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足球卷教育,和中国情况一样的韩国,却有远超中国的人才储备,为什么?

作者: 足球司机韩分类: 足球 发布时间: 2023-11-27 19:48:00 浏览:67223 次

不爱足球卷教育,和中国情况一样的韩国,却有远超中国的人才储备,为什么?

驰儿驰儿:
学习压力,考试体制,和发展校园足球没有本质关系,中日韩三国教育上基本上是最卷的,但是日韩应该可以说是世界上校园足球最强的两个国家了,所以还是得从体育,尤其是足球的体制和管理本身找原因,中国足球差,百分之99的原因就是中国足球发展本身的问题多,差

【回复】韩国高考和中国一样卷,日本情况完全不一样,东亚三国里压力相对最小的。韩国特长生制度还真的值得学习,要是踢球高考能够加到一定比例的分数,十四亿人直接卷出一大批有潜力能踢球的人,
【回复】主要就是中国高考几乎无视体育,要是考体育,那人才我都不敢想
【回复】回复 @我心头的缪斯 :考体育还不如去上体校呢,体校都培养不出,凭什么指望上学的就踢得出来
minix1605:
韩国体教融合了。早在50年代就体教融合了。当时韩国很穷,比中国穷,所以搞不起体校系统。中国的体校系统特别贵,花很多政府预算。学生进去就没资格参加高考了。逐渐被时代淘汰。而韩国的体教融合,随着名校大学文凭越来越值钱,体育生也越来越卷,水平越来越高[doge]

【回复】早期国人更喜欢中专,由于包分配,可以早毕业,早挣工资。那时候体校12岁就有编制,算12岁参加工作,12岁就能领工资,吸引力爆棚。现在嘛,都想上大学,至少是本科,还得是名校。只能说,沧海桑田吧[doge]
【回复】回复 @minix1605 :计划经济时代只有进了省/直辖市/自治区级体校才有正式编制,退役以后包分配。一般都是进中小学当体育老师。初中生考的中专最牛!当时有幼儿/小学教育,护理/助产士/牙医士/医士/药剂士/检验员/放射技士;还有进政府机关的工商管理、税务、海关、公安、司法、劳改/劳教管理,十五六岁进中专,十八九岁毕业就是干部身份拿工资了。这些专业当年很多还仅限非农业户口才能考。
【回复】回复 @火锅味海獭 :当时的体校跟体工队紧密联系,而体工队在当时是工人编制,并且运动员退役后可以去地方体育部门,甚至可以去公安局[doge][doge][doge]
账号已注销:
视频质量很好!支持up的观点。 通过几个事实来跟大家讨论职业体育: 1 围棋顶端棋手的定段年龄都在12岁以下。 2 英雄联盟国服玩家 八千多万,超过了韩国人口总量。 3 中国足球的选材率是千分之4 韩国是千分之7 英国是万分之二2。我国读书到博士的选材率是千分之2。 4 全世界职业体育运动员几乎全部来自半职业青训。 这几件事结合在一起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第一 职业化很小就开始分化了,几乎不存在半路出家的情况。 第二 参与人口只能决定市场大小,决定顶端实力的是半职业人口。而半职业人口从12岁就基本被决定了。 第三 顶端实力不完全由选材率决定。淘汰是否充分才是。 综上所述, 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你们异想的是业余人口多就行了,实际上业余和半职业人口都不少, 而让放弃其他选择 一路陪练的淘汰者 觉得不亏,给落选者兜住底才是根源。

