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N10:读书太慢?读完就忘?感受不到书的妙处?

作者: 编辑渡边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6-02 11:00:00 浏览:91486 次

汉王N10:读书太慢?读完就忘?感受不到书的妙处?

isntv:
关于读了容易忘,尤其是纯文学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你读到让你心头一震的片段时,多读几遍多感受几遍,因为这次遇见是缘分,下次可不会这么幸运,所以请怀着珍惜的心情多读几遍

【回复】任何书任何电影看一遍都记不住的,好书必须看几遍才行
【回复】我也是!读到这样的片段会反复回味,甚至会激动地在脑海中想象给别人分享这段时会怎么讲
【回复】我选择摘抄下来做笔记,或者手机便签[doge]
纯子kb:
关于读完就忘,其实我觉得忘了挺正常的,不必太过在意。如果是很喜欢的书,可以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重读,这个时间可以是几个月也可以是几年甚至跨度在十年以上,很多书在不同的年纪读是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的,比如名著。这样的重读,不仅再次回忆了故事脉络和细节,更可能带来新的感受和阅读体验。

【回复】关于读完就忘,我听到过某位up主的一个观点。读完就忘并不要紧,就像我们无法记得我们小时候吃的肉蛋奶究竟有多少,产地是哪,但它们却长成了我们的血与肉。阅读过的作品,虽然你无法回忆起它的剧情或知识点,但它们早已扎根在我们的大脑深处,每当你做出任何思考或与人交流时,它们都是你的源动力。就像吃下的食物转化为了你的能量,我们无法直接感受到它们,可它们却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
【回复】回复 @Makotonanayaa :说的太好啦谢谢你
【回复】回复 @乄镜花水月 :那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专业书籍就多动动笔,记不住专业名词那在读的时候就多写一写,写多几次肯定就记住啦~
哆啦AC米:
非功利性阅读本质就是一种娱乐,那既然是娱乐又何须安利呢?不喜欢就不读,别把娱乐搞得跟上班一样痛苦[吃瓜]

【回复】我也觉得,阅读本就只是一种爱好,遇到自己喜欢的或者有共鸣的语句自然会印象更深,何必刻意去记整得和上班一样累。
【回复】听一胜十[芮小凸小凹_超棒]
赫pp:
别说扫读跳读了,走神没入脑我都要倒回去重读。默读的习惯真的好难改啊[呆]

【回复】我真的!看书时脑子里都在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出来(所以特别适合捉虫,bu shi)
【回复】回复 @olina77 :一样[大哭]
【回复】哈哈哈,一样,看着看着就混了,感觉没入脑,啥都没记住,只有模模糊糊的记得有这回事,然后下意识回去看,不过看多少遍都没用,看过照样会忘,感觉没看过这本是一样[笑哭]
吻一吻秋色-:
我是一个读书超级慢的人,读的过程中我脑子里会自己配音配场景,和演戏一样。所以也导致,我读完一本书,写作文的风格就变一种。高中读过一本书,文笔很美,后来写作文,文笔直接提高了n度,现在大学毕业了还是有影响。不过,这样子读完,一些好的地方,我也可以很好的叙述出来。有时候我和同学讲故事,他们说,我讲的和说书的一样。哈哈哈哈(悲惨的是,近一年因为一些事,刷短视频,也不看书,现在注意力完全静不下来,读书也走马观花的[灵魂出窍])

【回复】回复 @爱种田的麦果 :哦,我想起来沈从文的文就有种静静的美感,不过我只读过他的边城。林海音的我也喜欢。
【回复】求推荐 那个文笔很美的书?
【回复】回复 @赫pp :懂我了[OK]哈哈哈哈哈
o有四种念法:
说起道德预设,自己就一直接受不了月亮与六便士[笑哭]

【回复】我看兄弟这种倒是没感觉。但月亮与六便士写得有点故作猎奇了。感觉描写了一个很符合人们刻板印象的艺术天才,生活渣滓。理想和现实的对立也有点太浅薄刻意了,一直觉得写得不算很好 人和外部世界的对立题材,我更喜欢黑塞的荒原狼
【回复】道德预设只是表象。本质上是你见识过少导致的一种反应。你只生活在从小被人灌输的道德圈内。比如信仰,看了这么多革命片,你都没见识到信仰的强大力量吗?唉,下次跟再说
【回复】我看完余华《兄弟》下册,一直反胃,想起这本书就感到恶心🤢
枣晨椰晚:
想起一个小故事:小孩子问奶奶读书记不住有什么用,奶奶让他用一个很脏的竹篮去河里打水,一次又一次尝试后,一滴水也打不上来,但是原本脏脏的竹篮已经被洗干净了。

【回复】意思就是,读书能让你的灵魂变得干净明澈[妙啊]
潮鞋日记zz:
没有经历读的就只是文字词藻而已。当你经历够多了你会发现书里写的都是你想说的。[doge]

