一不是加剧该国的灭亡,其根本原因也正是于此。

Recoil_Spring:
商鞅一共面见了三次秦孝公,第一次他谈道家的“帝道”,结果秦孝公听了瞌睡连连;第二次他谈儒家的“王道”,秦孝公稍微有了点兴趣;第三次他才搬出法家的“霸道”,马上打动了秦孝公的心,受到了重用。 其实秦孝公想要的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的改革方案,道儒两家方案虽好,但是需要数代人的不停奋斗,到那时就没有人会记得秦孝公自己了。因此粗暴但有效的法家方案才是秦孝公内心所向,而商鞅也正是奔着这一点来的。 【结果最后大家还是基本只记住了商鞅,很少想起秦孝公( ̄▽ ̄)

【回复】儒道两家只能适用于和平时期混乱的春秋战国是无法运用的
虽远壁咚:
至于视频最后以及教科书里说秦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秦之后的中国是封建主义社会而不是封地自建的政体,此“封建”非彼“封建”,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而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建主义”的国体和“封地自建”的政体是一致的,马克思以西欧为样板,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把西欧的中世纪成为“封建主义社会”,其实中国自战国末年到清末的“封建主义社会”并不对应“封地自建”的政体(其实马克思也承认中国有别与西欧的历史发展规律),问题是后来的大林子提出的历史五段论较为机械的把全人类的历史描述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在加上翻译上的不当,中国的中古时代被约定俗成的“封建社会”,其实“封建社会”一词不太恰当,现在学术界正在争论“封建社会”一词是否能概括中国自战国末期至清朝末期的时代。

【回复】马恩列斯是样本量太少,而且当时还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或者叫以西方为标准),毛主席的历史叙述有时候受马恩列影响又比较大,所以以马恩列来构建中国历史叙事时就直接套用了,现在也不好改了。现在因为不太好找代用词,所以在描述封建制度和封建主义社会的这些不同的“封建”时都加上了对象,而且也可以通过上下文来判断。我个人比较认可的大致的中国历史分期的话,五帝到夏的转变,是农业社会下的原始公有制社会向私有制社会的转变,春秋到战国是私有制社会时期下,封建制度下的庄园奴隶经济社会向专制官僚制度下的自耕小农经济社会的转变,秦统一的意义在于这一制度的整合推广。推翻满清,历经民国而进入人民共和国并完成三大改造,是中国由私有制农业社会逐渐过渡到现代公有制工业社会的过程,改开时期则是其中的进两步退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射雕狗熊:
繁花散尽秦国已经灭亡了两千多年,但秦开创的大一统的中 央 集 权制延续至今,以融入中华民族之血脉。汉承秦制,秦承商君之法。然汉只承秦制未承秦法,秦只承得商君之法未得其法治之精神。变法而强国,虽死犹荣。

历史 科普 日常 励志 萌系 山新 搞笑 女王大人 肥志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