【回复】围棋 英雄联盟 足球 这三个项目基本可以解释职业顶端成型的原理,恰好这仨项目韩国人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 总会有超一流选手 优势明显,个别的叫天才,老有那就是不应该是巧合了。前几天我还在骂董路,说他搞得不是青训 对职业顶端实力没啥影响,可是人家9-12比赛办了,中青赛13岁起步,它的热度 进度却跟不上 连接不融洽,中青赛的 组织认证 球探系统 选拔机制 兜底机制,就很想不通我们这个国家机器 这个里面各方的条件和意见就谈不拢,协调统一不是我们的优势麽?挖掘 选拔 兜底 是这个系统的主要内容吧?董路这个人有点儿大炮,但是人家开喷中青有理由的,你一届不成熟 就等于一整个年龄段的挖掘 选拔 兜底机制就低效。人家还真没骂错……
【回复】其实电竞这方面韩国的选择是我不擅长就退出不玩,比如同样是世界大赛的dota和cs韩国就没有队伍,而LOL这个项目有点优势就拼命的抓住。
【回复】回复 @水厂里的真酒 : 韩国人真要是这个性格那么围棋三星杯早就不举办了(15年后连续6年都是CN夺冠)其实人家压根就没几个人玩dota,连玩家都没有何来的电竞。而且说难听点,dota2观众先自己内部争明白“valve到底想不想弄职业电竞”(别一张嘴就是“valve不喜欢职业电竞就喜欢草根”这种话)然后再来说别人搞不搞电竞这回事。
XIAO梦梦梦梦梦:
体育特长生上大学在中国怕是行不通,先且不说这些特殊名额会不会被体制内部消化。怕不是换个渠道卷罢了,参考一下艺考。考美院的那些人是真的喜欢画画/或者是有天赋嘛?只不过是成绩不好换个容易渠道上大学罢了。 为了上大学而踢球,和踢球踢上大学还是有区别的。

【回复】回復 @六甲神兵 :讲个笑话,我这个地方有所谓的淮剧/戏剧团。每年都会从初中生选拔苗子。是直接进编制的,相当于初中毕业就可以拿工资进体制。到最后你知道都是些什么人占了这些名额呢?
【回复】这个事说难办其实也好办,赛事公开化,然后以公开促公平、促公正。想占名额?成绩摆出来看看能不能服众
【回复】回复 @摩纳哥科学家 :足球和篮球不同,篮球甚至还有看父母身高确定你有没前途。你和我都是典型的12岁退役,这就决定了中国足球不可能再次回到亚洲一流。高二的时候,我们自发组建的校队和足校打了两场,4:2,2:1赢了。从比赛的过程来看,足校并未有什么过人之处。当然足校是初高中混编队,有几个小两岁的球员。但是我们初高中连教练都没有,一年有三个裁判的比赛不超两位数。所以不是说我们一定水平比足校高,而是中国足校这类专业组的球员,在12-22近10年成长过程中并没有经历社会的毒打。。。
钻石牛角:
中国虽说和韩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同。中国是个大国,韩国的人口和面积仅仅相当于中国的省。这样导致的问题是韩国相对比较平均,中国的发展很不平衡,很多政策无法一刀切。另外就是韩国毕竟经济发达,足球虽说是平民运动吧,想踢得好,饮食和装备上的钱就不少,更别说请教练上课出去比赛之类的花费了,而且更好的经济基础也导致社会能够容纳更多的体育岗位,保下限水平还是高了不少。最后就是up说的兵役,迫使韩国国脚在比赛中更加拼尽全力,相比而言中国队比赛总会有些出工不出力的问题。

【回复】你说的第一点有利有弊,你只说了弊,发展是不均衡但是有钱人数量多啊,东部沿海的人均也有东欧水平,政策不能全国一刀切,但是各省的政策本身也有差异,令人诧异的是不管是富省还是穷省有钱人还是穷人文体都不行,反而是经济一般的东北文体相对突出,此现象就不能简单用经济和政策来分析了
【回复】回复 @宛平南路的日子 :韩国冬季运动也很强,33块冬奥会金牌亚洲第一
清沅玄奇奇:
视频里U联赛的部分有错误。 其实我之前就在评论区纠正过,现在的U联赛分成U1和U2两个级别,U1有四组,U2有6组,两个级别有升降级,王中王战只面向U1,而且每年名额不确定,像今年就只有12支球队进入王中王战。 另外不是国际足联不让18岁以下签职业合同,是韩国劳动法不允许雇佣未成年。而且现在K联赛最年轻出场记录也早就不是姜成真了,他的记录被李泳俊打破,然后金志树又打破了李泳俊的记录。