【回复】没错只会一遍遍感叹怎么这么会写!
【回复】对,我现在读书就是觉得怎么写的这么好,把我的心声完全说了出来
【回复】有道理,心脏怦怦跳的那种
秋和秋风:
说说我的看法吧,其实我蛮不喜欢那些总结或者干货的,因为一本书它是一个整体,对于阅读速度,我的看法是尽量挑一个地区的书去看,各个国家跑一遍,很影响吸收,曾经试过,看完飘,就去看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全集,好不容易啃完就跑去,人性的枷锁,人性枷锁,看完就跑去看,三岛由纪夫,看完又跑去看战争与和平,跑来跑去很影响吸收。

出版集团小苦力:
中国人太注重结果了 私以为阅读 读的是一个心境 是一种体验 而不是满足某种莫名其妙的虚荣心

【回复】文学类是这样,可那些理论类的不行
【回复】任何东西都是有境界的存在
TALENTEDswift:
文学理论的书,除了詹姆斯伍德外,也可以考虑阅读一下特里伊格尔顿(这位真的很爱吐槽了,行文风骚幽默)。个人经验,阅读文学理论的书会被疯狂种草(因为大多都有文本细读环节,看一些作品的选段也能大致体察作家的功力)——譬如《小说机杼》里我认为最符合我脾性的是索尔贝娄和菲利普罗斯(虽然到现在还没看[doge]),《文学的读法》里是纳博科夫和弗兰•奥布莱恩(我立志要把纳博科夫的中译和原文都看一遍,当然,是部分作品,全读完脑袋要爆炸[doge])

夏洛特憨:
我还是接受不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半个世纪跨越622个女性去爱你,其中包括勾引有夫之妇害得养鸽子的女人被丈夫割了喉,相差60岁的祖孙恋并发生关系等等,背负破环家庭,违背人伦,甚至是人命之后。我还可以心安理得的坦然的说我爱你。我是接受不了,也做不到的。这就是我的狭隘之处与道德审判,但是我目前我还是不想改。

【回复】你的阅读如果只是为了愉悦自己,那就去看你能接受的书,如果是为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理解别人的内心和思想,那就得硬着头皮看一些能让自己思维和三观受到冲击的文字。
【回复】回复 @_庙_ : 正确!如果一本书的观念是自己接受不了的,那就停止吧,否则你会边看边觉得,这人怎么这样啊,什么什么的,我认为这样就不是阅读了,而是挑刺,如果一本书虽然你观念接受不了,但你愿意慢慢了解,原来还有 这样的人事物啊,这样自己的见识也宽了嘛
【回复】你对虚构的小说进行道德审判,那你要审判的人可太多了。什么斯特里克兰德,毕巧林,安娜可列妮娜,科斯托格洛托夫,伊万卡拉马佐夫等等人物用现代价值观通通道德审判一翻,你会说这都是些什么名著。然而你根本不关心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
明石0625:
阅读就是请君入梦,愿者上钩,说的太好了。 想看渡边的短篇文本细读[打call]

呛呛咚辣酱:
《无尽的玩笑》俺看完了哦。我的评价是,美国文学不如英国文学[笑哭](别喷我)

【回复】个人认为法国文学和俄国文学是在总体上属于上层的
【回复】译本如何呀,感觉褒贬不一不太敢买
【回复】回复 @呛呛咚辣酱 : 俄国文学确实很不错
IVES花树:
读书太慢?别想着读完,要舍不得读完,还要嫌弃自己读快,这不就解决了。 读书吸收不了?不知道要不要做笔记?觉得重要的,都做笔记,一点都不落下。觉得要做笔记,那就去做。懒得做笔记,就是接受自己吸收不了。 读书没感受?那就再读一遍。 读书慢,那是优势。别快。读快了浪费好书。 需要快读的书,那就别读,垃圾。就像需要2倍数的电视剧我就从来不看。何必呢。

啊侑皋:
一直支持渡边恰饭!我去瞅瞅这阅读器,真的有想买一个,尤其如果到国外的话,买国内的书真的太慢了,而且运费太高了[大哭]弄个阅读器就最好了

我睡在你眼睛的深海里:
读书其实是在读自己,自己没有的是无论如何都读不出来的,所以不必强求,和你特质相近的书、能够引起共鸣的书哪怕只看一遍时隔多年都会记得。

HR_Persistance:
别把书当什么宝贝去读,读书只是为了获得一种感受,这种感受从竞技体育中能得到,从电竞游戏中也能得到,从听五月天的歌里有,从听李宗盛的词里有。不把书当成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当成放学时勾肩搭背出去玩的朋友。阅读没有障碍,障碍自在人心。

【回复】这似乎叫“消遣性阅读”,和打游戏、听音乐、看电影、看动画漫画,或刷视频等等都一样。为了快乐才去做的。

读书 学习 汉王N10mini 阅读 电纸书 电子书 读书分享 读书方法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