【回复】害,金志树这么火爆的新人他都不知道,你还指望他搞得清楚U league吗
【回复】这个up主每次视频的数据都很过时的,上次蹭梅西热度讲美职联,还用2010年的数据
【回复】18年就说用老队员不行,上届世界杯更该用年轻的,韦世豪青年队2:1赢日本,23岁进中超不用,26岁进国足不用?何小柯们以后也是又都至少35才退,小将们论资排辈没有上场机会永远没有希望 中超国足的不堪绝不能30多年又推责给青训,更与联赛有无大牌外援无关,西班牙青训最好,皇马拜仁更大牌云集,也是都靠外援的原因,如今西班牙德国都能总被亚洲球队淘汰了!U20亚青赛赢了沙特,不被错判也赢了日韩,u15赢了日本。国足更当以25岁左右体能状态最好阶段的队员组成 30多年各方关系利益垄断,各队传接组织都靠外援,更无法成长本国核心队员。各队每年都有18岁的队员,中超各队上场的不能少于3名23岁以下的(门将除外),不能超过2名28岁以上的,促使各队必不断筛选从优才有赢球把握,不论年龄,年轻不行的及各队28岁以上庸老的都该及时淘汰才是健康发展,只上2外援成长本国核心提升整体,进2026世界杯才有可为,更要严谨五项十则,凿扁日本进世界杯必成常态,更是广大真正球迷,20年内五星🇨🇳世界杯4强赛场上飘扬的希望。
奇文共赏:
是不是有啥误解啊?怎么大家都说韩国高考和中国一样卷啊?去年韩国高考考生才50万,最顶尖的首尔大学每年招3300,录取率0.66%;中国是1291万考生,清北加一块才招8283人,录取率0.064%;录取率可是整整差了一个数量级啊?再往下比较QS500,韩国是50万考生对应14所大学,中国是1291万对29。。。[疑惑]

【回复】因为很多自媒体为了流量 就喜欢妖魔化国外把韩国说的跟地狱一样 这样的视频观看能破百万 自己生活不如意的时候 只能指望别人更不如意的心理吧
【回复】对的,说中日韩都卷,完全是有些人自我麻醉和自我安慰罢了。都不谈什么升学率,就谈谈最低时薪、医保、房价这些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同样在中日韩的首都,或者各自国家经济第一第二的城市生活,别人远远没有中国卷。
【回复】回复 @nysooa : 很简单的底层逻辑 中国14亿人口 韩国5000万 要论卷学校 卷岗位 没国家能卷的过我们
sa20:
有一个观点其实打动我了……就是踢足球有利于健康,我那里只要谈起健康……少说一个月大几百,多则上千都有人乐意。(参考气排球……简直是中老年的最爱,关键是还好玩~)。 说到底还是群众基础啊,没基础说啥都难~

【回复】基础没那么重要,有真正上升的梯队和比赛才重要。篮球基础比足球好了好几倍,篮球现在照样不行,比以前差多了。
【回复】群众基础这个说法是众多国足失利原因研究之一,但是也是没用的,例如电竞群众基础无敌,然而你看看CSGO,我从1.6时代看到今天,基本所有大型比赛都看完,这么多年,只有1.6老帅哥时代能上得了台面拿出来说,1.6还是连直播都不存在的时代,到了整个GO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烂字说完,当然CS2也一样。群众基础听起来非常诱人,实际上也绝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社区足球和职业足球更是如此,甚至说风马牛不相及。我的观察是,但凡单场比赛需要参与人多的运动,需要玩脑子的,玩配合的,我们的表现就不太行,但凡是单人之间对决,我们就有机会站在世界前列,足球这种十一人之间的对决,对我们来说难度极大,是人不行,广东话:唔够醒目
【回复】回复 @南宫听白 :人家说的基础,可不是芸芸众生都去锻炼,他说的基础就是你理解的梯队和比赛基础。
探索发现真相:
我们的校园足球基本上没有。日韩校园足球体系打下的基础很好。

【回复】回复 @浩瀚天清 : 你举的例子,全是我们的人!我们应该有发言权吧?你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年轻人水平不行!鲁能青训一代代看过来的,水平是一届不如一届……
【回复】回复 @浩瀚天清 :用政策强制扶持废柴球员出场才是畸形的做法,只会越来越菜,u23时代换上去凑数的人比比皆是,u23政策没了也并不影响有能力的年轻球员打上比赛,唯一限制他们在俱乐部位置的是国字号集训,一练练两月,回去教练就没法用了
【回复】回复 @浩瀚天清 :90后开始的国脚水平多差都看得到,和90前的人是断档的,能用的人凤毛麟角,你还说u20,这只u20只能说很努力教练有大招,他基本上就是一套阵容操到底,为什么不换人不轮休?因为替补完全没法用。
大猫de尾巴:
这个和所有的工业门类一样,大家喜欢做土木吗,喜欢焊电路板吗,不喜欢,但是我们还是有充足的人才储备,是因为有需求,有完善的培养体系,足球或者体育产业同样的道理,足球强哥都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产业体系,而在我们国家人民心中,这并不算是一个行业,一种职业,职业体育产业是标准的第三产业,服务行业,但是我们还没有形成类似看电影那样的习惯,就没有市场,底层呢,大家又都认为体育并不算是一种正常职业,从顶层到基层都没这种意识,发展不起来很正常

【回复】回复 @东风吹白杨abc :现代足球尤其是职业足球,本来就不是竞技层面出发,竞技层面只是最后显示的结果,现在世界主要足球或者体育强国,都是体育产业化,体育产业链完整,我们在这方面差距很远
【回复】中国足球的总体利益到底是什么?首先是得为全民体育负责,其次是在经济上能贡献庞大就业和税收的足球产业负责,再往后才轮得到竞技层面,如果现在的讨论还是从竞技层面出发,那到底还是在老路上的改良,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改革……
【回复】快说到问题的本质了,对一个有巨大商业利益的行业,实际上是不可能缺少人才供给的,你说中国文化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过去这些年网红经济兴起,很多学生无心学习直呼梦想当网红又不少见。家长主观意愿上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卷文化课,因为这更稳定,但客观上没有网红经济足球产业,文化课竞争也会甩下一大批孩子,考虑到人口基数,这批人的数量不管混什么行当,总有能卷出头的。问题就是现在足球产业是否健康?市场机制有没有正常运行
名字太难起-_-: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踢足球不赚钱 哪怕是金元时代除了中超有高收入外,到二级的中甲强队主力年薪已经跌倒小几十万了,而理论上来说一百个青训里顶多只有两三个踢二级联赛的。可以说有这卷的强度去读书卷到211进大厂也一样成本低而且还能多拿几年高薪。 至于联赛大崩溃的现在,中甲收入都和快递员看齐了,主力是贴吧快递员收入,替补是实际快递员收入,剩下90%的卷了十几年不如快递员。 作为对比,英甲(三级联赛)球员的收入拉平均一般能有十几万磅是当地一般人的几倍。

【回复】回复 @马督乙 : 首先,最最基本的一点,中国足球现在这个底层环境,外国球探看都不会看一眼,水平太低了,中甲中乙别说外国球探了,我们自己都不看。 你想走出国只有两种方式 1.踢到中超,次级联赛不会有人来看你,国内你能踢到中超起码都是22岁了,球探观察1-2年你都23、24了,对于国外俱乐部来说你到22岁你这个球员基本定型了,技术特点已经失去培养价值了,你这时候不能叫小妖了,23,24很多当打之年的成熟球员了,那国外俱乐部一定会买更高水平的人。 2.自费出国去找俱乐部试训,这个成本多高我觉得不用我多说了吧。 我再针对你说的只允许学业优秀的学生参加校园球队这点来说一下,我先不说筛选率这些问题,就一句话,我读书读得好的人为什么或者凭什么要去踢球啊?是读本科不稳还是踢足球很轻松啊?我踢球不会受伤?受伤不影响成材率?我老老实实读书就业比你踢球稳千八百倍。 中、高考加分这种问题早就有人想过了,没用的。这样还是把足球变成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到最后还是没人愿意去踢职业足球。 中国要想搞好职业足球,就两条路,一条提升整体经济,让更多孩子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高考不再变成大多数学生的独木桥;另一条稳步搭建校园足球平台,一层层把足球的水平提升上去
【回复】回复 @马督乙 :你说的对,所以绝大部分人选择不踢了[怪我咯]
【回复】你不能这么比,中国一共才几层联赛,中甲只能去跟英格兰十几级联赛比较
永远的protoss:
有些时候你稍微百度一下可能结果完全不同!你所能找到的所有的亚洲人在欧洲踢球的记录,从集体荣誉到个人荣誉,你看看到底是大家吹了半天的日本足球,还是不声不响的把所有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都收到手软的韩国人,你去查一下就知道了!欧洲三大杯韩国人拿到了仨(还不是南野拓实那种打酱油拿的),两个联盟杯一个欧冠,五大联赛英超,意甲韩国人都拿到了,马上德甲跟法甲也快了,个人数据上面别说现在的孙兴慜,就是上古时代的车范根都吊打所有的日本球员,是吊打不是稍微领先,你再去对比一下两个国家的人口(韩国还得服兵役),从人口比例来看韩国成材率不仅不落后甚至还领先日本,如果日本也有服兵役的话这俩货谁是亚洲第一还不好说!

【回复】韩国足球绝对亚洲顶级天赋,日吹太逆天了
【回复】小本子有世界杯,虽然是女足[OK]
【回复】正常,本子是九十年代发力,算是追赶者,韩国足球一直是亚洲领先的,积累更多。
王夫子ww:
韩国男足拿到冠军可以免除兵役这一点算是一种托底了,至少能保证队员的态度是积极,对胜利对冠军充满饥渴。

【回复】回复 @JAubrey :没有,咱们一开始的时候国家队表现好能解决待遇问题,市场化开始后国脚就是身价,现在踢好了也没啥实质性好处,踢得不好被骂也习惯了。
【回复】说白了和利益相关呗,给每个俱乐部设定工资帽,工资帽的高低按照国家队成绩进行调整。你在俱乐部想拿更多的钱,就得在国家队好好踢。或者还有办法,国家队成绩好,国家队队员可以获得退税。比如本来工资缴税三成。你亚洲前三了,退一成,亚洲冠军了,全退,世界杯进去了,再补你三成。钱就在这里,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拿。
【回复】那中国有什么激励措施可以免兵役有类似的效果呢?
铝27:
我一直在想国足的恐韩症其实是真的怕,就算国足发挥比较好,面对韩国也很难踢。韩国队整个就是个国足pro max,我觉得韩国和国足一样的点在于:一,在亚洲范围内特别是东亚区有一定的身体素质,但面对欧洲球队甚至西亚区并不占优;二,战术水平相对洲际比赛面对强队时并不高,战术单一;三,也不以技术见长,普遍有大量工兵型球员,很少能见到南美那种有灵性的球员。以上三点,其实和国足是类似的,但是韩国又各个方面都稳压国足一大截,所以国足恐韩也就理解了。 孙兴慜面对英超那些后卫显得很瘦弱,但是面对国足就明显强壮很多,上一场让韦世豪个瘦子首发去冲击韩国的中场和后防,扬科维奇什么破战术,我当教练肯定把韦世豪放最后三十分钟替补上去利用可能存在的体能优势冲击一下。

【回复】第一点你就可以纠正了,韩国男足是全世界范围内体能出名好的,从“三个肺”的朴智星开始,欧洲足球俱乐部选韩国球员考虑的最大价值就是当跑不死的蓝领用。别忘了18年俄罗斯世界杯,韩国就是拼到补时绝杀德国,然后卡塔尔世界杯也是尾段绝杀葡萄牙。
【回复】有啥体能优势,全场被韩国压着打然后最后几分钟韩国突然没体能了?60分钟之后韩国后防线的奔跑量比中国队小得多,结果先没体能的是中国队,后防线没体能就只能换人。你看为什么阿根廷世界杯决赛选择先上迪玛利亚而不是后面上,就是因为在现在的5换体系下,先进球或者拿到优势的一方能决定比赛的走向,法国紧接着上半场就用掉了两个换人,然后下半场才能做正常调整,也就是法国的阵容厚度太可怕,如果阿根廷是先丢球的一方法国轻松就能换一套阵容好好踢防反。也不用去幻想什么国足冲击韩国防线这种东西,国足持球爆点就韦世豪,根本没有优秀的中锋,所以你不上韦世豪克林斯曼用屁股都能想到中国队在做什么打算,所以扬科维奇的战术整体上还是对的,后场稳固防守,前场乱战出机会,但是无论是裁判判罚还是防守细节问题中国队都没啥优势,也根本无牌可打
【回复】这辈子也打不过韩国,朝鲜韩国一个民族在世界杯上都很猛
不毛地带飞机云Contrail:
不光如此,韩国那个体量的国家在电竞好多项目上都是世界前列。韩国做这种受欢迎运动的高精尖路线挺成功的,能做到也挺牛,不知道为什么

【回复】有兜底,吸引力足,更适合的人愿意参与 竞争比较充分,顶端实力就强。
【回复】人那边是真支持啊,人家电竞选手是正经职业,给多扶持,人爱豆电影也都是“真正”在扶持各种开绿灯,对比我们这边前两年游戏还是洪水猛兽呢能靠着自然生长混几个冠军已经算可以了
【回复】回复 @天天小白狼 :可拉倒吧,足球是不想搞?lol这么大市场也不想搞?
不是水果是坚果:
中国6岁至20岁的孩子一共两亿,喜欢踢球的至少也有两千万吧?但是没有足够的专业教练和团队在学校教他们踢球,所以中国的校园足球根本就发展不起来!从小就去足校进青训的,支出的费用普通家庭确实难以承受,只能放弃……归根结底缺的是培养人才的教练,并不缺踢球的孩子。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

【回复】个人的感觉,喜欢踢球的孩子比例没有那么高,这也就是我一直认为足球发展必须普及的原因,普及的多了,接触的多了,耳濡目染,才有可能一点点增加。后面关于教练的,我同意,有专业能力的教练太少
【回复】我上高中的时候一个班五十来人就三个踢球的
曼城吃人魔哈兰德:
别的不知道,但是学校里的韩国留学生虽然学习很臭,但是踢球普遍有点东西,感觉高中没少学这个,而且明显不是体育课自己胡乱踢,而是真的有人在教他们练基础。。。

玛琪玛怎会是这个声音:
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是什么?首先中国人是人吗?其他的都是次要问题

balabalapipapipa:
普及率基本没什么用,印度还是世界上会说英语人口最多的国家呢。最关键的不是普及率,而是专业化培养系统。

【回复】普及率和专业化体系相辅相成
【回复】回复 @aioppai :你也说是少数裔了,终究是少数。呼吸的普及率100%,能憋气潜水超10米的人只在特定地区。
【回复】普及率当然有用了,你看看英美那些少数族裔移民高层,印度和巴基斯坦裔占比有多少

教育 体育 中国足球 足球 李刚仁 孙兴慜 让我们一起把B站变成足球绿洲!!!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